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判断退行性脊椎病对老年人骨矿密度 (BMD)及骨质疏松诊断的影响 ,选出较适宜的BMD测量部位。资料与方法 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 (DXA)测量男 16例、女 2 0例退行性脊椎病老龄者全身、腰椎及股骨颈BMD并与腰椎X线平片作比较性研究。结果 男、女骨质疏松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 ,女性高于男性。女性腰椎BMD与全身、股骨颈BMD明显相关 (P <0 .0 1)。男性腰椎BMD仅与全身BMD相关明显 (P <0 .0 1)。女性腰椎X线片骨质疏松分度与腰椎BMD明显负相关 (r =- 0 .92 5 ,P <0 .0 1) ;而男性两者无明显相关 (r =- 0 .381,P >0 .0 5 )。结论 退行性脊椎病老年男性者诊断骨减少及骨质疏松以全身骨 ,而女性则以全身骨或股骨颈作为BMD的最佳检测部位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是继发性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它们常引起体内不同部位、不同听骨量改变,导致骨量减少和/或骨质疏松,最终诱导骨折。本文综常见内分泌和代谢性所造成的骨变化。  相似文献   

3.
骨矿含量测定方法及其相关应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已有许多骨矿含量测量方法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骨折危险性的预测以及骨矿变化的监测。本文就不同的骨矿含量测量方法加以介绍,同时也就不同骨矿含量测量方法在临床应用时所见的问题做以浅析。  相似文献   

4.
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是继发性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它们常引起体内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的骨量改变,导致骨量减少和/或骨质疏松,最终诱发骨折。本文综述常见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所造成的骨量变化。  相似文献   

5.
6.
7.
8.
单能定量CT测定人体骨矿含量的准确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9.
末梢骨骨矿测量与临床(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末梢骨诸多定量测量方法中,一般认为DXA是较理想的测试手段,小梁骨尤其是负重骨的小梁骨(例如跟骨)是较理想的测试部位,为保证随访测量的可重复性,强调用同一测量仪在同一部位,同一位置进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测量仪不能说完美的,尚有待于仪器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定量CT测定活体骨矿含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糖尿病人易患骨质疏松症,为明确中度海提地区糖尿病人骨矿物质含量的变化特点,我们设计此项研究;方法:用单光子骨矿物测定仪测定40例糖尿病人非优势前臂远端1/3处矿物质含量,设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两组测定结果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0例糖尿病人非优势臆臂远端1/3处骨矿物面密度均值为0.42±0.05g/cm2,对照组为0.78±0.04g/cm2,两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中度海拔地区糖尿病人骨矿物质含量变化与平原地区相同.糖尿病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用单光子骨矿物测定仪测量糖尿病人骨矿物含量简单易行,对预测糖尿病人病理性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部队指战员训练与骨矿含量关系,对986名青年指战员骨矿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训练强度大的连队战士骨矿含量高于训练强度小的连队战士,随着入伍年限的延长,骨矿含量也逐年增高。因此建议,骨矿含量可作为衡量部队综合训练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自1963年Cameron首先应用单光子吸收仪测量骨矿含量以来,骨矿研究开始步入定量测量阶段,其后的发展更为迅速。在我国,骨矿定量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近10年来已取得较大进步,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们较系统地回顾并收集迄今的主要成果并整理,加以介绍,以飧读者。一、骨矿定骨测量法的应用现状骨矿数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多种多样。按其反映能力,可归纳为定性、半定量及定量检查。其中定性检查仅能粗略估计有无骨矿数量异常;半定量检查则可查出骨矿异常的程度,通常以分级或分度表示之;唯有定量检查可以显示骨矿异常的数量,通常骨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小剂量尼尔雌醇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和骨矿含量的影响,我们从1992年10月~1994年10月对36名绝经1~30年的健康妇女进行了为期2年的观察。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髋部骨折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更好地预测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的危险性。方法对32例(男14例,女18例)6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和30例(男15例,女15例)老年健康对照组进行尿Ⅰ型胶原羟基末端肽(typeⅠcollagen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Crosslaps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本地区人群骨密度的临床观察,研究QCT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诊断方法,旨在提高骨质疏松的防治水平.方法:使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AR nova QCT,对2003年8月~2011年5月骨密度检测人群进行列表、分类并分析.结果:2784例BMD测定,其中骨量减少816例,轻度骨质疏松521例,中度骨质疏松249例,重度骨质疏松70例.结论:QCT对骨质疏松(OP)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对OP患者进行分类,对中老年人群中的OP患者防治方法的筛选以及对OP的治疗疗效监测有重要指导意义.QCT检测BMD对健康人群的骨钙含量有测定作用.QCT骨矿密度(BMD)测定骨骼矿物质含量具有临床应用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放射诊断学家感觉到X线片在估计骨密度(或骨矿含量)方面是很粗略的。1951年Ardan首次证明骨失云0-40%以上在X线片上才能确定(1)。为了求得较准确的估计,放射诊断学家曾用肉眼密度估计法,以后用已知量的标准体和被测骨一起照片估计比较密度,用皮质厚度测量法估计密度和光密度仪测量X线片估计骨密度(2-8)。总而言之,这些方法都受X线胶片质量,投照条件,洗片条件的改变和光密度仪质量的影响(9-10),本文用γ线吸收法(高精度的)同常用的X线照片法比较,以判定其优劣。  相似文献   

18.
19.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比较影像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24%~52%。在目前的糖尿病治疗中,常常忽略对此并发症的诊治。骨质疏松症早期不易被发现,往往是在骨折发生后才作出回顾性诊断。就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病理学基础以及影像学诊断等予以综述,并就多种影像学技术对骨量的测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骨密度测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矿物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量作为一种无创伤、生理性测定手段,有助于定量分析骨矿物含量(bone mineral contant,BMC),从而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早期诊断、预防和疗效评价,并能预测骨折危险性。目前,已有多种技术进行骨密度测量,本文对骨密度测量的各种方法及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