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腰扭伤在门诊中较为常见 ,笔者用针刺腰腿点治疗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性 19例 ,女性 11例 ;年龄 2 0~ 30岁者9例 ,31~ 40岁者 7例 ,41~ 5 0岁者 6例 ,>5 0岁者 8例。治疗方法选用 1.5寸毫针 ,在腰腿点穴位上按常规进针 0 .5寸 ,得气后令患者站立活动腰部 ,幅度由小到大 ,一般留针30 m in。腰腿点位于手背部第二与第三掌骨跟部和第四与第五掌骨跟部。治疗效果疗效标准 :治愈 :疼痛消失 ,活动自如 ;好转 :疼痛减轻 ,活动受限。本组经 1次治疗治愈 4例 ,2次治疗治愈 9例 ,3次治疗治愈 11例。余 6例好转。典型病例王…  相似文献   

2.
笔者多年来运用单穴下关治疗牙痛,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32例中男性68例,女性64例;年龄8~54岁;其中龋齿66例,智牙32例,外观无变化者34例,以单侧多见。治疗方法及效果为防止出现晕针可令患者取侧卧位,患面朝上,下关穴消毒后以1.5~2寸毫针快速刺入表皮,得气后留针20~3Omin,留针期间可行提插捻转。本组均经1次针刺而疼痛消失,治疗后患者咬对牙时可略有麻木感。典型胶树杨某,男性,34岁,1998年4月13日初诊。诉左牙痛3日,诊见左上侧牙排列整齐,第3齿有叩击痛,遂令患者右侧卧位,按摩耳屏前凹下关穴,常规消…  相似文献   

3.
马兰外敷治疗乳腺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哺乳期妇女,年龄25~36岁;病程3小时~2天。治疗方法新鲜马兰适量,以红梗茎粗者为佳,捣烂敷于患部,每12小时换药1次。32例中25例单纯用马兰治疗,7例结合其它方法治疗。治疗效果本组经治疗全部获愈,其中1天内治愈22例,2天内治愈7例,3天内治愈3例。典型病例方某,女,27岁,1997年5月16日初诊。患者产后37天,左乳肿痛6小时,乳汁不通,局部微红,有触痛,伴全身微恶寒,苔薄黄,脉稍弦滑,急予新鲜马兰适量捣敷,12小时换药1次,次日来诊即见肿消痛止。停止敷药后继续观…  相似文献   

4.
指针悬钟穴对落枕的即时效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0~69岁;病程最短30分钟,最长2天。治疗方法患者取站立位或仰卧位,操作者用拇指指腹按于患者痛倒悬钟穴上,向胖骨方向点按,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按压的同时嘱患者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最大限度地活动颈部。根据疼痛缓解情况按压1~30分钟。1次治疗疼痛未消失者,可在6一8小时后再施行第二次治疗。疗效观察80例患者均获痊愈。1次治愈者70例(其中1~5分钟痛止者22例,6~10分钟痛止者14例,11一15分钟痛止者14例,16~20分钟痛止者6例,21~30分钟痛止者14例);2次治愈者10例。运用指针疗法治…  相似文献   

5.
黑鬼油治疗带状疱疹18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88例,女性99例;年龄33~65岁;病程3~6天91例,7~10天70例,10天以上26例;发病部位颈项部43例,上肢37例,胸肋腰腹107例。治疗方法先将患处用生理盐水洗净,用黑鬼油(市售,香港岭南药厂)涂抹患处,每日2~4次,不需包扎。治疗效果本组经治疗187例全部治愈,局部疱疹干燥结痂脱落,皮肤完全平复,疼痛消失,无后遗神经痛。治疗时间最短2天,最长7天。典型病例患者男性,35岁,胸肋腰腹部疱疹30天,曾经对症治疗无效。予生理盐水清洗患处,涂黑鬼油后1小时后疼痛减轻,1…  相似文献   

6.
针刺放血治疗腮腺炎1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8年 9月~ 2 0 0 2年 8月应用针刺放血法治疗腮腺炎 1 3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30例中男性 72例 ,女性 5 8例 ;年龄 2~ 1 2岁 ,平均 4.5岁 ;病程 1~ 5天 ,平均 2 .4天 ;单侧发病者 98例 ,双侧者 32例。治疗方法取患者少商穴常规消毒后 ,以三棱针点刺 ,挤出血液 3~ 6滴 ,同时配合针刺合谷穴 ,平补平泻法 ,不留针 ,每日 1次。治疗效果本组经治疗全部获愈 ,治疗后腮腺部位肿胀、疼痛消失。其中针 1次治愈者 97例 ,2次治愈者 2 4例 ,3次治愈者 9例。体会腮腺炎属中医痄腮范畴 ,系由瘟毒侵袭少阳、阳明二…  相似文献   

