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3.0 T MRI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湘雅医院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病例资料,将术前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检查情况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7例患者术前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显示:症状侧三叉神经血管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阳性173例,阳性率达92.3%,MVD术发现血管神经压迫179例,阳性率达95.6%。其中小脑上动脉73例(40.8%)、小脑前下动脉28例(15.4%)、基底动脉17例(9.8%)、小脑后下动脉5例(3.2%)、复合压迫35例(20.2%)、静脉11例(6.2%)。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显示无血管压迫14例,阴性率7.7%,而术中发现无责任血管10例,阴性符合率58.8%。症状对侧血管压迫阳性20例,假阳性率10.7%,两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3D后处理重建能相对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岩静脉显微解剖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547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经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47例中127例患者术中行岩静脉处理,其中5例死亡,1例术后出现小脑及脑干梗死。未处理岩静脉的420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结论】岩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是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之一,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中,岩静脉的保护与合理处理是降低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岩静脉的处理应该慎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患听神经瘤时的桥小脑角局部显微解剖,确定肿瘤和桥小脑角的结构相互关系,阐明肿瘤切除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听神经瘤患者的1临床资料,重点分析肿瘤的血供来源、与颅神经及血管、重要结构等的解剖关系。结果:小脑前下动脉是听神经瘤主要供血来源(48例),少部分肿瘤由小脑后下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参与供血(5例),1例由基底动脉发出分支参与供血;小脑大前静脉是肿瘤的引流静脉,主要经岩静脉回流至岩上窦;面神经位于肿瘤的腹侧36例(其中上部8例,中部22例,下部6例)、肿瘤上极3例、肿瘤下极5例、肿瘤背侧3例(其中上部2例,下部1例),位于瘤内1例;三叉神经和滑车神经均位于肿瘤的上极或前上方;IX、X、XI颅神经位于肿瘤的下极或下外侧。结论:患听神经瘤时桥小脑角神经血管的正常解剖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掌握这些神经血管位置的变化,对于保留神经血管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显微解剖及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1例尸头标本,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面神经及其周围血管逐层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临床应用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10例。结果:小脑下前动脉是主要的责任血管;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能够到达CPA区,充分暴露面神经、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结论:血管压迫是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获得足够的操作空间,能够满足微血管减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133例,其中血管因素者占95例,对责任血管及走行对MVD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小脑前下动脉43例,有效率88.4%,小脑后下动脉19例,有效率89.5%,小脑前下动脉和后下动脉11例,有效率81.8%,静脉9例,有效率66.7%,小脑前下动脉走行于面听神经之间或三叉神经2,3支之间者10例,有效率50%,内听动脉走行于面听神经之间者3例,有效率33.3%,前四者预后好,后两者预后差(P<0.01)。责任血管及走行对MVD的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MVD)术的疗效与责任血管的解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三叉神经痛MVD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体会。结果术中见21例三叉神经根部有接触或压迫的血管,占84%,最常见的责任血管是小脑上动脉,共13例(52%),其次为小脑前下动脉,共6例(24%)。动脉性责任血管占76%,岩上静脉作为责任血管2例(8%);附近无任何血管压迫但术中发现三叉神经覆盖的蛛网膜明显增厚者4例占16%。手术治愈率为96%。结论MVD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提高显微外科操作技巧,不遗漏责任血管,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模拟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操作,观察桥小脑角与听神经瘤相关血管的走行,为手术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16例(32侧)的完整成人尸头通过显微镜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小脑前下动脉(AICA)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结果 32侧均有AICA及PICA。30支AICA起源于基底动脉(BA),占93.75%。25支PICA起自椎动脉上端平橄榄中下1/3平面,占78.75%。结论小脑桥脑角区神经血管差异较大,熟悉其解剖结构,对手术中提高面神经、位听神经的功能保存,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三叉神经痛MVD中打开硬脑膜后,应用硬性30°角观察内镜,在桥小脑区观察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找到责任血管。结果术中发现压迫血管小脑上动脉5例,小脑前下动脉3例,小脑后下动脉1例,小脑上、下动脉3例,合并静脉压迫2例。其中2例显微镜下遗漏,在神经内镜下发现。随访3~15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0例,2例明显好转,1例行感觉根切断后,面部麻木,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MVD中在显微镜下神经内镜辅助操作,可全方位观察神经、脑干及血管的关系,不易遗漏责任血管,减少术后复法,便于术中操作,减少对脑干、神经的牵拉及周围血管的骚扰,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近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结果,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从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进行后颅窝手术探查的2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9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有1例术中采用脑室镜协助观察。结果:在头颅磁共振扫描上,有11例可见疼痛一侧的桥脑旁有异常血管影。术中发现三叉神经出脑干处有血管压迫者19例(动脉血管压迫16例,静脉血管压迫3例)。19例中,术后早期疼痛完全缓解17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脑前下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欲行桥小脑角区手术的20例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小脑前下动脉血管造影,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小脑前下动脉的显示情况及其形态学特征。结果:20例患者共38条小脑前下动脉显示,均起自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的直径平均为(1.19±0.66)mm,86.8%的小脑前下动脉穿过面、蜗神经腹侧。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够清晰显示小脑前下动脉的起始、管径、走行等形态学特征,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和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ITN)是疼痛科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开展,多数学者认为微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是ITN的主要病因。由于桥小脑角区内神经与血管的解剖关系复杂,术者只能根据术  相似文献   

