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石门"穴对下丘脑GnRH的影响,探讨电针小鼠"石门"穴有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作用。[方法]清洁级昆明雌、雄性小鼠各30只,阴道检查发现阴栓为妊娠第1天。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电针组、西药组,每组10只。电针组:妊娠第1~5天早9时电针;西药组:妊娠第4天早9时皮下注射米非司酮;空白组:在相同时间抓取固定,但不予针刺;取下丘脑,用放射免疫法测定GnRH的水平。[结果]电针组GnRH比空白组低,与米非司酮组的激素水平接近。[结论]电针"石门"穴能对下丘脑GnRH产生影响,进而说明电针"石门"穴能够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明确针刺四神聪穴改善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手针组、电针组,每组10只,观察针刺后大鼠的直接入睡率、戊巴比妥钠所致大鼠的睡眠时间变化、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所致大鼠的入睡率变化。结果:手针组及电针组大鼠的直接入睡率为零。手针组及电针组可以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大鼠睡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与手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针及电针四神聪穴可以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所致大鼠入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与手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四神聪穴对大鼠有镇静催眠作用,且以电针作用为明显。针刺四神聪穴对大鼠没有明显的直接睡眠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防治效应,探讨其对肝细胞膜的调节作用。方法60%乙醇灌胃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肝总磷脂、总胆固醇及磷脂组分的影响。结果电针“足三里”穴可提高肝细胞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降低肝细胞总胆固醇(Chol)、神经磷脂(SM)含量,降低膜老化指数C/P、SM/PC值。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为:保护肝细胞膜,改善肝细胞膜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针刺少泽、至阴穴对孕鼠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0只Wistar雄性大鼠,50只Wistar雌性大鼠,将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1、A2、A3、B各9只,空白组9只,剩余5只留作备用;雄性大鼠每组2只。模型各组大鼠雌雄合笼制备孕鼠模型。发现阴栓后,模型A1组针刺少泽穴、模型A2组针刺至阴穴、模型A3组针刺少泽、至阴穴;于发现阴栓后第2天,同一时间针刺,治疗7 d;模型B组、空白组不进行针刺。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含量,采血后处死大鼠。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B组血清E_2含量、模型A1、A2、A3组血清P、E_2/P比值有不同程度改变(P0.05),差异符合雌孕激素变化规律;与模型B组比较,模型A1、A2、A3组血清E_2含量、E_2/P比值,以及模型A1、A2组血清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对孕鼠血清E_2、P含量及E_2/P比值的表达有一定影响;模型组组间相比较,针刺不同穴位对孕鼠血清E_2、P含量及E_2/P比值的表达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对孕鼠血清E_2、P含量及E_2/P比值有一定影响,且针刺少泽穴、至阴穴对孕鼠血清E_2、P含量及E_2/P比值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血压指标、心脏超声指标及病理学检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4只10周龄SH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6只、针刺组8只,6只同周龄SD大鼠为空白对照组。针刺组大鼠针刺双侧“足三里”“太冲”,留针20 min/次,连续4周,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无针刺干预。每周检测血压,连续5周。在针刺干预结束次日,使用彩色超声心动仪测量并记录各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室内径、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计算左室质量、左室质量指数、相对室壁厚度。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干预第3、4周,针刺组大鼠收缩压[第3周:(178.38±9.47)mmHg比(190.00±13.90)mmHg;第4周:(167.96±23.47)mmHg比(195.47±11.36)mmHg]、舒张压[第3周:(139.33±13.20)mmHg比(159.56±12.89)mmHg;第4周:(132.92±18.02)mmHg比(165.61±13.36)mmHg]降低(P<0.01或P<0.05);针刺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0.96±0.07)mm 比(1.28±0.24)mm]、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1.15±0.08)mm 比(1.68±0.19)mm]、左室质量[(0.51±0.12)g 比(0.84±0.17)g]、左室质量指数[(14.96±1.53)比(23.65±5.04)]降低(P<0.01)。HE 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外膜有慢性炎症伴肉芽组织增生及纤维化;针刺组大鼠心脏组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针刺“足三里”“太冲”可有效降低 SHR 大鼠收缩压及舒张压,控制左室肥厚和心脏重构,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形态学及血清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围绝经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针刺组、药物组,并与青年大鼠对照,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E2含量。结果:与围绝经期大鼠比较,针刺治疗后,血清E2含量增高;卵巢卵泡数量增多,闭锁卵泡减少;凋亡颗粒细胞减少,颗粒细胞内线粒体丰富,内质网丰富,胞质内有脂滴。结论:针刺可部分改善卵巢形态及分泌雌激素的功能。针刺可能通过延缓围绝经期大鼠卵巢衰退,抑制颗粒细胞凋亡,减少卵泡闭锁达到使E2含量增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Wang X  Zhao ML  Ji CF  Gao JH  Fu WX  Teng JR  Jin ZG 《针刺研究》2011,36(4):268-271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脾虚证大鼠内分泌代谢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脾虚造模组(n=8),自然恢复组(n=6),针刺治疗组(n=6)。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用酒精+白醋灌胃(1 mL/100 g),建立脾虚证模型。针刺治疗组给予针刺"足三里"治疗,每天1次,共治疗10 d。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造模组T、E2含量明显降低,自然恢复组与脾虚造模组比较血清中T、E2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均P>0.05),针刺"足三里"穴可使脾虚大鼠血清中T、E2含量及T/E2比值升高,明显高于脾虚造模组(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治疗脾虚大鼠后,对内分泌代谢具有调节作用,性激素接近正常水平,使大鼠体质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人迎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10只WKY大鼠作为空白组。