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病理证实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50例。其中28例行肝癌切除,术中门脉取栓及肝切除无水酒精注射,术后肝动脉灌注栓塞化化主门脉化疗;另22例行肝癌切除,门脉取栓,术中未用无水酒精,术后无化疗,结果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分别为7.1%和9.0%,术后0.5,1,3年生存分别为80.8%,73.1%,26.9%和71.4%,33.3%,0%。肝切除联合导管栓塞化疗及无水酒精注射是提高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远期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肝叶切除和经门静脉残端或主干切开取癌栓术治疗32例PHC合并PVTT患者,12例术后联合门静脉、肝动脉介入化疗,5例合并门静脉高压联合行断流术、脾切除或脾动脉结扎术。总结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疗效预后,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本组病例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肝门阻断次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同期50例单纯肝癌切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并发症:9例肝功能不全,3例术后肝断面出血、5例右胸腔积液、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3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恢复良好。③疗效与预后:随访26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34.6%、15.4%;术后化疗、术前肝功能状况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肝叶切除和经门静脉残端或主干切开取癌栓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最有效的方法,改善术前肝功能及术后联合化疗,对提高生存期意义重大;门静脉取癌栓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和/或脾切除、脾动脉结扎术能有效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对于难以切除的PHC合并PVTT应争取行TACE术,仍有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成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同时联合微波治疗、热射频消融治疗、冷冻治疗、B超引导下的瘤体内无水酒精注射等治疗措施均有一定的疗效,故对中晚期肝癌由单一的治疗模式转变综合治疗模式。我科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对7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无效者,行经皮经肝门脉导管药盒植入,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ioportal fistula,HAPF)发生的部分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152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血管造影是否合并HAPF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影响HAPF发生的部分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在肝功能B级及C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及门脉瘤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t=4.858、4.522、4.496、6.024,均P<0.05),HAPF容易出现于巨块型血供丰富肝癌(P<0.05),两组在合并肝硬化、肝内子灶及甲胎蛋白异常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介入治疗短期内瘘口改善率89.9%,22.2%患者门脉高压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HAPF产生与肝癌血供丰富、肿瘤巨大及门脉癌栓关系密切,容易损害患者肝功能并加重门脉高压症状.介入栓塞治疗可短期内改善分流并部分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情况。方法针对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50例肝癌患者术后肝功改变情况,探讨如何预防肝癌介入术后出现肝功能损害。结果大部分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以弥漫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及有门脉癌栓患者出现肝损害严重。结论肝癌介入治疗对肝功能有一定的损害,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加强术前、术后保肝治疗,才能避免出现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门脉高压症的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疗效。方法分析东方肝胆医院1996年至2001年共62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终点为2008年9月1日,以死亡作为终点事件。对外科治疗的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9%、48.7%、37.3%和21.2%,非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为82.7%、54.8%、42.4%和29.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数目>1个、微血管癌栓、肿瘤无包膜或不完整、肿瘤直径>10cm及HBsAg阳性是影响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门脉高压症并不是肝癌外科手术的禁忌证,对于合并有门脉高压症的肝癌患者,只要肝功能储备良好,肝切除术仍能获得较好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直接侵犯下腔静脉形成癌栓较少见,预后极差。有研究表明,对于原发病灶可切除的患者,外科切除联合取栓术是可行的治疗选择;而针对原发病灶不可切除的患者,目前尚无具体治疗建议。现报道1例不可切除PLC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经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7):132-140
金龙胶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疫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32例;肝切除、冷冻及射频治疗对肝细胞癌血源性播散影响的研究;Survivin,Caspase-3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AFP、AFU、SF联检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编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PHC合并胆管癌栓38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并比较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单纯胆管癌栓清除 T管引流18例,肝癌切除 胆管癌栓清除 T管引流20例,其中左半肝切除10例(4例附加行肝门汇合部胆管切除及右肝管空肠Roux-Y吻合),右半肝切除 左肝管空肠吻合1例,右半肝切除2例,右肝癌肿切除 汇合部胆管切除 胆管空肠吻合2例,右肝不规则切除5例。结果:手术死亡3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5.3%(21例)、21.1%(8例)、10.5%(4例)。单纯胆管癌栓清除患者平均存活7个月,肝癌切除患者平均存活1年8个月,最长已存活5年3个月。结论:肝癌切除 胆管癌栓清除 胆道引流术是本病最为理想的术式。胆管癌栓清除后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病灶。对术前黄疸重,肝功能失代偿,难以承受较大手术的患者,可分期手术,先癌栓清除,解除胆道梗阻,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争取二期肿瘤切除。单纯行胆管癌栓清除,无法根治切除,是胆管癌栓复发的根源。对于胆管癌栓术后复发,选取适当的病例再次手术,仍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经皮经肝动脉,门静脉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经皮经肝门静脉化疗栓塞。结果治疗后门静脉癌栓消失和缩小21例,肝癌缩小23便,术后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20%和6.6%。