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中医称为真心痛。《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究其原因:大凡有寒凝气滞、饮食厚味、痰湿不化、忧虑恼怒、心肝气血阻滞,阴阳气血亏损,为中年之后多见的一种“本虚标实”的临床证候。笔者在防治方面,辨证论治,以“流通血脉”为着眼点,采用“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同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 温经祛寒、活血祛瘀例1,陈某,男,50岁,工人,常有胸痛、心悸,每遇阴雨、寒冷则加重,心电图证实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诊脉弦细,舌质淡,苔薄白,手足冷,唇紫,面色白,畏冷,语言低怯,为寒凝气滞,脉道不通,治以温经祛寒、活…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患者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因肝气郁滞所导致的艾滋病肝咳日益增多,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疑难复杂的特点。“肝肺同治”理论强调治疗咳嗽从肝肺入手,注重调畅气机。本文从五行相制、经络相连、升降相因等方面论述“肝肺同治”理论基础,基于此理论阐述了艾滋病肝咳以“虚、郁、痰、瘀”为主要病理因素,以气血亏虚、气机郁滞为关键病因病机,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要病证特点,提出了应用疏肝理气祛痰法、清肝泻肺化痰法、疏肝涤痰化瘀法、滋补肝肾兼补肺法治疗气滞痰湿阻肺证、气郁痰热壅肺证、肝郁痰凝血瘀证、肝肾阴虚兼肺虚证等4种艾滋病肝咳常见证型,以期进一步扩大艾滋病咳嗽的治疗范围,为艾滋病咳嗽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归四逆汤出之于<伤寒论>,主治血虚寒厥之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伤寒论·厥阴篇>第351条有云:"手足厥寒,脉细微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当归3两、桂枝3两(去皮)、芍药3两、细辛3两、甘草2两、大枣25枚(辟).笔者从医30余年,运用此方治疗寒滞(血虚)所致痛证疗效显著,现特举3例临床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赵进喜 《糖尿病之友》2009,(7):I0010-I0011
患者门某,男,55岁,北京市通州区人。2002年6月18日初诊,因双下肢浮肿2月来诊。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14年。两个月前,无明显原因诱发双下肢水肿,视物模糊,肢体麻木,伴有咽干咽痒、咳嗽少痰,日久不愈,遂来我院。睡眠较差,二便尚调。化验尿糖“+”、尿蛋白“++++”,查眼底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中医诊查舌质暗红,苔薄腻略黄,脉沉细略弦。  相似文献   

5.
血栓性浅静脉炎与祖国医学文献中所说的“恶脉”,“青蛇毒”、“脉痹”、“胸痹”等相似。主要由于湿热蕴结或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络脉阻塞不通所致。总的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理气散结。在临床具体运用时,还应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病人个体的差异,结合脉证等进行辩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对5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辨证分组后对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身重、肥胖、疲乏、嗜睡、头重、头晕、口腻、舌胖、苔白腻、四肢困重、食欲不振、食后困顿、小便混浊、胸闷、脱发和脉滑等16个症状在痰湿证(包括痰湿挟杂证)组和非痰湿证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身重、头晕、四肢困重、食欲不振和小便混浊等5个症状在单纯痰湿证组和痰湿挟杂证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肥胖、疲乏、嗜睡、头重、口腻、舌胖、苔白腻、食后困顿、胸闷、脱发和脉滑等11个症状为泉州地区MS单纯痰湿证的基本症状。  相似文献   

7.
刘××,男,14岁。自幼体弱易感冒,每次感冒,必然导致支气管感染而咳嗽喘息,缠绵难愈,影响学习。于1977年9月就诊,检查:患者面色灰暗,咳嗽喘息,有痰、喘鸣音,脉滑数,苔腻。病属风邪束肺。  相似文献   

