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1986年以来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53例,其中各种皮瓣14例,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28例34指,趾甲皮瓣修复拇、指末节6例,趾关节移植修复指间关节2例,空肠及结肠移植重建咽食道3例。结果:1例皮瓣坏死,余均成活,效果良好。有可供吻合之血管的游离组织均可通过吻合血管而移植成活。因此,临床可根据不同病情设计多种多样的移植组织,使修复与再造效果越趋完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游离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临床经验,探讨游离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外伤性拇手指缺损患者122例,清创后急诊再造者98例,择期再造者24例,采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102例,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同时再造拇食指20例。结果再造拇手指122例中119例成活,无一例感染,经0.5—2年随访,所有再造拇手指血运丰富,感觉恢复良好,对指和对掌灵活。结论对于外伤性拇手指缺损,经过彻底清创,精细设计,采用游离足趾移植再造,可以获得满意的再造效果。  相似文献   

3.
急诊手再造几种术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急诊手再造的最佳术式。方法采用携带伴有足拇趾近节腓侧皮瓣的双侧趾蹼皮瓣、双侧足背皮瓣的双足3趾移植再造手49例,带两套血供的拇趾甲皮瓣+第二、三足趾及前臂皮瓣组合移植再造手29例,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或拇趾甲皮瓣+远隔游离皮瓣移植再造手22例,废弃指异位再造手16例。结果再造手116例全部成活,成活率100%,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吻合血管的多元组织组合移植急诊再造手,具有最大限度的保留手部残存非失活组织及功能,具有最大限度修复重建手部功能的特点,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游离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42例拇手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独第2趾移植的患者13例,第2、3趾同时移植的患者8例,第2趾伴各种皮瓣移植的患者10例,第2、3趾近节趾骨移植3例,拇甲瓣伴2、3趾移植的患者8例,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再造趾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情况。结果 40例患者移植成活,2例失败,有效率为95.24%,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例,静脉危象3例,动脉危象3例,均进行及时处理,未造成不良预后。随访1年后,患者足部功能满足率为84.21%~91.30%,再造趾感觉功能优良率为100%,再造趾运动功能优良率为90.48%。结论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游离趾腹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游离第一趾腹腓侧皮瓣修复拇、手指全指腹缺损67例。结果 6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3年,拇、手指外形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达6~10mm,手指活动功能良好。结论趾腹腓侧皮瓣移植术是修复指腹缺损外形及功能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指总动脉双叶皮瓣转移修复双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后,深部屈肌腱即出现外露,植皮难以成活。传统方法可采用腹部带蒂皮瓣转移及邻指带蒂皮瓣转移。近年很多报道采用邻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创面,但对于相邻两指掌侧的软组织缺损,修复较困难。我们自1996~2003年共收治相邻双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5例,采用指总动脉双叶皮瓣转移修复。男4例,女1例。年龄15~56岁,平均24岁。5例均为机器损伤。3例为拇、食指近指间关节掌侧,2例为食、中指近指间关节掌侧。软组织缺损大2.0cm×2.2cm~2.5cm×3.0cm。5例创面均有屈肌腱外露,其中伤后急诊修复3例,二期修复2例,5例皮瓣均成活。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指再造的方法 及术后再造指的外观和功能.方法 采用足拇甲瓣、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趾等方式治疗手指缺失65例,其中再造拇指42例、示指12例、拇示指联合再造11例,共76指.结果 65例再造指全部成活,按上肢功能标准评定[1]:再造拇指优62指、良8指、可6指,结论 足趾移植再造是治疗手指缺损较为的理想方法 .可获得相当满意疗效,且供区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1988年1月至1992年6月,我们对创伤所致毁损性拇指缺损急诊行第二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12例。全部成活。经术后随访最长48个月,最短6个月.6例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可分别屈曲75°-90°,两点分辩觉分别为6-12mm,再造拇指可屈伸持物,对指对掌,外展内收和抗阻力运动,可从事执笔持筷、端杯、穿针引线等日常生活和工作。外观满意。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在12至34岁。伤情:电锯伤3例,电刨伤2例,挤压伤2例,爆炸伤1例,梳毛机伤2例,旋转撕脱伤2例。断离平面:自拇指近节远1/3缺失6例,自中1/3以远缺失  相似文献   

