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和治疗后产生的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反应情况。研究对象为32例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17例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均阳性的患者每次肌肉注射4.5MU重组IFN-α_(2a),每周3次共4个月;15例抗-HBe和HBV DNA阳性患者每次肌肉拄射5MU/m~2淋巴细胞IFN-α,每周3次共6个月。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终止后12个月内,对患者作常规的血清生化测定并检测HBV标志。患者血清保存于-20℃,用间接免疫荧光  相似文献   

2.
1981年,Vallbracht等报道1例患者在用β干扰素(IFN-β)治疗期间出现抗IFN-β的中和抗体。嗣后,在一些临床试验中也发现抗-IFN。根据疾病、用药时间及IFN制剂的不同,在治疗期间出现抗-IFN的患者的比例为0~44%,且用重组IFN-α_(2a)所引起的抗体阳性患者的人数明显高于用重组IFN-α_(2b)者。作者用IFN-α_(2b)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每周3次,每次皮下注射5×10~6IU。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用酶标IFN-α_(2b)的ELISA、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及使用Wish细胞和水泡性口炎病毒的中和生物测定法监测抗-IFN-α。  相似文献   

3.
吴勤  付体权 《中国药房》2000,11(5):221-222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1b(IFNα1b)和干扰素α2a(IFN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抗干扰素中和抗体 (NA )和结合抗体 (BA)的产生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抗病毒中和生物测定法 (ANB)和酶联免疫法检测30例用IFNα1b治疗和27例用IFNα2a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NA和BA。结果 :健康者及IFNα治疗前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出NA和BA ,27例IFNα2a治疗后9例(33 33 % )检出NA ,30例IFNα1b治疗后4例 (13 33 % )检出NA。NA阳性的13例中12例 (92 31 % )为无效病例。IFNα1b治疗组8例 (26 67 % )BA阳性 ,IFNα2a治疗组9例 (33 33 % )BA阳性。BA阳性的17例中1例显效 ,7例有效 ,9例无效。结论IFN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能诱导机体产生NA和BA ,IFNα的不同亚型治疗后NA发生率不同。NA的产生影响IFN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BA的产生对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102例,筛查自身抗体,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均给予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治疗前HCV RNA载量、治疗过程中血ALT和AST水平变化、病毒学应答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102例慢性HCV感染者中,共检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31例,其中,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18例,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10例,抗1型肝肾微粒抗体(LKM1)阳性3例。治疗前,阳性组和阴性组HCV RNA载量,以及治疗后快速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0~20周,两组患者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阳性组高于阴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乙二醇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可有效治疗自身抗体阳性和阴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存在与否对治疗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进一步探究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对肝纤维化的疗效,证实IFN-α的抗纤维化作用;同时从分子水平来探讨阻止肝纤维化进展的机理,为临床防治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LISA技术测定2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IFN-α治疗前后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含量。结果实验组2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经IFN-α治疗后,其血清CⅣ、HA、LN、PDGF-BB含量下降非常显著(P<0.01),血清PⅢP含量亦明显下降(P<0.05)。患者组随着肝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PDGF-BB水平亦随之上升,且血清PDGF-BB水平与PⅢP、CⅣ、LN水平呈正相关。结论IFN-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性是肯定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PDGF-BB水平升高,且其升高与肝纤维化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观察抗肝纤维化药物疗效的指标。IFN-α抑制PDGF-BB的表达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王蔚  尹有美  于立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40-3241,3245
目的评价两种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经济效果。方法将7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α干扰素(IFN-α-2a)组和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组,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IFN-α-2a组疗效与PEG-IFN-α-2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成本-效果比较低。结论治疗慢性丙型肝炎,IFN-α-2a组较PEG-IFN-α-2a组更经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景新 《国外药讯》2004,(8):46-47
意大利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报告,PEG干扰素(IFN)-α-2α与利巴韦林(ribavirin)联合治疗(Ⅰ)成人慢性丙型肝炎比传统的IFN-α-2b加利巴韦林治疗(Ⅱ)价效比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源性循环红细胞(EPO)自体抗体与慢性丙型肝炎感染相关的贫血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被诊断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检查信息,共有121名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抗EPO抗体水平,采用商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EPO水平,RT-PCR法测定丙型肝炎病毒RNA水平。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抗EPO抗体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贫血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共有53名贫血和67名非贫血患者,贫血患者年龄、网织红细胞比例、血清EPO水平和抗EPO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贫血组。但血红蛋白、白蛋白和丙型肝炎病毒RNA负荷水平均低于非贫血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随抗EPO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EPO水平较低(P0.001),但丙型肝炎病毒RNA负载却呈现出较高的水平(P0.001)。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随抗EPO抗体阴性患者中血清EPO水平与血红蛋白水平呈现出负向相关性(P0.001),并呈现出明显的反向剂量反应关系,但该相关性并未在抗EPO阳性患者中发现。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网织红细胞比例每增加1%,血清EPO水平每增加1 mU/mL,贫血发生风险分别增加32.2%、8.9%,抗EPO抗体阳性患者贫血发生风险增高5倍。结论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贫血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随抗EPO抗体阳性患者有较高的贫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于了解慢性丙型肝炎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的活性及与临床关系。方法是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分析法。结果是慢性丙型肝炎血清IFN-γ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活动性肝硬化(AH)、急性肝炎(HLC)组(P<0.01);肝功能正常后活性明显增高(P<0.05),部分使用α-干扰素治疗后其IFN-γ亦增高(P<0.05)。结论是慢性丙型肝炎测定血清IFI-γ对其临床疗效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冷球蛋白血症为原发或继发性各系统自身免疫性或感染性疾病,分为Ⅰ型(单克隆型)、Ⅱ型(混合型,MC)和Ⅲ型(多克隆型)。作者研究了100例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CAH)病例中的冷球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所有病例HBsAg、抗HBc IgM均呈阴性,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均呈阳性,其中77例HCV-RNA阳性。73例病人接受重组α2a干扰素(IFN-α2a)治疗,27例接受类淋巴母细胞IFN治疗,所有病例接受的治疗方案均为每次6百万单位(MU)IFN,每周3次,连续6个月。若丙氨酸转氨酶(ALT)降至正常则视作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何妍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34-435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伴血清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产生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88例,其中自身抗体阳性者46例,自身抗体阴性者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30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隔1日注射1次,同时给予利巴韦林800mg,每日一次,口服。总治疗疗程为48周,停药后继续观察2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和抗病毒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身抗体阳性组治疗结束时(48周)生化学应答与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73.91%和73.91%)明显高于阴性组(50.00%和45.23%),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伴血清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为临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伴自身抗体阳性患者提供有效地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介绍了用重组α-2a干扰素(IFN-2-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时,抗-IFN的检测情况。 对93例接受IFN-α-2a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采集血清样本检测抗-IFN。A组先接受6百万单位(MU)IFN,每周3次,共4~6个月,然后减为3MU,每周3次,全疗程为1年;B组接受3MU IFN,每周3次,疗程亦为1年;C组接受6MU IFN,疗程为6个月。三个组的抗IFN中和抗体检出率分别为13%、22%和27%。提示不同给药方法可能影响抗-IFN的产生。各组抗-IFN  相似文献   

