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六西格玛法缩短门诊胃肠镜检查预约等待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蓓蓓  冯超 《西部医学》2011,23(12):2492-2494
目的缩短门诊患者胃肠镜检查预约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的定义,实施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对门诊患者胃肠镜检查流程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导致预约等待时间长的原因作为关键点进行改进。结果改进后胃镜检查预约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了6天,肠镜检查预约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了14天,病人相关满意度提高了9.45%,较改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有效地缩短了胃肠镜检查预约等待时间,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率,降低了医疗纠纷,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2002年台州医院择期手术病人的术前待术时间长达100小时(约4天),这一方面造成了医院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直接造成每个手术病人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随之下降。如何缩短医院住院手术病人的术前待术日,降低平均住院日,已成为当务之急。由此,我们选择了骨科的择期手术病人,应用六西格玛的理论和方法,找出缩短术前待术日的几个关键点和主要相关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收到明显效果。我们将有关措施在全院推广,以缩短术前待术日,降低平均住院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4.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CT检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然而,在CT检查病人中,部分是急诊、重症病人、意外创伤甚至是肿瘤性病变等。由于起病急、变化快。使病人及家属精神上、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从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因此,做好CT检查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CT检查已成为急救病人获得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急救病人发病来势凶猛,入院后抢救的1 h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黄金时间",而快速正确无误的CT检查结果是临床抢救病人至关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讨研究大肠癌行螺旋CT检查前的有效护理措施,总结综合护理对大肠癌患者的有效性,以提高螺旋CT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水平。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3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检查前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检查前综合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检查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屏气完成检查比例高,出现运动伪影比例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大肠癌患者螺旋CT检查前给予综合护理具有较好效果,可提高检查成功率,避免运动伪影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左玲芝  刘惠萍 《新疆医学》2007,37(5):303-304
随着多排螺旋CT的逐步普及,适用检查范围的增加,需要检查的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MSCTA成像速度快、无创、安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血管及冠状动脉检查手段。我院自2006年2月引进64排螺旋CT以来,每天就医检查的患者较多,CT检查平均约100人次/天,检查前还需预约1~3天左右。由于患者多,等待时间较长、停留时间短、[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缩短住院患者影像检查预约时间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信息系统中2013年1-8月患者某四项(A~D)影像学检查的预约时间数据.按改进计划实施时间将数据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其中1~4月为计划实施前数据,5.8月为计划实施后数据。采用RCA法查找l。4月预约时间较长的根本原因,制订针对性改进计划,并对计划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预约时间较长的根本原因为预约患者数量显著增加、预约流程沟通不畅和检查难度增大:改进计划实施后,各监测指标均有所提高,24h预约完成率A项检查提高最多达15.29个百分点(P=0.000),D项检查提高最低为7.74个百分点(P=0.000);C项检查与D项检查48h完成率分别为99.85%和99.80%,接近100%。结论RCA法为缩短影像检查预约时间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CT检查登记预约服务流程现状的基础上,从缩短预约时间、减少检查用时和合理安排病人扫描顺序等方面介绍了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改善登记预约流程,使CT检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临床诊治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吴兰 《大家健康》2008,(1):58-58
我母亲因突发眩晕到医院看病,医生建议她作头部的磁共振(MR)检查,我想知道,为什么医生不给她作CT检查呢?是不是MR检查头部更优越?  相似文献   

12.
南松芹  丁建平  张丽萍 《吉林医学》2007,28(10):1237-1238
近年来,急诊病人的首选方法为CT检查,由于CT扫描速度快,诊断率高,深受临床工作者的认可,使CT在急诊病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在临床喉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喉癌患者68例,全部进行螺旋检查和病理学临床诊断,回顾性比较患者的螺旋CT检查诊断结果及病理临床诊断结果。结果:经回顾性比较分析,螺旋CT检查诊断喉癌的敏感度为82.98%,特异度为95.24%,准确度为86.76%。经病理证实阳性病例全部为鳞癌,其中声门上癌21例(44.68%),声门型喉癌20例(42.55%),跨声门型喉癌6例(12.76%)。结论:使用螺旋CT检查在喉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比较清晰、准确的反应喉癌侵犯范围,对于喉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64排多螺旋CT在冠状动脉检查方面相对于血管造影及16排等老式螺旋CT的冠脉造影的优越性及临床价值,并探讨64层多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可能被低估了的准确度。方法:采集216例成功的64-SCT的冠脉造影检查结论与血管造影检查结论的比较分析。并且比较64-SCT的检查方式与血管造影和16排等老式CT机的优越性。结果:64-SCT冠脉造影在血管狭窄方面比血管造影显示的程度大,64-SCT比16排等老式螺旋CT速度更快。结论:64-SCT冠脉造影与血管造影的结果偏差可能源自客观因素,64-SCT冠脉造影的准确性可能被低估,64-SCT在冠状动脉检查方面较血管造影及16排等老式CT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周凤翔   《中国医学工程》2015,(1):180+182
目的探讨DR和螺旋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鼻骨骨折患者,同时进行常规的普通X光检查、DR检查和螺旋CT检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采用普通X光检查方法对80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检查,判定骨折患者38例,占47.5%,疑似骨折患者28例,占35%,非骨折患者14例,占17.5%;采用DR检查方法对80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检查,判定骨折患者55例,占68.75%,疑似骨折患者20例,占25%,非骨折患者5例,占6.25%;采用螺旋CT检查方法对80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检查,判定骨折患者79例,占98.75%,疑似骨折患者1例,占1.25%,非骨折患者0例,三种方法相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DR及螺旋CT对鼻部骨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螺旋CT诊断率明显高于DR。  相似文献   

16.
董医 《大家健康》2009,(3):51-51
王大夫:我爸因肺癌住院了。为了更好地确定病灶范围,医生建议他接受医院最新引进的螺旋CT全身检查、请问,应用螺旋CT对疾病的诊断有什么优点?  相似文献   

17.
256层CT在全身血管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螺旋CT(metuhid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是CT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的问世极大地拓宽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尤其是64层螺旋CT,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容积数据采集,该技术在无创性影像诊断学中开创了一个全新领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临床检查手段之一。近年来,新的MSCT系统——256层CT问世,为影像诊断提供了新的契机。我院的256层CT(Brilliance,iCT)拥有目前最快旋转速度、最高输出高压发生器、散射线最低和最宽的Nano探测器、最低剂量和重建技术。现针对其软硬件特点、技术优势及其在全身血管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以利于临床医生和医技人员更好地了解该机器的性能与特点,充分发挥设备潜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2012年10月开展双源CT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双源螺旋CT扫描机。由于开展时间短,经验少,对需要CT增强检查的急重症患者,都是先作CT平扫,等待病情好转后再作增强扫描。这样给临床医生的正确诊断带来极大不便,往往会延误患者的治疗。2012年11月起,在参考相关文献及进修学习后,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了周密的护理计划,在造影检查中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为176例急重症患者即时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鼻骨骨质较薄,容易发生骨折,临床医生常规根据外伤史、触诊检查和x线摄影鼻骨侧位片进行诊断,但由于鼻骨两侧对称,在侧位片上因影像重叠和局部软组织肿胀等原因常常导致漏诊。因此,笔者对临床及DR检查怀疑鼻骨骨折或鼻骨骨折不明显的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婴幼儿的CT扫描技术,特别是CT增强扫描技术,与成年人相比有其特殊性。如患儿扫描前的准备;患儿扫描过程中及扫描后的监护;造影剂的选择及剂量合理的应用;出现意外的正确处理等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我院2000年-2007年间的28例婴幼儿CT增强扫描的技术特点做一剖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