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感染活性骨(ARBX)在儿童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对16例儿童慢性骨髓炎进行病灶清除、ARBX一期植骨治疗,给予全面的专科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体温及切口局部肿胀,渗出、免疫排斥反应的观察,个体化功能锻炼指导等。结果本组16例中除1例骨髓炎术后复发,1例骨髓炎合并大段骨缺损在术后发生骨不连外,其余14例骨髓炎均获得控制,无复发,同时获得确实骨修复(骨不连、骨缺损、残留骨腔均骨性愈合)。感染治愈率为93.8%,完全治愈率为87.5%。结论ARBX具有高效诱导成骨活性和强效抗感染能力,是一期植骨治疗儿童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而在该治疗过程中,精心细致、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CRMO)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骼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下肢长骨的于骺端,其次是锁骨和脊柱[1],下颌骨处非常罕见.我科2010年3月收治1例发生于四肢及下颌骨的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患儿,经过98 d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上接2002年第6期第388页) 6结核性骨髓炎 颌骨结核性骨髓炎(tuberculous osteomyelitis ofjaws)较全身骨骼系统结核中的发病率低.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上颌骨较下颌骨为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对28例胫骨骨髓炎患者采用分期治疗,术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8例患者中27例(96.4%)治愈,1例复发.结论:采用分期方法治疗骨髓炎安全有效,术后恢复良好,是治疗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连续灌洗法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炎是由感染性微生物引起的骨髓炎症。骨髓炎可以是局限性的,也可以是经骨传播而累及骨髓、骨皮质、骨膜及骨周围的软组织。5%左右发生在2~8岁的儿童。如果在急性期得不到及时彻底的治疗,约有35%左右的患者可转化为慢性骨髓炎。在60年代前此病的死亡率为20%。幸存者也常留下严重的后遗症。随着抗生素的出现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本病的死亡率已降至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干骺端骨髓炎伴化脓性膝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5例化脓性膝关节炎伴胫骨近端或股骨远端干骺端骨髓炎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关节腔清理术,同时予干骺端病灶清创,关节内引流、置管并术后持续冲洗治疗.结果 术后2~6 d患者体温正常,平均4 d;随访6~24个月,CR复查骨髓炎病灶消失,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定为(85.2±10.9)分.结论 关节镜技术治疗干骺端骨髓炎伴化脓性膝关节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慢性骨髓炎是指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迁延不愈,病程达4周以上,多有死骨形成的慢性疾病或原发性慢性骨髓炎。一、一般资料本组351例中,男性231例,女性120例;农民209例,学生80例,儿童26例,工人31例,干部5例;2~15岁84例,16~20岁72例,21~30岁86例,31岁以上109例;病程最长46年,最短2个月。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加开窗持续灌洗治疗胫骨下段慢性骨髓炎1例.皮瓣面积10cm×14cm.结果皮瓣成活,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随访13月,骨髓炎无复发.认为该法既为胫骨下段慢性骨髓炎提供了良好的软组织覆盖,同时又创造了灌流冲洗的机会,是治疗胫骨下段慢性骨髓炎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工伤事故的增加,骨折内固定手术呈12%的年增长率,其中有5%~10%的患者发展为急性创伤性骨髓炎.多数患者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极大影响了临床资源的合理配置.而急性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治疗尤其困难.随着外科治疗理念的进步以及新兴技术手段的涌现,急性创伤性骨髓炎的治疗也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炎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偶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球菌等,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化脓性骨髓炎起病急,伴有高热寒战、脉搏快、口干、食欲不振、头疼、呕吐及患儿烦燥不安,严重者可有谵妄、昏迷。病变部位剧疼肿胀,惧怕移动及功能障碍。近年来我科在治疗化脓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冲洗疗法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们进行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冲洗疗法的护理介绍如下。1化脓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的目的(1)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冲洗可消灭死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复发为愈合创造条件。(2)充分冲洗坏死组织,避免因骨髓和关节血运障碍。  相似文献   

11.
