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寿》2007,(2):36-36
山西省读者李长春来信问:作为动脉硬化的患者。除了遵医嘱按时吃药外,生活中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吗? 专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虽然有多种危险因素,但是饮食的不正确,运动量的减少都与之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初从小儿开始,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逐渐发展,症状越来越明显并增多,直至心、脑、肾、眼等发生病变。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应从小儿抓起,其基本措施是合理饮食。而合理饮食的基本内容是选择好具保健作用的食物。  相似文献   

3.
已知,适当饮酒可以预防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多量饮酒使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作者根据定期健康诊断资料,对饮酒与脂质代谢和血压等动脉硬化危险系数及年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7836例体检者,年龄25-86岁,进行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身高、体重、脉搏、血压的测量,收集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酸(UA).将体检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与无动脉粥样硬化两组,比较各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之间采用方差分析,显示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压、代谢综合征风险、baPWV、ABI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影响因素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代谢综合征风险、脉搏、baPWV、ABI、HDL-C和UA,其中,HDL-C与动脉硬化呈负相关,其余均成正相关.根据Importance,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baPWV(88.2%),代谢综合征风险(7.80%),脉搏(5.60%),年龄(4.10%),ABI(3.80%).结论:应早期对动脉硬化进行筛查并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中老年人普遍的疾病负担。营养素摄入的不合理是MS发病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而通过合理、规律、有选择的摄入营养素能够有效改善MS相关症状。本文介绍了目前膳食营养素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从MS在膳食中的危险因素、营养素干预MS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医药与保健》2011,19(11):14-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引起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已日渐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97例2型DM住院患者通过超声测定下肢动脉,分为下肢动脉硬化组(AS组,161例)、非动脉硬化组(136例),对两组的多项指标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2型DM下肢血管病变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尿酸、纤维蛋白原和BMI,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病程。结论2型DM下肢血管病变与代谢综合征的多种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发生在全身大、中动脉,但以腹主动脉远侧及髂—股—腘动脉最多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DA)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健康宣传教育对健康人群代谢和血管早期病变检查指标的影响。方法符合要求的健康受试者,经血管健康宣传教育,通过适度的运动、适当控制淀粉类食物、低盐低脂饮食,减少吸烟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比生活方式改变前后体重、肾功、空腹血糖、血脂及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心踝血管指数(Cardio Ankle Vascular Index,CAV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健康生活方式调节后,受试者的体重指数[(23.13±3.18)kg/m2和(22.67±3.36)kg/m2]、踝肱指数[(1.11±0.08)和(1.09±0.09)]、心踝血管指数[(7.14±1.13)和(7.01±1.18)]、血肌酐[(84.31±22.41)μmol/L和(79.92±23.64)μmol/L]、血尿酸[(337.79±102.17)umol/L和(328.12±88.33)μmol/L]、低密度脂蛋白[(2.49±0.65)mmol/L和(2.37±0.69)mmol/L]均有好的改变(均P<0.05)。结论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人群代谢及血管早期病变有利,从而改善代谢紊乱及减慢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以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的动脉结构和功能病变,是心肌梗死、脑卒中、高血压、缺血性肾病、糖尿病、大动脉瘤、周围动脉疾病等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同时也都有共同相似的危险因子,如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未出现明显症状前,尽管存在某些危险因素,患者及临床医生不能确定患者是否已存在动脉硬化。因此,寻找新的明确的早期动脉硬化证据,作为识别、评估早期动脉硬化风险指标,并早期给予恰当的干预,是早期预防致病性甚至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措施。本文讨论早期动脉硬化的某些特征,及近年来一些较成熟的监测动脉结构和早期动脉硬化的方法,对其在早期动脉硬化风险评估中的意义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防动脉血栓:干预“动脉硬化” 在动脉粥样斑块基础上发生的血栓形成是动脉血栓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的首要原因。因此,预防动脉血栓发生的关键在于控制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7年-2008年体检人群,共207例。通过动态血压计算出每位受试者的AASI值。将研究对象根据我国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隹分为4组,无异常者为对照组(64例),1项异常者为代谢异常亚组1(59例);2项者为亚组2(51例);3项以上者为代谢综合征组(亚组3,33例)。结果代谢异常各亚组AASI均高于对照组(P〈0.05),AASI随代谢异常指标数的增加而增高。年龄、SBP、性别是影响AA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AASI明显增高,提示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3.
