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石病包括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胆石病的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胆管结实的发病率胆囊结石高,胆色素结石比胆固醇结石多,现在胆囊结石发生率已高于胆管结石,胆固醇结石已多于胆色素结石.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12月~2009年1月在该院普外科实施内镜保胆取石手术的204例患者的胆囊结石,将结石磨碎过滤后涂片镜检.同时随机抽取同期108例实施内镜保胆取石手术患者的胆汁,离心后将沉渣涂片镜检.结果 204例胆囊结石中163例检出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79.9%,108例胆汁中,46例检出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42.6%,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华支睾吸虫卵在胆色素性结石、胆固醇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9.6%、57.9%和70.0%,三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叉(P<0.0001);204例胆囊结石中,159例来自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如广东、广西(胆色素性结石占69.2%,胆固醇性结石占5.7%,混合性结石占25.2%),45例来自华支睾吸虫病非流行区,如甘肃(胆色素性结石占11.1%,胆固醇性结石占22.2%,混合性结石占66.7%),两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结果第一次表明: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囊结石有密切关系;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胆囊结石以胆色素性结石为主,在非流行区以胆固醇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为主;华支睾吸虫卵在胆囊结石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胆汁;胆囊结石磨碎过滤镜检是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拘胆系疾病,是急腹症的常见原因.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通常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三类,其中以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较多见.目的 讨论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方法 根据超声表现进行诊断.结论 同时具备胆囊结石3条典型超声表现,是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景钗  肖燕榕  郭国斌  张光林 《海南医学》2007,18(11):43-43,104
目的 通过超声对胆囊排空功能的测定来决定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方式.方法 将胆囊结石患者按成份分为胆固醇性结石、胆色素性结石、混合性结石组,测定胆囊空腹容积、脂餐后容积和排空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胆固醇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组胆囊排空功能明显下降,胆色素性结石组胆囊排空功能无明显下降.结论 超声评价胆囊排空功能,并以此做为决定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方式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肝胆结石的病因和社区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胆结石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 ,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国内近年来B型超声检查自然人群的胆结石发生率达 10 %左右 ,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西方国家胆囊结石较多 ,国内以肝内外胆管结石为多 ,这与饮食习惯和胆系感染 (包括寄生虫 )有关。但近年来国人寿命延长 ,饮食结构改变 ,卫生条件改善等使胆囊结石增多 ,且肝、胆结石总的发病率亦在增加。胆石按其成分可分为以胆固醇为主要成份的胆固醇结石、以胆色素为主要成份的胆色素结石和胆固醇、胆色素二者比例相当的混合性结石。1 胆石成因1 1 胆固醇性结石的成因1 1 1 胆汁中胆…  相似文献   

6.
1983年7月~1985年7月,在华东地区(福建、山东、江西、浙江、安徽、江苏、上海)范围内,对有关医院经手术治疗的胆石病进行了统一调查。总病例数为2,652例。胆色素类结石占59.5%,胆管结石占59.7%;胆固醇类结石占33.8%,胆囊结石占40.3%。福建、山东、江西三省的胆管、胆色素结石患者多,浙江与安徽的两类结石与两个不同部位结石的患者基本相等,而江苏与上海的胆囊,胆固醇类结石患者较多.这个结果与过去一向认为华东地区都是胆管、胆色素类结石较多的结论不一致。调查资料还说明工人、干部、知识分子患胆囊结石多,农民患胆色素类结石多;胆道蛔虫与胆色素结石有关;脂肪和蛋白质饮食与胆固醇结石有关.  相似文献   

7.
我省是胆石症的好发地区,住院病人之多、死亡率之高,在腹部外科临床上都很突出,所以研究胆石症的治疗原则,改进其手术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胆道结石就其组成成份而言,基本上都是混合性的,可区别为胆固醇混合性结石(胆固醇含量占70~95%)和胆色素混合结石(胆色素含量约50~70%)二类;前者主要形成在胆囊内,引起的病理变化比较简单,治疗也易于奏效,将胆囊连同其中的结石一并切除,便可获得痊愈。胆色素结石主要  相似文献   

8.
胆汁为胆色素、胆汁酸、胆固醇、卵磷脂和其他无机物形成的胶体溶液。胆结石的主要成分为胆固醇、胆色素、胆汁酸、钙及其他无机元素。结石基质由硫酸化糖蛋白及糖蛋白构成。结石所含主要成分不同,可分为胆固醇系结石、胆红素系结石以及混合性结石。三宅等认为,含胆固醇70%以上的纯胆固醇系结石,以及含胆固醇20%以下的胆色素系结石都很少见。因此,胆结石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67~1987年间手术取出的147例胆结石进行了肉眼剖面观察.结果,胆固醇结石占49.0%,胆色素结石占41.5%,稀有结石占9.5%.肝内胆管结石,女性占10.4%,男性占5%.30~49岁组以胆囊结石多见,而30岁以下组和50岁以上组,则以胆管结石多见.城镇患者64例中胆固醇结石占64.1%,胆色素结石占31.3%,而乡村患者83例中,胆色素结石占49.4%,胆固醇结石占13.3%.本组病例以1970年为界分前后两期,胆固醇结石由前期的34.7%增高到后期的65.5%,而胆色素结石却由前期的68.9%降至后期的31.1%.  相似文献   

