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ther ablation,RFCA)是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基础上,继外科手术、直流电和化学消融后发展起来的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已成为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规首选方法。本院自1996年开展此项技术,应用RFCA治疗反复发作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1020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总结410例心律失常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情况及护理措施.结果:加强护理使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大大提高.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严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回顾近年来我院开展的射频消融(RFCA)工作,以期提高快速心律失常电生理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术(RFCA)是经皮穿刺送入心导管,射频电流产生热能经导管消融,使心肌细胞凝固性坏死而打断心肌异常通路,以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新兴的介入性治疗技术.目前,RFCA巳成为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我院2008年7月一2009年lO月对38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护理工作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对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护理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1994年12月~2002年6月,我院对265例(275例次)快速心律失常病人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群英  郑剑光 《微创医学》2006,1(4):315-317
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对阵发性窒上性心动过速(PSVT)、特发性窒性心动过速(IVT)、Ⅰ型心房扑动(Ⅰ-AT)等已是技术成熟和疗效确切的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RFCA治疗133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全国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注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CSPE)首次注册1991年1月1日至1995年5月31日的全国93家医院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资料以来,随着电子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心电生理诊疗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开展RFCA工作的医院越来越多,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谱也发生很大变化。为展示近年国内开展RFCA工作情况,CSPE组织第二次全国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注册。现将注册资料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8.
1987年Huang等,用射频电流消融房室结以来,射频消融(RFCA)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在成人心律失常治疗学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91年Van Hare首次报道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RFCA后,该技术已被应用于儿童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总结RFCA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心血管内科近3年23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包括阵发性室上速、室早、室速、房速、房扑和房颤)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6~30个月,232例患者中227例RFCA治疗成功,一次治疗成功率达97.8%,复发率为2.16%(5/232),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87%(2/232),其中1例发生心包填塞,1例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精确的定位、仔细熟练的操作以及严格控制消融的能量和时间,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成功率、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对心室肌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测量6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RFCA术前、术后的QTd、QTcd、JTd、JTcd。结果: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RFC术前、术后QTd、QTcd、JTd、JTcd略有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房侧消融组和室侧消融组 术前、术后QTd、QTcd、JTd、JTc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FCA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整体心室肌复极离散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颐6种特殊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RFCA)效果。方法经导管标测和射频消融。结果3例合并左上腔静脉干永存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均为左侧旁道,1次消融成功;2例二尖瓣狭窄患者为左侧旁道,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后,1次消融成功;1例合并Ebstein畸形的PSVT患者,为右侧旁道,导管消融3个月后复发,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合并心脏血管畸形的PSVT患者进行RFCA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自1987年首次用于临床以来,其操作技术逐渐成熟,目前已成为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方法。本文报告我们用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其目的旨在总结经验、并对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术(RFCA)是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新的介入性技术,我院自1995年6月~2003年10月共对12例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实施了射频消融治疗,均获成功,现将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治疗学上的重大进展,是所有心脏病治疗学中唯一能真正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技术,该技术自1987年应用临床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该技术更加完善成熟,我们自2001年9月在胃肠X线机下开展该技术,为4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手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应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4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病例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分析射频治疗术成功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半年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一次治疗成功率为97.12%(101/104),复发率为3.96%(4/101).结论 运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一次治疗效果,治疗过程安全性好,做好消融治疗能量强度和持续时间控制,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适宜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红霞  王青  吴明 《海南医学》2000,11(3):53-54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RFCA应用于临床,是快速心律失常治疗划时代的进展,已成为多数症状性快速心律失常首选的根治方法.我科自1996年12月以来,采用RFCA治疗56例心律失常,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朱立光 《广西医学》2004,26(12):1752-1753
自1987年Borggrefe等首次报告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人类快速性心律失常以来,该技术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与普及。1991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报告国内首例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993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率先在广西区内开展了该技术。迄今数以万计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得到了根治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关国晟  陈次滨 《广东医学》2004,25(5):558-559
目的 探讨实用而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 对 31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31例中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1 7例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1 3例 ,全部消融成功 ;心房扑动 (AF) 1例 ,术后复发。结论 消融前后进行详细、标准的电生理检查 ,熟练的射频消融手术操作和术式的正确选择是安全有效地进行射频消融 (RFCA)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技术,近二十年的发展,其操作技术日趋成熟,成功率不断提高,并发症不断下降,已成为绝大多数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而手术前中后的护理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缩短X线曝光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9年开展此技术以来已为467例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景梅  孙晓斐  武宗寅 《医学综述》2006,12(23):1454-1457
室上性心动过速代表了一系列心律失常,虽多为非致命性,但发生率高,药物治疗后易复发。自1991年我国开展射频导管消融(RFCA)以来,该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使众多心律失常患者得到根治。本文就室上性心动过速RFCA治疗的现状及若干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