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每 年约30%~40%的DN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是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DN主要的病理表现为 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堆积、基底膜增厚,后期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小管间质纤维化,但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 a B,NF-κB)的活化异常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程齐来  李映辰  李洪亮  黄志勤  刘塔斯 《中草药》2014,45(19):2855-2863
核转录因子-κB(NF-κB)控制500个以上基因的表达,是炎症、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下游调节中心,其在人类健康的诸多方面(包括先天与后天性免疫的发生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NF-κB的降解与许多疾病如癌症、慢性炎症有关。尽管有大量文献报道了源自天然或人工合成的NF-κB抑制剂,然而这些调节子并不能充分地针对治疗目的,因此寻找有医疗用途、副作用小、高效、特异的NF-κB抑制剂仍然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来源于植物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主要有酚类、萜类、生物碱类、木脂素类等物质,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新化合物被分离与鉴定,并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开发治疗癌症和免疫失调等与NF-κB相关疾病的有效、安全的药物,植物源天然产物是具有前景的先导化合物来源。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植物源NF-κB抑制剂进行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与各种血管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NF-κB作为炎症反应的一个主要转录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多个病理过程。中医认为浊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因素。核因子-κB的发病机制与浊邪的致病特点极为相似,故认为浊与核因子-κB可能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从中医对浊的认识、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的病机、核因子-κB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浊与核因子-κB的关系、医药通过治浊干预NF-κB的表达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阐述中医的"浊"与核因子-κB的关系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保护作用与核因子(NF)-κB的关系。方法 给予ApoE-/-小鼠Hcy(0.1 g·kg-1)灌胃8周后造成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5, 10, 20 g·kg-1)进行灌胃。8周后 HE染色观察和测量主动脉根部AS斑块面积、血管壁面积,检测主动脉NF-κB活性、活性氧(ROS)含量、I-κBα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AS病变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主动脉组织中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NF-κB活性显著激活;不同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改善AS病变的同时显著降低血管组织中ROS含量、促进I-κBα蛋白表达升高,抑制NF-κB的活化。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达到抗Hcy所致动脉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蔡文娥  杨斌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94-1796
就中药调节核因子-κB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核因子-κB(nuc lear factor-κB,NF-κB)不恰当的活化与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感染性休克、肺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等;同时由于NF-κB参与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一些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的发生也与NF-κB活性的失控有关。因此,以NF-κB为治疗靶点的药物研究可能为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思路。近几年来关于中药调节NF-κB信号通路的研究备受科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吡格列酮干预组,比较3组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大鼠的血脂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NF-κB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结果吡格列酮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内膜和肌层增厚。吡格列酮能降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脂饮食能刺激大鼠主动脉NF-κB的表达,吡格列酮能显著减轻这种作用。结论吡格列酮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大鼠NF-κB的表达,从而可能会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丹参酮对脂多糖诱导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脂多糖 (L PS)对人胚胎肾细胞 (HEK2 93细胞 )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CHO- K1细胞 )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的影响及丹参酮对 L PS刺激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 L PS诱导 NF- κB激活及丹参酮对 NF- κB活性的影响。结果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 L PS可明显增强 NF- κB活性 (P<0 .0 5 ) ,而丹参酮可抑制这种激活作用 (P <0 .0 5 ) ;转染 L PS受体 Toll样受体 4 (TL R4 )则使 L PS引起的 NF-κB活性增强 (P <0 .0 5 ) ,丹参酮可减轻这种激活作用 (P <0 .0 5 )。结论 :丹参酮可部分拮抗 L PS导致的 NF-κB激活作用 ;TL R4是 L PS激活细胞的关键受体 ,丹参酮的拮抗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了 TL R4对 L PS的识别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一般治疗时核因子-κB活化及IL_6合成的情况及黄芩甙对他们的影响。方法:用中性粒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测定法、血清免疫因子IL-6放射免疫浓度测定法测定3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一般治疗组、3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加用黄芩甙组及30例正常人组中性粒细胞核因子-κB活性、血清免疫因子IL-6放射免疫浓度。结果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一般治疗时核因子-κB活化及IL-6合成增加。黄芩甙可抑制他们的变化。结论:黄芩甙是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动脉粥样硬化(AS)缺血性脑卒中(CIS)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40只),后者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然后再被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假手术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持续缺血0.5h、6h、12h、24h组,上述各组大鼠均为8只。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变化。结果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持续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NF-κB表达有明显升高(P〈0.05),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持续缺血组与假手术组比NF-κB表达也有明显升高(P〈0.05),并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了,其中NF-κB在持续缺血6h组达到高峰。结论 NF-κB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后引起的脑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姜黄素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核因子-κB活性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NF-κB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胰腺炎组(ANP组)和姜黄素组(Cur组),通过分次腹腔注射10%L-精氨酸建立大鼠ANP模型,Cur组在造模前20天开始每天给予姜黄素灌胃.两组分别在造模后3h、12h、24h和36h处死大鼠,观察胰腺病理改变、NF-κB活性和血清淀粉酶、MDA、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Cur组3h、12h、24h和36h时间点的与ANP组对应时间点比较,胰腺病理改变P=0.049,0.016,0.003:0.001;胰腺组织NF-κB活性P=0.001,0.001,0.006,0.001;淀粉酶P=0.043,0.001,0.002,0.001;丙二醛P=0.026,0.048,0.025,0.000;IL-1β P=0.016,0.016,0.002,0.006;TNF-α P=0.039,0.018,0.005,0.002.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来下调细胞因子水平,并减轻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自拟益气解毒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相关炎症因子、核因子-κB及其抑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4年11月—2016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共76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依病情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益气解毒方药。比较两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1、CRP)、核因子-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两组经治疗后TNF-α、IL-1、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F-κBp65平均灰度明显降低(P0.05);IκB-α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核因子-κB及其抑制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结论:自拟益气解毒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确切疗效,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相关炎症因子及核因子-κB水平,促进核因子-κB抑制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综述了核因子-κB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详细阐述了在中医证候本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发现NF—κB与许多证候的关系密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急性肺损伤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油酸组,C组为油酸后0小时谷氨酰胺治疗组。D组为油酸后1小时谷氨酰胺治疗组。于注射油酸后4小时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F—-κB、TNF-α在肺组织的表达并HE染色,观察肺组织变化。结果:在油酸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NF-κB和TNF-α表达上调,在油酸后0小时谷氨酰胺治疗组(组)NF-κB和TNF-α的表达明显低于油酸纽(B组)(P〈0.05),而油酸组与油酸后1小时谷氨酰胺治疗纽(D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NF-κB、TNF-α表达增强,谷氨酰胺早期给药可减轻这种影响,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5.