13.
近来已有报告γ干扰素-(IFN-γ)可作为慢性肉芽肿病患者的抗细菌和真菌感染的预防性用药,IFN-γ联合乙胺嘧啶可用于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大脑内鼠弓形体病复发,然而,外源性IFN-γ对实验性隐球菌病病程的影响尚无报道.为此,作者研究了单用免重组γ干扰素(rIFN-γ)或联合低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实验性BACB/C鼠隐球菌病的体内活性及rIFN-γ对受感染鼠脾的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业已证明,患者经干扰素(IFN)治疗后能产生抗IFN抗体。最近报道,肝炎患者用重组干扰素-α2a(rIFN-α2a)和重组干扰素-α2b(rIFN-α2b)治疗后,出现抗IFN-α的中和抗体。作者认为,不同的IFN-α制剂诱生能力不同,并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中和及非中和抗体,确定用IFN治疗肝炎患者后的相对血清阳转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诱导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基因启动子区-88(G/T)及-123(C/A)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效果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12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88名健康人群的MxA基因启动子-88(G/T)及-123(C/A)位点的基因型,并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8(G/T)及-123(C/A)位点的SNP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MxA基因启动子区-88/-123位点各基因型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xA基因启动子区-88位点为GT基因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显著高于GG基因型患者(P=0.009);而MxA基因启动子区-123位点各基因型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IFN治疗反应无显著影响(P=0.096)。结论MxA基因启动子区-88GT基因型的患者对IFN治疗反应性好于GG基因型,因此,MxA-88位点的基因型可作为预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FN疗效的参考指标之一。而MxA-123位点基因型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FN疗效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0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后24例(80.0%)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转阴,谷丙转氨酶(ALT)由治疗前(156.9±67.8)U/L降至(49.8±18.6)U/L (P<0.05),血糖及其他指标变化不大。结论α-干扰素对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据多国研究小组报道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单用或与拉米夫定联用治疗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其对HBeAg血清转换及HBV-DNA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用拉米夫定。部分采用双盲研究,814名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的患者分成3组分别接受PEG IFN-α-2a180μg,每周1次+口服安慰剂(n=271);PEG IFN-α-2a 180μg+口服拉米夫定100mg,一日1次(n=271)或口服拉米夫定100mg,一日1次,共48周。48周后,HBeAg血清转换(HBeAg消失,出现HBe抗体)患者的比例,PEG IFN-α-2a组高于PEGIFN-α-2a+拉米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为27%vs24%、20%),…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获得EVR、SV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获得RV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本地术前、输血前患者乙型肝类(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等疾病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抗-HCV、抗-HIV、梅毒标志物.结果 10 035例患者中HBsAg 24.6%、抗-HCV 2.96%、抗-HIV 0.58%、梅毒0.01%.结论 将HBsAg、抗-Hcv、抗-HIV、梅毒作为术前、输血前必检项目,有利于避免医源性传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在IFN-αb(商品名IntronA)被批准用于慢性非甲非乙肝炎(也叫丙型肝炎)后仅几个月,就被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在涉及200多名患者的几项研究中,本品对40%~50%的患者有效。在2~6个月的随访中未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