7.
以痛为腧长留针治疗偏头痛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18~65岁;病程均>2年,反复发作,每年均>5次,并逐渐加重。已排除高血压及颅内占位病变等其它因素所致的头痛。治疗方法主穴:以痛为腧,以患者疼痛部位为主穴,若疼痛呈线形,采用接针刺,若疼痛呈片状,采用围刺。辅穴:风池、列缺、神门;有恶心者加内关,情绪急躁者加太冲。刺法:常规消毒后以30号1寸~1.5寸针向头后侧斜刺,角度15~30°,得气后快速捻转1~2min,每分钟60~70次,长留针1~3小时,留针期间行针2~3次。症状缓解后可缩短留针时间。每日针刺…  相似文献   

8.
单味水蛭治疗血管瘤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瘤为体表血络扩张所致的良性肿瘤,笔者在临床中采用水蛭一味单方治疗本病3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7~45岁。发病部位位于面部者18例,在四肢者10例,颈部者2例。治疗方法及效果水蛭生用,研末装入胶囊,每日1.5~3g,早晚2次分服。治疗1年后观察疗效本组16例中14例于服药1年后血管瘤完全消失,为治愈;10例瘤体面积缩小,颜色变浅,为好转;6例无改变,为无效。总有效率80%。典型病例患者女性,17岁,出生后面部左上颊部有一红痣,日趋增大。诊见…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枕大神经阻滞法治疗枕神经痛2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20~61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月。疼痛位于一侧21例,位于双侧3例。疼痛部位主要位于枕部,大多数疼痛比较剧烈,14例伴有眩晕。21例于枕大神经出口处压痛,3例继发于颈椎病。全部病例曾口服镇静、止痛药,效果不显。2 治疗方法曲安舒松注射液1ml+5%利多卡因3ml,取两药混合液3ml。患者俯卧于床上,将患者枕外隆突外方2-5cm处定为枕大神经阻滞点,在此可触到动脉搏…  相似文献   

10.
青龙摆尾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治愈此病比较困难。近几年来,笔者应用青龙摆尾针刺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18~30岁者12例,31-40岁者20例,41~50岁者10例,51~60岁者8例。左下肢疼痛者21例,右下肢疼痛者23例,双下肢疼痛者6例。L4~L5椎间盘脱出者8例,L5~S1椎间盘脱出者13例,L3、4、5两椎间盘脱出者4例;腰椎病者12例,坐骨神经炎者7例,梨状肌综合征者6例。病程最长者6个月,最短者10天。2诊…  相似文献   

11.
笔者应用葛根汤加味治疗落枕 2 3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3例中男性 1 6例 ,女性 7例 ;年龄 1 7~ 5 0岁 ;病程 1~ 5天。治疗方法及效果葛根 30 g、麻黄 9g、桂枝 1 0 g、连翘 1 0 g、生姜 3片、炙甘草 6g、白芍 1 5 g、大枣 1 2枚 ,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将药渣再煎一次 ,取汁热敷患侧颈部 ,并进行适当按摩。本组 2 3例经用药 1~ 4剂全部治愈 ,其中用药1剂痊愈者 9例 ,2~ 3剂痊愈者 1 3例 ,4剂痊愈者1例。典型病例陈某 ,男性 ,45岁。患者淋雨后 ,次日晨起感颈项疼痛 ,活动受限 .不能前屈后伸和旋转。诊见颈部活动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叶下珠治疗本症1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6例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10个月~71岁;病程5~13天。均用叶下珠鲜草100~200g捣烂加红糖,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全部患者均治愈,经治疗2天治愈者9例,3~5天治愈7例。例:张某,男,28岁,1995年8月21日初诊。患者背部左侧起一肿块,大如手掌,有粟粒样脓头,色红微热,肿胀疼痛,伴畏寒、高热、头痛,脉滑数,舌苔薄白,全身疲乏,食欲不振。诊为蜂窝组织炎,予叶下珠外敷,患处疼痛明显减轻,次日肿消痛止。共敷3日而愈。蜂窝组织炎是化脓性感染沿着皮下或深部的蜂窝组织及结缔组织蔓延的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13.
1993年6月~1995年6月 ,笔者作为中国首批援圭亚那医疗队医师 ,在南美洲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医院工作期间 ,采用温针灸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89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9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52例 ,女性37例 ;年龄24~62岁 ;病程最短者两周 ,最长者3年。根据中医辨证分型 ,均属寒湿痹阻型 ,其腰腿部的疼痛多为冷痛或痛 ,遇寒冷或阴雨天气疼痛加剧 ,得温则舒 ,舌苔白滑或白腻 ,脉弦紧。89例患者都经X线摄片及其它检查 ,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中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诊…  相似文献   

