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防止或减少人工晶体植入后的角膜性散性。方法 用圈套切割器行囊袋内手术碎核,并在巩膜作一6mm隧道小切口摘除白内障和植入人工晶体共治疗20例(2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结果 初步疗效满意,术后1 mo矫正视力≥0.5者占80.0%,角膜散光度平均为1.10±0.86,与同期大切口手术者相比,差异显著(P<0.001)。结论 本术式能显著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度,确保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有良好的推广普及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角膜屈光手术后,不管用什么方法计算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术后的目标屈光度定位在角膜屈光术后稳定的屈光度,所得到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同样反映的是术眼的自然晶状体的屈光度。我们把角膜屈光手术前的人工晶状体计算结果定义为"术前等效人工晶状体度数",而角膜屈光手术后的人工晶状体计算结果定义为"术后等效人工晶状体度数"。从理论上讲,二者应该是相等的。如果二者之间存在差异,那么此间的差异就说明了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各类人工晶状体计算  相似文献   

4.
通常对角膜穿孔伤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治疗习惯用传统的分期手术。由于近年来白内障手术设备、器械及手术技巧的日臻完善 ,角膜穿孔伤并白内障采用修补术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 (IOL)植入术的优势已显现。现将我科近 3年的 7例手术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7例 ,均为单眼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2 3~ 4 5岁 ,平均 34岁 ,均为锐器伤 ,角膜旁中央以外穿孔伤 ,伤口最长 11mm ,最小 3mm ,4例虹膜脱出 ;6例瞳孔变形或 /和瞳孔缘撕裂 ;6例晶体前囊损伤 ,1例前后囊均损伤伴少许玻璃体脱出。随诊时间最短3小时 ,最长 4天。伤眼视力…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 患者男,77岁,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2年,诊断为右眼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检查:右眼视力数指/10cm,光定位及色觉分辨正常,B超显示右眼玻璃体混浊,后巩膜轻度葡萄肿。右眼角膜曲率K值43.22,眼轴长22.44mm,因晶体混浊严重,电脑验光仪未测得右眼屈光度(患者自诉右眼原有近视,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脱离是白内障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又因为瞳孔不易散大,后囊膜增生,人工晶体反光及像差使周边眼底检查非常困难,裂孔发现率低,故手术成功率低。我科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5例5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曾令柏  曾汉玫 《云南医药》1998,19(4):307-308
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广泛开展,各种并发症也会随之增加,我院自1996年4月至1997年6月收住院4例人工晶体取出术,现报告如下。病例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37~76岁,平均59岁。3例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1例为先天球形晶体—短指畸形综合征(Mar...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有效护理。方法回顾分析300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按入院先后将30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150)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教育组(n=150)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其他服务;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出血、感染、角膜严重水肿;教育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3%(292/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235/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临床护理措施加上患者健康教育,能够预防白内障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无巩膜瓣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25眼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无巩膜瓣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手术15例,二期手术10例。结果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追踪8个月。视力≥0.5有22例,占88%,低于0.5有3例,占12%。术后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角膜失代偿、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矫正无足够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的屈光状态,提高患者视力,无巩膜瓣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 Fine开展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用于白内障手术后,国内外眼科界为追求白内障手术最佳疗效,不断革新手术,取得新进展。我院从 1999年开展经颈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术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人工晶体植人术,效果满意,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性白内障44例(44眼),并发性白内障4例(4眼),外伤性白内障2例(2眼),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55-90岁,平均67.4岁。晶体核硬度 Ⅱ级 8眼,Ⅲ级 28眼,Ⅳ级 14眼。术前视力光感至0.3。超声乳化仪采用美国Storz;Pro…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人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因其切口小、组织损伤小、术后散光小、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和术后患者活动不受限等优点而被国内外眼科学者所推崇.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已得到迅速开展.我院自1999年12月到2000年8月共开展超声乳化术96例(105眼)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系我院门诊手术病人,其中男37例,女59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19岁,平均69岁,其中单眼手术87例.双眼手术9例,共105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显微手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晶体植入术已在我国迅速广泛地开展起来,因术后不需戴镜即可获得良好视力,故已被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接受。但手术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护理,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共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480例(500眼),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袁军  周尚昆 《医药论坛杂志》2013,(1):84+86-84,86
目的观察无晶体眼后房型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24眼)因后囊破裂等一期没能植入人工晶体的患者,采用后房型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进行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人工晶体位置及眼部情况等。结果手术后患者裸眼视力得到明显提高,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治疗前后矫正视力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随访6个月没有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于无晶体眼而言,二期后房折叠型人工晶体悬吊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较小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65岁,15年前因视力下降被确诊为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接受虹膜周边切除,联合右眼小梁切除术及左眼巩膜下咬切术后一年,又因视力下降诊断为双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近一年来视力下降至仅辨人影于1993年5月29日和8月19日先后住入我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米数指,左眼眼前数指,双眼光投射好,能辩红绿色,角膜透明,前房浅,虹膜膨隆,右眼11及12点和左眼12点虹膜周切处,已机化封闭,双眼瞳孔小而园,光反射不敏感,虹膜及大部份瞳孔缘后粘连,晶体为乳白色混浊,眼球压力及运动正常,眼底看不进,双眼球B超无异常回声.全身情况尚可,血糖4.3mmol/L.1993年5月31日左眼在局麻下,避开11至1点巩膜下咬切切口,作1:30至6点角巩膜缘切口,并在1:30处做虹膜根切孔,经孔伸入显微虹膜恢复器,剥离晶体虹膜间粘连,在7及4点处切开瞳孔缘,扩大不能散开的瞳孔,切开晶体前囊娩出混浊晶体囊内容物,抛光后囊、植入屈光度 20D后房人工晶体,1993年8月19日,  相似文献   

17.
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矫正白内障术后屈光不正的理想方法。通过对32例(37只眼)行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观察,探讨手术前,后的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倪升荣  陶明春 《江西医药》2010,45(4):343-344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中一种改进人工晶体悬吊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悬吊针先从2点钟方位(或对角线方位)据角巩缘1mm处出针,接着在该出针处进针在巩膜层间沿后极部方向行走约1mm出针,接着在出针孔再进针,在巩膜层间Z型行走,后剪断悬吊线。另一针从8点钟方位出针,如上述同样的方法行针,这样人工晶体悬吊完成。结果25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悬吊术顺利完成。结论改进的白内障人工晶体悬吊操作难度明显降低,省时,创伤小,不易发生人工晶体偏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唐延敏 《贵州医药》2003,27(4):366-367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寿命的逐渐延长,老年人常见眼病之一的白内障在糖尿病患者中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大。在主要致盲眼病中,白内障是主要原因占首位,其中又以老年性白内障为首位,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发生比正常人要早,如果白内障影响眼底病变的治疗,应尽早手术摘除晶体。我们通过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