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在辛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高脂喂养+药物治疗组和高脂喂养组,每组15只.均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6w后,高脂喂养+药物治疗组在高脂饲料中加用辛伐他汀喂养至第20周.测定DCE-MRI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参数.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斑块内巨噬细胞、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结果 两组高脂喂养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升高,第8、16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第20周高脂喂养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高脂喂养+药物治疗组.高脂喂养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31、CD68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高脂喂养+药物治疗组.高脂喂养+药物治疗组15只实验兔共检出36处强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扫描均可见强化;高脂喂养组15只实验兔共检出40处强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扫描均可见强化.高脂喂养+药物治疗组首过时相斜率S、斑块最大强化率Smax、斑块峰值信号强度强化后120 s信号强度下降率Soutflow均低于高脂喂养组.结论 DCE-MRI参数S、Soutflow、Smax可以作为一种评价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和炎症反应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炎症反应为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因素,炎症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因子已成为评价AS稳定程度的具有预后意义的主要指标。机体炎症反应时释放的生物活性因子,不但可预示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而且还参与AS相关疾病的发病过程。因此,认识AS病理过程中炎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加以干预,是目前防治AS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CE-MRI检测兔早期及成熟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像表现与HE染色病理切片、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照.结果 DCE-MRI对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的准确率为83%,敏感度为76%,明显高于MRI T1WI/T2WI平扫(P<0.05).MRI动态增强扫描斑块的强化与斑块内CD31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可以作为临床早期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及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识别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设置模型组8只,正常组8只,在建模后1、2、3、4个月分别行高分辨MRI。通过测量腹主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管腔面积、管壁信号增强程度等指标,观察腹主动脉壁的重构过程,并对模型最终的斑块成分进行MRI和组织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果 MRI显示,模型组腹主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逐渐增加,且与同期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腹主动脉管腔进行性扩张,管壁强化程度较对照组增加明显,但演变过程不明显。另外,MRI对兔腹主动脉脂质斑块及纤维斑块的检出率与病理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分辨MRI可以无创性地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腹主动脉管壁重构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对动脉硬化斑块的预后和药物干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炎症反应在易损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调控血管局部病变及全身炎症状态。一些促炎性细胞和炎症因子使斑块纤维帽的抗张强度降低,坏死脂质内核增大,血管机械稳定性丧失和斑块破裂;另一方面,炎症反应的激活和代谢紊乱也会引起内皮功能不全、斑块侵蚀进而导致血栓形成。该过程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并受到多种因素调控,包括胆固醇结晶和脂质递质、血管剪切力、血管新生及斑块内出血等。此外,机体还存在一些抑炎性分子,能避免易损斑块向破裂或侵蚀进展。促炎和抗炎反应的平衡影响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因此,以炎症反应为靶点,筛选出有易损斑块的患者并干预,或可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三七总皂苷)、解毒(黄连提取物)、活血解毒中药有效部位(虎杖提取物、大黄醇提物)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70只(6~8)周龄小鼠ApoE基因敲除小鼠予高脂饮食喂养13周后,待其形成成熟的AS斑块后,随机分为活血解毒组(虎杖提取物组、大黄醇提物组)、活血对照组(三七总皂苷组)、解毒对照组(黄连提取物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组)。继续高脂喂养并按体重比折算的临床推荐剂量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3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并取主动脉根部4个切面,分别行HE染色和Movat染色,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主动脉内PPAR-γ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醇提物组及虎杖提取物组血清hs-CRP和sCD40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解毒对照组黄连提取物主动脉斑块内PPAR-γ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多(P<0.01),而中药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内NF-κB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推荐剂量治疗的活血解毒中药有效部位中,虎杖提取物和大黄醇提物可明显降低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炎症标志物hs-CRP及sCD40L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活血或解毒组,但对PPAR-γ和NF-κB的作用并不明显。而黄连提取物却可明显增加具有抗AS炎症作用的保护性受体PPAR-γ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提示其作用环节有所不同,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趋化因子(RANTES)水平与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4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对照组、稳定斑块(AS)组和易损斑块(VAP)组,每组10只;空白组和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AS组和VAP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6周后各组随机处死1只家兔,病理检查证实AS组和VAP组主动脉有粥样斑块形成,且VAP组和对照组于处死前24h和48h分别给予两次药物触发形成VAP。测定各组0周及16周处死前兔空腹血脂和血浆RANTES水平,Masson染色法计算校正斑块面积与易损指数评价斑块稳定性,免疫组织化学证实RANTES在组织斑块中表达,Western blot及RT-PCR测定斑块中RANTES的表达及转录水平,分别统计分析血浆RANTES水平、斑块中RANTES的表达和转录水平与两个斑块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0周时,各组RANTE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周后RAN-TES水平VAP组[(97.48±12.22)ng/ml]明显高于AS组[(45.01±8.54)ng/ml]、对照组[(24.88±5.22)ng/ml]和空白组[(25.01±4.45)ng/ml](均P<0.01);斑块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均显示,VAP组斑块内RANTES的表达及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1),AS组显著高于空白组及对照组(均P<0.01);斑块稳定性比较发现,VAP组校正斑块面积和易损指数均明显大于AS组[(63.47±13.49)︰(42.58±7.12),(2.65±0.63)︰(0.94±0.23);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对于VAP组和AS组,血浆RANTES和斑块局部RANTES转录及表达水平均与校正的斑块面积、易损指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无论是血浆还是斑块局部的RANTES水平,均与斑块稳定性有一定关系,RANTES可成为斑块破裂血管事件监测的可靠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生长和破裂中的作用,系统解释了炎症价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如何导致心肌梗死和卒中,为今后研究和攻克动脉粥样硬化提出了新的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AS)的炎症学说越来越受到重视,趋化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最近发现的趋化因子CXCL16除了能使炎症细胞定向迁移外,还能促进细胞间的黏附、平滑肌的增殖、血管新生,其同时是可以结合磷脂酰丝氨酸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道夫受体。充分参与炎症反应的CXCL16在AS病变处聚集,了解其所发挥的作用可能有助于进一步认识AS炎症反应,并提供新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新型黑血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BB DCE-MRI)在定量测量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价值.方法:20头,五指山小型猪,3~4个月龄,雌雄不限,雄性已去势,体质量(29.29±1.25)kg]行高脂高TC饲养加球囊拉伤腹主动脉以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模型制备前后分别进行sfQIR黑血动态增强序列扫描(...  相似文献   

11.
