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泛性焦虑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与汉密顿量表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GAD)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的关系.方法 选取GAD患者8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患者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仪进行HRV指标测定及HAMA的评分,最后将HAMA指标与HRV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治疗前后HAMA总分和因子分,HRV各项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AMA总分与HRV指标中SDANN有相关性(P<0.05);躯体因子分与SDANN、LF有相关性(P<0.05);精神因子分与RMSSD、PNN50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HRV指标与GAD患者焦虑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广泛性焦虑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与心率变异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GAD)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 选取GAD患者5O例,进行HAMA的测定,同时对患者采用24h动态心电图仪进行HRV指标测定.最后将HAMA指标与HRV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HAMA总分与HRV指标中SDANN有相关性(P<0.05);躯体因子分与SDANN、LF有相关性(P<0.05);精神因子分与RMSSD、PNN50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HRV指标与GAD患者焦虑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GAD)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90例GAD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及躯体性、精神性焦虑因子分的测定,同时采用24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指标。将研究组、对照组进行HRV指标和HAMA评分相关分析。结果 3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HR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精神性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总分与24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呈负相关;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24h每5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的平均数(SDANN)、低频功率(LF)呈正相关(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与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大于或等于50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呈负相关(P<0.05)。结论 HRV指标与GAD患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重度GAD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对心率变异性的频谱分析探讨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特点.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30例焦虑症患者和30例对照者,对其分别进行 EPQ个性测定及HAMA、SAS、TAI心理评定,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对心电图进行AR谱分析后获得心率变异性(HRV)的LF、LF/HF成份并进行比较.结果静息状态下,病例组LF和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HAMA总分及精神焦虑因子分与LF/HF呈正相关(r=0.49,r=0.46,P<0.01);EPQ与HRV无相关性.2)病例组视频刺激后LF和LF/HF均显著性增大. 结论焦虑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存在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应激下生理反应是以交感神经活动调节为主的,焦虑严重程度也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GAD)患者焦虑程度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选取6O例GAD患者,根据焦虑程度分为3组,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及躯体性、精神性焦虑因子分的测定,同时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指标。将躯体性、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与HRV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3组患者躯体性焦虑因子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精神性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24 h每5 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的平均数(SDANN)、低频功率(LF)、低频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均呈正相关(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与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呈负相关(P<0.05)。结论 HRV指标与GAD患者焦虑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焦虑症患者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运用对心率变异性的频谱分析探讨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特点。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 3 0例焦虑症患者和 3 0例对照者 ,对其分别进行EPQ个性测定及HAMA、SAS、TAI心理评定 ,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 ,对心电图进行AR谱分析后获得心率变异性 (HRV )的LF、LF/HF成份并进行比较。结果静息状态下 ,病例组LF和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病例组HAMA总分及精神焦虑因子分与LF/HF呈正相关 (r =0 .49,r =0 .46,P <0 .0 1) ;EPQ与HRV无相关性。 2 )病例组视频刺激后LF和LF/HF均显著性增大。结论焦虑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存在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 ,应激下生理反应是以交感神经活动调节为主的 ,焦虑严重程度也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青年广泛性焦虑(GA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G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心理治疗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20 mg/d治疗。分别于入组时、治疗4周后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并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HRV时域、频域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HAMA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帕罗西汀能提高广泛性焦虑患者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同时降低交感神经的活动,改善交感-迷走均衡性。  相似文献   

8.
唐燕 《中外医疗》2011,30(21):173+175-173,175
目的观察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Hotler)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证实24h动态心电图监系统HRV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患者200例,其中正常组50例,糖尿病患者50例,高血压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50例,使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进行心率变异监测,应用时域法分析HRV各项指标(SDNN,RMSSD,PNN50),观察各组患者与正常组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HRV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HRV各项指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后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HRV各指标较未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明显降低(P〈0.05)。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HRV各项指标的降低是判断自主神经受损常用的定量指标,是预测心脏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焦虑症患者的行为特征及其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焦虑症患者108例,其中,惊恐障碍患者5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58例,健康对照者60例。对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TABP心理评定,同时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HRV指标的测定。结果惊恐障碍患者和广泛性焦虑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普遍具有A型行为的特征(P<0.05),惊恐障碍患者和广泛性焦虑患者之间在行为类型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A型行为特征的焦虑症患者其时间紧迫感(TH)、无端敌意(CH)、TH+CH均与心率变异度LF/HF指标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的A型行为特征与自主神经功能平衡性具有负相关性,纠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可能改善焦虑症患者的A型行为模式,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0.
伴抑郁或焦虑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性别及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伴抑郁或焦虑症老年心血管病(CVD)患者的性别差异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探讨不同心理状态下各指标有无差别。方法:收集伴抑郁或焦虑症老年CVD患者(A组)、不伴抑郁或焦虑症的老年CVD患者(B组)的性别及动态心电图(DCG)资料,分析各组性别、心律失常发生种类和数量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差异。结果:A组中伴抑郁的老年女性CVD患者的评分与男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ter监测显示,A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缺血性ST—T改变以及HRV减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抑郁症老年女性CVD患者的程度较重,焦虑症在男女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伴抑郁痒或焦虑痒老年心血管疾病者易发牛窜件和房性心律失常,且HRV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11.