人迎组每天针刺大鼠"人迎"穴20 min,每6天休息1天,共28天;模型组和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于针刺干预第1、5、9、13、17、21、25和28天测量血压,实验结束后取材下丘脑进行基因芯片分析,并采用PCR技术检测关键基因5-羟色胺1A受体(5-HT1A)与胱硫醚β合成酶(CBS)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收缩压在第1、5、9、13、17、21、25、28天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迎组在第5,9,13,21,25,28天收缩压降低(P<0.05或P<0.01)。与本组前一观察点比较,模型组第21、25、28天血压均升高,人迎组仅第21天血压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129个基因上调,243个基因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迎组167个基因上调,188个基因下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5-HT1A mRNA、CBS mRNA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迎组5-HT1A mRNA、CBS 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针刺"人迎"穴对于降低SHR血压有效,影响下丘脑的基因表达如促进神经递质和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等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比较电针"三阴交""合谷""血海"穴对痛经大鼠模型的镇痛效应,以探讨穴位作用的特异性.方法:将100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3月龄处于动情间期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合谷组、血海组,每组20只.后4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合制备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处理.盐水组与模型组不予针刺,其他3组分别电针"三阴交""合谷""血海"穴.观察从疼痛即刻开始电针20 min内各组大鼠扭体行为,记录子宫收缩波形.结果:从扭体行为来看,较之三阴交组、血海组,合谷组扭体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P<0.01),扭体次数显著降低(均P<0.05).从子宫收缩波形来看,较之模型组,合谷组收缩频次减少(P<0.05),三阴交组、合谷组子宫收缩波幅、活动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血海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评价电针各穴对痛经大鼠的镇痛效应程度,"合谷"穴最佳,"三阴交"穴次之,"血海"穴第3,说明穴位作用存在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刺人迎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并通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以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选16周龄、雄性、体重220~270 g的SHR 30只,东京威斯特大鼠(WKY)10只作为对照。将SHR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卡托普利组、人迎组,每组10只。WKY组、空白对照组大鼠予相同抓取,卡托普利组给予灌胃,人迎组针刺双侧人迎穴。实验时间每周连续5天,每天1次,休息2天,共4周。在首日、1~4周的每周第5天干预前、干预后1 h、干预后6 h,用日本软隆BP98A小动物无创血压仪采集鼠尾收缩压(SBP)血压数据。4周后,取血测定ET、NO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卡托组的1周、2周、4周的干预前SHR参数降低(P0.05),人迎组的2周、4周的SHR参数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卡托组的1周、2周、3周、4周的干预后1 h SHR参数降低(P0.05),人迎组的首日、1周、2周、3周的SHR参数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卡托组的2周、3周的干预后6 h SHR参数降低(P0.05);与卡托组比较,人迎组干预前、干预后1 h、干预后6 h SBP参数的差异(P﹥0.05),无显著性意义。与空白组比较,卡托组、人迎组的NO参数升高(P0.05);与卡托组比较,人迎组E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血压,其降压效果与卡托普利相当。针刺人迎穴降压机制之一,是通过升高NO、降低ET参数对血压进行良性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女性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135例女性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背针组、肢针组、腹针组,每组各45例。背针组选用胃管下俞、三焦俞等背俞穴,肢针组选用足三里、三阴交等四肢穴,腹针组选用天枢、中脘等腹部穴。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据此评定减肥疗效。结果:背针组近期痊愈率为44.45%,总有效率为97.78%;肢针组近期痊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95.56%;腹针组近期痊愈率为24.44%,总有效率为82.22%。背针组和肢针组近期痊愈率及总有效率相近(P〉0.05),二者均优于腹针组(P〈0.01)。各组治疗后体重、BMI、WH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背针组和肢针组体重、BMI下降程度相近(P〉0.05),二者均优于腹针组(P〈0.01);3组WHR下降程度相近(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女性单纯性肥胖症与针刺四肢穴疗效相近而优于腹部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躁狂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及研究针刺对其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MPM)建立躁狂模型,并对其四神针、内关、三阴交进行针刺治疗干预,与丙戊酸钠灌胃进行对比,用旷场实验和睡眠潜伏期进行观测评定。结果:模型组大鼠存在容易激惹、攻击性较强等躁狂表现,穴位组和丙戊酸钠组均能改善各项评测成绩。结论:针刺能有效缓解躁狂模型大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针刺合谷穴对脑磁图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合谷穴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例健康志愿者采用电针刺激合谷穴,实时记录脑磁图(MEG),观察了针刺过程中脑磁场的动态变化.结果针刺合谷穴较非穴对照点脑磁图变化有差异,与正中神经电刺激差异不明显.结论脑磁图检测对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的循经感传研究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风府穴对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风府穴是否能增加治疗假性球麻痹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被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治以风池、廉泉、通里,治疗组则在上方基础上加针风府.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13例(4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治愈7例(23.3%),总有效7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风府穴对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可明显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对感光细胞凋亡大鼠视网膜形态学的影响,明确针刺对感光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N-甲基-N-亚硝基脲以50mg/kg腹腔注射于8周龄SD大鼠,造成感光细胞凋亡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4组:针刺组,正常组,阴性对照组,维生素A治疗组。