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阐述了有关运动病机理的感觉冲突学说、神经不匹配学说,耳石学说、体液转移学说、神经毒性假说、血液动力学改变学说、神经递质假说,并讨论了药物抗运动病机理中的中枢激动作用和钙通道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动病与抗运动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有关运动病机理的感觉冲突学说、神经不匹配学说、耳石学说、体液转移学说、神经毒性假说、血液动力学改变学说、神经递质假说,并讨论了药物抗运动病机理中的中柩激动作用和钙通道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3.
癫痫这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仍在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癫痫的药物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左乙拉西坦(LEV)被认为是有预防癫痫形成并具神经保护作用的化合物之一。LEV的主要功能受体突触小泡糖蛋白2A是维护突触兴奋-抑制功能平衡、调节神经囊泡转运、改变神经线粒体通透性等生物效应的主要调节分子,LEV的多种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调节突触囊泡蛋白2A受体功能有关。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LEV保护认知、抗氧化、抗凋亡、抗炎等多方面生物效应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分析37例麻风病人皮肤神经末梢的数量和形态改变,以及36例的血中抗神经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各型麻风病人均有皮肤神经末梢的数量减少及形态改变,大多数病人循环血中存在抗神经抗体。作者认为观察皮肤神经末梢改变与检测血中抗神经抗体相结合,对麻风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檗碱具有抗菌、抗炎、降血糖、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抗肿瘤等多种作用。近年来,关于小檗碱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作为一种多靶点治疗的药物,小檗碱对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等多种神经损伤动物/细胞损伤模型均有保护作用,涉及抗神经炎症、抗氧化应激、抗凋亡、调节神经递质的多种机制。本文综述近年来小檗碱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及其分子机制,提出小檗碱作为神经保护药物的可能,希望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雷贤明 《海南医学》2014,25(4):544-546
孕酮作为与受损神经修复有关的神经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研究表明,孕酮可通过减轻脑损伤后脑水肿、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减轻炎症反应以及抗自由基产生、稳定细胞膜、保护血脑屏障、调节一氧化氮生成、抗神经兴奋毒性等发挥神经营养及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B型钠尿肽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世明 《广东医学》2003,24(9):919-920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heartfailure ,CHF)的进展与心室重构有关 ,而心室重构过程与两组作用相反的神经激素的激活密切相关。缩血管神经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 -1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除缩血管作用外 ,还有抗利钠、抗利尿和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扩血管的神经激素如钠尿肽、前列腺素、激肽系统等则有利钠、利尿和抗细胞增殖的作用。CHF时 ,缩血管神经激素占优势 ,导致血管收缩、钠水潴留、细胞增殖。由于缩血管神经激素普遍难于测定、不稳定、正常范围大、重叠 ,用来判断CHF严重程度和预后并不实用[1] 。近年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增加,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a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癫痫(epilepsy,EP)等。人参(ginseng)是我国传统的草本植物,具有安神益智、抗衰老等功效。人参皂苷(ginsenoside)是人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人参皂苷CK(ginsenoside compound K,CK)是原人参二醇型人参皂苷在肠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发现CK具有神经保护等作用。CK的神经保护机制涉及抗氧化应激、抗炎、提高能量代谢、抗自噬、抗凋亡、调节神经递质等。该文综述了CK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CK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以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治疗及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白藜芦醇是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植物抗毒素,主要来源于葡萄、花生和桑葚等浆果。白藜芦醇具有抗糖化、抗氧化应激、抗炎症、抗神经退化和抗衰老等作用。本文就白藜芦醇对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卒中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然而,临床上常用的溶栓和取栓法治疗时间窗口较短,仍有局限性。齐墩果酸是具有抗氧化、抗神经炎症等作用的三萜类化合物,其广泛存在于各种珍贵的传统中药中,现有研究已证明其可减轻兴奋毒性、Ca2+超负荷、线粒体功能障碍、血脑屏障通透性,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改善血管生成和神经发生等作用。文章基于齐墩果酸在缺血性卒中神经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为齐墩果酸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超声乳化对虹膜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对虹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通过激光扫描检眼镜(SLO)观察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在超声乳化术前及术后虹膜微循环的变化。并依此作为评价虹膜微循环损伤的指标;分析手术后晶体前膜的形成与虹膜微循环损伤程度,白内障类型及植入人工晶体类型的关系。结果:(1)硬核的超声乳化虹膜微循环损伤较白内障囊外摘除重;(2)不同类型的白内障虹膜微循环损伤程度不同;(3)人工晶体前膜的形成与血房水屏障的损伤度,白内障类型及人工晶体类型有关。结论:(1)超声乳化对虹膜微循环的损伤与诸多因素有关;(2)糖尿病,虹膜炎,青光眼是虹膜微循环损伤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海波 《医学综述》2014,20(17):3120-3122
