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腓骨切除后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附50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50例腓骨中上段部分切除患者做了1~8年的随访检查。对随访病例作了双侧踝关节的临床功能,足弓及X线片检查,并用自己研制的踝关节功能测定仪,检测踝关节的主动运动肌力及运动幅度,进行双侧对比。对各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综合评议得出结论:切取腓骨中上段一部分对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建议腓骨作为供体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部分腓骨切除后植入腓骨棒对踝关节的中期影响。方法:对62例腓骨部分切除后植入自行研制的腓骨棒的患者在3~5年后对其踝关节功能、正位C线片和踝关节肌力、活动度进行测量,与对侧对照。结果:未出现踝关节功能紊乱现象,X线片示踝穴宽度与对侧无显著性差异.无外踝上移现象。4例出现腓骨棒断离。结论:腓骨支撑棒在腓骨切除植入3~5年后效果良好,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8例新鲜尸体的踝关节在完整胫腓骨与腓骨部分切除时的外踝上下和侧向位移变化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腓骨部分切除后,外踝无论是上下位移还是侧向位移都显著增加,表明完整的腓骨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具有相当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儿童部分腓骨切除后对供侧肢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部分腓骨切除后对儿童供侧肢体功能及形态的影响。方法:对3-12岁患原发性排骨近端骨巨细胞瘤、胫骨骨折骨缺损及股骨头坏死的儿童共63例,经小腿前外侧入路行部分带血管腓骨切取术,术后随访3-10年,用踝关节功能测定仪、运动负荷试验,胫腓骨及踝关节X线片测量及评价双侧肢体功能及形态。结果:无一例肢体发育障碍或发生坏死。腓深神经或腓浅神经损伤占11%,但多数在术后3月内自行恢复,仅2例留有持久腓浅神经损伤表现,做运动负荷试验后检查30例病人中2例轻度踝疼,1例有较明显的踝疼。随患儿身高的增加,供骨侧腓骨远近两残端逐渐增长,但缺损间隙不变。结论:儿童部分腓骨被切除以后,多数供侧肢体无严重并发症,30例中有3例踝部疼痛者与腓骨切除较长有关。远期腓骨缺损间隙相对变短,这有利于儿童晚期供侧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作者随访了腓骨切除病人15例,随访时间最短1年半,最长26年。发现腓骨切除<8cm7例,患肢症状、体征均较轻;切除至中及下1/38例,除症状较重外,还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胫腓关节分离,腓骨上移,距骨向外移位,患肢的负重应力向外转移,严重者出现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认为胫腓骨远端融合可减轻或逆转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下段骨折12例。结果对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随访,术后疗效优8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腓骨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在内固定术后可更早期、更大范围地活动踝关节,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腓骨在踝关节稳定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 探讨腓骨骨折和切除术后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广泛查阅近 2 0年有关腓骨作用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文献 ,分析腓骨负重功能 ,对踝穴影响以及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机制。结果 腓骨有负重功能 ;儿童腓骨连续性破坏引起踝关节生长紊乱 ;成人腓骨连续性破坏对踝关节的影响 ,观点不一。结论 腓骨连续性的破坏对踝关节的稳定性具有影响作用 ,但尚需行进一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8.
踝关节骨折中的腓骨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宏业  何引飞 《中国骨伤》2001,14(4):220-221
腓骨的外踝参与踝关节的组成 ,而在踝关节的骨折中 ,由于力的传导 ,会引起腓骨不同部位的损伤 ,现就这一问题谈谈认识 :1 腓骨的作用  为了踝关节有良好的功能 ,腓骨必须有 :①正常的长度 ;②腓骨在胫骨沟内有正常的位置 ;③通过胫腓下韧带有效的固定于胫骨[1] 。在维持踝关节的功能上 ,是整个腓骨参与 ,而不仅仅是外踝 ,腓骨通过杠杆作用维持着外踝的位置 ,腓骨的损伤会引起踝关节功能的改变。有实验证明单独切断三角韧带不引起踝关节的不稳定[2 ] ,当切断内踝及上胫腓联合前后韧带在应力试验下 ,对踝关节的影响也不大 ,当切断外踝及下…  相似文献   

9.