针刺组每日选取新明,睛明,承泣,球后,肝俞,肾俞针刺治疗,各穴位平补平泻,留针30min,连续治疗14天;维生素A组每日给予维生素A治疗;正常组,阴性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各组14天后用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用TUNEL检测凋亡结果。结果:治疗后针刺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平均光密度增加,提示感光细胞发生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及维A对照组比较,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提示感光细胞凋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显著抑制感光细胞凋亡大鼠视网膜形态学的损害,提示针刺是治疗感光细胞凋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祁玉麟  陈念芝  李杰  张俊鑫  罗维  董国军  叶河江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6):1321-1324,后插8
目的:观察针刺对感光细胞凋亡模型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周龄的SD雄性大鼠,将N-甲基-N-亚硝基脲以50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造成感光细胞凋亡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A组和针刺组,连续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采用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改变; TUNEL法检测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小胶质细胞OX-42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视网膜ONL厚度增加,并保留一定数量的感光细胞,针刺干预后TUNEL(+)凋亡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和维生素A组比较,针刺组OX-42(+)细胞平均光密度降低(P 0. 05)且低于维生素A组(P 0. 05),提示小胶质细胞迁移、活化减少,针刺抑制小胶质细胞活性的效果优于维生素A组。结论:针刺对视网膜感光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迁移,进而减少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实验性糖尿病性大鼠心肌组织趋化因子-1(MCP-1)表达影响的研究,进一步探讨针刺在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病(DCM)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用48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性糖尿病(DM)模型制作组40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将确定为DM的3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11只、依那普利治疗组11只、针刺治疗组12只。针刺治疗组选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内关、胃管下俞,每日针刺1次,每次15min,连续针刺12周;依那普利治疗组每日灌服依那普利1.5mg/kg。检测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对大鼠体重进行前后对比;14周末,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组织MC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针刺组大鼠FB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明显改善DM大鼠的一般状态;针刺组和依那普利药物治疗对照组的MCP-1在心肌内表达从染色强度到面积比DCM模型组均明显减轻,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针刺组的MCP-1蛋白表达接近于对照组,针刺组与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心肌组织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明显降低,分别与DCM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比较,针刺组优于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实验性DCM大鼠心肌病理组织,对DCM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较明显的抑制DCM大鼠心肌MCP-1蛋白表达的作用。心肌组织MCP-1蛋白参与了DCM发病过程,提示针刺防治DCM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MCP-1途径,减少MCP-1过度表达,抑制DCM炎症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配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常规给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及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两组疗程均为30天。两组均在治疗前后采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定疗效、肌电图测腓总神经( common peroneal nerve )的MNCV 及S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足阳明经穴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MGH模型大鼠乳腺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华  赵娴  郭新荣 《陕西中医》2008,29(7):909-910
目的:研究针刺对乳腺增生(MGH)模型大鼠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方法:将雌性未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自愈组(C组)和针刺治疗组(D组),观察针刺对大鼠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含量、乳腺组织中的ER和PR的影响,从内分泌方面揭示针刺治疗本病的部分机理。结果:E2含量B组高于A组(P<0.05),C、D组明显低于B组(P<0.05);ER阳性表达积分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B、C组间无差异(P>0.05),D组明显低于C组(P<0.05);P含量各组间无差异,PR阳性表达积分B组极显著地高于其他三组(P<0.01),C组高于D组(P<0.05)。结论:针刺可调节雌激素含量,抑制ER、PR阳性表达,使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减弱雌激素在靶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解剖大鼠人迎穴的局部结构建立体表定位方法和针刺操作标准,并通过针刺降压效应进行验证。方法根据人体人迎穴的解剖特点,将Wistar大鼠麻醉后仰卧位固定,逐层解剖颈部人迎穴区,钝性分离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采用游标卡尺定位测量并数码拍照。统计学分析体表定位和穴位深度,确定针刺操作标准。分别取人迎穴和非穴针刺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4星期后统计分析血压变化趋势。结果根据95%参考值范围,确定成年大鼠人迎穴体表定位为两侧下颌骨隅突连线下(8±0.3)mm,前正中线旁开(5.5±0.4)mm,左右各一;针刺操作标准为直刺(5.5±0.4)mm,慎行提插手法,以免伤及动脉;与非穴比较,针刺人迎穴降压效应明显(P0.05)。结论依据人体人迎穴的解剖特点确定了大鼠人迎穴体表定位标准,并通过此定位进行针刺治疗,证实了确切的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