<正>肝纤维化(alcoholic liver fibrosis,ALF)是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性特征,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致使ECM在肝脏内过度沉积的纤维增生性疾病[1]。肝纤维化持续发展最终可导致肝硬化,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出现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并发症,如肝硬化腹水、门脉高压出血、失血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脂水平、主动脉弓部组织病理形态结构、胸主动脉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温和灸治疗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模型组11只、温和灸组11只、温和灸+阻断剂组(阻断剂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饲养8周结合免疫反应损伤制备AS家兔模型。温和灸组选取“膻中”“神阙”及双侧“内关”“血海”穴进行艾灸,每次30 min,每周3次,连续4周。阻断剂组在施灸前30 min腹腔注射SIRT1阻断剂EX527(5 mg·kg-1·d-1),艾灸干预同温和灸组,每周3次,连续4周。采用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苏丹Ⅳ染色法观察家兔主动脉弓部组织病理形态结构;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胸主动脉SIRT1、NF-κB蛋白和mRNA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血清TG、TC、LDL-C含量显著升高(P<...  相似文献   

17.
凉膈散对内毒素肺损伤小鼠肺组织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慧  余林中  清和 《四川中医》2004,22(7):16-18
目的 :通过研究凉膈散在内毒素 (LPS)损伤小鼠肺组织中对肺组织核因子 -κB (NF-κB)的活性的影响 ,探讨凉膈散对机体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内毒素损伤组及低、中、高剂量凉膈散组 (其中又分为LPS损伤后 2h、 4h、 8h三组 ) ,另设正常对照组。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 (EMSA)检测各组动物肺组织匀浆中NF -κB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LPS注射后 2h肺组织核蛋白NF -κB明显活化 ,4h达高峰 ,8h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各剂量中药组肺组织核蛋白NF -κB活化程度呈剂量相关性 ,表现为高剂量组最低 ,中、低剂量组活化有所下降。结论 :各剂量凉膈散均能有效抑制NF -κB活化 ,中药凉膈散保护机体免受LPS损伤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组织核蛋白NF -κB的活性 ,从而抑制各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而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狄红杰  王小超  刘克冕 《光明中医》2010,25(12):2194-219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与核因子-κB活性表达的关系并探讨活血化瘀重剂对NF-κB活性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糖尿病1月、3月、6月组以及活血化瘀重剂干预3月、6月组各12只。分别留取肾脏标本,部分标本观测肾脏病理改变;部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核因子-κB水平。结果肾脏病理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3月、6月组肾脏病理改变逐步加重;免疫组化法分析结果显示核因子-κB表达在糖尿病各组均明显增强(P均0.05),干预组较糖尿病各组核因子-κB表达和病理改变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出现肾脏核因子-κB活化,且随着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而持续活化。活血化瘀重剂有效抑制了核因子-κB的活化,从而达到肾脏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与核因子-κB活性表达的关系,并探讨舒唐络复方对NF-κB活性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糖尿病1个月、3个月、6个月组以及舒唐络复方干预3个月、6个月组各12只。分别留取肾脏标本,部分标本观测肾脏病理改变;部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核因子-κB水平。结果:肾脏病理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3个月、6个月组肾脏病理改变逐步加重;免疫组化法分析结果显示,核因子-κB表达在糖尿病各组均明显增强(P均〈0.05),干预组较糖尿病各组核因子-κB表达和病理改变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出现肾脏核因子-κB活化,且随着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而持续活化;舒唐络复方有效抑制了核因子-κB的活化,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及核因子-κB(NF-κB)在脑梗死模型大鼠脑梗死区域炎性损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梗死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5只。梗死组用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2组均于手术后6 h、24 h、48 h、72 h、7 d随机取5只大鼠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梗死区域光镜下形态学变化及IL-23、NF-κB的表达。比较2组大鼠在同一时间点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及IL-23、NF-κB表达的异同。结果梗死组IL-23、NF-κB阳性细胞数各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梗死组IL-23在梗死后6 h表达增高,并且在梗死后48 h达到高峰,3d后阳性细胞数表达逐渐减少,各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梗死组NF-κB在梗死后48 h达到高峰,3 d后阳性细胞数表达逐渐减少,各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IL-23和NF-κB在大鼠脑梗死区域表达增高,参与了梗死区域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