9.
手外伤在骨科急诊中占有相当大比例 ,且常影响手指功能和外形。对手指指尖毁灭性损伤或缺损 ,传统方法采取残端清创缝合或皮瓣推进修复。我院自 1993年开始 ,对年纪轻 ,追求外形迫切的病人 ,清创后急诊行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手指指尖再造术 ,再造指尖 3 6例 5 4指。再造手指全部成活 ,经 1~ 6年随访 ,再造指尖血运丰富 ,感觉良好 ,功能及外形均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共 3 6例。男 2 1例 ,女 15例。年龄 15~ 3 4岁 ,平均年龄 19岁。冲床致伤 16例 ,制板机致伤 13例 ,砸伤 4例 ,三角带致伤 3例。拇指离断 5例 ,食指断离 8例 ,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手足外科收治的80例手指指腹缺损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结果术后3个月手指指腹缺损治疗的优良率100%高于术后1个月手指指腹缺损治疗的优良率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踇趾腓侧皮瓣是最佳皮瓣选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手指末节21例,经行手术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1例41指,其中男12例,女9例,男:女=1:O.75。离断平面按范启申末节Ⅴ度划分法属Ⅰ度(指甲中1/3以远)6指,Ⅱ度(指甲中1/3至近1/3)8指,Ⅲ度(指甲近1/3至半月基底线)9指,Ⅳ度(半月基底线至远指间关节中线)7指,Ⅴ度(远指间关节平面以上)11指。根据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原位缝合,V-Y皮瓣,胸前皮管包埋后植皮邻指皮瓣再造手指末节,末节断指再植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手指末节离断是指远侧指间关节以远(拇指指间关节以远)的离断。末节指缺损后对手的功能和外观均可产生明显影响。我院自1997年3月至2004年8月共对12例16指未能找到可供吻合静脉的末节离断指进行了仅吻合动脉再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孙健 《黑龙江医药》2003,16(1):70-70
自1998年4月以来,我们采用指间关节双针外固定加腱片移植修复治疗锤状指2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5例,女7例,年龄21~54岁,食指8例,中指5例,环指3例,小指6例。闭合性损伤12例,开放性损伤3例,陈旧开放性损伤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16天。锤状指畸形完全恢复正常13例,明显改善6例,无明显改善3例。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足趾游离小组织块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臧谋圣  王徽  王卓  黄俊 《安徽医药》2013,34(8):1117-1119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类型的足趾游离小组织块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2年9月分别应用吻合血管的趾腹皮瓣、甲皮瓣、重建末节指骨的甲瓣、趾腓侧半复合组织瓣及第2足趾节段5种类型游离小组织块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缺损25例患者。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经6个月~5年(平均2.5年)随访,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平均为52,指腹饱满,外形逼真,耐磨,指甲生长良好,两点分辨觉为4~7 mm,供区行走良好,无疼痛及足部肿胀,植皮处肤色深,关节活动无影响。结论以足趾为供区的不同类型游离小组织块移植是修复手指部分缺损的较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吴斌  杨斌  顾立强  刘小容 《江西医药》2004,39(5):346-347
外伤致多个手指缺损,造成手畸形和手功能部分丧失,一般都需要行手指再造修复治疗。但再造手指与供趾的选择、血管吻合的方式、伴有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手术时机及是否分期修复等均需要根据手创伤的类型、严重程度、患者足部血管解剖类型和特点等来确定。最近,我们收治了2例多手指缺失病人,并施行了足趾移植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16岁,因刀伤致右拇、食、中指离断,急诊行断指再植术,数天后断指坏死;6个月后行右足第2趾移植,右中指再造术。术后功能尚好,外观满意。例2,男,17岁,因机器轧伤致右食、中、无名指缺如,右拇指…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93年10月~1997年10月,对于指末节外伤离断、缺损的20例病人28个手指,应用游离带脂肪皮肤修复,成活25个手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12~48岁。所有病例均为手指远指间关节以远部分外伤离断、缺损。切割伤12例,16个手指,挤压伤8例,12个手指,其中拇指伤3例3个手指。据不同伤情分为  相似文献   

17.
手外伤后指端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如何解决皮肤缺损,覆盖消灭创面,是早期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我们采用带双侧神经血管手指掌侧推进皮瓣治疗外伤后手指指端缺损1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5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15~55岁,平均28岁。均系工业机器或木工电刨伤造成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甲床部分损伤末节指骨外露。均采用急诊手术修复。伤指情况:拇指1例,食指6例,中指4例,环指3例,小指1例。有3例同时伤及两个手指。指端皮肤缺损范围1~3.2cm。随访3个月~5年,效果满意,修复创面残端感觉良好,手指的外观丰满。手指活动自如,残端创面耐摩性良好。残端无疼痛。  相似文献   

18.
<正>踇甲瓣于1980年由Morrison等~([1])最先报道,采用的是踇甲瓣联合髂骨移植修复拇指套脱伤,再造拇指的外形美观,不足之处是没有关节拇指功能活动有限,感觉功能恢复较差,后期存在髂骨吸收及再次骨折的风险,且对供区足趾的破坏较为严重。在以功能和外形并重及尽量减少供区损伤的原则下,踇甲瓣在临床中不断改良和发展~([2,3]),成为了不同拇手指缺损伤修复的最佳术式,本文就踇甲瓣的临床应用发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指顺行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末节骨或肌腱外露的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9年10月,以同指顺行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15例15指手指末节骨或肌腱外露。观察皮瓣成活率、颜色、质地、感觉和患指外形、活动情况。结果本组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拆线;皮瓣颜色好,质地正常,感觉好,两点辨别觉5~8mm。患指外形可,活动正常。结论应用同指顺行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末节骨或肌腱外露,方法可靠,安全,效果满意,是修复手指末节骨或肌腱外露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Maffucci 综合征临床上罕见,并有内脏海绵状血管瘤者更为罕见,最近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女,13岁。生后3个月发现左手较右手大。左手拇、食、中指及无名指的指间关节掌侧横纹有黄豆大小之软组织硬结。5~6岁时逐渐出现上述诸指明显畸形。12岁时左手除小指正常外,其余各指皆粗长,指间关节呈节段梭形增粗,末节指上翘。左足(足母)趾、右手食指同样改变。家族无类似疾病,父母非近亲结婚。检查:发育欠佳,比同龄儿童矮小,面色萎黄,走路踱行。左上腹可触及巨大肿块,位于肋缘下8cm,边缘(?)圆,质地硬,无压痛。左手除小指正常外,均较正常粗4~5倍,长3~4cm,中指最长约11.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