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粥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它不伤脾胃,滋补养身,适合于中老年人食之。而加入药疗成分的药粥,尤适宜于中老年人保健。 人到中老年,各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适当地食用药粥调理,可延缓衰老,保护肌体功能,药粥保健在我国由来已久。《千金翼方》以米糠粥防脚气;《本草纲目》以胡萝卜粥预防高血压;《泉州本草》以荔枝粥防口臭;《食物疗法》以玉米粥预防心血管病:《普济方》、《太平圣惠方》以小麦粥止渴消烦热;莲子粥补中强志;赤豆粥解毒排脓;豆浆粥疗心血管疾患,韭菜粥治腰膝虚冷;  相似文献   

2.
药粥古今谈     
药粥疗法是我国传统的营养疗法与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它历史悠久,影响极广,是我国饮食疗法百草园中一朵普通而又独特的奇葩。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十四种医学方技书中,就有药粥的记载,如用加热的石块煮米汁内服治疗肛门痒痛等。据考证,这批出土的古医书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说,远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药粥这一古老疗法,应用于防病治病了。中医医圣、汉代名医张仲景,对米、药合用有极为丰富的经验。他在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很多米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论述,被后人称为使用药粥的先驱。唐宋以后,历代医家对…  相似文献   

3.
许磊 《东方药膳》2003,(1):32-33,37
粥食是一种很古老的历史悠久的烹调方法。我国最早的经典《礼记·檀弓上》就载有“粥之食”。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粥食治病的记载,其中写道:“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为蹶。臣意(西汉医学家淳于意,即仓公)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迨后东汉名医张仲景非常重视粥食的作用,在其《伤寒杂病论》中,有很多米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论述,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中都用粳米以鼓胃气助长药力。唐宋…  相似文献   

4.
药粥一向被视为用于老年保健和体弱多病之人。成百上千的食物被列入历代《本草》之中,说明祖国医学高度视食物的药用价值。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食疗”,药粥治疗即为其中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胡明 《东方药膳》2005,(6):31-32
本草学巨著《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在《本草纲目》里面,收载了许多粥疗方。书中粥方记载有三类,一是载于原著专章,如《本草纲目·谷部》第25卷粥部“薏苡仁粥:除湿热,利肠胃;莲子粉粥:健脾胃,止泄痢”。二是载于各药物正文,如稻米,“作糜一斗食,主消渴”;粳米,“合芡实作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锁阳,“虚人大便燥结者,啖之可代苁蓉,煮粥弥佳”。三是载于各药附方,如“老人风痹,麻子煮粥”,“消渴心烦,用小麦作饭及粥食”。现集其要者,介绍如下。1、补气类药粥糯米粥:糯…  相似文献   

6.
漫话养生粥     
粥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份珍贵财富,当属中华民族的名特食品之列。自古我国就有防治疾病的“药粥疗法”,《本草纲目》中介绍有36种粥食,分别具有健脾、开胃、补血、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古往今来,不乏常食粥的老寿星。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生平爱食粥,有他的《食粥》诗为证:“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1986  相似文献   

7.
胡献国 《东方药膳》2006,(10):35-36
1、药粥疗法 秋日天高气爽,气候干燥,人们易出现燥伤肺阴的症状,表现为口鼻咽干,皮肤干燥,眼目干涩,口渴多饮,干咳少痰,痰黄粘稠,胸中隐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等,当以养阴生津,润肺补液为治,而秋燥养阴当以药粥为佳.其既有米粥的养护作用,又有药物的治疗作用,现介绍几则药粥方,供选用。  相似文献   

8.
粥食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周书》中即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根据祖国医学“药食同源”之说,以药粥食补,既可保健养生,又对治疗疾病有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9.
药粥虽无害也要对症施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文小平教授介绍说,所谓药粥,就是以谷类为主,再配合水果、蔬菜、鱼肉蛋奶、药物等共同熬制的稀饭。这种春秋战国时期便传下来的“药粥疗法”,有强身延年、防治疾病的功效。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服食药粥是一种既方便又颇具疗效的食疗方法。“尽管食药粥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唯有对症下药,才能使其更具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药粥,是在中医脏腑辨证的前提下,选用食药皆宜的中药材与适量的粳米配伍,加入一定比例的水煮成的糜粥。它既可以预防疾病,对疾病还有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作用,又可以做患病后的饮食调养。历代中医的古籍方书中,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宋代的《圣济总录》、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王士雄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悠久的饮食文化中,美丽的鲜花,也在其中增色添香。令人赏心悦目,富有情趣。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饮露餐菊,当是一种比喻。但是,古人食菊,倒也并不少见。宋朝时,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就收录了以菊花、梅花、莲花等做成的“雪霞羹”、“梅花粥”、“莲花糕”、“广寒糕”等十余种肴馔。清朝的曹慈山,在《养生随笔》中,也收有“菊花粥”、“梅花粥”等。另外,顾仲的《养生小录》中,有“餐芳谱”一节,专门介绍以花卉所做的菜肴。如牡丹花瓣,“汤焯可,蜜侵可,肉汁脍亦可”;又如兰花,“可羹可肴”。而玉兰花瓣,则可在“面拖”之后,以“油炸加糖”食  相似文献   

