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精神发育不全伴发精神病(即嫁接性精神病)临床上大致可分为三类:①伴发反应性精神病(即“精神病性发作”  相似文献   

2.
精神发育不全伴发的精神病(或称嫁接性精神病)临床上大致可分为三类:①伴发反应性精神病;②伴发精神分裂症;③伴发情感性精神病。后者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分析了1983~1985年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12例精神发育不全伴发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Reid 发现,住院的精神发育不全患者中,有4.4%合并躁郁症。本文报告5例精神发育不全患者合并躁郁症症状。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24~33岁;精神发育不全轻度1例,中度3例,重度1例;情感性精神病家族史阴性1例,阳性4例;诊断为双相情感性精神病4例,单相躁狂症1例。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42例中,男29例,女13例(我院男女床位约2:1)。年龄10~20岁10例,21~30岁10例,31~40岁17例,41岁以上5例。职业为工人21例,学生9例,干部和农民各6例(我院只收市内及郊区患者)。11例有家族史,其中癫痫3例,精神病7例,精神发育不全1例。  相似文献   

5.
在八年中,我院运用脑立体定向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及癫痫性精神病等174例,对其中106例进行1~5年随访观察,本文仅就社会、家庭等在精神病术后康复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106例中,男49例,女57例,年龄14~56岁,其中21~40岁者81例(占76.4%);病程4~24年,其中5~10年者89例(占83.9%),已婚11例,未婚82例,离婚13例;文盲16例,小学19例,初中42例,高中27例,大学2例;农牧民41例,王人37例,干部23例,无职业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34例,躁郁症及分裂——情感性精神病43例,癫痫性精神病25例,其他精神病4例。  相似文献   

6.
我们根据上海曹杨地段医院应用猪脑片治疗精神发育不全的经验,于1975年5月~1976年7月,在门诊选择除明显内分泌障碍外的各类精神发育不全患儿150例,应用猪脑片进行治疗,报道如下。一般资料一、性别和年龄:男85例,女65例。年龄为1~16.5岁,平均8.2岁,以3~12岁居多,占98例。  相似文献   

7.
作者用MRI观察了140例精神分裂症和48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患者的胼胝体,并用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40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2例(1.4%)胼胝体部分发育不全,其中1例还有胼胝体脂瘤;所有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和对照组中均未见有胼胝体发育不全。例1,男,39岁,自童年即有视、听幻觉,33岁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因明显妄想和幻觉多次住院治疗均无效。MRI显示胼胝体接近完全发育不全,扣带回及其沟位于胼胝体畸形的背部。例2,女,33岁,患精神分裂症9年,有顽固性听幻觉和迫害妄想,多次住院治疗均无效。CT扫描发现胼胝体  相似文献   

8.
我院系精神病疗养机构,以收治慢性病人为主。于1987年时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489例患者中,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TD)者90例,占18.4%。3年后(1990)再观察时,已出院18例,死亡15例,仍在住院的57例中,男39例,当时年龄30~80岁,平均50.4±13.1岁,病期6~60年,平均21.9±9.7年。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55例(占96.5%)以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运动障碍情况。结果发现有40例TD症状完全或部分消失者40例(占  相似文献   

9.
癫痫性精神病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癫痫性精神病的基本临床特征。方法 对64例癫痫性精神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所有病例在出现精神症状之前均有癫痫大发作史;43.8%的病例其精神病性症状与癫痫发作有“强制化现象”;始发年龄在15岁以下者多伴有智能发育迟滞;精神病性症状发作急,病程短者疗效佳,反之疗效差。结论 提示早期、及时、有效控制癫痫大发作,是预防癫痫后遗症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1962年1月~1982年10月共收治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14例,占初次住院病人总数0.11%,现将这14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14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30岁,最大61岁;工人11例,营业员、会计、农民各1例;病期:1个月以下4例,1个月~4个月7例;1年以上3例。 饮酒情况 ①饮酒史:5~10年3例,20~40年  相似文献   

