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时晓钰  陈新  程起鹏  王昀  李忠革  范宝军  陈颖  张丹  祝振忠 《中外医疗》2012,31(21):106+108-106,10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交感风暴临床效果。方法本组9例急性心梗并交感风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后,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及交感风暴发作情况。结果本组9例患者治疗后心率明显下降,血压轻度下降,均使交感风暴终止。结论对急性心梗并交感风暴,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心电图“交感风暴”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心电图表现“交感风暴”3例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方法对3例心电图表现“交感风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交感风暴”的发生机制:第一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时广泛而有害的离子通道作用。第二交感神经的激活呈恶性循环,急性冠脉综合症及心肌梗死是“交感风暴”的诱发因素。我院收治的3例患者中2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治疗“交感风暴”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静脉13受体阻断剂。急性心肌缺血、电解质变化、精神与躯体应激等常是“交感风暴”的基础病因,针对这些病因的治疗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心血管危重症继发交感风暴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方法在临床上选取37例心血管危重症继发交感风暴患肢,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细致分析,对该项疾病作出临床分析。结果探究的这37例心血管危重症继发交感风暴的患者中心肌梗死的有27例,扩张性心肌病的有3例,心力衰竭的有3例,电解质紊乱的有2例,离子通道基因异常的有2例。在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方法都有β受体阻滞剂、利多卡因、电除颤等,其中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是最为常用与有效安全的治疗心血管危重症继发交感风暴的方法。治疗最后的结果是有26例的病情得到了控制,1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心血管危重症激发交感风暴是临床上极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它的病因多样,在临床上一般采用β受体阻滞剂和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和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交感电风暴抢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交感电风暴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龄40~70岁,通过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抢救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心脏起搏器,置入后所有患者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结论:床旁临时心脏临时起搏是治疗交感电风暴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交感风暴的发病危害程度大,死亡率高,对交感风暴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是从交感风暴的临床特点、病因分析、发生的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余希霞  黄抒伟  陆明 《吉林医学》2013,(25):5312-5313
<正>交感风暴,又称心室电风暴、儿茶酚胺风暴,是指24 h内出现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速或室颤,通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交感风暴发作时病情凶险,及时正确地处理很关键,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电风暴可有协同作用。笔者现将二者联合治疗交感风暴伴有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2例,和相关文献分析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交感风暴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致的危重恶性心律失常,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首次将"交感风暴"定义为24 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速或室颤,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迅速识别,积极采取救治措施,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1].交感风暴一旦发作,心脏就失去泵血功能,早期确诊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围术期,反复发作持续性室速/室颤-交感风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7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在围术期发作交感风暴45例,占10.5%,平均年龄59.4±9.3岁.分为常规治疗组(24例)和艾司洛尔组(21例),常规组使用静脉胺碘酮,配合电复律/电除颤治疗,艾司洛尔组在胺碘酮无效的基础上加用静脉艾司洛尔,或直接艾司洛尔治疗.结果 艾司洛尔组终止交感风暴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艾司洛尔给药后室速/室颤复发次数明显减少,相应除颤次数较常规组少;艾司洛尔组给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常规组明显降低,未发生不能维持的低血压状态和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结论 成功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及时的电复律/电除颤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可有效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围术期交感风暴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交感风暴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交感风暴的患者54例,其中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静脉应用胺碘酮和/或利多卡因以及电复律等。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干预组30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结果干预组终止室速室颤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P〈0.05,该组发生心衰或心衰加重以及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反复发生室速、室颤应该识别交感风暴的存在,及时应用静注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electrical stom,VES)[1]是心脏猝死的重要原因,VES又称室速风暴,交感风暴,是指24 h内自发的室速、室颤大于或等于2次,并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2],主要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医源性(如置入ICD术后)及遗传性心律失常.其来势凶险,瞬息多变,犹如风暴.即便安装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与药物治疗,VES患者2年死亡率仍高达24%~30%.既往研究报道,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VES有报道[3],但艾司洛尔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了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控制急性心肌梗死所致交感风暴的持续性发作,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等生化指标对交感电风暴的预测作用及评价艾司洛尔对交感电风暴的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5月间我院IC U收治的反复发作恶性心律失常29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21例,重症心肌炎7例,长Q T综合征1例,对照组30例,为随机挑选心血管内科普通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无心律失常发作且均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交感电风暴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例患者应用艾司洛尔治疗,最终抢救成功27例,死亡2例。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对交感电风暴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合理使用艾司洛尔能有效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死亡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李丹  周萧 《当代医学》2010,16(30):85-85
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的预告指南》首次给"室速风暴"和"ICD风暴"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定义为24h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速或室颤,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频繁的放电也是一种"室速风暴"(交感风暴、室速风暴、ICD风暴是同义词)。我们曾诊治1例"室速风暴"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 996年以来 ,应用星状神经节中药阻滞为主配合颈椎牵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2 0例 ,取得显著疗效 ,并与一般牵引治疗的 2 0例进行疗效对比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以符合诊断者 40例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 .2 一般资料 治疗组 2 0例 ,男 9例 ,女 1 1例 ;年龄 3 1~ 73岁 ,平均 5 2岁。对照组 2 0例 ,男 8例 ,女 1 2例 ;年龄 3 2~ 70岁 ,平均 5 1岁。治疗组中单纯交感型 1 4例 ,混合型 6例。对照组中单纯交感型 1 3例 ,混合型 7例。 2组年龄、性别、病型情…  相似文献   

14.
交感风暴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感风暴是由于交感神经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以往临床上常按普通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规治疗方法 再联合应用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复律来处理此类情况,其效果不佳,甚至无效.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越来越重要,已被推荐为多种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药物.如何更好地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交感风暴日益得到临床医师的理解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交感风暴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交感风暴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根据随机表法将受试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常规治疗)和联合组(n=44,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和临床有效率、安全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率及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 <0. 05),且联合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交感风暴患者能有效控制心率及血压,提升疗效,且并不会明显增多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ASA1~2级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36例,采用气管旁颈6横突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每日一次,两侧交替进行,10天一疗程.结果经1,2个疗程治疗后,临床治愈27例,显效9例,有效率100%.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和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心室电风暴(VES)又称交感风暴、儿茶酚胺风暴、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电风暴,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首次对VES做出明确的定义:24h内自发2次或>2次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纤颤,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5例心室电风暴患者,经  相似文献   

18.
心室电风暴又称室速风暴、交感风暴,是指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速风暴或是室颤,需要紧急治疗的症候群.其来势凶险,瞬息多变,犹如风暴.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及遗传性心律失常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62例临床门诊以心脏神经官能症收治的患者完善检查进一步确诊,总结分析病因及治疗.结果 35例确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20例确诊为交感型颈椎病,5例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2例确诊为抑郁症,经确诊后相关科室对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心脏神经官能症主观症状较多,客观体征较少,容易与交感型颈椎病,更年期综合征及抑郁症混淆,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4例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照心律失常检查结果分为交感风暴组(94例)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组(90例),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两组分为胺碘酮组和对照组,交感风暴组中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组中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律平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交感风暴组:胺碘酮组治疗效果、心律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后心率、血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组:胺碘酮组治疗效果、心律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后心率、血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感风暴组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组相同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心律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后心率、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对不同心律失常类型均有确切疗效,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