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腰骨盆重建术治疗涉及腰骶关节粉碎性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5月~2012年10月期间本院治疗的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患者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3 ~ 53岁,平均32.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7例,高坠伤2例,挤压伤2例.骨折分型,按照Denis方法分型:涉及Ⅱ区+Ⅲ区6例,涉及Ⅰ区+Ⅱ区+Ⅲ区5例;部分患者有明显骶神经损伤症状,根据Gibbons标准:1分6例,3分2例,4分3例.采用后路骶神经孔减压,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骶骨椎弓根螺钉和/或髂骨螺钉重建腰-骨盆环稳定性.利用X线片或CT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应用Majeed功能评分对临床功能恢复进行评分,应用Gibbons标准评分评定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80~160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400~800 ml,平均660ml.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随访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无假关节形成,无骨折再移位,1例一侧髂骨钉松动,无钉棒断裂.3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例明显改善,但遗留不同程度足下垂及下肢感觉障碍;1例略有改善,除下肢功能障碍外还有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结论]对于涉及到腰骶关节的粉碎性骶骨骨折,除了稳定骨盆环外,还应重视腰骶段的重建,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骶骨椎弓根螺钉和/或髂骨螺钉可以恢复脊柱骨盆的整体稳定性,是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髂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骨盆前环钢板内固定治疗DenisⅡ型骶骨骨折并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4例采用髂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骨盆前环钢板内固定治疗的DenisⅡ型骶骨骨折并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骶神经功能Gibbons评分,骨盆损伤恢复情况Majeed评分,末次随访时骨盆X线片及CT资料上的骨折复位、内固定及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时间3.5~4.6 h,平均4.0 h;术中出血量550~960 mL,平均770 mL。术后Gibbons评分为(2.00±1.07)分,较术前的(3.00±0.75)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ajeed评分系统量化评估盆骨损伤恢复情况,优9例,良4例,可1例。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骨盆X线片及CT示内固定在位,无断裂、松动,骶骨骨折及骨盆前环骨折完全骨性愈合。结论应用髂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骨盆前环钢板内固定治疗DenisⅡ型骶骨骨折并骨盆前环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骶-髂骨脊柱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C1、2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8例C1、2型骨盆骨折,均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切开内固定,骨折累及骶椎管予相应减压,前环不稳予重建钢板固定,后环不稳予腰骶-髂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果无一例发生感染及螺钉松动、断裂等现象,骨盆稳定性得到良好的恢复;7例患者术后能自行下床行走,3例L5神经根受损症状术后均得到明显缓解,1例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术后骨盆稳定性得到良好的恢复,但马尾神经症状恢复不多,大便不能自控。结论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能较好地恢复骨盆的稳定性,腰骶-髂骨脊柱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合并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骶骨骨折的C1、2型骨盆骨折,能取得足够的复位及内固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髂骨钉棒固定治疗单侧不稳定性DenisⅠ、Ⅱ区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治疗50例单侧不稳定性DenisⅠ、Ⅱ区骶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置钉及固定方式分为髂骨钉棒固定组(简称髂骨钉棒组)和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置入组(简称骶髂螺钉组),其中髂骨钉棒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1.10±14.07)岁(范围,22~76岁);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Ⅰ型5例,Ⅱ型15例;均合并骨盆前环损伤,骨盆Tile分型,B1型2例,B2型12例,C1型6例;3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分级Ⅱ级。骶髂螺钉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0±13.35)岁(范围,16~78岁);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Ⅰ型6例,Ⅱ型24例;均合并骨盆前环损伤,骨盆Tile分型,B1型2例,B2型20例,C1型8例;4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分级,3例Ⅱ级,1例Ⅲ级。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Majeed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骨折复位质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骶神经损伤恢复Gibbons分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8个月(范围,12~40个月)。髂骨钉棒组手术时间(41.40±7.30)min;术中出血(105.00±61.94)ml;术中透视(19.10±7.33)次;根据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价标准,9例解剖复位,10例复位满意,1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84.25±8.29)分;术前3例GibbonsⅡ级骶神经损伤,术后2例恢复为Ⅰ级。