从炎症反应到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近年来许多学者已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 (以下简称动脉硬化 )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慢性炎症反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1,2 ] 。除已知的促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遗传基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尤其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的升高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抽烟、压力、某些感染外 ,现认为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是参与动脉硬化发展的潜在因素。在动脉硬化的粥样斑块中看到单核 /巨噬细胞和不同亚型的淋巴细胞 ,且其数量随疾病发展而增长。Schonbeck等[3] 在动脉壁正常组织中只能测到环氧酶 (COX ) 1,但在动脉粥样斑块组织中除C…  相似文献   

12.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的发生、演变及破裂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炎症反应在AS的触发因素、可能的调控机制及血清学标志物、抗炎治疗等方面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大中型动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周围血管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斑块内出血是进展期斑块的重要特征,且已被证实可以短期内加速斑块进展,这主要与血细胞进入斑块后影响斑块内炎症水平相关.本文旨在综述血细胞各组分在出血斑块炎症调节和转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而炎症与AS及斑块不稳定的发生密切相关[1,2].现对其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炎症与AS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动脉粥样硬化以往被简单地认为是脂类在血管壁的沉积,实际上它始终伴有炎症反应,临床上,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及与冠心病关系的重要性应该得到充分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炎症、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是全球第五大疾病,由其导致的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AMI)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疾病。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治疗方法的进步和人口总体生活模式的改变,由AS引起的死亡率已经减少。但是,尽管有这些进步,该病所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导致的致病率和死亡率在未来由于感染性疾病的减少而仍将上升。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慢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在颈动脉斑块病理机制研究中愈发重要。针对颈动脉狭窄病变,充分了解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多种细胞因子对于疾病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对几种常见细胞因子在颈动脉斑块病变过程中新的认识及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有些学者报告,以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激活和增生,补体成分激活和沉积以及其他炎症介质形成为特征的炎症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简称斑块)从稳定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状态(如斑块破裂和形成血栓)有重要意义。此时斑块本身能引起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已经确定,当稳定型心绞痛和冠心病恶化时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及普罗布考对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6)、高脂饮食组(n=8)和普罗布考组(n=6)。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和普罗布考组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高脂饮食组和普罗布考组行髂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术后普罗布考组每只大白兔加用普罗布考1g/d口服,10周末取血测血清CRP水平,之后处死动物取损伤处动脉,用HE染色观察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高脂饮食组动脉可见典型的AS斑块形成,普罗布考组无典型斑块形成,内膜增厚较为明显;与高脂饮食组比较,普罗布考组血清CRP水平较低[(8.10±1.02)mg/L比(11.35±2.32)mg/L,P<0.05]。结论 CRP在兔AS模型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普罗布考有一定的抑制兔AS模型血清CRP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高胆固醇饮食(2%)并免疫损伤诱发的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评价阿司匹林(ASA)能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40只建立起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SA小[4 mg/(kg·d)]、中[12 mg/(kg·d)]、大[20mg/(kg·d)]剂量和高胆固醇4组,另设对照组,每组各10只.测定指标包括0、2、12周时的血脂、12周时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斑块部位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阳性率以及环氧化酶(COX)-1和-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含量.结果与高胆固醇组相比,ASA小、中、大剂量组CRP和MCP-1均显著降低(P均<0.01);斑块部位平滑肌细胞阳性率减少17.6%、39.4%和57.2%;巨噬细胞阳性率分别减少35.7%、50.7%和64.7%,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COX-1和COX-2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COX-1 mRNA表达减少30.1%、27.6%和39.9%,COX-2 mRNA表达减少44.7%、57.3%和66.3%.ASA大、中、小剂量组间比较,CRP和MCP-1在大、中剂量组显著低于小剂量组(P<0.01~0.05),而大、中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斑块部位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阳性率在中剂量组显著低于小剂量组,在大剂量组又显著低于中剂量组(P均<0.05);不同剂量ASA组间比较,COX-2 mRNA的表达量在大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1),在中剂量组又低于小剂量组(P<0.01),而COX-1 mRNA的表达量在大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1),在中、小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SA能剂量相关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其分子机制与其对COX-1和COX-2的阻滞作用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