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引起肺心病和自发性气胸的常见原因,故肺心病并发气胸并不罕见。当气胸发生时,由于肺组织萎陷、肺顺应性减低、通气和换气功能进一步下降;常导致或加重呼吸衰竭和心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心病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很多,但先决奈件是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性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占80%-90%,由于患者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感染是促使和加重肺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慢性肺心病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这是患者反复发生感染的原因。因此,在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的治疗,对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和延缓肺功能的进行性减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肺心病,而肺心病的发展是由于肺阻力和肺动脉压升高。为研究维拉帕米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观察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加重期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1~65岁,平均46岁。病程5~15年,均有中度阻塞型呼吸功能障碍。临床X线和心电图检查没有查出肺心病的表现。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心振动图(Kinetocardiogram)检查,查出肺阻力和肺动脉压升高(P<0.01),右心室前壁厚度增加(P<0.05),右室收缩力降低,证明有隐匿性肺心病。  相似文献   

4.
<正>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1])。肺心病主要是由于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患者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右心肥大的心脏病~([2,3])。我国肺心病患者大多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基础上发生的,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最主要的病因~([4])。肺心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明确肺心病的发病机制对于临床治疗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性脑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03例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病为肺心病94例,占91.2%,胸部恶性肿瘤7例,占6.8%。结论 可见肺性脑病大部分是在肺心病的基础上因肺部感染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因而对肺心病患者尤应警惕,注意防止治疗措施不当诱发,加重肺脑,一旦有肺脑早期表现,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朱卫锋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35-1036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发生肺性脑病与动脉血气PaCO2、PaO2、pH值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9年以来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50例,其中32例肺性脑病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发生肺性脑病与动脉血气PaCO2升高、pH值下降的程度相关,缺氧不是肺性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气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肺性脑病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依据常规进行康复治疗并加强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共治疗28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肺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肺性脑病     
肺性脑病(以下简称肺脑)是严重的呼吸衰竭引起的、以神经精神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征,常伴有多系统功能不全,为慢性肺心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自1973年第一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以来,肺脑病死率虽有所降低,但仍占发病的42~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伴发神经精神症状的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慢性肺心病 )病情发展过程中 ,特别是急性加重期 ,易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 ,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现将其常见原因及处理综述如下。1 肺性脑病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衰竭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综合征 ,是慢性肺心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1 ] 。其神经精神症状特点是以意识障碍为主 ,轻者神志恍惚、淡漠嗜睡 ,重者昏睡、昏迷、反射消失或出现病理反射 (文献报道肺性脑病患者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运动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 91%~ 95 %、30 %~ 4 0 %及 4 0 %~ 5 0 % ) ;血气分析主要…  相似文献   

10.
肺心病是造成慢性肺疾病劳动力丧失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尽早探测出肺心病有重要临床意义。按世界卫生组织(WHO)1963年报告,继发于肺结构和功能紊乱的右室心肌肥厚和扩张是肺心病的特征。作者对15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应用~(201)铊(~(201)Tl)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技术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伴发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并由于治疗不及时常可造成患者的死亡,其中医院获得性肺炎来势凶猛,预后差.因此,在防治肺心病中,预防和及时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治疗肺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缓解期右心功能往往处于代偿期,感染诱发其临床加重时右心功能甚至全心功能衰竭.本研究对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12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肺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48%,约占心内科住院患者的38.5%~46.0%[1].由于长期低氧血症和高二氧化碳血症的刺激,大多数肺心病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纤维蛋白原等物质浓度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在肺小动脉内形成血栓,造成肺梗死等严重后果[2].为降低肺心病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改善肺心病患者的预后,近年来我科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凝血功能异常的肺心病患者,探讨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肺脏、胸廓疾病、肺血管疾病或呼吸调节功能障碍致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右心损害的一种心脏病。在中国人群中,肺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约占心脏病40%的比例[1-2]。肺心病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主要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和心脏病变两个方面,肺动脉高压是中心环节,心脏病变为最终归宿[2-3]。慢性肺胸疾患会造成肺毛细血管床破坏,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肺梗塞可致突然死亡或长期患病而呈严重的进行性衰竭,最终致死。其合理的措施、恰当的治疗可明显减少上述两种情况的危险。其治疗目标是去除或溶解肺血管床的栓子,消除血液动力学衰竭的原因。治疗目的:①防止新的栓子形成;②防止预先形成的栓子进一步栓塞;③减少和防止与肺血管闭塞和肺心病相关的长期病残状态。  相似文献   

15.
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易并发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的发生给临床治疗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探讨肺心病心律失常的原因,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47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慢性肺心病的治疗上,中、西医各有优势和局限性.西医疗效迅速,方法固定,药效猛烈,毒副作用较大.中医疗效相对缓慢,但是可以根据中医辨证证型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方案治疗,针对性强,兼具固本培元,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弥补了西医缺少针对性且副作用较大这一不足.中西医结合,达到标本兼治已经成为肺心病治疗的趋势[1].但目前肺心病治疗上多用中药饮片,疗效不稳定且质量标准不可控.而丹葶肺心颗粒为国家批准的首个用于痰热壅肺型肺心病临床治疗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本文观察丹葶肺心颗粒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肺性脑病(简称肺脑)是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肺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其疗效,我们成立了肺心病监护组,对肺脑实行人工监护,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般特征定义肺原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系指由于各种疾患影响肺脏的结构或功能所引起的右心肥大。其主要含义是:①肺心病的病因可以是肺脏内在的病变,包括肺血管异常;或胸廓风箱式运动的功能不足;或呼吸中枢的通气兴奋性不足;②心脏增大主要限于右心室,呈扩大或肥大的形式,或二者兼有;③肺动脉高压是促成右心肥大的必要条件。右心肥大究以扩大抑或以肥大为主,取决于肺高压的程度与时限;④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获得性心脏病,均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无关。发病和流行肺心病之所以如此多见,乃因和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近年来它成为劳动力丧失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但  相似文献   

19.
肺性脑病(下称肺脑)是慢性肺心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1977年统计,在1,610例肺心病死亡患者中,死于肺脑者676例,病死率42%。我院自1974~1978年共收治肺心病210例,并发肺脑者56例,死亡28例,病死率50%。1978年冬至1979年春收治肺脑23例,我们除采用综合治疗外,应用中药石菖蒲及改善微循环疗法,收到较好的近期疗效,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卡托普利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三尖瓣区最大反流速度(Vmax),计算收缩期肺动脉压(PAPs);测定正常组及两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血清中VEGF的含量及PAPs治疗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EGF,PAP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卡托普利治疗较常规治疗更有助于肺心病病人肺动脉高压的缓解及VEGF含量的下降,VEGF可能参与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卡托普利缓解肺动脉高压可能与改善肺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调节肺血管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