应用游离腓骨组织瓣修复口腔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骨组织瓣修复口腔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游离腓骨组织瓣修复口腔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的临床资料15例。其中下颌骨造釉细胞瘤5例,下颌骨纤维肉瘤2例。颌下腺腺样囊性癌3例,颌下腺粘液表皮样癌2例,口底黏膜高分化鳞癌3例。单纯腓骨骨瓣修复10例,腓骨骨皮瓣修复5例。结果14例腓骨瓣成活,生长良好,1例腓骨骨皮瓣因术后发生血循环危象,经抢救无效而坏死。结论游离腓骨组织瓣修复口腔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可较好地恢复容貌和口腔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踝关节外侧疼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大多因创伤后腓骨肌间室内的腓骨长短肌腱的滑脱及撕裂引起,常合并腓骨肌上支持带的损伤。腓骨长短肌是足行外翻动作的重要解剖结构,若其损伤常会影响足踝关节的功能。但是非创伤及非肿瘤性的踝关节外侧疼痛非常罕见。第4腓骨肌导致踝关节外侧狭窄综合征从而引起踝关节外侧疼痛极为少见,国外可见文献个案报道,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病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腓骨长肌肌腱切除后对踝关节功能,尤其是踝关节外翻力度和主动外翻角度的影响。方法笔者自2011-01—2015-01采用腓骨长肌肌腱作为自体移植肌腱重建33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术后2周开始主动踝关节外翻锻炼,对患者踝关节外翻力度、踝关节主动外翻角度进行测试。结果 32例获得随访2~5年,平均3年。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切除腓骨长肌腱后,踝关节外翻力度及踝关节主动外翻角度明显减小。结论腓骨长肌肌腱移植修复交叉韧带开展时间尚短,并发症或缺陷尚未完全显现,是否会影响患者术后的踝关节运动功能还需要进一步论证,鉴于该肌腱切除后会对腓骨长肌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所以腓骨长肌肌腱切除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腓骨后侧入路显露外后踝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对26例Weber—AO分类踝关节骨折的患者(A3型4例,B3型14例,C1型5例,C2型3例),经腓骨后侧入路,显露固定外后踝。采用Baird-Jackson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仅1例发生腓骨肌肌腱炎,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骨折于16周内均达到骨折愈合。26例中疗效为优17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4.3%。结论:腓骨后侧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单切口充分显露并固定后外踝,减少缝合时的张力,可以提高切口愈合率与骨折稳定性,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为踝关节骨折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阔筋膜结合锚钉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锚钉结合阔筋膜治疗腓骨肌腱滑脱。方法 :自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采用自体阔筋膜条编织后结合带线锚钉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治疗腓骨肌腱滑脱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14~23岁,平均17岁。术前均存在踝关节疼痛,不能剧烈运动。结果 :12例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无感染、不愈合。所有患者定期复查,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术后踝关节疼痛明显好转,运动功能恢复,踝关节功能应用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平均(91.92±3.17)分。结论:阔筋膜结合锚钉治疗腓骨肌腱滑脱具有取材区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腓骨肌腱沟加深联合支持带重建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2018年10月本院共收治18例腓骨肌腱滑脱症患者,均采取腓骨肌腱沟加深联合支持带重建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踝关节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活动范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脱位复发率。