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西区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脑卒中患者446例,收集整理脑卒中及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病灶部位以及癫痫初次发作时间等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出血性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癫痫的发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癫痫早发型癫痫占79.2%,迟发型癫痫占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发型癫痫中出血性脑卒中占71.1%,在迟发型癫痫中出血性脑卒中占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病灶部位对癫痫早发型癫痫占75.0%,迟发型癫痫占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质下病变中早发型癫痫占91.7%,高于迟发型癫痫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目前癫痫最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这其中皮质病变更易引起脑卒中后癫痫,并且脑卒中后癫痫形式又以早发型癫痫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了解其与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对64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3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中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9%(64/932),其中早发型癫痫占73.4%(47/64),迟发型癫痫占26.6%( 17/64);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卒中后癫痫39例(7.9%,39/49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卒中后癫痫25例(5.7%,25/4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病灶较皮质下病灶患者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高(P<0.05);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早发型癫痫多采用短程治疗,迟发型癫痫需长期规范治疗.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原因与脑卒中类型和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关.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特点有利于指导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45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继发性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癫痫与卒中部位的关系、脑电图特征及治疗结局。结果早发性癫痫30例,占66.7%;迟发性癫痫15例,占33.3%。单纯部分性发作15例、复杂部分性发作7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0例、癫痫持续状态3例。病变部位多位于脑皮质,包括额叶13例、颞叶6例、顶叶4例、顶枕叶3例、顶颞叶3例、基底节16例。23例接受脑电图检查,正常12例、异常11例(包括广泛性异常伴尖棘波7例、棘慢波4例)。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控制癫痫后,随访1年,22例患者癫痫得到控制,3例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癫痫发作。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早发性癫痫为主,病变部位多位于脑皮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控制癫痫发作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 对48例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表现、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发病机制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发生率为7.89%(48/608).48例中早发性癫痫发作31例(64.58%),迟发性癫痫发作17例(35.42%).脑叶出血34例(70.83%),其他部位出血14例(29.17%).结论 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以早发性为主,以皮层病灶多见,常发生在6个月内.早发性癫痫发作以全面性发作为主,早期治疗多可缓解;迟发性癫痫发作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应坚持长期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217例脑梗死患者中84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发生率为6.9%(84/1217),男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以早发型多见,占59.5%(50/84),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为部分性发作,占75.0%(63/84),梗死病灶部位在皮质者占73.8%(62/84).84例患者除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外,应用丙戊酸钠34例,卡马西平42例,苯妥英钠3例,5例因反复发作而联合用药,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2例因病情严重死亡,其余患者常规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癫痫发作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症状,以早发型多见,发作类型多为部分性发作,梗死病灶位于皮质者继发性癫痫发生率高.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多数药物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代洪伟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383-4384
目的探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53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早期性癫痫患者中,死亡5例,33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未出现发作现象;15例迟发性癫痫患者中,8例患者偶再发作,通过分析,6例患者由停药或者不按时用药所致。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男性患者多余女性患者;依据癫痫不同的发作时间,可分为早期性癫痫及迟发性癫痫;病变处在皮质范围的概率比皮质下高。对于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及正规治疗尤为重要,可降低患者的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836例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d内行脑电图检查,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75例继发癫痫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8.97%,男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变部位在皮质的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较高。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变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性别及脑卒中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脑卒中后癫痫多数单药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4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9.4%,其中脑卒中早期癫痫发作者占64.86%,晚期癫痫发作者占35.13%,位于脑叶、累及大脑皮质者癫痫发生率较高占66.2%,其他部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生与病程和病变部位有关,早期癫痫发作药物治疗半年后才渐停用,晚期发作应进行长期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的类型与部位的关系及预后。方法对527例经CT证实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生率为8.7%,男性〉女性。早期发作(67.3%)较迟发性发作(32.6%)的发病率为高。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性发作最多(52.1%),局限性运动性发作次之(36.9%),病灶部位以脑皮质、脑叶发病率高(65.2%)。早期发作者发作次数较少的短期应用抗癫痫药物疗效较好,其癫痫发作机制,认为早期多由于脑水肿和脑代谢异常,晚期多由于癫痫灶所致。结论癫痫发作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其病变影响皮质是重要的致痫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81例脑卒中病例中28例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为5.82%,早期发作性癫痫为53.57%,迟发性癫痫为46.43%,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显著关系。