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年龄在28~67岁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接受双相CT小肠造影检查。结果 CT小肠造影检查后12例患者(60%)是阴性反应,而8例患者(40%)出现阳性反应。在8例阳性患者中,1例患者具有腹腔疾病症状,表现为迟钝的空肠回肠黏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例患者有炎症性肠病(活跃性克罗恩病),表现为壁增厚伴随黏膜过度增强和和黏膜下层水肿,并伴有肠系膜脂肪增厚和"梳子征"。结论 CT小肠造影在OGIB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率,能够可靠地显示胃肠道出血点位置,并能指导随后治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将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与传统的小肠造影进行对比,了解CT小肠成像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已明确诊断的30例克罗恩病患者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小肠成像和小肠造影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肠道和肠外病变的部位、性质进行对比.结果 30例患者中CT小肠成像发现跳跃性病变16例(53.3%),小肠造影发现9例(3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9);对于肠道黏膜病变,CT小肠成像和小肠造影分别诊断了29例(96.7%)和18例(6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小肠造影未见黏膜异常的11例患者中8例行内镜检查,内镜发现浅溃疡伴或不伴黏膜充血水肿5例,单纯的黏膜充血水肿2例,黏膜糜烂1例.CT小肠成像和小肠造影在肠管狭窄的诊断方面差异无显著性(53.3% vs. 43.3%,P=0.375),对瘘管的诊断结果一致(3例),CT小肠成像诊断腹腔脓肿1例.结论 CT小肠成像对克罗恩病病变部位和性质的诊断比小肠造影更具有优势,同时能诊断更多的肠外病变.CT小肠成像将有可能取代小肠造影成为克罗恩病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T小肠成像对肠梗阻部位及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美国GE Lightspeed64层螺旋CT仪进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分析MSCT对肠梗阻的检出率、病因和梗阻部位的判断价值。结果 46例肠梗阻患者均检出,检出率100%,27例移行带显示清晰,46例患者均可见肠管明显扩张(2.5cm)、积气及积液;病理证实高、低位梗阻均为23例,CT检查结果高位梗阻27例,低位梗阻19例,梗阻定位准确性91.30%(42/46);手术病理诊断粘连性肠梗阻16例,肠套叠肠梗阻6例,血运性肠梗阻4例,外伤性肠梗阻2例,内疝1例,肠扭转2例,肿瘤性肠梗阻12例,肿瘤压迫型梗阻3例,CT诊断粘连性肠梗阻12例,肠套叠肠梗阻7例,血运性肠梗阻4例,外伤性肠梗阻2例,肠扭转3例,肿瘤性肠梗阻16例,肿瘤压迫型梗阻3例。误诊5例,4例粘连性肠梗阻误诊为肿瘤性肠梗阻,1例内疝误诊为肠扭转,病因诊断准确率89.13%(5/46)。结论 CT小肠成像对肠梗阻的诊断准确度高,且用于肠梗阻病因、部位的鉴别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后期治疗、随访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游剑雄  韦雄  黄训  谢群仙  李冲  许家球 《广西医学》2007,29(6):841-842,F0004
目的 观察小肠运动功能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IBS进行小肠钡餐造影,观察其小肠运动功能,并与15例正常组对照.结果 小肠运动力≤2 h 36例(78.2%),2~6 h 9例(19.6%),>6 h 1例(2.2%);张力增高、黏膜皱襞收缩为主21例(45.7%),张力减低、黏膜皱襞舒张为主2例(4.3%),两者相间14例(30.4%);分泌增多27例(58.7%),小肠积气3例(6.5%).结论 IBS的小肠钡餐造影有功能性X线改变,这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小肠扭转中的价值。方法搜集行全腹CT增强扫描且经手术证实的小肠扭转患者9例,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行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上静脉(SMV)成像,分析其在小肠扭转中的表现。结果 9例小肠扭转患者中,6例全组小肠扭转,AV重建显示SMA左侧的空肠动脉呈螺旋状或圆弧形向右侧旋转,分支远段位于右侧,SMV及分支与同名动脉伴行;3例部分性空肠扭转显示上端局部空肠动脉分支由SMA左侧呈圆弧形向右旋转,SMV及分支未能明显显示异常。小肠扭转诊断准确率100%(9/9)。结论 MSCTA能根据空、回肠动脉的走行、分布等,为快速、准确诊断小肠扭转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60岁。以中上腹疼痛,疼痛主要位于上腹及两胁肋部,腹胀、伴恶心、呕吐不适9年来院求诊。临床初诊为消化道溃疡。来我院做胃肠钡剂造影检查:食管、胃各部形态、结构未见异常;十二指肠水平段、升段见数个由肠壁向外突  相似文献   

8.