[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脱位复发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AOFAS-AH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O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AOFAS-AH评分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OM显著优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肌腱沟加深联合支持带重建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不仅为腓骨肌间提供足够的容积和骨性阻挡,而且联合重建上支持带可以保证肌腱在踝关节主动运动中的动态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镜下间沟加深腱鞘紧缩治疗慢性腓骨肌滑脱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对2例慢性腓骨肌腱滑脱患者采用镜下间沟加深腱鞘紧缩手术治疗。取踝关节后内、后外、后外下入路,清理增生的滑膜组织,显露腓骨肌腱鞘及腓骨间沟,在关节镜直视下,清理向远端延伸的腓骨短肌肌腹,打磨加深腓骨间沟,紧缩缝合腓骨肌腱鞘及腓骨上支持带。[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踝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后复查,AOFAS评分92~94分,疼痛VAS评分0分,完全恢复体育活动。肌腱滑脱未复发。[结论]镜下间沟加深腱鞘紧缩治疗慢性腓骨肌滑脱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腓骨重建治疗Pilon骨折(附105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腓骨重建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05例Pilon骨折行腓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下胫腓联合处及胫骨骨折近端打入4枚足够长螺钉,自固定腓骨钢板打入胫骨对侧皮质,胫骨简单内固定或外固定。结果 术后按照Baird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33例,良42例,可19例,差11例,优良率71.4%。结论 腓骨重建治疗Pilon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对已经受伤的软组织创伤较小,有利于创面及骨折的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重建骨骼连续性,恢复肢体功能。方法:对四肢长骨大范围的或累及关节的巨细胞瘤以及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采取彻底切除病灶,骨缺损区行吻合膝下外侧血管的带腓骨小头的腓骨近端移植或串联的超长双腓骨组合游离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3年,移植骨全部骨性连接,肢体长度及负重强度无明显影响,功能恢复接近正常。结论:应用此方法,对因四肢长骨的瘤段切除后所遗留的巨大的或累及关节的骨缺损有很好的疗效,对“保肢疗法”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合并腓骨下段骨折与下胫腓分离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骨折之一,部分踝关节骨折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下胫腓联合的分离,腓骨骨折复位用钢板内固定并横向栓钉固定至胫骨上的报道较多,自1996年4月~2002年8月,采用腓骨穿髓内针并横向栓钉固定至胫骨上治疗21例复杂踝关节骨折,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7例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经腓骨固定胫骨结合踝关节支架治疗Pilon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经腓骨固定胫骨结合踝关节支架治疗Pilon骨折不愈合的方法并初步探讨其疗效。[方法]1999-2004年共收治Pilon骨折不愈合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1-53岁,平均34.7岁。所有骨折均累及胫骨关节面并腓骨骨折,胫骨骨折不愈合,踝关节畸形。通过后外侧入路显露腓骨胫骨,复位满意后选用重建钢板置于腓骨外侧,螺钉通过腓骨钻入胫骨固定。小腿内侧选用踝关节外固定架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于骨断端和胫腓骨间区域以获得骨性愈合和下胫腓融合。[结果]随访8个月-4年,平均22个月。5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1例因过早去除踝关节支架且负重,出现钢板断裂再折。[结论]对于Pilon骨折不愈合,采用小腿后外侧入路经腓骨固定胫骨结合踝关节支架,是提高复位质量,促进骨折愈合,纠正关节畸形,防止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且相对更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下肢粗骨长段缺损与皮肤缺损同时修复的可行方法。方法 将腓血管制成1个或2个血管襻,该血管襻携带皮瓣,再将多段腓骨于骨膜内组合在一起,使成为一个骨膜包裹的粗骨修复骨与皮肤缺损。有丰富血运的骨膜,其骨膜下新生骨活跃,该新生骨充填骨膜内与腓骨段问隙、包绕腓骨,使移植腓骨增粗。结果 临床应用30例,所携带的皮瓣血运良好,伤口一期愈合。1年后骨折愈合,2年后移植骨增粗,能负重行走,移植骨无骨折。供腓骨侧踝关节稳定,伸屈范围正常,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血管襻骨膜内组合腓骨同蒂皮瓣移植是修复粗骨与皮肤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