骶髂螺钉组手术时间(18.27±5.89)min;术中出血(33.00±17.54)ml;术中透视(14.93±4.49)次;术后15例解剖复位,13例复位满意,2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86.43±7.43)分;术前3例GibbonsⅡ级骶神经损伤,其中2例术后恢复为Ⅰ级,术前1例Ⅲ级损伤,术后恢复为Ⅱ级。与骶髂螺钉组比较,髂骨钉棒组手术时间长(t=-12.36,P<0.001)、出血量多(t=-6.04,P<0.001)、透视次数多(t=-2.50,P=0.016),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髂骨钉棒组与骶髂螺钉组在骨折复位质量(χ^2=0.23,P=0.89)、Majeed评分(t=0.97,P=0.34)、Gibbons分级(Z=-0.224,P=0.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髂骨钉棒组1例发生单侧伤口表浅感染,1例诉钉尾部不适;骶髂螺钉组1例发生S1神经损伤。结论对于单侧不稳定性DenisⅠ、Ⅱ区骶骨骨折且不适合使用骶髂螺钉固定者,采用后路髂骨钉棒固定操作简单,术后疗效满意,与使用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固定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骶骨翼髂骨(sacral ala-iliac, 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采用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1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 男3例, 女9例;年龄(32.6±15.0)岁(范围13~52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1例, 交通伤1例。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Ⅱ型4例, Ⅲ型8例。AO分型(Tile-Muller):C1.3型4例, C3.3型8例;其中C3.3型8例的改良Roy-Camille和Strange-Vognsen分型:Ⅱ型2例, Ⅲ型6例。8例C3.3型患者按Gibbons骶神经损伤评分:3分6例, 4分2例;4例C1.3型无神经损伤。6例患者合并骨盆前环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9.3±9.2)d(范围6~32 d)。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椎板切除减压和骶神经根减压、骨折复位、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 骨盆前环根据损伤情况决定固定方式。根据Matta标准评价术后骨折复位情况, 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系统和Gibbons骶神经损伤评分系统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髂固定联合骶管减压治疗不稳定型骶骨U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髂骨螺钉固定联合骶管神经孔减压治疗8例不稳定型骶骨U型骨折患者。结果 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Gibbons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前2.8~3.8分,术后1.3~2.47分。结论腰髂固定手术相对简单安全,同时可以减压骶管和骶前孔,重建骨盆稳定性,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是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问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评价两者结合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11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用脊柱内固定系统(TSRH)之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进行固定,该组患者涉及骶髂关节的垂直移位及旋转的骨盆环变形,归于Tile分型的B类或C类骨盆损伤。11例患者均伴有前环损伤,其中9例予以加压钢板(smith nephew)内固定,余2例患者单纯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结果 7例患者垂直移位完全复位,9例旋转畸形纠正,未发现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问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即刻稳定性并良好地维持了复位的效果.这一混合技术对于涉及垂直及旋转损伤的骨盆环损伤有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盆损伤中移位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损伤中移位骶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0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33例伴有骶骨骨折的骨盆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根据AO/OTA的分型方法,骨盆B型损伤5例,C型28例.根据Denis的分型方法,骶骨I型骨折13例、Ⅱ型11例、Ⅲ型9例.其中早期合并原发性神经损伤23例.骶骨骨折应用张力带钢板固定1例;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经骨盆后方沿双侧髂嵴横向固定10例,经L_(4,5)或L_5S_1及双侧髂嵴后方纵向固定16例;骶髂螺钉固定3例;骶骨棒固定2例;骶髂螺钉联合骶骨棒固定1例.术中间期行椎板切除、马尾神经减压11例,二期行神经松解、骶前孔扩大术2例.结果 术后随访12~82个月,平均27.3个月.根据Majeed疗效标准,优17例、良7例、可2例、差7例.骶骨I型骨折疗效优良率为92.3%、Ⅱ型为72.7%、Ⅲ型为44.4%.神经损伤恢复情况在手术治疗组中优6例、良4例、无变化3例;在非手术治疗组中优6例、良1例、无变化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腰骶部切口深部感染2例,腰骶僵硬不适2例.神经损伤一过性加重4例,迟发性骶神经损伤3例.结论 手术治疗是改善骶骨骨折复位质量的重要途径,骨盆前、后环损伤的联合制动是提高骨折内同定强度的有效方法.对手术指征明确的骶神经损伤,早期定位减压有助于其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髂骨固定术在骶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合并腰椎-骨盆不稳型骶骨骨折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术后获得8-24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10例神经损伤者中9例得到较好恢复。Gibbons评分由术前(5.36±0.72)分恢复至术后(2.26±0.74)分。结论腰椎-髂骨固定是治疗合并腰椎-骨盆不稳型骶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以重建腰-骶-骨盆关节的稳定,避免进一步神经损伤及恢复目前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髂腰重建术治疗不稳定性骶骨骨折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1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为(33.6±0.2)岁;Denis分型:Ⅱ区6例,Ⅲ区4例,Ⅱ区合并Ⅲ区2例;患者均有明显的骶神经根损伤症状。Gibbons神经损伤评分:8例3分,4例4分。