某些疾病治疗如骨髓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癌症等,在儿科中是需要长期静脉疗法的,为了取得病者协作,费城儿童医院为此拟定了长期治疗的护理方案,解决儿科静脉疗法的三个主要问题。①保护静脉:儿童能用作穿刺的静脉较少,我们必须预先计划好如何以及何时改变输液位置,否则好的静脉二个星期会用完。②帮助儿童适应静脉输液:许多儿童适应得很好但也可能会碰到问题,如、当小孩没有作长期治疗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经关节镜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62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接受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而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疼痛程度与炎症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VAS疼痛评分及术后7 d的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关节镜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利福喷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及探讨预见性思维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07年7月-2009年6月创伤性骨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利福喷丁治疗组(A组)及非利福喷丁治疗组(B组),A组持续口服利福喷丁,窦道愈合后继续服用4周,并随访运用预见性思维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A组治愈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B组,且疗效快、无复发.结论 利福喷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随访中应用预见性思维,能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MRI在急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质、骨膜和骨髓的炎症,较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骨髓炎在X线上表现为以不同范围的骨质破坏为主,也有增生和死骨,但在早期即发病7~10天内,X线上尚无骨质密度方面的变化,或仅仅出现软组织的改变,极易漏诊,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出现败血症或转为慢性骨髓炎。由于磁共振成像(简称MRI)对组织内水分的增加特别敏感,因此在确定骨髓炎及软组织感染方面明显优于X线,可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化脓性骨髓炎是指骨组织受到化脓性细菌侵袭而引起的炎症.80%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由于窦道形成后病灶与外界相通,引起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是化脓性骨髓炎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骨髓腔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是目前治疗化脓性骨髓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21例化脓性骨髓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故障分析,探讨出现故障的相关因索,提出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骨质,引起的炎性反应;病变可侵及骨组织各部分,但主要为骨髓腔感染;致病菌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其他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也可引起;细菌侵入途径大多为血源性,但也可从外界直接侵入.化脓性骨髓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大多是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彻底治疗而转变的.因此,急性期经过及时适当处理,可能痊愈而不形成慢性炎症,其中,临床护理对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影响.1993年4月-2008年4月我院收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113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创面较大(占体表面积1%以上)的创伤后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创伤后创面较大的骨髓炎患者28例,患者多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流脓,部分患者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所有患者创伤部位分泌物培养均获得明确的致病菌,结合骨折部位的X线后确诊为创伤后骨髓炎.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并进行9~ 27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确定负压封闭引流对创伤后骨髓炎的疗效.结果 所有28例患者的创面肉芽生长顺利,皮肤愈合时间短,局部炎症症状消失,血沉、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X线片及CT检查骨髓炎征象消失,随访过程中未见感染复发,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目前治疗存在较大创面的创伤后骨髓炎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8.
窦永峰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5):148-148,67
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1].目前,随着临床多种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细菌分布发生了变迁.窦道是骨髓炎病灶向外环境排出坏死组织及脓液的通道,病灶中的病原菌将随着分泌物流出体外.因此,窦道分泌物培养是了解慢性骨髓炎病原菌的常用方法,也是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依据[2].为了更好地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我们对112例骨髓炎患者病原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旨在为骨髓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复方黄连液外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复方黄连液外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方法。方法 8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5例与对照组 4 2例。治疗组用自制的复方黄连液外用 ,对照组用庆大霉素溶液外用 ,均依据局部情况分别采用闭式冲洗引流、湿敷、浸泡等方法治疗 ,2组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自制复方黄连液外用治疗慢性骨髓炎优于庆大霉素溶液外用。保持冲洗引流通畅 ,加强心理护理、饮食调节 ,正确指导患者及时合理的进行功能锻炼 ,是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单骨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初诊误诊为骨髓炎的急性白血病患儿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初诊时均因患侧肢体疼痛就诊,均为下肢,伴有发热症状,行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均正常,2例C反应蛋白增高,行X线及MRI检查后,1例误诊为胫骨急性骨髓炎,1例误诊为股骨急性骨髓炎。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未见明显骨膜或骨髓腔内脓肿,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均转血液科继续治疗,1例治疗后缓解,1例尚在抗肿瘤治疗中。结论 以单骨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难以与骨感染性疾病鉴别,容易导致治疗方案不当,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必要时行骨髓穿刺检查,是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