12.
正寒冷的冬天,人的阳气最易受损,尤其是阳气衰弱的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更是见寒生畏。这时,常食容易消化的羊肉、狗肉等温补性药粥,既可补益身体,又能增强抗寒能力。粥,稀饭也。粥,又称作糜,“糜,煮米使其糜烂”。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记述:“黄帝初教作糜”,也就是说轩辕皇帝,教其子民“煮谷为粥”。粥为民食,乃是原意,而粥为药用,则是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谈药酒     
药酒,大都以中草药成分浸泡而成。《黄帝内经》里古代的药酒名称为“醪药”和“醪醴”,可知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药酒酿造并饮用了。我国历代医籍记载着不少药酒方,仅《本草纲目》一书就有69方。 用酒浸药,不仅能将药物的成分抽提出来,使人易于吸收;而且酒性善行,能宣通血脉,还能借以引导  相似文献   

14.
常敏毅 《长寿》2005,(12):41-41
读《三国演义》孔明到辽东舌战群儒篇章,方知道诸葛亮对医理、医术也颇有见地。他说:“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长安保,诚为难矣。”  相似文献   

15.
春天是百病多发的季节,不仅流行病猖獗,一些慢性病也易复发或加重。饮用“药粥”是既简单又实用的防病方法。下面是几款药粥的制作疗法和防病作用。 荠菜粥  相似文献   

16.
闲话药粥     
药粥,在中国已源远流长。中医历来重视用药粥防治疾病的验方。尽管药粥不能医治百病,但它显著的特点是易消化吸收,和胃健脾,被营养学家们称为最佳的养生食物法。历代养生保健药粥有:绿豆粥、百合粥、姜粥、赤豆粥、花椒粥、红枣粥、藕粥、木耳粥、牛奶粥、鸡汁粥、羊肉粥、菊花粥、莲子粥、首乌粥、海参粥、皮蛋粥、鲤鱼粥、燕窝粥等等许多品种。如一种被称为“神仙粥”的药粥,能够治疗风寒型感冒及头痛、骨痛,病起数日食用这种粥,疗效甚佳。有诗曰:“一把糯米熬成粥,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除风祛寒保平安”。民间还有…  相似文献   

17.
我国老百姓自古就有食粥的习惯,据文献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粥最早是由黄帝始创的,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饮食生活实践,粥的制作方法不断发展,种类也增加到上千种。特别是历代医家所研制的各种营养食疗药粥,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粥品,可谓是我国的一大发明,也是对人类健康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食粥可延年     
粥文化与“宛丘平易法”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美食大国。在中国5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礼记·檀弓》上也有关于粥的记戟。《谷梁传》记载:昭公19年,有“止哭泣、饮二粥”之法。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  相似文献   

19.
粥疗法是以粥代药治疗疾病的一种饮食疗法。一般采用米谷配适当的药物,或采用药食两用之品,加入一定的调味配料,共煮为粥。本疗法具益气健脾、化痰和胃、利湿清热、补益精血的等多种功效。可一日三餐或一日两餐,服用方便,易于接受,尤其对慢性病患者更为适宜。1、陈皮粥(《饮食辨录》)鲜陈皮30g,粳米30~60g,先把陈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主治脾虚痰湿阻滞之咳嗽痰多。2、猪肺粥(《证治要诀》)生猪肺500g熏薏米50g熏大米100g熏葱、生姜、食盐、味精适量。将猪肺洗净,以水煮至七成熟捞出,切为小丁块备用。将其余药及调料加入猪肺…  相似文献   

20.
施芳英 《家庭医生》2021,(10):34-35
前段时间,很多网友为“白粥能不能养胃”的问题吵得面红耳赤. 在中医看来,“白粥养胃”一说,并不假. 谷类食物性平和,具有健脾养胃、化生气血、补益脏腑之效.文火久蒸久煮后,温软熟烂,汤多汁宽,滋养脾胃效果更佳,有利于消化吸收. 中医食疗经典著作《食医心鉴》中,谷类食疗方剂就有86首,运用的谷类包括红米、白米、青粱米、白粱米、粳米、粟米、大麦、小麦等,而粥方又占63首之多. 《食医心鉴》作者、唐代医家昝殷,还特别推荐高良姜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