山卿  柯蕴倩  王艺明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1):1372-1375
背景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原因、病理生理变化及早期诊断尚不明确。目前对皮质醇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的水平变化研究不一致。目的 探讨血浆及唾液皮质醇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的水平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是否相关。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门诊或病房的3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作为患者组。另选取同期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和咨询门诊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受试者,并分别测定受试者清晨血浆、唾液皮质醇水平。患者组服用盐酸帕罗西汀6周后再次测定上述指标,对比治疗前后皮质醇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前,患者组血浆皮质醇、唾液皮质醇、HA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治疗后血浆皮质醇、唾液皮质醇、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组治疗前血浆皮质醇水平、唾液皮质醇水平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r=0.59,P<0.01;r=0.78,P<0.01)。结论 血浆皮质醇和唾液皮质醇水平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升高,皮质醇水平与广泛性焦虑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检测血浆、唾液皮质醇水平对早期识别广泛性焦虑障碍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指导 意义。  相似文献   

12.
心理护理对外伤后焦虑症的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外伤后焦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外伤病人中筛选出外伤后焦虑症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定期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配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配合一般常规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对外伤后焦虑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春燕  张学平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0):1779-1782
目的 焦点解决模式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共病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的预后作用不明确,将焦点解决模式作为心理护理方法,探讨其在该人群中的优势。 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杭州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GAD共病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联合焦点解决模式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分别干预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监测血压评估2组患者的焦虑水平、自知力及依从性、血压水平。 结果 2组在干预后HAMA评分、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ITAO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4周后,研究组HAMA为(8.20±2.77)分,对照组为(10.00±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1,P<0.05);研究组ITAQ为(19.02±1.97)分,对照组为(18.05±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8,P<0.05);干预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结论 相对常规护理,对老年焦虑伴高血压患者进行焦点解决模式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焦虑情绪,改善自知力及治疗依从性,控制高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情绪对焦虑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海南省儋州市农垦那大医院收治的98例首发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并选择98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别评估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及HAMA、HAMD和MoCA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焦虑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HAMA和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MoCA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抽象及定向等方面的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MoCA总分与HAMA评分呈负相关(r =-0.217,P =0.032),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228,P =0.024)。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HAMA及HAMD评分进入最后的方程中,3者均与MoCA总分呈负相关(P <0.05)。结论  焦虑症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且抑郁情绪可能是其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焦虑行为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吉林省某医学院校2011-2013级本科生中患有焦虑症的6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00例及对照组300例。在干预治疗前和干预治疗2个月后评测SAS及HAMA分值差异,并对干预作出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后与干预前SAS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干预后与干预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α=0.05水平上选出“个性特点”、“学业压力”及“家庭教养方式”等3个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焦虑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其焦虑行为,缓解其焦虑症状,促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达体朗治疗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把4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成达体朗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20人。每个患者均口服安慰剂或达体朗日3次,每次1片,疗程均为8周。在入组前、入组2周和8周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和抑郁评分量表评分。结果2周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8周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达体朗组8周后显示治疗焦虑有效率20%,治疗抑郁有效率90%。结论达体朗是改善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有效而且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周旭  黄小燕 《中外医疗》2016,(29):168-170
目的:运用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焦虑。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2-10月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60例,运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护理前后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进行评估及对比。结果护理前HAMD评分(25±1)分,HAMA评分(18±1)分,经过两周护理HAMD/HAMA评分分别为(11±1)分、(7±1)分。结论运用求助者中心疗法能有效缓解急性冠脉综合症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8.
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目前,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精神心理因素可能也参与了UC的发病,但精神心理因素到底通过何种机制参与UC的发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的 探讨焦虑、抑郁心理对UC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1月在蚌埠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UC患者198例为病例组,根据病情分期将其分为缓解期(A组)57例和活动期(B组)141例。B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活动期(B1亚组)83例和中-重度活动期(B2亚组)58例。121例轻-中度活动期患者中合并焦虑和/或抑郁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干预组31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干预组予“心理干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另选取同期在两院体检健康者32例作为健康体检组。于纳入研究和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研究对象焦虑、抑郁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羟色胺(5-HT)、白介素(IL)-6、IL-8、IL-2水平。结果 健康体检组、A组、B1亚组HAMA、HAMD评分及5-HT、IL-6、IL-8水平均分别低于病例组、B组、B2亚组,IL-2水平均分别高于病例组、B组、B2亚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与5-HT、IL-6、IL-8呈正相关,与IL-2呈负相关(P<0.001)。治疗4周后,干预组HAMA、HAMD评分及5-HT、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及5-HT、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焦虑、抑郁心理与UC发病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相关指标而参与UC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