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346-346
目的调查颅脑外伤合并肺感染患者重症监护各类基础护理工作量。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阜新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脑外伤重症监护患者69例,按有无合并肺感染分组,比较他们各自基础护理工作量指标。结果 89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肺感染者31例,患病率44.93%。脑外伤合并肺感染者的ICU停留时间、心电监测时间、血压监测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吸痰时间、输液时间、测体温次数、叩背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肺感染者(P均<0.01~0.05)。结论颅脑外伤合并肺感染后重症监护的各类基础护理工作量较大,ICU护理人员制定计划时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7,(5):973-976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医院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0例,通过医院感染诊断发现9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作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与这98例入院时间相同、病情相同以及病房相同但没有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存在的差异。结果:9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单一部位感染患者为64例,2个部位感染患者为26例,3个以上部位感染患者为8例;经单因素分析与因素和因素之间交互、混杂作用有关,通过逐步法对单因素存在意义的11种因素展开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发现抗生素种类、重症监护、雾化吸入和留置胃管为危险因素;基于标准偏回归系数分析发现,其中使用种类中具有最强作用的是抗生素。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存在多种因素,除留置胃管导致误吸、空腹血糖上升、雾化吸入引发污染以及抗生素使用种类之外,伴有慢性病、重症基础疾病等同样是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强化医院感染监护工作能有效控制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8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同一时期出现的健康儿和感染儿进行分析,然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感染因素进行总结比较。结果 1感染情况:287例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36例,男女新生儿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新生儿体重<1.0 kg的感染率为18.4%,体重1.0~1.5 kg感染率为15.7%,体重>2.5 kg感染率为7.1%,说明体重与感染率存在相关性(P<0.05);3新生儿的胎龄和住院时间与感染率存在相关性(P<0.05);4革兰阳性菌的感染率为55.56%(20/36),革兰阴性菌的感染感染为44.44%(16/36)。5危险因素:出生时的体质指数、肠外营养、胎龄、胎膜早破以及机械通气是感染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在日常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着重注意对革兰阴性菌的预防,此外严格注意卫生的清洁工作,尤其是手部、机械通气指征、插管的无菌状态。对于疾病较为严重的患儿,应尽力缩短通气时间和通气频率,加强早期的营养和后期的调理对预防感染的发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慧 《抗感染药学》2022,(12):1689-1692
目的:分析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盱眙县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n=42)与未感染组(n=58);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其性别、年龄、致病因素、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留置胃管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史、激素药物使用史之间无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白蛋白水平、昏迷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肺部感染与患者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7 d、GCS评分<14分密切相关,二者也是导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7 d、GCS评分<14分是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准确掌握患者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和加强对昏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在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相关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对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60例重型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监护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监护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58例患者治愈38例,好转17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5.17%;术后仅1例出现肺部感染,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预后差,因此临床严密监测、观察患者病情并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对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获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74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6例,感染率为24.09%,感染原因与接受侵入性操作治疗,年龄较大,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等因素有关。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患者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的护理干预,限制侵入性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在我院医院感染综合监测的统计中,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处于医院感染高发的科室,研究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了解ICU病房患者医院内感染情况及感染的构成,同时,探索医院感染监测的新模式,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达到降低其感染率的目的。方法采取目标监测的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09年1月ICU病房的患者进行导尿管相关性感染、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监测。结果 (1)对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采用目标监测优于全面综合性监测。(2)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宿主因素和医源性因素,尤其是侵入性操作有关。结论 (1)应适当开展医院感染高危患者的目标监测。(2)ICU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侵入性操作多,发生医院内感染相对较多,应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监护治疗的新生儿1165例,男598例,女567例,入住时间>2 d,按照2001年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感染判断,分别对新生儿的姓名、性别、胎龄、日龄、出生方式、出生时体质量、诊断、生命体征、抗生素应用、病况、胃肠外营养等资料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越低、胎龄越短、住院时间越长、侵入性操作时间越长,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加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力度,针对感染原因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能够减少新生儿住院时间,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7,(8):1521-1523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急性中毒患者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策,以期减少或避免急性中毒患者伴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5年9月1日—2017年9月3日间收治的急性中毒伴院内感染患者31例资料,分析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对策。结果:31例急性中毒伴院内感染患者中,14例为呼吸道感染占45.16%,10例为泌尿道感染占32.26%,6例为消化道感染占19.35%,1例为皮肤感染占3.26%;31例患者中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28株为革兰阴性菌占57.14%,5例革兰阳性菌占10.20%,16株真菌占32.6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中急性中毒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较高,其导致的相关危险因素多样,临床需加强院内感染管理,针对院内感染现状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优化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流程,以期减少或避免急性中毒患者伴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杨亚萍  张健 《河北医药》2014,(8):1269-1270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伴有脑出血、脑水肿、颅内血肿的重症患者易发生颅内压增高及形成脑疝,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本文总结我科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89例,采取完善细致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上官峰 《抗感染药学》2020,17(3):369-372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中毒患者伴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急诊ICU急性中毒患者96例临床资料,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急性中毒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急性中毒患者中,41例合并院内感染,其中呼吸系统感染18例、泌尿系统感染16例、消化系统感染3例、皮肤和软组织感染4例;合并感染者中分离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革兰阴性菌33株(不动杆菌属10株、克雷伯菌属8株、大肠埃希菌7株、肠杆菌属5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噬麦芽窄食单胞菌1株)以及检出真菌18株(均为白假丝酵母菌);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昏迷、洗胃、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深静脉穿刺置管、置导尿管等因素均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存在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有机械通气时间>5 d、气管插管、置导尿管的因素为合并院内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ICU急性中毒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机械通气时间>5 d、气管插管、置导尿管是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楼侠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23-3425
