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祖国医学“治未病”的理论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论》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伤寒杂病论》原序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名老中医沈炎南是广州中医学院中医文献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从事中医事业四十余年,积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内经》及李东垣有关调补脾胃的理论,以调治五脏疾病,对久病痼疾,每收良效。现谨就沈老“补土”方面的经验略述如下: 一、脾胃为“中土”的意义《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沈老从这段经文出发,认为脾胃位于五脏之中央,是五脏之气出入升降必经之地,故脾胃是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象土,  相似文献   

3.
论“脾统四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提出 :“脾者 ,土也 ,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藏 ,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 ,常著胃土之精也 ,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 ,故上下至头足 ,不得主时也。”强调了脾土之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地位 ,也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根据。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 ,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所得 ,认为“元气之充足 ,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 ,饮食自倍 ,则脾胃之气既伤 ,而元气亦不能充 ,此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因此提出 :“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相似文献   

4.
脾胃在《伤寒论》三阳三阴病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张仲景在《伤寒论》六经病中是特别注重脾胃的。先从阳明和太阴病篇来看:《伤寒论》阳明病多胃家实证治,太阴病多脾家虚证治。这显然是从临床上丰富和发展了《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谓“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阴阳异位,……故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阳明病胃家实证治的显著特点是“燥”和“降”两个  相似文献   

5.
“下病上取”,首见于《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曰:“病在下者高取之。”“下病”者,病证显现于下也;“上取”者,施治于上也。遵此古训,验之临床,屡获良效。“下病”何以“上取”,奥理安在?今不揣谫陋,举案卤呈鄙见。 (一)气机调畅,上下升降气之运行,是谓“气机”。升降出入,协调脏腑,贯通经络。若气机不畅,则有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诸  相似文献   

6.
《傅青主女科》是一部临床价值颇高的妇科专著。它不但医理论述精辟,立方用药新颖,在治法方面也有独道之处。现仅淡淡书中的间治法。间治法即间隔之法,亦称偏治法。《石室秘录》曰:“偏治者,乃一偏之治法。譬如人病心痛,不治心而偏治肝;譬如病在上而偏治下;譬如病在右而偏治左;譬如病在四肢手足而偏治其腹心也。”间治法源于《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此后,  相似文献   

7.
刘红旗 《河北中医》1999,21(6):381-381
病有所偏,治有所宜,此为医之常理也。脾胃亦是如此。脾胃同居中焦,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阳有反正之意。《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歧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温病条辨》曰:“若脾病治胃,胃病治脾……或笼统混治,脾胃不分,阴阳寒热不辨……诸证蜂起矣。”脾以升为常,胃以降为顺;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道实,阴道虚。”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所以治脾宜温、宜补、宜升、宜燥,治胃宜清、宜润、宜通…  相似文献   

8.
《内经》有关辨证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方法也很灵活。这里主要谈谈八纲辨证问题。“八纲”一词虽非出于《内经》,但在事实上却早已把阴阳、内外、寒热、虚实作为识别证候的纲领而加以运用了。一、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说,阴阳是辨证的最基本的纲领。《内经》辨阴阳,包括病变部位之在阴在阳及人体阴阳盛衰的病理变化之属阴属阳。《灵枢·终始》曰:“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灵枢·寿天刚柔》曰:“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  相似文献   

9.
远道取穴法是在距离病痛较远的部位(一般肘膝以下)取穴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也叫远道刺。它的临床运用历代文献都有详细记载。如《内经》中有"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如《针灸甲乙经》云:"足不仁刺风府"。《类经图翼》云:"申脉治腰背强痛不可俯仰"。《四总穴歌》云:  相似文献   

10.
《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所谓“气反”,即病气相反,系指疾病内在的病理变化和外在的症侯表现在部位上不相一致。而“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则是针对“气反”的病理特点所制定的特殊治疗原则。临床运用上述理论来治疗“气反”病证,收效显著。兹择“上病下取”和“下病上取”治疗“气反”病证验案三则,并略谈体会如下: 病案举例 (一)釜底抽薪治鼻衄刘某某,女,32岁。农民。1982年4月14日就诊。左侧鼻衄3天,血色鲜红,其量较多。曾  相似文献   