10.
肝外胆管结石包括肝总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由于结石的可移动性,临床上具体区分肝总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并无实际严格界限意义.胆总管结石可以是原发于胆管系统的所谓原发性胆管结石,其成分是胆色素结石或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也可能是胆囊结石移位至胆总管,其结构和成分与胆囊结石完全相同,又称继发性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收集胆石标本100份,用化学定量分析法测定胆石中胆固醇、胆红素、胆绿素和钙等化学成份。结果:27例胆囊结石中,胆固醇为主要成份的混合性结石占15例(63.0%);65例胆管结石中,胆色素性混合结石占53例(81.5%);胆囊及胆管结石3例中,胆固醇性混合结石占2例;胆色素性混合结石1例。其余记载不详的5例中,3例为胆固醇混石,2例为胆色素混石。并对两类结石主要成份的检出率和各层化学成份的差异进行了探讨。本室自1980年2月—1983年6月采集胆石标本100例进行化学定量分析,为诊治胆石症提供了一定科学数据,特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胆结石按成分可分为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囊内多生胆固醇结石,而胆总管及肝内外胆管则多生胆色素结石.笔者运用活血化瘀、疏肝利胆法,辨证论治胆石症,收到了较好效果,兹将病例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收集了内蒙地区11个医院连续两年经手术取出的胆石标本共476例,全部胆石均用化学定量法测定了胆石中胆固醇、胆色素及钙的含量,现报告如下:结果分析一、概况:本地区胆石成分:476例胆石分析结果,胆固醇类结石439例,占92.2%胆色素类结石37例,占7.8%,本组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胆固醇类结石与胆色素类结石之比为11.86:1。胆石形成部位:胆囊结石占81.5%,肝外胆管结石占7.4%,胆囊与胆总管结石占10.7%,肝内胆管结石占0.08%,本组以胆囊结石占优势。年龄:本组以40—59岁病人最多,占57.6%,其次为31—39岁18.2%,60岁以上占15.1%,30岁以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100例病人的胆石标本和临床资料,研究了胆石中胆固醇、胆色素、钙、镁、铜、铁和锌等。女性75例,男性25例。胆囊结石45例,胆总管结石30例,胆囊和胆总管结石15例,胆总管和肝内胆管结石10例。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36/45),胆总管结石多为胆色素结石(24/30)。胆道蛔虫症和感染是胆总管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胆石症是胆道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胆石的主要成分为胆红素、胆固醇、粘蛋白、钙等,以胆红素为主的称胆红素性(棕色素)结石,以胆固醇为主的称胆固醇结石,而钙含量相当高的称混合性结石,其他尚有罕见的黑色素、粘蛋白、蛋白为主的黑色素结石.在我国常见且治疗困难的原发性胆管结石,90%以上为胆色素结石.  相似文献   

16.
胆管结石是指肝内外胆管内有结石形成,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原发性胆管结石系指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主要为胆色素结石或混合性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为胆囊结石排至胆总管者,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分为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多位于胆总管下端;肝内胆管结石可广泛分布于两叶肝内胆管,或局限于某叶胆管,其中以左外叶和右后叶多见.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告1947—1960期间433例胆石症。单纯胆囊结石及总胆管结石(胆囊中有或无结石)的发生率是相等的,男女比例亦相似,但胆囊结石组女性病人稍多。胆囊结石年令分布以30—59岁为最多;总胆管结石症则是40—69岁。结石化学分析说明胆固醇结石及胆色素钙结石为最多,其他性质结石则很少。胆固醇结石及胆色素钲结石例数在1947—1960期内是相等的,但在1947—1955期内胆固醇结石数是占28.7%,1950—1960期内为52.4%。  相似文献   

18.
<正>胆石症是胆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发生于胆道系统和病理情况各不相同的一类结石病的总称。根据结石发生的部位,临床上大体将胆石症分为3种:(1)胆囊结石;(2)肝外胆管结石;(3)肝内胆管结石。从胆结石所含化学成分还可将其分为3类:(1)胆固醇结石;(2)胆色素结石;(3)混合性结石。其发病与人们所在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生活状况等有着密切关系。美国胆结石患病率为10%,主要为胆囊胆固醇结石。我国胆结石患病率为0.9%~10.1%,平均为5.6%。依据统计资料,女性患者高出男性1倍多,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农村和西南地区,原发的胆管结石病发生率并未降低。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1981年3月~1986年2月杭嘉湖地区的255例胆石症.结果表明杭州市区胆固醇结石占82.0%,胆囊结石占61.5 %,胆道初次手术年龄为54.8±11.1岁:而农村地区胆色素结石占55.6%,胆道结石占46.9%,手术年龄为46.2±12.9岁.这说明本地区胆石特点的城乡差异极为明显.提示虽然我国胆石性质较过去变化显著,但是胆石特点的城乡差异依然显著.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治疗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石按成分可分为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囊内多生胆固醇结石,而胆总管及肝内外胆管则多生胆色素结石。笔者运用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辨证论治胆石症,收到了较好效果,兹将病例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