认为经皮经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介入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可切除肝癌伴门静脉癌栓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对象254例,均为接受了肝癌根治性切除+门静脉切开取栓、门静脉癌切除、右半肝或左半肝切除的老年患者,治疗完毕后均进行了随访,每半年随访1次,汇总收集的资料中涉及到多项内容[性别、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癌栓分型、合并肝硬化、甲胎蛋白、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内转移、癌栓类型]。[结果]随访结束后,生存患者共84例(生存组),死亡患者共170例(死亡组)。2组性别、分化程度、癌栓类型、甲胎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低分化、肿瘤直径≥8 cm、患有肝硬化的例数均超过生存组,并且手术完成后,行TACE例数、出现肝内转移、浸润癌栓类型均超过生存组(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的指标归入多因素分析,表明低分化、肿瘤直径≥8 cm、术后TACE、肝内转移、浸润型癌栓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老年可切除肝癌伴门静脉癌栓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术后TACE、肝内转移和癌栓类型。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肝动脉结扎栓塞化疗并无水酒精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56例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武汉,430071)刘志苏钱群艾中立我们自1992年7月至1996年7月采用选择性肝动脉结扎栓塞并无水酒精注射治疗56例中晚期肝癌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药物传输泵(DDS)门静脉化疗(PVC)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7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并取出癌栓,再随机将患者分成3组。A组行TACE、B组行经DDS泵PVC,C组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随访3年。结果 C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5%、80.6%、41.9%和29.0%,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8%、87.1%、54.8%和45.2%,其中2年和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均<0.05);C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0%、16.1%和22.6%,与A组和B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手术切除肿瘤并取出癌栓后,行双途径化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Ⅱ期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69例不能手术切除的TNMⅡ期肝癌患者中,38例行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术后配合化疗或无水乙醇注射(PEI)等综合治疗;20例行以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射频治疗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胸腔或腹腔积液13例、低热29例;TACE治疗者术后出现低热15例,轻微腹痛8例。本组1、2、3 a生存率分别为89.7%、67.2%、39.7%。其中射频治疗者分别为92.1%、73.6%、44.7%,TACE治疗者分别为85.0%、55.0%、30.0%。结论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用无水酒精向肝脏复发癌灶内注射,以杀灭癌细胞,并消除和缩小复发癌灶。方法:用B超探头引导向癌灶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109例,复发癌灶123个,注射酒精786次,酒精缓慢注射以避免酒精外溢,并按癌灶直径1:1.2计算酒精量。结果:复发癌灶酒精注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6%、62.4%、47.8%.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定期复查,向复发癌灶内注射无水酒精,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易玉海  姜庆军 《山东医药》2005,45(11):63-64
针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栓塞、消融术、放疗、栓塞放疗等。近年来,更多的倾向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综合治疗。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TACE是成熟的、有效的治疗肝癌的方法之一。既往对于肝癌合并PVTT,尤其是门静脉主干癌栓者,因恐诱发肝功能衰竭,TACE被视为禁忌。近年来,有学者认为,PVTT多数  相似文献   

17.
正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HCV慢性感染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5~20倍,HCV慢性持续感染30年后,发生肝癌的概率为1%~3%。肝癌常侵犯肝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形成癌栓,而累及右心房形成癌栓者较罕见。现将收治的丙型肝炎相关肝癌合并右心房癌栓,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给予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患者1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4 0岁 ,因发现肝内占位 2年余 ,腹胀无尿 4个月于 2 0 0 3年 8月 12日入院。 2 0 0 1年 6月因“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行右肾切除 ,术中探查肝脏发现右肝肿物 ,病理活检提示 :肝细胞癌。逐行肝瘤内无水酒精注射 ,术后多次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及肝癌伽玛刀治疗。此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Ⅲ期、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多囊肝、多囊肾” ,于 2 0 0 3年 5月因无法控制血尿行左肾动脉栓塞术。术后无尿 ,定期每周两次血液透析治疗。入院后患者每次血透后均发热 ,体温 38°C ,未经处理热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儿种不同治疗手段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合理化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与帮助.方法我院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收治原发性肝癌病例中80例分为A组:单纯手术组;B组:手术切除 植入式肝动脉化疗泵化疗组;C组:单纯肿瘤内注射无水酒精组;D组: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组.对不同治疗手段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A、B、C、D四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60.13%、71.26%、43.15%、42.78%,2年生存率分别为46.52%、51.38%,26.64%,25.83%.A、B组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60.33%,49.28%,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76.59%,61.24%.结论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病灶加化疗的综合治疗效果最佳,单纯手术切除较荷瘤的其他治疗手段效果好,但对无法手术切除的病例肿瘤局部用药的治疗手段仍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尽管目前已有B超、CT及肝动脉造影等检查可以发现小至1厘米的肝癌,但大多数病人确诊为肝癌时已失去了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这类病人,往往也不能耐受全身化疗。因而,人们试图寻找出一些有效而病人能耐受的局部治疗方法。近年来运用的肝动脉栓塞疗法已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而无水酒精肿瘤局部注射治疗肝癌也已初显疗效。无水酒精具有脱水及蛋白质凝固作用,能直接作用于组织,引起组织无菌性坏死而达到破坏肝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