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衰弱与体力活动状况,并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于2021年6—7月在恩施市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恩施市10个社区或村(5个属于城镇街道办事处,5个属于村镇政府)年龄≥60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体力活动水平、衰弱情况测评,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老年人衰弱及体力活动不足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衰弱和体力活动不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 513名老年人完成调查,男性793人,女性720人。共有168例为衰弱,衰弱发生率为11.10%。体力活动不足203例,发生率为13.4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486、3.074)、BMI(OR=1.944、2.232、2.675)、居住方式(OR=0.285、0.300、0.183)、体育锻炼情况(OR=14.367)、基础疾病患病情况(OR=4.716)是恩施地区社区老年人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年龄(OR=2.036、2.601)、BMI≥24.0 kg/m2(OR=1.764、10.496)是恩施地区社区老年人体力活动不足的影响因素。结论 恩施市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基于衰弱指数(FI)评估的老年人衰弱状况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以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跌倒情况随访调查数据库中2005年基线调查人群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样本,以2015年随访调查中收集该队列人群的死亡情况作为结局变量进行分析。采用FI模型对老年人进行衰弱评估,分析不同年龄组老年人FI与死亡率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FI对不同年龄组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衰弱程度老年人的生存曲线。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1 301例老年人,至2015年共死亡403例,死亡率为31.0%(403/1 301)。老年人死亡率随着FI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FI值的增加死亡率增加的速度减缓,老年人FI值所致死亡存在极限值约0.70,在此基础上任何新增加的健康缺陷均可能导致老年人死亡。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FI值增加会增加老年人死亡的风险(HR=1.143,95% CI:1.034~1.248,P=0.000),且FI值相比于年龄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更高(HR=1.143比HR=1.048,t=5.827,P=0.000)。随年龄增加,FI值即老年人衰弱对死亡风险影响的HR值从1.179降至1.120,即衰弱对死亡的影响也逐渐降低。生存曲线结果显示,各年龄组老年人的生存率均随衰弱程度的增加而降低(Log-rank=317.812、354.203、247.258,均P=0.000);对不同衰弱程度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仅≥80岁组高龄老年人衰弱程度较高组(0.4≤FI<0.5、FI≥0.5)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结论 采用FI模型对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进行衰弱评估能够较好地反映老年人的衰弱特征,在预测不良健康预后如死亡率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对老年人进行衰弱的干预时,着重于衰弱程度较低或相对年轻的老年人可能更有效地减少衰弱所导致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老龄对疾病影响研究的深入,衰弱已成为现代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实际年龄不足以预测疾病预后或死亡,而衰弱概念的引入,可以更确切、客观地反映老年人慢性健康问题和医疗需求,预测残疾、意外伤害(如跌倒或骨折)、住院率、急诊就诊率甚至死亡发生,还可以解释疾病预后、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差异。1老年衰弱的定义衰弱是指老年人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其核心  相似文献   

4.
叶博  陈洁 《健康指南》2021,(3):19-20
衰老是生物有机体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的一种必然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表现为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和功能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下降。衰老是人体发生发展的一种自然规律,那么衰老是否一定会导致衰弱呢?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的衰弱状况,并分析跌倒发生及发生次数与衰弱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原崇文区)龙潭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社区≥60岁老年人,以面对面询问方式入户调查,应用衰弱指数(FI)评价老年人的衰弱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老年人跌倒与衰弱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1 557名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17.8%(277/1 557),其中女性跌倒发生率(21.0%,192/277)高于男性(13.3%,85/277)(χ2=15.288,P=0.000)。老年人FI值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09(0.08),其中女性[0.10(0.08)]明显高于男性[0.08(0.07)],Z=5.376,P=0.000。277名跌倒者FI值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12(0.11),明显高于1 280名非跌倒老年人[0.08(0.07)],Z=7.501,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FI值越大,跌倒发生及其次数增加的风险越大(分别OR=1.093、2.234);相比于年龄、性别等其他因素,FI值对跌倒发生及跌倒次数增加的风险影响最大。结论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与衰弱状况密切相关,在预防跌倒时更应关注衰弱程度高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刘芳琪  孙欣 《职业与健康》2023,(8):1149-1152
本文综述了共病与衰弱的定义及现状,分析了社区共病衰弱老年人影响因素与不良结局,提出改善社区老年人共病衰弱现状的干预措施,并总结如何正确控制与干预社区共病老年人衰弱的现状,并阐明我国研究不足之处,为临床开展有效预防共病衰弱老年人实施个性化的方案提供方向,延缓衰弱进程。  相似文献   

7.
