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中医药治疗疗效,为筛选有效的治疗肝癌的中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健脾消痰散结方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后的患者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疗程12周,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生活质量情况及治疗组1年、2年、3年的生存率。结果:①在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78.13%、63.33%;在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积分分别为20.31±9.19、24.63±5.6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生活质量改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积分分别为74.06±7.96、66.97±8.02,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甲胎蛋白(AFP)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818.63±327.13)ng/mL、(744.88±235.46)ng/mL,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术后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候,应用健脾消痰散结方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消痰散结方对胃癌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胃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浸润转移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常规培养人胃癌MKN-45细胞株;体内建立裸鼠人胃癌皮下种植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裸鼠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结果:中药组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14)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消痰散结方具有抑制胃癌细胞浸润转移作用的机理可能与其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减少对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P16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探讨消痰散结方抗癌作用机制。方法培养胃癌细胞系MKN-45,制备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中药组。中药组给予消痰散结方水煎剂(含原药材2.51g/mL),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6周。称重法测定抑瘤率,RT-PCR法测定P16基因表达,Methylight法测定P16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消痰散结方能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达54.82%。消痰散结方能逆转P16基因甲基化,增加P16mRNA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痰散结方可以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生长,逆转P16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消痰散结法"治疗胃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的恶性肿瘤,虽然西医治疗手段在不断发展,但由于侵袭转移、化疗耐药等问题的存在及难解决,其有效率始终徘徊不前.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针对病人出现的不同情况辨证用药,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抗肿瘤生长、转移及侵袭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其疗效己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消痰散结方对胃癌组织核转录因子活性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模型,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胃癌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B胶粘贴法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消痰散结低、中、高剂量组,5-Fu组,每组8只,采用EMSA方法检测胃癌组织NF-κB活性的表达。结果:①消痰散结方低、中、高剂量组的平均瘤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②消痰散结方低、中、高剂量组NF-κB的活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逐渐降低,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消痰散结方低剂量组NF-κB的活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痰散结方中、高剂量组、5-Fu组NF-κB的活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消痰散结方有明显的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②消痰散结方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而阻断胃癌细胞增殖进程,可有效抑制胃癌发展。  相似文献   

6.
消痰散结方对胃癌组织细胞粘附分子CD44、CD49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消痰散结方对胃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消痰散结方和化疗药环磷酰胺(CTX)对胃癌组织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消痰散结方的抑瘤率达45.2%,且消痰散结方能降低 CD44、CD49 d 的表达。结论:消痰散结方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组织间质中某些粘附分子的表达而起到阻滞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世界各种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胃癌属中医的“反胃”、“胃反”、“噎膈”等范畴。我国古时诸多医家对于胃癌便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类似胃癌的中医病名称做“反胃”,即“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日反胃”。又如《景岳全书发挥》中把胃癌称做“胃反”,即“膈者在胸膈胃口之间,或痰或瘀血或食积阻滞不通,食物入胃不得下达而呕出,渐至食下即吐而胃反矣”,多属虚实夹杂之顽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消痰散结方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系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探讨该方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胃癌细胞系MKN45、BGC823,制备消痰散结方药物血清.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无药大鼠血清)、药物血清组(消痰散结方药物血清)、5-Aza-CAR组(5-Aza-CAR).CCK-8测定细胞活力,RT-PCR法测定P16基因表达,Methylight法测定基因P16甲基化水平.结果 5-Aza-CAR和消痰散结方含药血清给药后72h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在MKN45细胞系中经过5-Aza-CdR和消痰散结方含药血清给药后72h后细胞增殖分别降低为76.14%和83.15%,在BGC823细胞系中经过5-Aza-CdR和消痰散结方含药血清给药后72h后细胞增殖分别降低为76.17%和83.44%,且消痰散结方药物血清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5-Aza-CdR组.5-Aza-CAR和消痰散结方药物血清均能逆转P16基因甲基化,增加P16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消痰散结方可以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生长,逆转P16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MKN-45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微卫星不稳定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KN-45人胃癌细胞株建立裸鼠皮下瘤模型皮下传3代作为实验模型的瘤源,采用OB胶粘合法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30只模型裸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化疗组,每组10只。中药组给予消痰散结方(0.4 mL/天)灌胃,化疗组给予喃氟啶0.4 mL/天灌胃,模型组无干预措施。用药6周后,测瘤质量、计算抑瘤率,检测5个微卫星不稳定位点(D17S250、D2S123、D5 S346、Bat-25和BAT26)的大小、峰高度及峰面积。结果中药组抑瘤率为40.84%,中药组的瘤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高度微卫显不稳定发生率为70%,低度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为30%,使用消痰散结方治疗6周后,微卫星位点趋于稳定,均表现为微卫星稳定。结论消痰散结方对微卫星不稳定MKN-45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痰散结方对MKN-45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微卫星不稳定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KN-45人胃癌细胞株建立裸鼠皮下瘤模型皮下传3代作为实验模型的瘤源,采用0B胶黏合法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20只模型裸鼠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予消痰散结方干预6周后,测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并检测5个微卫星不稳定位点(D17S250、D2S123、D5S346、Bat-25和Bat-26)。结果中药组的瘤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抑瘤率为40.84%。模型组的肿瘤组织中能扩增到5个微卫星位点,其中微卫星位点D2S123、D5S346出现某些延长和缩短。使用消痰散结方干预6周后,微卫星位点D2S123、D5S346的变异趋于稳定。结论消痰散结方能抑制MKN-45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的微卫星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消痰散结方对胃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胃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浸润转移的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培养MKN-45人胃癌细胞;建立裸鼠MKN-45人胃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裸鼠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表达。结果:中药组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结果与之相反。结论: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浸润转移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表达、减少对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2.