多因素干预对临界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临界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S)病变发展的影响。方法 将90例临界高血压合并M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定期监测各项临床指标;常规治疗组根据病情服用相关药物;强化治疗组制定达标目标,予控制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及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各组均随访治疗1年,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治疗1年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24h尿微量白蛋白(24 h mAlb)、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FPG、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颈动脉IM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FPG、2hPG、TC、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4 h mAlb、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踝臂指数(AB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强化治疗组ABI、HDL-C升高,SBP、DBP、PP、TG、hs-CRP、24 h mAlb、HOMA-IR、颈动脉IMT下降(P< 0.01或<0.05)。结论 临界高血压合并MS,一般药物治疗可获得部分临床指标的好转,给予综合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延缓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社区综合干预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社区综合干预组予以健康教育干预、健康生活习性干预、健康行为干预、药物干预等措施;对照组接受社会自然干预.两组均随访1年.评估两组人群干预前后的体质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社区综合干预组干预后进行体育锻炼、饮食控制、依从服药人数分别增加12%、16%、18%,吸烟、饮酒人数分别减少8%、6%;对照组进行体育锻炼、饮食控制、依从服药人数分别增加2%、0、4%,吸烟、饮酒人数分别减少4%、2%;社区综合干预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腰围、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外,其他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改善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的肥胖、血脂紊乱,降低血压、血糖、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吃大喝,小心脂肪肝在悄悄走近。据统计,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约为17.2%。但是,脂肪肝非胖人的“专利”,瘦且不酗酒的人也可能患有脂肪肝。脂肪肝实际上是一种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都是其危险因素。目前,脂肪肝尚无特效药治疗,防治主要还是从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等做起。2.宴饮贪杯——提防喝出酒精肝逢年过节合家团聚,少不了要喝酒来调节气氛。喝人体内的90%~95%的酒精要靠肝脏代谢,过量喝酒容易引起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女性人群子宫内膜癌(EC)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年1月-2007年12月邯郸市285医院健康体检的女性(包括在职和离退休)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入选标准的19 941例组成观察队列。根据是否有MS,将观察对象分为MS组(5 862例)和非MS组(14 079例)。随访期间观察研究对象EC的发生情况,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C发生的因素。结果 (1)MS组的绝经后女性、高体质指数(BMI)、高甘油三酯(TG)、低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吸烟者、高尿酸(UA)、高C反应蛋白(CRP)所占比例均高于非MS组,而高收缩压(SBP)、高舒张压(DBP)、高血糖、体育锻炼程度、饮酒者、结婚所占比例低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24.90、1 760.33、3 904.55、936.72、439.85、45.57、434.88、719.24;3 957.30、2 268.89、2 608.89、163.99、97.42、215.85,P<0.001)。(2)随访时间为1~8(6.99±0.42)年,随访期内共发生EC 45例,MS组EC累积发病率(211/10万)高于非MS组(16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均P<0.05)。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S组发生EC的风险是非MS组的2.36(95%CI:1.23~4.52)倍。结论 MS是女性人群发生EC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代谢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是多系统损害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是当今内科临床的一大难题。若能发挥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来干预这种包含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代谢方乃我院中医内科研究协定处方,我院中医内科经长期临床实践和理论总结,得出肝失疏泄是代谢综合征发展的重要基础,痰瘀互阻是其主要病理产物等中医学观点。在此基础上,我初步观察了该方对3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综合征(MS)是指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一组疾病的积聚,表现为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MS在我国的发病率是29%,其每一种危险因素都可以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动脉疾病呈明显增高的发病趋势。该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危险因素。严重心血管病人中,75%以上伴有周围动脉疾病;60岁以上的人群中,由动脉阻塞引起的肢体动脉缺血发生率为17%-20%,截肢率高达5%以上。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是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合并感染而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附近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1]。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下肢、面部和躯干部,但足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