刘孝臣  吴平 《吉林医学》2013,34(1):111-113
目的:评价口服等渗甘露醇(2.5%)MS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8例患者于1 h内口服完2 000 ml等渗甘露醇溶液,在扫描前15 min肌内注射反应654-2 20 mg,获得影像资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总结小肠疾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小肠充盈良好率高,小肠黏膜、系膜血管、肠壁结构显示清晰,能够准确发现肠壁、腔内、腔外病变。18例中发现小肠Crohn病6例,淋巴瘤2例,间质瘤1例,转移瘤1例,18例中CT小肠造影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诊断准确率暂时94.4%。结论:口服等渗甘露醇CT小肠造影是一种诊断肠道病变,尤其对肠壁、腔外病变的有较高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肠憩室合并间质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2岁,以“间歇性腹痛、血便3日,加重4日”为主诉入院。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小肠走行异常,第3、4组小肠向右中下腹聚拢,于空肠末端下壁可见一形状类三角状的带蒂样突起,其边缘不光整,基底凹凸不平,周围粘膜皱襞走行不规则(见图)。余未见异常。肠系膜动脉造影:空肠末端血  相似文献   

10.
CT小肠造影对小肠Crohn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T小肠造影对于小肠Crohn病的诊断价值及其限度。 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15例经肠镜、手术和病理诊断的小肠Crohn病患者口服等渗甘露醇后行腹盆CT扫描,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评价其CT异常征象。 结果15例患者小肠充盈评分2.87&#177;0.99(1~4分),CT小肠造影病变表现为肠壁增厚13例(87%),强化增加12例(80%)。发病部位仅累及末段回肠9例(60%),空回肠多个节段受累5例(33%),小肠和结肠同时受累1例。肠管周围蜂窝织炎6例(40%),脓肿和炎性肿块2例,瘘管形成1例。门脉期图像对诊断最有帮助。 结论口服等渗甘露醇小肠充盈可满足诊断要求,CT小肠造影可显示Crohn病病变肠壁及其周围并发症,对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及评价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肠钡餐逆行注气双重造影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20例小肠钡餐逆行注气双重造影的资料,对造影过程中使用的造影剂浓度、用量、造影方法及辅助药物的使用进行讨论。并指出本法的优缺点,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2.
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是指初始内镜检查(包括胃镜和结肠镜)阴性而不明来源的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3%~5%,病变部位常位于小肠。传统的检查技术如肠系膜动脉血管造影、腹部核素扫描和小肠钡餐检查等诊断阳性率均不高,致使不少患者长期不能确诊。近年来,胶囊内镜和推进式双气  相似文献   

13.
刘静  余晖  焦俊  王黔  赵朝伦  王波  文伟 《重庆医学》2016,(6):799-80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小肠造影(MSCTE)在小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组织病理学或临床治疗证实病因为小肠梗阻的患者MSCT平扫及MSCTE资料,计算MSCTE及MSCT平扫判断小肠梗阻部位、程度的准确性和MSCTE在小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准确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敏感性.结果 52例患者中机械性小肠梗阻46例,血运性肠梗阻5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其中37例有MSCT平扫资料.机械性小肠梗阻中32例有MSCT平扫资料,MSCTE与MSCT平扫判断机械性小肠梗阻部位、梗阻程度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E对小肠梗阻病因的诊断正确率高于MSCT平扫(P<0.01);MSCTE对小肠梗阻病因诊断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9.62%,敏感性为90.38%.结论 MSCTE在小肠充分扩张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对小肠梗阻病因的诊断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法CT小肠造影在诊断克罗恩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拟诊为小肠克罗恩病患者40例,进行改良法CT小肠造影,分析克罗恩病典型CT征象,计算患者所受电离辐射总量。结果:40例患者中累及回肠30例,盲肠部10例,中段回肠7例,近段回肠2例,阑尾1例,十二指肠2例,发现5例肠内瘘。每例患者平均辐射剂量为8.2±1.2mSv,明显低于常规使用剂量。