细胞外基质、基膜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内环境至关重要,而在很多的炎症性疾病中大量炎性细胞聚集释放炎性介质,可见组织细胞外基质溶解、基膜破坏造成了这些变化。这些变化还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有一定关系,其中MMP-2/MMP-9作为炎性介质,参与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如炎性反应、免疫炎症相关疾病等。该文就MMP-2/MMP-9在炎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现代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定珍 《医学综述》2006,12(13):812-814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危重症的合并症,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可发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代偿性反应,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痉挛,缺氧缺血致胃黏膜损伤;同时胃酸分泌增多,氢离子反向弥散,进一步损伤胃黏膜细胞,造成应激性胃黏膜溃疡、糜烂、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及便血。本文从抑制胃酸分泌、止血及保护胃黏膜的角度,分别综述了多种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肾小球足细胞功能认识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琦 《医学综述》2011,17(19):2910-2913
足细胞是肾小球高度分化的细胞类型,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假定足细胞的足突能抵消肾小球基底膜的弹力作用,而血管激素可能调节足突的收缩状态,从而调节肾小球的超滤系数Kf。足细胞损伤可导致蛋白尿的发生,而许多伴有足细胞损伤的肾小球疾病,可能进展为慢性肾衰竭。通过了解调节足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其细胞的损伤反应机制可进一步了解蛋白尿及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过去由于足细胞独特的解剖学位置以及足细胞难以通过细胞培养区分,很难发现足细胞的功能。然而,近年来由于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培养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多地了解足细胞在维持肾小球功能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MOCA对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荧光偏振法,以DPH为探针,测定了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实验结果表明,4,4′-亚甲基双(α-氯苯胺)(MOCA)可引起红细胞膜损伤,导致膜流动性降低,而加入VC或VE后,均可使膜流动性恢复近于正常水平,提示VC和VE可保护红细胞,免于MOCA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3种自由基体系诱导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为模型,测定金钱草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提取物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H2O2及UV照射3种方法引起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提示金钱草提取物对自由基引起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柚皮苷在体外对氧自由基引发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Xan-Xo)系统、紫外线(UV)照射及H2O2在体外诱导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脂质过氧化物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结果 柚皮苷能抑制上述3种方法引起的红细胞膜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生成的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柚皮苷对氧自由基引起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总结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原因、分析早期纯音测听检测结果及临床治疗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2001年5月~2010年5月间诊治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18例外伤性鼓膜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原因间接损伤多于直接损伤,早期纯音测听检测结果听力损害以轻中度传导性聋为主,治疗结果鼓膜穿孔大多可愈合,但听力恢复正常较少。结论各种外伤所致鼓膜穿孔时,同时可能损伤中耳、内耳,分析早期的受伤耳纯音测听检测结果的听力损害程度、类型,可以帮助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和红花黄色素B(SYB)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引发的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邻苯三酚制备人红细胞膜过氧化损伤模型,研究HSYA和SYB对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O2-.能引起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膜流动性下降。而红细胞膜经过一定量的HSYA和SYB预处理后,膜流动性提高。结论:HSYA和SYB对氧自由基引发的红细胞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僵蚕抗内毒素所致红细胞膜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僵蚕对内毒素所致红细胞膜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内毒素 (ET)损伤红细胞膜 ,观察不同浓度的僵蚕液对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PHb)含量的影响。结果 3个不同浓度的僵蚕液对内毒素所致全血溶血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PHb含量明显低于内毒素组 (P <0 .0 1 )。结论僵蚕对红细胞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