11.
精神科危重症有自身特点。我科自1984年7月~1988年12月共救治42例,占同期住院病人数4.2%,现报告如下:男30例,女12例;年龄13~72岁,平均34.5岁。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22例,躁郁症6例,反应性精神病3例,脑器质性精神病5例,中毒性精神病3例,其它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DSMⅢ诊断标准,重新检查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00例,发现74例相符合。其余可能诊断为重性情感精神病13例;精神分裂样精神病7例;急性偏执性精神病2例;非典型偏执性精神病3例和精神发育不全1例。提示当前精神科诊断中存在着过多地诊断精神分裂症和过低诊断情感性精神病的倾向,认为DSMⅢ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11例病程呈周期性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精神病患者应用内分泌制剂治疗的经过。 1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由19岁至39岁。已婚4例,未婚7例。病程半年至20余年。诊断精神分裂症9例,躁郁症轻躁狂状态1例,精神发育不全(愚  相似文献   

14.
慢性酒精中毒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酒精中毒病人近年逐渐增多,我科三年收治50例,现整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49例,女1例。年龄27~64岁,平均48岁,其中以40~55岁占95%。饮酒与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关系:3~6年8例,7~10年12例15~20年14例,27年~30年14例,40年以上2例。饮酒量;日饮酒1.0千克2例0.75千克26例,0.5千克以内22例。空腹饮酒占1/2以上。二、临床症状与体征:末梢神经病型45例;酒精中毒性痴呆(Wernicke 脑病)25例;酒精中毒性精神病(Korsakoff 精神病)15例;  相似文献   

15.
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们从 1 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1 2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 3 1例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取得较好疗效。对象 为本院及二院住院和门诊患者 ,共 3 1例。入组标准为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中的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总分≥ 1 8分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总分≥ 3分 ,病前无精神病史 ,未用过任何抗精神病药 ,病后排除重性精神病和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 1例中男 1 6例 ,女 1 5例 ;年龄 3 0~ 90岁 ,平均 ( 64± 5)岁。精神障碍病程1~ 7天 ,平均 ( 2…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论述了34例精神病人(28例精神分裂症,2例精神发育不全,2例抑郁症,1例酒精中毒,1例精神病诊断不明)由于自身诱发水中毒而引起低钠血症的发作,与年龄、性别无关,许多病人过度饮水的原因不明,某些病人具有“饮水妄想”(hydrophilic de-lusion)。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特征,对121例抑郁症患者按照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和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分为2组,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47例(38.8%),其绝望、精神运动性抑制、自责自罪、自杀行为显著高于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自杀行为是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的3.9倍。在36~55岁的抑郁症患者中,精神病性症状显示频数较高(25例/41例,61.0%)。这提示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需谨防自杀发生,并需要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情感性精神病临床现象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498例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资料。发现女性多于男性,双相患者多于单相,双相患者发病次数明显多于单相,且家族遗传史较单相显著。其临床症状以情感障碍为主导症状,典型躁狂或抑郁发作表现为“三高三低”症状,但有24.5~34.3%患者存在所谓“分裂性”症状,其中幻觉占6~13.3%,妄想占19.6~21.7%,思维散漫占2.5~19.60%,Schneider一级症状仅占0.4~3.3%。在躁狂发作时可有与情感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和幻觉;在躁狂发作时可有与情感低落不一致的被害、关系、嫉妒妄想和幻觉。不能认为“分裂性”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专有”症状。  相似文献   

19.
1962年1月到1971年12月共收治14岁以下的儿童精神分裂症34例,占同期儿童精神病总数的70.8%,占同期所有精神病的0.3%。34例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最小8岁,12~14岁23例,占多数。近亲中有精神病史者10例,占29.4%。起病与年龄有关,10岁以下急性起病1例,缓慢起病6例;11~14岁急起12例,缓起15例。起病诱因明显者20例,不明显者14例。诱因以精神因素最多占70%,感染、脑外伤、着  相似文献   

20.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窦房传导阻滞(S-A-B)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1981—1989年所遇14例报道如下: 一、病例 14例住院病人,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18—63岁,平均29.8岁。其中躁狂症6例,精神分裂症4例,癔症2例,反应性精神病与嫁接性精神病各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