14.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29岁;病程最长者25年,最短者3年。长期从事伏案工作者38例,颈部有外伤史者8例,有习惯性落枕史者14例。 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颈项僵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肩臂及上肢麻木疼痛,失眠多梦,双眼酸胀疼痛。 诊断标准:颈项部僵痛,眩晕,常因颈部活动等因素而诱发;4~7颈椎压痛阳性;旋颈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椎X线照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及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本组患者均排除心脏病、高血压病及颈椎其它疾病。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尾痛症亦称尾骨痛,是指尾骨部、骶骨下部及相邻肌肉或其它软组织的疼痛。常见原因有尾骨或骶尾关节损伤,骶尾关节炎,感染,肿痛及尾骨的畸形。本症临床较常见,本文所谓的顽固性尾痛症是指经推拿、练功、药物、封闭等数次治疗均无效者。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女性9例,男性2例;年龄20~35岁7例,35~45岁4例;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3a。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1长期慢性骶尾部疼痛经各种治疗无效者;2局部无肿胀,骶尾联合处有明显压痛;3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2 方法与结果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腹下垫枕15cm,局部皮肤消毒后,在尾骨压痛点最明显处进针刀…  相似文献   

16.
乳腺炎是哺乳期常见疾病,近几年来作者采用当归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本病6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为21~35岁;哺乳时间最短者4天,最长者3个月;病程1~7天;单侧乳房40例,双侧乳房24例;伴局部红、肿、热、痛者32例,伴恶寒发热者10例。64例均属郁滞期。治疗方法取穴内关、足三里、膈俞(患侧)。以5ml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5ml,用5号针头注射,每穴注射1.5ml,注射前务必使针刺得气,每日治疗1次,左右交替注射。治疗效果疗效标准:治愈:治疗3~5次后肿块消失,体温降至正常;好转:治疗5次后肿块及疼痛基本消失,体温…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柱香灸烫法治疗带状疮疹引起的神经痛3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1~73岁,平均42.2岁;初发痛17例,后遗痛15例;后遗痛时间1个月~2年。部分患者曾应用中西药物止痛及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治疗方法 取柱香一根,初发者选皮损区最明显的小疱疹,后遗者选皮肤疼痛区最敏感痛处为灸烫点。点燃柱香,在距患处皮肤约0.3~0.5cm进行灸烫,一边灸烫,一边吹风,疾火灸烫至灸烫点皮肤发红焦黄或起小水泡为止。灸烫过程中因疼痛不能耐受时可稍停后再灸。…  相似文献   

18.
治疗80例,男53例,女27例;20~30岁14例,31~50岁51例,51岁以上者15例;伤后1~6天内就诊者71例,半月以上就诊者9例;经1次治愈者59例,2次治愈者17例,次治愈者4例。点穴法患者俯卧位,腹下垫一软枕,医者两拇指分别置于脊枉两侧,自上而下点按足太阳膀胱经诸穴,反复2~3次。  相似文献   

19.
虎杖方治疗周围神经痛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患者常因疼痛的折磨而影响日常生活。某些重症患者服用常规止痛药物效果不佳。自1993年以来,我们用钱可久教授推荐的虎杖方治疗周围神经痛,疗效好,无副作用,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40例,女17例;年龄15~64岁,平均49岁。枕大神经痛者25例,耳大神经痛者10例,腓肠神经痛者13例,胫神经痛者2例,干性坐骨神经痛者7例。病因:有明显外伤史者11例,由格林-巴利综合征导致的神经痛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9例,无明显病因  相似文献   

20.
土茯苓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 995年起应用土茯苓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2 0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及治法本组中男性 1 3例 ,女性 7例 ;年龄 1~ 5岁 ;病程多为 1天。均有扁桃体红肿疼痛。全部患者均用土茯苓外敷治疗。用土茯苓 2 0 g研为细末 ,米醋调为糊状 ,涂敷于患儿两足涌泉穴 ,外贴一层塑料布 ,然后以绷带包扎 ,睡前敷药 ,次日晨起取下 ,一般 1~ 3次即可见效。治疗效果本组 2 0例经 1~ 3次治疗均获效 ,其中治愈 1 6例 ,好转 4例。典型病例王某 ,男性 ,5岁。发热 2日 ,扁桃体红肿疼痛 ,曾口服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改用土茯苓外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