12.
三叉神经痛一般多为原发的疾病,其造成的原因是该神经在进入桥脑的入脑段受到桥小脑角的异常血管压迫,致使神经脱髓鞘病变,引起电流传导“短路”。目前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共有两种。一种为切断神经根,另一种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本组采用Teflon棉使神经与血管分离的手术方法达到减压的目的,其优点在于:(1)保  相似文献   

13.
围套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912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总结 19年以来采用围套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912例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教训。方法 :耳后横切口 ,开骨窗 ,切开硬脑膜。牵开小脑半球 ,找到岩静脉后电凝并切断。根据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 ,分为贯穿型与非贯穿型。非贯穿型的病人 ,动脉或较粗的静脉要使之与三叉神经分开 ,细小静脉则分开后电凝并切除与三叉神经并行的部分。最后进行神经血管减压。将减压材料自血管与神经之间插入并包绕三叉神经一周后前后两断端对合 ,以两银夹固定 ,这称为“围套式减压” ;贯穿型病人 ,尽可能将血管推向三叉神经远端 ,再行“围套式减压”。结果 :术后当日止痛90 2例 (98.90 % )。得到随访者 80 7例 (88.4 9% ) ,远期复发 2 0例 (2 .4 8% ) ,随访时间 0 .5~ 18年 ,平均 6 .5年。结论 :“围套式减压”可避免减压材料的滑脱、吸收 ,或新生血管重新压迫 ,还易于发现被神经根挡住的“责任血管” ,疗效好 ,远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安慧琴  卢东洪  步桂清  苗英章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4):2615-2615,2617
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133例,其中血管因素者占95例,对责任血管及走行对MVD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小脑前下动脉43例,有效率88.4%,小脑后下动脉19例,有效率89.5%,小脑前下动脉和后下动脉11例,有效率81.8%,静脉9例,有效率66.7%,小脑前下动脉走行于面听神经之间或三叉神经2,3支之间者10例,有效率50%,内听动脉走行于面听神经之间者3例,有效率33.3%,前四者预后好,后两者预后差(P&;lt;O.01)。责任血管及走行对MVD的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滑车神经在小脑幕裂孔区的显微解剖,为小脑幕裂孔区手术时定位和保护周围神经和血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10例成人尸头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小脑幕裂孔区滑车神经及周围的神经血管的显微解剖,测量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间以及与周围标志点的毗邻关系。结果显微镜下观察滑车神经于小脑幕裂孔后方起自脑干的下丘,在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之间穿行。滑车神经入小脑幕缘入口,是重要的解剖标志,距离前床突(25.02±2.09)mm,距离后床突(14.75±4.02)mm,距离颈内动脉鞘(18.32±3.62)mm,距离动眼神经入口(12.85±2.86)mm,距离三叉神经的距离为(9.11±2.85)mm。结论滑车神经是颅底手术时的重要定位标志,保护滑车神经时必须注意伴行血管和供血血管的保护,掌握滑车神经的显微外科解剖可提高神经外科医生在该区域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继发性面肌痉挛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继发性面肌痉挛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8年8月我科收治的6例继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薄层头颅CT扫描发现5例,1例术中证实.2例桥小脑角脑膜瘤及1例桥小脑角胆脂瘤行肿瘤切除减压,同时行显微血管减压术:1例小脑镰旁脑膜瘤行后正中入路脑膜瘤切除术;1例桥脑胶质瘤行放射治疗;1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多发动脉瘤未做治疗.结果:4例手术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症状无复发.1例术后出现化学性脑膜炎,经治疗痊愈.结论:继发性面肌痉挛多由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引起;大多合并其他后组颅神经或脑功能损害;术前薄层头颅CT扫描可作为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术中切除肿瘤同时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正桥小脑角区是脑桥、延髓与其背方的小脑相交的区域,内有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听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发生在该区的肿瘤病程长且发展较慢[1]。临床上主要表现在为面神经、听神经及三叉神经、小脑、脑干及后组神经障碍,颅内压增高。桥小脑角区肿瘤靠近脑干,很多血管神经通过,解剖关系复杂而重要,是高难度高风险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精心准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关键。现将44例桥小脑角区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18.
耳后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73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7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全麻下行乳突内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分离责任血管。结果:责任血管依次为小脑上动脉49例,基底动脉6例,岩静脉6例及小脑前下动脉3例,联合性责任血管9例;术后随访1-45个月,1例无效,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肺部感染,余70例疼痛完全消失。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副反应小等优点,尤其对于药物难治性三叉神经痛宜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1 引 言神经内镜在小脑脑桥角病变手术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报道其与显微神经外科结合在小脑脑桥角病变中的应用情况。2 资料与方法2.1 一般资料我科于1998年1月至1999年8月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小脑脑桥角手术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3岁至79岁,中位年龄45岁。所有病例均经过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并经手术证实。其中听神经瘤4例,胆脂瘤1例,脑膜瘤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例。听神经瘤大小从2.0 cm至5.3 cm。胆脂瘤位于斜坡,向双侧小脑脑桥角发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所致,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MVD)。2.2 手术…  相似文献   

20.
颞下入路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进行颞下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20具(40侧),用彩色硅胶灌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解剖学研究,并采用该入路切除26例颅内肿瘤。结果:颞下入路可以充分暴露鞍上、鞍后、脚间池、岩斜区及以小脑幕游离缘为中心的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并可很好地暴露桥脑小脑角;岩尖的最大磨除面积明显增大。手术中肿瘤全切21例(80.8%)。结论:经颞下入路能很好地处理鞍上、鞍后、岩斜及以小脑幕游离缘为中心的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