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目的:探究前置呼吸模式在320排CT肺动脉双低成像。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怀疑肺动脉栓塞(PE)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呼吸模式(达到阈值后启动呼吸口令,6 s后触发扫描),观察组采取前置呼吸模式(1或2 s后启动呼吸口令,达到阈值后触发扫描)。两组患者均采用320排CT行双低成像技术扫描,对比延迟时间、辐射剂量、主观与客观图像质量评分等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及延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30、30.225、12.282、7.088,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5分25例,4分23例,3分2例;对照组5分21例,4分26例,3分3例,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平均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明显低于对照组,噪声水平(S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相似文献   

2.
陈冰 《现代保健》2014,(34):1-3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和MR肺动脉成像(MRPA)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并拟诊为PE的患者52例,根据患者采用的成像方法分为CT组(n=41)和MR组(n=11),CT组患者行MSCTPA,MR组患者行1.5T MRPA,均观察肺动脉栓子的特点和肺叶继发变化情况,并由2位不知情的高级职称影像科医师对两组图像进行分析,统计不同部位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检出数量。结果:CT组患者中,MSCTPA共发现肺动脉栓子661支,包括488支中段以上栓子。MR组患者中,MRPA共发现31支肺动脉栓塞。结论:MSCTPA操作简单,快捷,可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子,检出率高;MRPA可清楚显示肺叶动脉以上的栓子,但肺段动脉栓子仅部分可显示清楚,可结合三维增强磁共振动脉成像(3D-CE-MRPA)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运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方法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累及部位,方式.结果: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24例,经128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成像检查后诊断24例,正确率100%.结论: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对肺动脉栓塞诊断迅速,部位明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在肺动脉CT成像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开展肺动脉CT成像检查患者总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小剂量对比剂团注10ml,观察组: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5ml,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 观察组好、较好、一般及差占比为82.50%、1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76例疑似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以肺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能,并通过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动脉造影阳性患者CTA图像进行重建,选择合理窗位观察,比较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肺动脉栓子检出率。结果 76例疑似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69例为急性肺动脉栓塞;以肺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CTA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为97.10%,特异度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98.53%,阴性预测值为75.00%,准确度为96.0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CTA检查结果与肺动脉造影结果的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778)。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均可检出肺动脉与主干的全部栓子;MPR对叶动脉栓子的检出率高于VR,对段及以下动脉栓子的检出率、总检出率均高于MIP、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对段及以下动脉栓子的检出...  相似文献   

6.
林超 《中国辐射卫生》2008,17(2):238-238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诊断亚段以上肺动脉栓塞(PE)的价值。方法 对16例因临床高度怀疑PE而行肺动脉造影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亚段以上肺动脉显示率95%,阳性14例,阴性2例。直接征象包括血管腔完全闭锁、部分充盈缺损、"轨道征"和附壁血栓;间接征象包裹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右室增大、肺动脉扩张、"马赛克"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梗死灶。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PE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肺动脉造影相关参数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方法 选取行急诊MS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325例患者,依据是否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将其分为栓塞组(n=119)和非栓塞组(n=206)。比较两组CT阻塞指数、右室短轴最大径(RV)/左室短轴最大径(LV)比值、肺动脉直径。将急性肺栓塞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n=49)和轻、中度组(n=70),比较两组的CT阻塞指数、RV/LV、肺动脉直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T阻塞指数、RV/LV比值、肺动脉直径与肺动脉栓塞指数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体征曲线(ROC)评估CT阻塞指数、RV/LV比值、肺动脉直径与肺动脉阻塞指数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效能。结果 栓塞组的CT阻塞指数、RV/LV比值、肺动脉直径均显著高于非栓塞组;重度组的CT阻塞指数、RV/LV比值、肺动脉直径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T阻塞指数、RV/LV比值、肺动脉直径与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肺动脉阻塞指数呈正相关(r=0.541、0.512、0.429,...  相似文献   