结论:与传统CT小肠造影相比,改良法CT小肠造影不仅能清晰显示小肠克罗恩病典型CT征象和肠瘘,而且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袁媛  高旭宁  范一宏  许茂盛 《浙江医学》2013,35(13):1269-1271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检查和消化内镜对克罗恩病(C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4例CD患者,先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检查,再行消化内镜检查,其中小肠MSCT检查24例,结肠镜检查22例,胶囊内镜检查2例。结果24例CD病患者小肠MSCT检查显示节段性肠壁增厚并异常强化,肠腔狭窄5例,木梳征5例,肠系膜淋巴结增生10例,腹腔脓肿1例,不完全肠梗阻2例。小肠MSCT检查中病变范围累积结肠22例,回肠24例,盲肠5例,直肠1例。小肠MS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0%、77%、67%、67%,消化内镜为36%、61%、44%、53%。结论小肠MSCT检查是诊断小肠CD的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并可判断病变的活动期,能较好的评估活动性CD,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与肠胶囊内镜(BCE)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常见小肠肿瘤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小肠肿瘤患者的MSCTE及BCE检查资料,对比分析MSCTE、BCE单独及联合诊断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及病灶大小的符合度。结果 MSCTE与BCE联合诊断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一种检查手段(P<0.05);对MSCTE、BCE及联合诊断的病灶大小测值与病理测值进行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98、0.966、0.995。结论 MSCTE与BCE联合应用能提高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及术前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对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查前肠道准备后,口服2.5%等渗甘露醇1 500~2 000ml,检查前20分钟肌注山莨菪碱10mg。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主要有MPR、VRT、MIP,对小肠充盈程度进行评价。结果:34例均经临床或手术证实。小肠粘连CT表现异常23例(68.6%),其中小肠肠管粗细不均匀6例(26.1%);肠管增粗12例(52.2%);肠壁束带征5例(21.7%);腹部血管主要分支分级:I级23例(67.6%),II级6例(17.6%),III级5例(14.7%)。结论:CT小肠造影是新型、无痛苦、简便有效检查方法,可作为检查手术后肠粘连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气囊小肠镜及小肠CT造影(CTE)对诊断小肠间质瘤的部位及大小的准确性,分析术后病理危险度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单气囊小肠镜及CTE,发现小肠占位,同时病理诊断证实为小肠间质瘤的患者共21例。比较小肠镜及CTE与术中对肿瘤部位及大小的诊断准确程度,分析病理危险度与临床表现及年龄、性别等的相关性。结果 2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便血16例(76.2%),腹痛5例(23.8%)。年龄23~78岁,平均(53±15.31)岁,小肠间质瘤多位于空肠上段,小肠镜、CTE对肿瘤大小的测定与术中测定大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E对肿瘤大小的诊断优于小肠镜。单因素分析,病理危险程度与年龄、血红蛋白、症状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小肠间质瘤好发于空肠上段;辅助检查小肠镜、CTE对肿瘤大小的测定比真实测量值偏小,与小肠镜相比较,CTE更接近真实测量值;病理风险度与年龄、临床症状及出血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中 ,对小肠出血原因及部位的诊断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是小肠出血的诊断手段之一。我院 1 992年 1 0月至 2 0 0 2年 1 2月运用此项技术对 1 6例小肠出血进行诊断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6例患者中 ,男 1 2例 ,女 4例 ,年龄 1 5~ 70岁 ,平均 4 2 .5岁 ,病程最长 4年 ,最短 1 d,平均 1 38d;呕血伴血便 5例 ,黑便 1 1例 ,伴休克 6例 ;急性出血 1 2例 ,反复出血 4例 ;1 6例均经手术证实为小肠出血。经手术治疗后止血。1 .2 方法 :对临床考虑小肠出血患者送放射科进行选择性腹腔…  相似文献   

20.
我院 1 990年~ 2 0 0 1年 ,对术前及术中未能确诊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 2 3例 ,采用术中肠镜检查 ,以明确病变部位及原因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3例中男 1 5例 ,女 8例 ,年龄 1 8~ 72岁 ,平均 4 5岁 ,病程最长 2 .5年 ,最短 8d,全部患者均以大量排鲜血便或暗红色血便为主诉入院 ,术前均经胃镜、肠镜检查 ,排除了胃、十二指肠球部和结肠病变 ,经 B超或 MRI腹部检查排除胆道和胰腺出血 ,并且经止血、扩容、输血等内科综合治疗 3d未能止血或止血后住院期间再次反复出血。1 .2 方法 :2 3例均行剖腹探查和术中肠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