8.
密继梅 《山东医药》2002,42(16):67-67
患者男 ,55岁 ,因反复咳嗽、咳大量水样和“烂肉样”痰 2 0余年 ,于 2 0 0 0年 8月 1 6日入院。 2 0年前 ,患者无原因出现咳嗽、咳大量水样和“烂肉样”痰 ,每日最多达 50 0ml,痰液静置后有石灰样沉渣 ,“烂肉样”物质漂浮在表面。在当地医院疑为支气管扩张 ,对症处理后好转。以后间断发作 ,间隔不规律。发作间期同常人。 2 0年间曾就诊过许多医院 ,并发现“烂肉样”物质在水中漂洗后呈树枝状 ,在省级医院诊断为“纤维素性支气管炎” ,采用多种治疗未效。患者以往无肺结核、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病史。入院查体 :呼吸平稳 ,口唇无紫绀。…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血瘀证气血辨证与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血瘀证气血辨证与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改变的关系,探讨中医气血辨证物质基础.方法中医诊断为胸痹的心绞痛病人72例,其中气滞血瘀组24例.气虚血瘀组24例,心肾阴虚组24例.另设健康体检者24名组成心肾阴虚组24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考察冠心病病人和对照组血液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液中vWF、P-选择素、ICAM-1含量增高,超出正常范围,变化趋势均为:气滞血瘀组>气虚血瘀组>非血瘀证(心肾阴虚)组>对照组.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组增高,气滞血瘀组各指标增高与其他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血瘀证病人存在内皮功能障碍.vWF、P-选择素、ICAM-1分泌明显增高,以气滞血瘀组最为明显.证明内皮细胞(EC)黏附分子含量增加与气滞血瘀相关.EC分泌黏附分子变化对于冠心病血瘀证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证候区别及演变。方法制定证候观察表,调查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10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300例,应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或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更容易出现发热、骨蒸潮热、多汗,心烦易怒、神不守舍、神情淡漠、胡言乱语、情绪低落、倦怠乏力、耳鸣、面红、口唇干红、口干口渴、口角流涎、口臭、声高气粗、呃逆、胁痛胁胀、肢体抽搐、肢体肿胀、肢体拘急、遗尿、尿失禁、小便不利、舌胖大、齿痕,苔厚、腻、黄、灰黑,脉弦(P0.05或P0.01);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较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更容易出现健忘、睡眠减少、头痛、头晕、恶心、苔少或无,苔白,脉滑(P0.05或P0.01)。结论慢性脑供血不足多为阴类实证,但一旦缺血性中风发病,会产生更多的热象,阴类证中也有很多从阴类实证转化为阴类虚证。  相似文献   

11.
气管、支气管内类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姓,69岁,“咳嗽、痰血1月余”,于一月前突然咳嗽,咳黄脓痰,痰量不多,无异味,偶见痰中带少量鲜红血丝。无胸痛、发热、盗汗、乏力。于上海岳阳医院摄胸片示“右下肺炎”,抗炎治疗一周,复查胸部CT示“右下肺阻塞性炎症,右肺癌不能除外”。并作纤维支气管镜检见右中间支气管新生物,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2岁,6年前因咳嗽,咳黏稠脓性血丝痰,伴有臭味,在农村卫生院按“肺炎”治疗2周。近2年经常“感冒”伴咳嗽,咳脓痰,偶有血痰,经多家医院检查均按“肺炎”抗炎治疗,病情反复。近2周咳嗽加重,CT检查疑似肺结核来我院就诊,于2005年7月2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一般状态好,无杵状指,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胸下可闻及湿啰音。  相似文献   

13.
小儿夜咳并不鲜见,治法效显亦多。近日笔者有幸遇一罕见夜咳,咳嗽发作非常守时规律,每于夜间9时左右开始发作,于次日凌晨4时左右咳止,其余时间一声不咳,咳发夜不能眠,咳止则如常人,其理非常,其治非常,未见有类似病例的相关文献报导。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2岁,6年前因咳嗽,咳黏稠脓性血丝痰,伴有臭味,在农村卫生院按“肺炎”治疗2周。近2年经常“感冒”伴咳嗽,咳脓痰,偶有血痰,经多家医院检查均按“肺炎”抗炎治疗,病情反复。近2周咳嗽加重,CT检查疑似肺结核来我院就诊,于2005年7月2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一般状态好,无杵状指,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胸下可闻及湿口罗音。心脏、腹部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肝功正常,血凝4项正常,动脉血气分析正常,痰抗酸杆菌(-),痰普通菌培养(-)。  相似文献   