一茗 《现代养生》2010,(9):55-55
芬兰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年过度肥胖的人在老年时期更容易出现衰弱症状,其寿命也相对较短。 芬兰奥卢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赫尔辛基市的一些志愿者进行了长达35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40岁时过于肥胖的人寿命相对较短,其晚年出现衰弱症状的风险也更大。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老年人口在2020年末已突破2.5亿人,预计到2055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5.6%[1],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如何减缓衰老及认知衰弱(cognitive frailty)进程是当前老年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学界对认知衰弱的定义存在较大争议,2013年国际营养与老龄化学会(IANA)和国际老年医学协会(IAGG)组成共识小组将其定义为一种以躯体衰弱和认知障碍同时存在为特征的异质性临床表现[2]。同年Woods等[3]提出认知衰弱诊断中排除大脑障碍患者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患病现状及其与自我感知老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新乡市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衰弱表型、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患者健康问卷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老年人643名,其中认知衰弱20名(3.1%),可逆性认知衰弱96名(14.9%),潜在可逆性认知衰弱99名(15.4%);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自我感知老化和抑郁得分的老年人,不同认知衰弱表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OR=0.144)是老年人发生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自我感知老化(OR=1.200)是其危险因素;抑郁(OR=1.149)和自我感知老化(OR=1.048)是老年人发生可逆性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男性(OR=0.521)和低龄(OR=0.299)是老年人发生潜在可逆性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受教育程度低(OR=2.405)、抑郁(OR=1.130)和自我感知老化(OR=1.060)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自我感知老化是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自我感知老化有望成为减少或者避免认知衰弱发生发展的干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衰弱综合征是由机体退行性改变和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机体易损性增加的综合征,与跌倒、残疾和死亡等不良结局密切相关。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开展,艾滋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限逐渐延长,老年HIV/AIDS人数增加,衰弱综合征在该人群中的患病率增加。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发生与HI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早期识别与干预老年HIV/AIDS的衰弱综合征可以减少不良临床事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老年人认知衰弱现状,并探究不同社会参与模式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差异和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Fairlie分解法对老年人认知衰弱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 772名老年人中群体交往型老年人认知衰弱患病率为5.83%,自我消遣型老年人的认知衰弱患病率为2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10,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低龄、有教育背景、有配偶、较好的经济条件、饮酒、锻炼和有家庭支持是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Fairlie分解结果显示,两种社会参与模式的健康差异中55.63%的部分是可由观测因素解释的,而44.37%的健康差异是两种模式本身造成的。结论  群体交往型老年人认知衰弱情况好于自我消遣型老年人,应鼓励高龄老年人积极参与群体社会活动,加强锻炼,缩小健康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社会隔离对中国老年人认知衰弱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指数、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FRAIL量表分别评价社会隔离、认知功能和衰弱。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隔离对认知衰弱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共有15 572名老年人纳入本研究。中国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为30.5%,轻度认知障碍、衰弱与认知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28.4%、13.4%、7.6%。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户籍类型、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自评健康状况、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水果摄入、蔬菜摄入、饮茶后,社会隔离与老年人认知衰弱患病风险增加有关(OR=2.079,95%CI:1.779~2.430,P<0.001)。结论 社会隔离是我国老年人认知衰弱的重要危险因素,社区及医疗卫生工作者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的社会关系网络,降低社会隔离发生率,从而降低认知衰弱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及生活方式改变,中老年人疾病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衰弱综合征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分析筛选衰弱前期进展至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构建预测模型很有必要。目的 探讨中国中老年人衰弱前期进展至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中老年衰弱综合征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随访数据,以是否患有衰弱综合征为因变量,纳入站立时间、体质量指数、腰围、身高、体重、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从椅子上起立时间、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共11个变量探讨中老年人衰弱前期进展至衰弱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在SPSS上进行描述性分析,在Rstudio上将原始数据集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训练集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列线图模型构建及内部验证,验证集进行外部验证。 结果 共筛选中老年人1 375人,其中检出有衰弱综合征505人,衰弱前期870人,构建原始数据集,以7:3将原始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模型的构建:根据训练集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选取出站立时间、从椅子上起立时间、OSTA指数等3个变量构建模型。模型的评价: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95%CI:0.725~0.789),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拟合良好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校准度。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op法,生成的校准曲线拟合良好。模型的外部验证:由验证集检验,所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740~0.834),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拟合良好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校准度,说明模型在验证队列也具有良好的效能。