8.
双源CT肺动脉栓塞低剂量高浓度优维显对比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应用低剂量高浓度优维显对比剂诊断肺动脉血管栓塞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30例肺动脉血管栓塞成像(CTA)分为2组,A组:采用优维显300mgI/mL对比刑剂量为80mL、生理盐水加mL;B组:采用优维显370mgI/mL对比荆剂量为50mL、生理盐水20mL。注射速率均为4mL/s。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强度投影(MIP)像,评价两组病例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程度;并测量动脉内对比剂的浓度。结果:两组病例均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小动脉分支,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非标准部位,两组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虽然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明显高于A组。肺动脉及其分支显示程度评分,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双源CT诊断肺动脉血管栓塞成像使用优维显高浓度、低剂量对比刺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30例未经确诊的PE患者的CT血管造影资料,讨论起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未经确诊的PE患者,对其进行CT血管造影扫描,扫描结束后使用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完成多平面重建(MPR)、3mm厚的轴面重建、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等处理。结果诊断结果显示30例患者共发现312处栓子,中心型为23.4%,附壁型为3.2%,完全型为21.2%,不完全型为52.2%;肺动脉主干为0.3%,左右分支为7.7%,叶肺动脉为18.3%,段肺动脉为48.4%,段以下肺动脉为25.3%;30例疑似PE患者中,28例最终确诊为PE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3.3%。结论 CT血管造影的临床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64层CT肺动脉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的资料分析,探讨不同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资料完整并经64层CT肺动脉造影最后确诊的3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高分辨横断位图像基础上,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容积显示重建(volume rendering,VR)技术,对主干、叶、段、段间的肺血管的显示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CTPA可以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叶、段、亚段及5~6 级分支内栓子.MPR 图像显示栓子优于MIP、VR 图像,但缺乏立体感,MPR 结合MIP、VR 图像能更明确、更真实定位及定性诊断肺栓塞.结论 CTPA在肺栓塞诊断中,三维重建应以MPR为主,MIP 及VR 为辅;64层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无创、快捷、有效、敏感性高、经济,可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双源CT对肺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医院应用双源CT检查的104例疑似肺动脉栓塞(PE)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普通单管螺旋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双源CT Flash模式进行扫描,普通单管螺旋组采用双源CT常规模式进行扫描。比较两组肺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各级分支评分、边缘评分),并对两组的主干CT值、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及辐射剂量[扫描长度、CT容积计量指数(CTDⅠvol)、剂量-长度乘积值(DLP)、有效剂量(ED)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图像各级分支评分、边缘评分和主干CT值、SNR及C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不同扫描模式的扫描长度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普通单管螺旋组扫描时间为(1.98±0.58)s,长于观察组(0.98±0.2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7,P<0.05)。普通单管螺旋组TDⅠvol、DLP及ED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2,t=5.566,t=5.02;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降低对比剂用量的双流速对比剂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成像可行性。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40例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双流速低剂量对比剂,碘佛醇先以2 ml/s的流速推注8 ml,再以5 ml/s的流速推注42 ml,最后以5 ml/s的流速追加推注4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以5 ml/s速率推注70 ml对比剂,并追加同速率40 ml生理盐水。对比两组冠状动脉各节段的CT值及主观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主动脉根部、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左冠状动脉起始部、回旋支中段、右冠状动脉远端和前降支远端平均CT值均>300 H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t=1.14,t=1.78,t=0.77,t=1.12,t=0.97;P>0.05),能够满足诊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冠状动脉各节段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13±0.64)分和(2.96±0.65)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05)。结论:双流速低剂量对比剂应用于冠状动脉CTA成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面积肺栓塞(MPE)患者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与心血管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MPE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危重组(28例)和非危重组(52例),比较两组PAOI、主肺动脉最大直径(MPAd)、MPAd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rPA)、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d)、左心室短轴最大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同步左心房和食管三维成像技术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心脏CTA同步行左心房和食管三维成像技术与否,将其分为造影剂组(54例)和非造影剂组(47例).对两组扫描及重建后的图像质量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肺栓塞(APE)致右心功能不全(RVD)患者CT影像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1月~12月经CT肺血管造影(CTPA)证实为肺栓塞并行右心导管检查确诊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26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经CTPA排除的疑诊APE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肺栓塞致右心功能不全患者CT影像学变化及其意义。结果研究组CTPA测量的RVd/LVd、冠状静脉窦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CTPA检查方式,同时测量RVd/LVd、冠状静脉窦直径,有助于在诊断肺栓塞的同时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右心功能不全,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在肺小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肺小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PA表现。结果:12例患者肺栓塞均位于肺动脉段及亚段水平,受累肺动脉段及亚段126支,MSCTPA显示肺小动脉栓塞的征象为肺小动脉内的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所致的狭窄及闭塞改变,其中中心性充盈缺损44支,附壁性充盈缺损51支,闭塞31支。结论:MSCTPA是准确、快捷、无创的影像诊断方法,可以作为诊断肺小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3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研究组)右房室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左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射血分数、三尖瓣返流量和速度、肺动脉收缩压等指标,并以34例同年龄的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相似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直接检出右房、右室附壁血栓各1例,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血栓7例。研究组患者右房长径、右房横径、右室横径、主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左肺动脉内径及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0.01);其肺动脉收缩压高于对照组,而右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无创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右心负荷,能检出肺动脉内大块血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64例TI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进行CT检查,观察组进行MRI检查,随访26周,比较两组病灶检出阳性率以及治疗后2周病灶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利用16排螺旋CT行肺动脉成像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22例患者的肺动脉栓塞部位及范围均能显示,其中肺动脉栓塞10例,肺叶动脉栓塞7例,肺段及段以下动脉栓塞5例。22例患者中只有4例为单支动脉栓塞。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能为肺动脉栓塞诊断提供直接、丰富的影像诊断细节,并能在治疗后较好地评价溶栓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电编辑软件在64排螺旋CT心率过快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210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在我科行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图像,从中随机选取平均心率<70次/min的患者图像110例作为对照组A组,平均心率在70~80次/min的90例作为实验组B组,平均心率在80~90次/min的90例作为实验组C组,>90次/min的90例作为实验组D组。B、C、D组行心电编辑后与对照组比较,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各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B、C组与A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D组与A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电编辑软件可以有效提高心率过快患者冠状动脉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