皮质的发病率明显的高于白质的病变。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早发癫痫的原因可能是脑卒中后脑水肿、电解质紊乱等因素造成。迟发癫痫是因胶质疤痕等因素形成的癫痫病灶所致,对早期发作性癫痫应积极控制并发症,对迟发性癫痫应进行正规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迟发性癫痫发作距脑梗死时间最短3周,最长24个月;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4例;14例为累及大脑皮层的脑梗死;脑电图表现为背景活动30~50μV、7~8 Hz、慢波频率为主,混有较多局灶性不规则θ、δ波.结论 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主要发生在脑梗死后4~12个月,主要发生于累及大脑皮层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最常见,脑电图改变主要是局灶性θ、δ波,单一药物治疗能使脑梗死后迟发性癫痫患者的癫痫发怍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泰州地区卒中后癫痫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本地区防治卒中后癫痫提供参考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泰州地区选择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表,了解入选患者卒中后癫痫发作情况,分析卒中后癫痫发作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245例患者,剔除问卷不合格者,得到有效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为98.78%。242例脑卒中患者中癫痫发作36例,占比14.88%。经单因素分析,两类患者年龄、性别、BMI、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常熬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卒中类型、饮酒史、病灶累及皮质、脑力工作者在两类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性卒中、饮酒史、病灶累及皮质、脑力工作者为脑卒中患者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泰州地区卒中后癫痫发作受到卒中类型、饮酒史、病灶累及皮质、脑力工作者等因素影响,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痈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932例脑卒中患者中76例继发癫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痈的发生率为8、15%,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的部位以皮质范围的较皮质下的发生率高。抗癫痈药物对脑卒中后癫痈的治疗有效。结论脑卒中后癫痈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性别及脑卒中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脑卒中后癫痫多数单药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患者卒中后癫痫症状的临床特点及抗癫痫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卒中后癫痫患者68例,根据患者卒中后首次癫痫发病时间分为早发性癫痫(2周内发病)和迟发性癫痫(2周以上发病),分别为32例、36例,分析两组患者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情况。结果:早发性癫痫组与晚发性癫痫组患者脑电信号异常波、未见异常、癫痫发作类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177,P0.05),脑电信号痫样放电波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χ~2=0.578,P0.05)。早发性癫痫组32例患者中总有效25例(78.13%),晚发性癫痫组36例患者中总有效23例(63.89%),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752,P0.05)。结论:经VEEG检查可见迟发性癫痫患者异常波信号出现概率、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概率高于早发性癫痫患者,且早发性癫痫患者治疗效果优于迟发性癫痫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癎)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932例脑卒中患者中76例继发癫(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癫(癎)的发生率为8.15%,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的部位以皮质范围的较皮质下的发生率高.抗癫(癎)药物对脑卒中后癫(癎)的治疗有效.结论 脑卒中后癫(癎)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性别及脑卒中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脑卒中后癫(癎)多数单药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932例脑卒中患者中76例继发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的发生率为8.15%,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的部位以皮质范围的较皮质下的发生率高。抗癫药物对脑卒中后癫的治疗有效。结论脑卒中后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性别及脑卒中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脑卒中后癫多数单药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预防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70例脑卒中患者,观察其继发癫痫的发病率、年龄、性别、卒中大小、卒中类型,癫痫的类型与卒中类型、卒中部位的关系,脑电图检查,并对其治疗、预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为10.7%。癫痫发作率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大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中坚持服用小剂量艾司唑仑者癫痫再发生率与未坚持服用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复杂,应用小剂量艾司唑仑对其发作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3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并继发癫痫患者34例,运用视频脑电分析仪及定量数字脑电图仪描记患者脑电图,记录其异常脑电图类型,并通过影像学检查患者脑梗死位置,分析异常脑电图、脑梗死位置与癫痫发作关系。结果迟发性癫痫发作者脑电图重度异常率为84.62%,高于早发性癫痫发作者的50.00%;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患者其脑电图重度异常率分别为45.45%、82.61%,部分性发作与全面性发作脑电图异常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皮层及皮层下、分水岭、大面积梗死癫痫发作患者癫痫异常放电率分别为46.67%、85.71%、16.67%,三种不同脑梗死位置其癫痫异常放电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需更积极地进行脑电图检查,尽快动态监测其脑电波形图像,及时发现脑电异常放电情况,从而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预防,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1 00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可能影响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约为5.36%,其中早发型癫痫占63.11%,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发作为主,迟发型癫痫占38.89%,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χ2=4.12,P=0.042)、糖尿病(χ2=4.89,P=0.027)、肺部感染(χ2=8.95,P=0.003)、病灶部位(χ2=45.14,P<0.001)和病灶范围(χ2=23.32,P<0.001)与卒中后癫痫发作有关;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946,95%CI:1.039~3.644)、肺部感染(OR=3.618,95%CI:1.536~8.520)、病灶部位(OR=6.435,95%CI:3.353~12.349)和病灶范围(OR=2.513,95%CI:1.374~4.599)等因素可能与卒中后癫痫发作有关(均有P<0.05)。结论 男性,肺部有感染,病灶部位在皮质和病灶范围大可能是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及部位进行分析,以探讨脑血管病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8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及部位。结果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4.63%(48/1 037)。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高(P0.05),早发性较迟发性高,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多见(58.33%),皮质病变继发癫痫者明显高于皮质下病变(P0.05),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继发癫痫多见于脑血管病初期,其发生与脑血管病的发生类型、病灶部位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