目的:探讨导致重症监护病房( ICU)内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83例在ICU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及未感染组,对年龄等潜在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并依据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将感染组分为轻度创伤( ISS<16分)及严重创伤( ISS≥16分)患者,分别对单因素分析结果实施所有感染患者及严重创伤感染患者的多因素分析,得出相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8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OR=1.70,95%CI 1.05~2.69)、ICU治疗时间≥2周(OR=1.59,95%CI 1.06~2.49)、气管插管(OR=2.69,95%CI 1.80~4.20)、ISS≥16分(OR=2.20,95%CI 1.20~3.91)、中心静脉压监测(OR=4.31,95%CI 2.81~6.52);严重创伤患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有ICU治疗时间≥2周、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压监测。结论 ICU创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独立因素不唯一,临床防治应从规范诊疗手段、缩短治疗时间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存在的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重症监护住院治疗的患者10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5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大量使用抗生素与普通用量相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使用抗生素与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差异对比显著(P<0.01);抗生素使用时间≥7 d组产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大于使用抗生素<7 d的一组(P<0.05);另外,患者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以及其留置时间长短同样会影响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低蛋白血症患者比血红蛋白正常者更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P<0.05)。结论大量使用抗生素、ICU住院时间>20 d、使用气管插管及低蛋白血症是重症监护病房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颅脑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进入NICU1周内的颅脑外伤患者家属作为调查对象,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独立样本t检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SDS平均T分为52.9分,T分≥50分者占76.1%;SAS平均T分为51.2分,T分≥50分者占47.3%;SAS和SDST分同时≥50分者占27.9%。男性家属抑郁明显,而女性家属和文化程度较低者焦虑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重症监护病房颅脑损伤的患者家属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及抑郁,在层级护理中工作人员应尽可能地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缓解家属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贺华香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641-3642
目的:了解肿瘤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干预策略,为防治ICU综合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ICU综合征患者6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肿瘤ICU非综合征患者42例为对照组,分析ICU综合征相关因素及护理策略。结果观察组年龄(61.58±3.17)岁,高于对照组的(53.74±2.65)岁(t=6.28,P<0.05);观察组乐观/消极分别为25.40%(16/63)/74.60%(47/42),对照组为69.05%(29/42)/30.95%(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5.73,均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得分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1.66±2.38)分和58.73%(37/63),均低于对照组的(84.28±3.42)分和92.86%(39/42)(t=4.83,χ^2=5.90,均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为(20.12±1.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34±1.15)分(t=5.74,P<0.05)。≥60岁者发生率为80.95%(51/63),高于<60岁人群(χ^2=4.88, P<0.05);无意识障碍和伴有其他疾病者发生率分别为73.02%(46/63)和71.43%(45/63),均高于有意识障碍和伴有其他疾病者的26.98%(17/63)(χ^2=6.12、4.93,P<0.05);机械通气时间≥7 d和住ICU时间≥5 d者发生率分别为68.25%(43/63)和74.60%(47/63),均高于机械通气时间<7 d和住ICU时间<5 d患者的31.75%(20/63)和25.40%(16/63)(χ^2=5.66、7.01,P<0.05);月平均经济收入收入≥3000元患者发生率为30.16%(19/63),低于<3000元患者的69.84%(44/63)(χ^2=5.42,P<0.05)。结论 ICU综合征发病率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意识障碍、伴有其他疾病、经济收入、住ICU时间史、伴有其他疾病、心理状态和服务质量等相关因素有关,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刘斌 《安徽医药》2016,20(11):2104-2106
目的 探索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选择1 108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疝、低血压或休克、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糖尿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等对PTCI发生的影响,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1 108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共有138例并发PTCI,发生率为12.45%。患者年龄、GCS评分、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低血压或休克、感染、糖尿病、去骨瓣减压术等因素与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PTCI有密切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与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PTCI关系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颅脑外伤继发PTCI患者预后不良率为69.56%,较无继发PTCI组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PTCI发生率高,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而患者年龄、GCS评分、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低血压或休克、感染、糖尿病、去骨瓣减压术等均是并发PTCI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某院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风险因素.方法 选择某院2010-2011年在重症监护室(ICU)治疗超过48 h的患者,观察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对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34例ICU治疗患者(住院总天数7 394 d)中,有225例发生感染,其中113例(26.0%)得到确诊.1 000个患者住院日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次数为56.8次,感染率为51.8%.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炎症(40.9%)、血液(30.2%)、泌尿系统(23.6%)和手术部位(5.3%),主要微生物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2.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2.2%)、不动杆菌属(11.9%).医院感染和未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的中位数分别为13 d[四分位数间距(IQR),20d]和2 d(IQR,2 d)(P <0.0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比值比(OR):16.35;95%可信区间(CI):8.26 ~ 32.34;P<0.0I]、昏迷(OR:15.04;95% CI:3.41 ~66.33;P<0.01)、创伤(0R:10.27;95% CI:2.34~45.01;P<0.01)、鼻胃管(0R:2.94;95% CI:1.47~5.90;P<0.01)、气管切开术(0R:5.77;95% CI:1.10~ 30.20;P<0.05)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在10~19分(0R:10.80;95% CI:1.10~ 106.01;P<0.05)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率随危险因素数量增加而升高(P<0.01).感染患者的病死率要高于未感染患者(60.9%比22.1%,P<0.01).结论 损伤性治疗是引起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