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高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的授精方式——体外受精(IVF和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结局,旨在探讨ICSI是否可以改善高精子DNA碎片指数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 选择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中心279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夫妇,其中常规IVF周期138例,ICSI周期141例。比较两组间的正常受精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及出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的女方年龄、促性腺激素(Gn)注射天数、Gn总量、不育年限、体质量指数、子宫内膜厚度、基础卵泡雌激素值(FSH)和基础血清雌激素值(E2)均无显著性差异。高精子DNA碎片指数IVF组的可用胚胎率显著高于ICSI组(79.3%vs 68.9%,P<0.05)。结论 ICSI技术不能改善高精子DFI患者的临床结局;胚胎质量对妊娠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在男性不育症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治疗男性因素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男性因素不育症患者共计53个ICSI治疗周期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53个ICSI治疗周期共取卵535个,MⅡ期卵母细胞423个,MⅡ期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82.3%,卵裂率89.1%,临床妊娠16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0.2%。结论对男性因素不育症患者ICSI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常规IVF受精完全失败在临床中的发生情况及受精失败后应用补救性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总结1999年5月-2009年5月,在我中心行常规IVF患者中,受精完全失败的发生情况。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2009年5月,因受精完全失败行补救性ICSI后的临床结局。结果1999年至2009年5月,我中心共行常规IVF8359个周期,其中,受精完全失败232个周期,发生率为2.78%。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共184个周期受精完全失败,资料完整,对其中115个周期共838个MII期卵子行补救性ICSI,其受精率、卵裂率与优质胚胎率分别为71.0%、93.78%和51.79%;临床妊娠率为11%,获得活产儿5个。结论补救性ICSI能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和卵裂率,降低周期取消率,但并没有明显增加活产儿出生数,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少子弱精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68对少弱精子不孕症夫妇81个ICSI治疗周期.结果 68例患者81周期共取卵766个,MⅡ期卵母细胞共674个,MⅡ期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81.3%,卵裂率934%,生化妊娠32例(周期生化妊娠率39.5%),临床妊娠28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4.6%).结论:ICSI应用于少弱精不孕症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能否改善辅助生殖治疗的结局。方法对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精卵共培养4h后脱颗粒观察,如排出第二极体的卵母细胞数目少于总MⅡ期卵母细胞数目的 30%以下或全部未见第二极体者,再继续观察2个小时,如果仍然没有改变,实施早期补救ICSI。结果 226个IVF周期中有17个周期实施了早期补救ICSI,补救率为7.52%(17/226),早期补救ICSI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6.15%(6/13);同时进行的85个常规ICSI周期的新鲜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为44.0%(33/75)。结论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ICSI可避免完全受精失败和低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同常规ICSI没有差别,可有效减少周期取消率,改善辅助生殖治疗的结局,是值得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反复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方法失败伴受精不良者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预后。方法 收集1999年10月到2002年8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常规IVF技术治疗至少1个周期以上失败伴受精率低于50%的23例(31个周期)女性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以后的治疗周期采用ICSI治疗方法。同时选择2001年10月到2002年8月因男性因素不育而行ICSI的30例(32个周期)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采用常规超排卵治疗长方案治疗,成熟的卵母细胞行单精子显微注射。结果 两组平均获卵数和受精率、四、六细胞卵裂率无显著差异。但八细胞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IVF失败组分别为:26.6%、7.5%、21.4%,男性因素不孕组分别为:35.8%、18%、47.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比较失败组自身前后两种不同受精方法的实验室情况。IVF的受精率,四、六细胞卵裂率无显著差异。但八细胞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IVF失败组分别为:26.6%、7.5%、2l、4%,男性因素不孕组分别为:35.8%、18%、47.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比较失败组自身前后两种不同受精方法的实验情况。IVF的受精率,四、六、八细胞卵裂率分别为48.1%、35.4%、29.9%、26.8%。ICSI的分别为68.9%、53.7%、29.9%、26.6%。其受精率及四细胞卵裂率有显著差异,六、八细胞卵裂率无差异。结论 ICSI可提高反复IVF-ET失败件受精不良患者受精率,并使部分患者妊娠,但其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相对单纯男性因素行ICSI者较低。提示反复IVF-ET失败伴受精不良者可能存在某种配子异常,显然ICSI可使卵子受精,但配子的异常使胚胎的发育受到损害,降低了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体外受精后异常受精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后单原核和多原核孕卵生成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异常受精率探寻可行的方法。方法应用卡方检验分析927个体外受精周期(608个IVF周期和319个ICSI周期),共计9718个卵细胞资料,研究多原核和单原核孕卵生成率与体外受精方式,女方年龄,超促排卵方案,HCG日血清E2水平和获卵数的关系;结果(1)体外受精中单原核孕卵生成率与体外受精方式、女方年龄、获卵数、HCG日血清E2水平、超促排卵方案均无显著性关系;(2)常规IVF周期中多原核孕卵生成率显著高于ICSI组,但.6-的受精率显著低于后者;当获卵数〉15个和HCG日血清E2〉4000pg/ml时,体外受精周期中多原核孕卵生成率显著升高;(3)ICSI组,随着女方年龄的增高,多原核孕卵生成率显著增高。结论体外受精中异常受精生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不尽相同,针对不同不孕人群选择合适的体外受精方式有助于提高正常受精率,降低异常受精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在男性不育与非男性不育患者中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ICSI治疗109个周期,将其分组:A组:男性不育73周期,包括射精组43个周期,手术抽吸精组30个周期,B组:非男性不育36周期,均为射精组。结果①A组:手术抽吸精组中女方年龄、平均获卵数与B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射精组与手术抽吸精组: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妊娠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B组中移植(ET)胚胎数、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与A组相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ICSI仍是治疗男性因素的首要指证;②取精方式对妊娠率无影响;③对非男性因素,能获得较高的受精率,有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本中心行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病例,探讨half-ICSI的指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中心行half-ICSI的112个周期,按适应症分三组,A组为男方中度少弱畸精子症,B组为前次IVF受精失败或低下(30%),C组为不明原因不孕,以同期常规IVF治疗的1377个周期为对照,分别比较三组中发生受精失败或低下发生率(受精率30%)情况的比例,以及half-ICSI的效果。结果 half-ICSI的112个周期共获卵1633个,行IVF766个卵,受精率为54.7%,其中完全不受精27个周期,受精低下(30%)11个周期,行ICSI部分867个卵,MII765个,受精645个,受精率84.3%,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9.4%(其中IVF完全不受精者临床妊娠率为32.0%)。112个周期有38个周期发生受精失败或低下,发生率为33.9%(38/112),其中A组发生率31.8%,B组50.0%,C组30.8%。对照组发生受精失败或低下率为7.0%(96/1377),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人在同一治疗周期中行half-ICSI可明显减少因不受精无胚胎移植的情况出现,从而提高妊娠率,又因有IVF胚胎移植,可减少ICSI子代遗传和先天缺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不同受精方式对胚胎冻融结局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胚胎冻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胚胎冻融移植的142周期(IVF104周期,ICSI38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142周期共复苏胚胎375枚,IVF组275枚,ICSI组100枚,两组的复苏胚胎存活率相比无差异(89.09%和87.00%);IVF组妊娠率、种植率分别为38.46%、21.22%,ICSI组分别为34.21%、24.14%,两组相比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ICSI对冻融胚胎的存活率和发育潜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