11.
<正> 阴阳的偏盛偏衰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因素。以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从而达到“以平为期”是治疗疾病的最终目的。临床上无论药物内治外治,或针灸按摩等,都是为这一目的而采取的各种不同治疗方法。笔者根据(足乔)脉的缓急理论运用针刺治疗偏瘫病,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难经·二十九难》又云:“阳(足乔)之为病,阴缓而阳急;阴(足乔)之为病,阳缓而阴急。”临床上中风后遗症的偏瘫患者,后期上肢多表现为内急外缓,即向心性的内侧拘急或僵硬,外侧弛缓而不收。习惯上多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  相似文献   

12.
《金匮》虚劳病篇对虚劳病的脉因证治及用药特点的论述,明之以理,示之以法,析之以方,施之以药,为后世开创治虚之先河。五脏俱虚,脾肾为本,故仲景提出调补脾肾、甘温扶阳是虚劳病的根本治法,创制了行之有效的方剂,为后世医家奠定了治疗虚证的理论基础。1五脏俱虚,首补脾胃补益法则渊源于《内经》、《难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阴阳形气俱不足者,调以甘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难经·十四难》也云:“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1.1…  相似文献   

13.
脾属土,居中央,生化气血,故为后天之本。一脾胃为水谷之海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故称脾胃为“水谷之海”。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相协,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以营养周身。《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又云:  相似文献   

14.
瘘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机都认为由燥热伤津或血虚所致,在治疗上多遵重《内经》“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说,采用清热、养阴、补虚为主的治疗原则。笔者认为,燥热伤津而致的瘘证固然要“独取阳明”,但在临床上遇到有部分病例辨证鉴别乃属于寒湿的瘘证,治疗就不能“独取阳明”,而应求治于太阴。现将寒湿之痿的病机、证治,结合临床病案举例概述如下,供青年同道临证时参考。一、《内经》中有关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不收。”《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明确指出有因寒湿及湿而致痿者。《素问·藏气法时论》又指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张景岳注:“此脾经之实邪也。脾属土,主肌肉,土邪湿胜,故令人身重肌肉瘘……脾主四肢,故足不收。”这一段指的就是湿伤脾所致的痿证。对于这类痿证的  相似文献   

15.
王少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2):514-517
21上病下取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素问集注》释云:“气反者,谓上下内外之病气相反也,如下胜而上反病者,当取之下”。《类经·运气类》云:“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又云:“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这是说“气反”病变要采取反治法,即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是也。本法针对复杂病情下出现的部位上的证候表现和内在的病理机制不一致——反常的变证,常在脏腑相因、表里相通的论点指导下运用于实践。其适应范围有下虚上盛的眩晕、咳喘以及口糜、鼻衄、头痛等。 关于眩晕:在辨证施治方面,我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 “气反”一词,以文献记载为依据,首见于《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这里所言“气”是指病气,即病理变化,“反”是相反的意思.“气反”就是言内在病理变化与外在的症状表现在部位上不相一致.所谓“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是针对“气反”的病理变化所采取的“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上病下治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河北中医》2008,30(4):378-379
上病下治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原则。《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由此奠定了“上病下取”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凡是通过药物、针灸等手段下取以治疗上部疾病者,都属于上病下治之列。其治则  相似文献   

18.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论中从五行归类出发,机械地将脾分属于四时季末十八日主时,没有真正阐明“脾不主时”的医学内容,这是其朴素哲学局限性的一个表现。与此相反,《素问》在同一篇中又有“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内经》根据自然界土地长养万物的特征,用类比的方法,阐述了脾胃主要功能——为全身脏腑组织、四肢百骸、经络皮毛运化和输送精微物质。就象自然界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地一样,人体生命活动的进行和维持,一刻也离不  相似文献   

19.
肖达  沈群 《上海针灸杂志》1995,14(4):156-156
陈作霖老中医在临床上对针灸治疗胃病进行了长期的摸索和广泛的研究,总结出应用针灸治疗胃病的有效方法。现就其治疗胃病的部分经验作一介绍,供同道参考。1.调理脾胃为治疗之本陈老认为胃病虽然症状繁多,病情复杂,但求其主因,无不与脾胃有关。因此,陈老认为调理脾胃为治疗胃病之根本,脾胃健运,则生化有源,气血旺盛,则诸疾痊愈。2.主取中脘、足三里,随症加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病治阴”。滑伯仁的《难经本义》曰:“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说明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通的,六腑病症可取募穴治疗,如胃病取中脘。又《…  相似文献   

20.
《灵枢·终始》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亦载:“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此即“上病下治”和“下病上治”的理论依据。由于中医学视人体为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基于这个理论,还有“内病外治”、“外病内治”、“脏病治腑”、“腑病治脏”等治法。这些治法均是从整体高度把握病机的关键,以“治病必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