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8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显微结构进行性改变及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是由衰老和绝经等生理因素引起。现将近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生理性退行性改变在骨骼系统出现的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为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包括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预测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约为7.0%,共有8826万人,男女之比为1:6。研究表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年龄、遗传、营养状态、激素、免疫机能等因素有关。已知雌激素(尤其是雌二醇)的降低是绝经后妇女发病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7.8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显微结构进行性改变及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是由衰老和绝经等生理因素引起.现将近年来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与防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症的定义为:由骨量低下、骨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美国围立卫生研究院则强调,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疾病(老年人随年龄增大,骨量一般会逐渐减少),同时也是一种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发病原因与遗传、年龄增加、性激素分泌减少、营养、疾病、手术、用药等因素紧密相关。骨质疏松症特征为骨质含量和骨密度降低,骨组织细微结构破坏,骨的力学功能减弱,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因骨质疏松后期所致骨骼病变目前尚无法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osteoprosis)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分为2种亚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又称绝经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型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药物引起。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中,大部分是骨吸收抑制剂,通过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如雌激素)或减少破骨细胞活性(如双膦酸盐)来抑制骨的吸收,防止骨量过多丢失。  相似文献   

9.
施岚  贺宇红  赵洁 《家庭医药》2016,(9):151-152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机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1])。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I型和II型,I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I型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2])。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男性发病率为35.8%,女性为73%。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后,骨密度下降、骨强度降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骨折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的性激素补充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Ⅰ型,主要表现为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而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疾病。由于该病的隐匿性,这种疾病被认为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个“无声的杀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因素相关:1.绝经前骨量峰值的高低。骨峰值与遗传、生活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发病原因与遗传、年龄、性激素分泌减少、营养、疾病、手术、用药等因素紧密相关。骨质疏松症的特征为骨质含量和骨质密度降低,骨组织细微结构破坏,骨的力学功能减弱,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骨质疏松症后期所致骨骼病变目前尚无法根本治愈,极易发生其他并发症,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所以,  相似文献   

12.
<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骨密度(BMD)降低而导致骨折发病风险升高为特点的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中医《内经》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归属于"骨痿"和"骨痹"等范畴。河北省居家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位居慢性病第五位[1],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较为成熟,疗效肯定[2],但由于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临床中药治疗逐渐增多,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论证理论,自拟中药组方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3.
刘礼金  许永武 《江西医药》2008,43(3):248-25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寿命的逐步延长,骨质疏松症已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脆性增高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据统计骨质疏松骨折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威胁仅次于心血  相似文献   

14.
周南会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121-112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随着社会老龄化和2型糖尿病(DM)发病率的逐年增高,骨质疏松症越来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骨密度(BMD)是衡量骨量、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因此,近  相似文献   

15.
<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在临床上好发于绝经女性和老年人患者,是一种以组织细微结构退变和单位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由器官生理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减少和年龄老化、营养因素、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并可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痛、身长缩短、骨折、驼背等症状,其中腰背部疼痛约占67%~([1]),多为钝痛,并可向脊柱两侧扩散。补肾通络方是邹本贵教授三十余年在临床上辨证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经验方,其临床疗效满意。本研究采用补肾通络方联合维D钙咀嚼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骨骼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后者主要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骨质疏松。而前者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增加,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及骨本身生理退行性改变引起的。我国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起步较晚,骨质疏松防治药物的研究起步更晚。为了更好地进行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本文对国内外骨质疏松防治药物综述如下:(为了叙述方便,将骨质疏松防治药物分为两大类,即抑制骨吸收药物及促进骨形成药物)。l抑制骨吸收的药物这类药…  相似文献   

17.
<正>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发生在老年及绝经期后的骨质疏松症。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瞭,也有人认为骨质疏松是生理的。骨质疏松的原意是骨骼多孔,各个单位内骨组织减少,留下的骨和其他组织生化方面和组织学的一般标准都正常,不影响体内钙的平衡,但影响骨的结构功能,容易发生骨折和疼痛。  相似文献   

18.
李朦  袁耿彪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308-23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2001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OP的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2个方面,即骨质量及骨矿密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OP有3种类型,包括原发性OP、继发性OP和特发性OP。  相似文献   

19.
池玥  夏维波 《药品评价》2012,9(19):33-40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骨折的发生。临床上采用延缓和减少骨量丢失,争取重获骨量,增加骨骼强度而达到此目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分为基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系统退化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和骨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我国估计有6944万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