消痰散结方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痰散结方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30只裸鼠右前肢腋部皮下移植人胃癌瘤块建立荷瘤模型。造模后的荷瘤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消痰散结组(10只)和多西环素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4周后,脱颈椎处死荷瘤鼠。剥取肿瘤,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计数肿瘤中VM的数量;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胃癌作为临床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仍然常年位居肿瘤相关性死亡的第二位。早期手术仍然是胃癌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胃癌术后患者5年内复发转移几率高。我科结合临床及基础研究,创新性提出"胃癌痰证理论",并根据各阶段患者不同的病理基础和临床特点,制定了消痰散结法的5年全程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多靶点,多途径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差异蛋白质组学探讨消痰散结方干预胃癌裸鼠模型的部分效应机制。方法20只BALB/c—nu/nu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移植人胃癌MKN-45瘤块制备胃癌裸鼠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模型组、干预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消痰散结方,剂量均为0.4mL/(只·d),14d后全部处死取材。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肿瘤组织总蛋白,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串联质谱及数据库查询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获得分辨率高和重复性、稳定性好的肿瘤组织2-DE图谱。经质谱鉴定的3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中与细胞周期、增殖、分化与凋亡作用相关的4个蛋白分别是钙调蛋白、钙周期素结合蛋白、热休克蛋白27、热休克蛋白60。与模型组比较,在干预组中热休克蛋白27表达明显增高,热休克蛋白60、钙调蛋白、钙周期素结合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对细胞周期、增殖、分化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调节可能是消痰散结方治疗胃癌的效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模型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B胶粘贴法,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消痰散结方低、中、高剂量组,5-Fu组,每组8只,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环氧化酶(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消痰散结方低、中、高剂量组的平均瘤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②消痰散结方中剂量组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③消痰散结方高剂量组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5-Fu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MKN-45细胞原位移植瘤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作用是多靶点的,有较好稳定下调胃癌细胞COX-2蛋白表达的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郭维  魏品康  桂牧微 《新中医》2010,(12):113-115
目的:研究消痰散结方对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探讨消痰散结方抗癌作用机制。方法:培养胃癌细胞系MKN-45,制备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造模后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中药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消痰散结方水煎剂。称重法测定抑瘤率,RT-PCR法测定E-cad基因表达,Methylight法测定E-cad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消痰散结方能抑制肿瘤生长以及转移,抑瘤率达45.17%。消痰散结方能逆转E-cad基因甲基化,增加E-cad mRNA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消痰散结方可以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转移,逆转E-cad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消痰散结方联合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晚期胃癌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选自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抽取平均分两组,各有40例,对照组采取卡培他滨维持化疗,观察组采取消痰散结方联合卡培他滨维持化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内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卡氏功能评分(KPS)、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观察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复发转移率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复发转移率55.00%(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67.50%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32.50%(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KPS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改善(P<0.05),MMP-3、MMP-9有所升高,但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80.00%明显优于对照组50.00%(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总不良反应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2.50%(P<0.05)。结论:晚期...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3,(9):1111-1112
目的:综合评定消痰散瘀抗癌方配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胃癌患者为受试者,随机设立中药配合化疗(治疗组)、化疗两组(选择及设组时注意基线平衡),通过观察肿瘤标记物CEA,症状及生存质量改变情况及毒副反应,了解治疗组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症状及生存质量改变情况与化疗组比较明显优于后者。肿瘤标记物CEA结果化疗组稍高于中药组配合化疗。T细胞亚群两组间中药组配合化疗组稍高于化疗组。结论:消痰散瘀抗癌方的治疗能提高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消痰散结方对MKN—45人胃癌细胞E—Cad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骨癌组织中胃癌细胞粘附分子E-Cad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作用环节,方法:制备消痰散结药物血清,体外培养MKN-45人胃癌细胞,拟消痰散结方药物血清干预培养细胞,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胃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结果:中药组胃癌组织中E-Ca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环节可能和影响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粘附性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B胶粘贴法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消痰散结低、中、高剂量组,5-Fu组,每组8只,观察消痰散结方干预胃癌组织NF-κBP65蛋白、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性。结果:①消痰散结方中、高剂量组、5-Fu组NF-κBP65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消痰散结方中剂量组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消痰散结方高剂量组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③胃癌细胞中NF-κBP65蛋白与COX-2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r=0.952,P0.01)。结论:胃癌MKN-45细胞中存在着活化的NF-κB及高表达的COX-2蛋白,并且存在线性相关,消痰散结方可能通过其抑制NF-κB活性,阻断了NF-κB对COX-2的活性调控,使胃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从而阻断胃癌发展,控制胃癌复发与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