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中老年人衰弱综合征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可信度,由此得出的列线图,可根据站立时间、从椅子上起立时间、OSTA指数等情况预测中老年人衰弱前期进展至衰弱综合征的概率,有利于中老年人衰弱综合征的防治,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与衰弱、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2018年11月—2019年7月在汉中市宗营镇东方老年公寓及汉台区中心敬老院疗养的105例社区老年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15)、临床衰弱量表(CFS-0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分别评定其抑郁症状、衰弱、功能状态,分析抑郁症状与衰弱、功能状态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05例调查对象中发生抑郁症状共35例,占33.33%。抑郁症状组女性构成比、CFS-09级别分数高于非抑郁症状组(均P<0.05),抑郁症状组体质指数、平衡、MMSE及握力分数低于非抑郁症状组(均P<0.05)。两组在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体力活动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与步态、MMSE、体力活动、握力、平衡、ADL、IADL均呈负相关(均P<0.05),而与CFS-09级别、4 m试验步速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山西省汾阳市农村老年人认知衰弱现状,并分析认知衰弱与老化期望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2月选取山西省汾阳市农村247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及老化期望-12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山西省汾阳市农村247例老年人认知衰弱发生率为39.7%。老化期望总分[M(P25,P75)]为26(20,29)分,其中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认知功能期望维度得分分别为8(6,8)、10(8,11)和8(6,10)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史、查尔森共病指数、抑郁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的认知衰弱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认知衰弱与老化期望得分呈负相关(r=-0.555,P<0.01)。高龄、日常生活能力中重度依赖和抑郁均是农村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高水平老化期望为保护因素(P<0.01)。结论 山西省汾阳市农村老年人认知衰弱发生率高,老化期望呈中等偏上水平。且认知衰弱与老化期望有关,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贵州省农村地区老年人口腔衰弱(OF)的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口腔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7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和贵阳市花溪区农村地区1 298名老年人(≥60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研究对象的OF流行情况。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检验采用趋势性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OF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1 298名≥60岁老年人纳入分析,OF者580人(流行率为44.7%)。男性OF的流行率(37.7%)低于女性(49.6%),OF流行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588,95%CI:1.147~2.198)、70~79岁组(OR=1.339,95%CI:1.035~1.733)、≥80岁组(OR=1.855,95%CI:1.294~2.658)、睡眠质量较差(OR=1.352,95%CI:1.025~1.784)、患慢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衰弱综合征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都江堰市平义社区建立≥ 65岁老年人队列,分别于2014年1月和2017年1月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自报糖尿病、跌倒、衰弱状态、认知功能和营养状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基线衰弱水平与随后3年内跌倒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653名老年人接受了第一次调查,473人完成第二次调查。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3.3%,糖尿病合并衰弱综合征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为62.5%。衰弱综合征是非糖尿病老年人(OR=3.87,95%CI:1.45~10.28)发生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糖尿病老年人(OR=6.68,95%CI:1.14~38.99)的影响更强。结论 衰弱综合征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未来发生跌倒的强烈预测因子,需要早期发现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构建“橙心助老”模式,提升智慧医疗背景下老年人服务可及性。方法 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符合纳入标准的就诊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老年患者就诊服务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橙心助老”模式。分析卫生服务可及性模型,评价智慧医疗背景下“橙心助老”模式5A (可用性、可达性、可适应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服务效果。结果 按照入排标准,入组研究对象11 749例,通过倾向值匹配(1∶1)基线配平临床基本数据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 572例。试验组的就诊等候时间、满意度等5A分析指标都有了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智慧医疗背景下“橙心助老”模式为老年患者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就医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衰弱状态的过渡情况,以及衰弱状态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平义社区建立≥ 65岁老年人队列,分别于2014年1月和2017年1月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衰弱状态、认知功能、营养状况和功能状态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状态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1月调查了653名老年人,2017年1月进行随访,146名失访,共对507名老年人进行分析。基线调查时衰弱和衰弱前期的患病率分别为11.2%(57人)和26.2%(133人)。3年后,205名(40.4%)老年人衰弱状态恶化,276名(54.5%)老年人保持不变,26名(5.1%)老年人衰弱状态改善。在校正基线衰弱状态后,失能(OR=8.27,95% CI:1.62~42.26)、视力障碍(OR=2.02,95% CI:1.27~3.22)、认知功能障碍(OR=1.94,95% CI:1.08~3.48)、自评健康状态差(OR=1.89,95% CI:1.07~3.31)、慢性疼痛(OR=1.57,95% CI:1.03~2.40)和年龄(OR=1.12,95% CI:1.08~1.17)是衰弱状态恶化的危险因素;而超重是衰弱状态恶化的保护因素(OR=0.54,95% CI:0.34~0.85)。结论 衰弱是一种动态综合征,失能、视力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自评健康状态差、慢性疼痛和年龄是衰弱状态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超重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对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作用大小。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中文版AscertainDementia-8(AD-8)量表评估认知状态,Frail衰弱量表评估躯体衰弱。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调整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睡眠对认知衰弱的作用大小。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955名社区老人受试者,男性425名(44.5%),女性530名(55.5%)。认知衰弱的检出率为8.7%,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24.5%。在调整性别、年龄、BMI、婚姻、体育锻炼、午睡、慢性病、身体疼痛、抑郁、焦虑等混杂因素后,睡眠障碍(OR=1.891,95%CI:1.087~3.291)和睡眠时间<6 h(OR=1.859, 95%CI:1.044~3.312)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认知衰弱,认知衰弱的发生风险随着PSQI得分增加而逐渐上升。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对于认知衰弱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25.53%和23.95%。结论 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认知衰弱程度相关,睡眠质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