15.
心悸病机多由于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所致。西医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机体的脏腑经络依赖气的推动以维持其正常的机能。肝的疏泄功能可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徐浩教授临床以“肝主疏泄”理论来论治心悸实证,临床分为肝气郁滞证、肝郁化火证、气滞血瘀证、肝热气逆证。对徐浩教授运用“肝主疏泄”论治心悸的经验进行整理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 患者女性,39岁,既往体健。表现为“咳嗽、咳少量白黏痰,间断血痰1年余”。无喘息、发热、消瘦、盗汗、食欲差。查体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内经》指出了咳嗽的病因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外因是外感六淫,由皮毛而入,合于肺而为病,所谓“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素问·咳论篇》)。内因则指出寒饮入胃,则冷饮之邪,循胃口上膈,从肺系上干肺而致咳。《内经》首先认为咳嗽是肺的病变,故《素问·宣明五气论篇》说:“肺为咳”,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类型的皮肤病 ,用清热解毒凉血法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1.1 顽固性荨麻疹  张某 ,女 ,43岁。 2年前皮肤出现“风疹团”就诊于我院 ,给予口服特非那汀、强的松 ,静推葡萄糖酸钙等治疗后“风疹团”时愈时发 ,也曾进行“自血疗法”治疗 ,收效欠佳 ,后转中医门诊治疗。初诊见患者皮肤荨麻疹的疹色鲜艳 ,大的触合成片 ,瘙痒难忍 ,入夜更甚 ,同时有口干、尿赤、便秘等症状 ,苔薄黄、舌质红、脉细弦滑。脉症合参 ,证属风邪热毒郁于血分 ,发于肌肤 ,阴津损伤。治疗应着重清热解毒 ,凉血佐以疏风止痒。处方…  相似文献   

19.
百日咳在祖国医学里很早就有記載,但病名不一,如頓咳、嗆咳、痉咳、天哮、疫咳等。朱震亨幼科全書諭咳嗽中說:“如嗽久連声不已,且口鼻出血者,治法以茅根湯治之。”“凡咳嗽日久,面色恍白,目无神彩,气急痰壅,一連百十声不治。”徐春圃古今医统諭咳嗽中說:“若咳嗽日久,津液枯耗……声連不斯,喉中痰嗚,气息欲絕,嗽罢則吐白沫,欲干呕,此肺虚而气不順也,面唇皆白而惨,嗽过,頞上多汗,哽气长出,乳食減少。”根据上述文献記載,可以說明以下几个問題:  相似文献   

20.
田玉美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对病因病理病位的认识 1.1 病因“湿疫”,致病独特 慢性乙型肝炎,肝脏受损,迁延难愈,容易传染,不易根治。田老认为,病因当首推“湿疫”之邪。患者胸脘痞满、身重困乏、纳呆口粘、恶心呕吐、苔腻符合湿邪致病,重浊腻滞的特征。故其治疗效果,难以如寒邪一散即除,如热邪一清即解,或如燥邪一润即安。其致病特点有4:①隐袭致病,不少患者诊病之时,往往难已言之何时患病。②湿恋中焦.致脾胃升降失常,健运失司,而病纳呆、腹胀、便溏、恶心呕吐等证。③易及肝胆、致肝胆疏泄失司,而病胁肋疼痛,心烦易怒,甚时黄疸等症。④湿性粘滞,易阻气机,失治或治之不力可从寒热转化,演变成湿热内蕴,或寒湿中阻,或气滞血瘀等证型。 1.2 病理变化 虚实交错在气血 乙肝的病理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