所有患者均行后路骶管减压、神经松解、髂腰固定重建、后外侧植骨融合术,采用X线片或CT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应用Majeed功能评分评价患者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应用Gibbons标准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30~200 min,平均时间(159.3±0.9)min,术中出血量750~1 200 ml,平均(854.5±2.1)ml。所有患者随访8~16个月,平均(12.9±0.8)个月。术后6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折移位、残留骨盆畸形、假关节形成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9例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例明显改善,但遗留不同程度的足下垂和下肢感觉障碍;1例下肢功能及膀胱、直肠功能均无明显改善。Majeed评分评定:优8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Gibbons评分由术前平均(3.4±0.2)分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1.4±0.5)分。结论髂腰重建术可恢复腰-骶-髂的解剖关系,重建腰骶复合体的稳定性,对治疗不稳定性骶骨骨折并神经损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背景:骶骨骨折是骨盆骨折中的重要类型,DenisⅢ型骶骨骨折常合并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采用骶管减压及髂腰固定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目前尚未确定。目的:评估骶管减压及髂腰固定术治疗DenisⅢ型骶骨骨折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行骶管减压及髂腰固定术治疗的65例和接受保守治疗的9例DenisⅢ型骶骨骨折患者随访1年的病例资料,分别采用Gibbons、Majeed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的神经损伤和骨折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年后的Gibbons评分及Majeed评分。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手术组与保守组治疗1年后Gibbons、Majeed评分改善程度。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组患者治疗前Gibbons评分高于治疗1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53,P=0.000);治疗前Majeed评分低于治疗1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14,P=0.000)。手术组患者Gibbons和Majeed评分改善程度均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48,P=0.000;t=-10.256,P=0.000)。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减压方式对手术疗效的影响不明显,骨折类型(RR=2.190)、马尾损伤程度(RR=2.575)、Roy-Camille分型(RR=2.548)、手术时间(RR=1.359)、骨折后凸角(RR=2.739)、是否置入骶骨螺钉(RR=1.698)、L5-S1单侧小关节损伤程度(RR=1.223)是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均为危险因素。结论:DenisⅢ型骶骨骨折患者实行骶管减压及髂腰固定术治疗的疗效肯定,骨折类型、马尾损伤程度、RoyCamille分型、手术时间、骨折后凸角、是否置入骶骨螺钉、L5-S1单侧小关节损伤程度是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复位固定治疗骨盆后环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复位固定。结果患者骶髂关节均达到解剖复位,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2例均获随访,时间6~16个月。骶髂关节均获融合。结论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固定对于骨盆后环不稳定骨折脱位有良好的复位固定作用,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骶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介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骶骨不稳定性骨折。方法 22例骶骨骨折在大重量骨牵引纠正骶骨垂直移位的情况下,采用2块重建钢板并排内固定治疗,对合并骨盆前环骨折同时前路内固定稳定骨盆,有骶神经损伤的病例进行神经探查减压。结果 随访12~36个月,骶骨骨折均骨性愈合,骨盆无明显畸形发生,双下肢等长。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10例中,9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仅1例功能恢复欠满意。结论 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骶骨骨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骶骨骨折占脊柱骨折的1%,但25%~50%的患者合并神经损伤[1]。Denis Ⅱ型骶骨骨折常累及神经孔区[2],易导致腰骶丛神经损伤,是远期病残的重要原因[3]。既往针对骶骨骨折的治疗一般采取卧床保守或单纯骶孔减压治疗;现在随着内固定器械不断更新,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我院自1998~2011年收治的22例Denis Ⅱ型骶骨骨折患者,分别行骶髂椎弓根固定、骶髂螺钉固定、髂后钉板固定及单纯骶孔减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一期后路腰骶重建及腰椎骨盆重建治疗合并不同程度骶骨破坏腰骶椎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本院一期后路治疗L5/S1为中心的腰骶椎结核患者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18~83岁,平均(50.24±11.22)岁,所有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骶骨破坏,其中S1椎体破坏小于椎体高度1/2者13例,采用腰骶椎弓根螺钉行腰骶稳定性重建;S1椎体破坏超过1/2者6例,采用腰椎椎弓根螺钉配合髂骨钉行腰椎骨盆稳定性重建。术前、术后规范四联抗结核治疗。通过对比手术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腰痛VAS评分、腰椎前凸角度、结核愈合情况等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8~48个月,平均(23.11±9.30)个月,所有患者结核得到控制并获得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6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至正常水平。1例患者出现一侧髂骨钉松动,但不影响骨性愈合。腰椎前凸角度由术前(28.13±10.95)°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37.62±1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腰痛VAS评分由术前(6.32±1.25)分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2.47±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恢复至术前正常生活水平。[结论]对合并骶骨破坏的腰骶椎结核病例,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后,根据患者骶骨破坏的严重程度,采用腰骶椎弓根内固定或髂骨钉骨盆固定可重建病灶局部稳定性,手术创伤较小,安全性高,可为结核病灶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稳定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8-12采用腰髂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不稳定骶骨骨折(DenisⅡ型24例,DenisⅢ型11例),23例合并神经损伤症状(其中14例存在神经根管压迫需进行骶神经根管减压)。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1(10~36)个月。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切口深层感染,经二次清创并灌洗引流2周后愈合。骶骨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平均13.1(10~18)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内固定物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平均85.1(62~94)分,其中优24例,良8例,可3例。23例神经损伤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Gibbons评分:Ⅰ级17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1例。结论不稳定骶骨骨折需积极手术治疗,腰髂椎弓根钉内固定可以早期稳定骨折端,同时需对合并骶神经损伤者进行综合评价,存在神经压迫者要早期减压,如此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lorado 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骨盆后环骨折脱位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6~52岁,平均37.6岁.按照AO分型,B2型1例,C1型2例,C2型2例,C3型3例.其中合并单侧骶骨骨折伴脱位5例;均合并骨盆前环骨折,包括耻骨联合分离2例,耻骨上下支骨折5例,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髋臼骨折1例.合并骶丛神经损伤2例,膀胱破裂1例.均行Colorado 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内固定术,应用Majeed标准(优,≥85分;良,70~84分;一般,55~69分;差,<55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X线片示8例患者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合并神经损伤者,1例随访10个月遗留会阴区麻木,另1例术后6个月复查功能恢复良好.膀胱破裂患者经手术修补随访8个月功能恢复满意.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满意,经Majeed功能评定,优6例,良1例,一般1例.X线片及CT扫描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脱位,骨折部位已呈骨性融合.结论:Colorado 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可获得即刻稳定并能够维持良好复位效果,为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S1椎弓根为轴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2007年6月治疗资料完整54例骨盆后环损伤进行分析,侧方途径采用俯卧位、仰卧位及仰卧位CT引导下经皮置入1枚骶髂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后路途径在髂骨后部、一侧S1椎弓根及另一侧S1椎弓根或L5椎弓根各置入1枚多轴椎弓根螺钉,形成骶-髂或腰-骶-髂固定术,配合骨盆前方固定重建骨盆环稳定性。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明显盆部畸形、双下肢不等长和骶髂部疼痛。按Majeed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92.6%(50/54)。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和骨折类型,选择以S1椎弓根为轴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腰-髂椎弓根定系统治疗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骶骨骨折均采用椎弓根系统经腰-髂间行骨折复位及固定治疗,观察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4例术后获得随访(14.52±4.58)个月,无感染、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6例术前神经根损伤者术后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前、术后伤侧骨盆较对侧上移距离、Gibbon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jeed评分优17例,良5例,可2例。结论采用经腰-髂间椎弓根系统治疗骶骨骨折,复位满意且固定牢靠,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技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经皮骶髂螺钉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7年1月,收治15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21~56岁。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6例,压砸伤1例。伤后至就诊时间4h~3d。耻骨骨折合并骶骨骨折7例,髂骨骨折合并骶骨骨折2例,耻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4例,前环耻骨骨折、后环骶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2例。采用经皮骶髂螺钉技术固定骨盆后环,合并的前环损伤中7例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3例钢板固定,5例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15例住院16~33d,平均22.4d。除4例同时行髋臼骨折固定患者术中失血量1000~1500mL,余失血约50mL。手术时间60~305min,平均153.6min。15例均获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14例,良1例。最后1次随访时,X线片示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28.8个月。1例骨折愈合后骶髂螺钉松动,3例腰骶部劳累后疼痛,2例轻度跛行,均未作特殊处理。9例恢复原工作,3例改变工作,3例仍未工作。Majeed功能评分,优11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可重建骨盆后环的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同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及创伤小,是不稳定骨盆骨折后环稳定性重建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