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证实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与血瘀病机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调查症状出现率及多项实验室检测;镇肝活血组与镇肝组的临床观察.结果证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多伴有血瘀病机,镇肝熄风汤与活血化瘀药配伍使用,在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及其血瘀证的相关症状和指标方面优于单纯用镇肝熄风汤.结论在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辨证时,应注意血瘀病机;配伍活血药物可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和肝阳上亢证"同病异证"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建立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和肝阳上亢证细胞模型,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点。结果: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与肝阳上亢证比较,差异蛋白有27个,其中,有11个蛋白上调,16个蛋白质下调。结论:基于双向电泳技术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可以用于中医学证侯研究,27个差异蛋白点可能是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和肝阳上亢证同病异证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病因病机,高血压与情绪、盐敏感性及体重的关系,且从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血压、心脏舒缩功能、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表达多方面探讨病理基础和客观化指标。对中药、中成药及耳尖放血等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概括。指出应深入研究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探讨发病规律,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对该证型的实质进行前瞻性、深层次的研究,使其诊断客观化、标准化;分析中药和针灸降低血压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筛选有效方剂或中药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与血瘀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血压病与血瘀证南京八一医院(210002)郭慧君高血压病是脑血管损害、缺血性心脏病和动脉硬化性周围循环障碍最主要的促危因素。现代医学认为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的改变在高血压病的发病和病理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1]。中医临床辨证发现高血压特别是发生并...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因素疾病,其发展极易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损害,在我国的患病率为7.73%.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病中的常见证型,也是中医肝病的临床常见证型之一;是某些疾病发展到定阶段所出现的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1].据统计,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约占87.33%.因此,该证型的研究对于高血压、中风病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现将有关研究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脂、血小板、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血中儿茶酚胺、基因表达等指标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关系的回顾分析,试图探讨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内在本质,为其辨证客观化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古代医家对肝阳上亢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久远,早在<内经>中已有"阴虚而阳盛"、"肝气上从"等论述.继<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又从不同侧面发展了<内经>的理论,并为肝阳上亢、肝阳化风病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型的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兴才 《北京中医》2005,24(1):58-60
随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也逐渐深入,它为深入研究该病中医证型的实质,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开辟了道路。本文就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的客观化研究问题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肝阳上亢证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验证"方证相关"的客观存在。方法:制作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和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细胞模型,用补阳还五汤和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干预细胞模型,观察内皮细胞活性改变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血管内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3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表达。结果:气虚血瘀加补阳还五组与气虚血瘀加空白血清组比较,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组与肝阳上亢加空白血清组比较,细胞活性较高,vWF,TM,EPCR含量较低,差异显著(P<0.01);气虚血瘀加天麻钩藤组、肝阳上亢加补阳还五组与气虚血瘀加补阳还五组比较,细胞活性较低,vWF,TM,EPCR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0.01或P<0.05);气虚血瘀加天麻钩藤组、肝阳上亢加补阳还五组与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组比较,细胞活性较低,vWF,TM,EPCR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和肝阳上亢证具有显著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慢性支气管炎血瘀证的病机研究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属中医学中的咳嗽、喘证、肺胀范畴,对其病机的认识,一般认为气虚、痰阻为其主要病机。在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过程中,出现如唇舌紫暗、青紫,或见舌质瘀点、或瘀斑、舌下络脉增粗、曲张,脉沉涩等皆为瘀血内阻的表现。从中医基础理论及现代研究两方面,阐述慢性支气管炎引起血瘀证的病理机制,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气虚血瘀、痰瘀互结、阳虚寒凝及久病入络。  相似文献   

11.
"络脉络病理论"源远流长,它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长河中的一颗璀璨之星,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早在《内经》中,已初步构建了络脉络病理论体系。继后,历代医家如张仲景、喻嘉言乃至叶天士、王清任等均在理论和临床上发展了络脉络病理论。现代络脉络病理论的研究已成为近年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湖北中医学院邱幸凡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末率先开展了络脉理论研究,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并于1991年出版了《络脉理论与临床》专著。上世纪90年代末期,王永炎院士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瘀毒阻络是络病形成的病理基础,认为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虚滞、瘀阻和毒损络脉。其间,吴以岭教授也开展了络病理论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于2004年主编出版了《络病学》等著作,运用络病理论指导辨治疑难杂病,取得了良好效果。遍阅医案,纵观诸家,医者取得显著的临床成就,无不与精通络理、善于治络有关。但限于历史原因,络脉络病理论还没得到现代医家的足够重视,以至影响了对疑难杂病的治病效果,正如叶天士所说:"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因此,为了弘扬络脉络病理论,开拓对疑难杂病的辨治思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刊特开辟络脉络病研究专栏,欢迎有识之士赐稿,共同探究络脉络病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张新雅  李运伦 《光明中医》2014,(8):1583-1585
肝阳上亢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之一,其理论的形成较为久远。本文通过将脏腑虚实与阴阳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肝阳上亢证的病因病机及演变规律,并从病机决定证候,证候指导方药的角度总结了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方药。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病机及证治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上对高血压病病机的认识存在多元化趋势,本文从“正虚邪实”立论探讨高血压病病机,认为机体脏腑亏虚,尤其脾肾亏虚是高血压病发病的根本,心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关键。肝肺调节功能失常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而痰饮瘀血的形成构成了高血压的邪实,是导致高血压病恶性循环的病理物质基础,“正虚邪实”所致机体血液供求不平衡,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损害,故高血压尖立足于改善脏腑功能,消除病理邪气,重建机体气血动态平衡,从而极治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潜证的气虚血瘀病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是一种潜证,其病机主要是气虚血瘀。心、肝、脾、肾等多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气虚血瘀形成的主要原因。基于气虚血瘀病机的预防性治疗,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具有“消患于未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在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约占87.33%[1].因此,研究该证型对于高血压、中风病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高血压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头痛、失眠、眩晕、心悸等症状.笔者应用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7例高血压病血瘀证与114例高血压病非血瘀证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观察其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比(Fat%),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内皮素(ET),血浆胰岛素(INS)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BMI,INS,ET,三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和P<0.01);多元线性相关结果显示瘦素与ET呈负相关;在逐步回归分析中只有ET最后进入方程。结论:高血压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变化不大;ET是与血清瘦素水平变化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血瘀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分析血瘀证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向,当前的研究表明血瘀是有物质基础的,认为血液的高凝状态是血瘀发生的重要环节。这种趋势有可能将血瘀证的研究局限化,不利于保留中医特色,因而建议今后的发展应将范围拓宽,多层次研究乃至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各期及不同病程中构成比最高最常见的证型,并有日渐快速增长的趋势,在现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病-证-症-方-药”证治理论体系,对多方面、多靶点防治疾病,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风险,保护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并进一步强化中医的诊疗优势,将中医药推向现代化、国际化,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揭示天麻钩藤饮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方证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 制作高血压痛肝阳上亢证细胞模型,用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干预细胞模型,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点.结果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蛋白有25个,其中,有13个蛋白上调,12个蛋白质下调;天麻钩藤饮组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组比较,差异蛋白有12个,其中,有5个蛋白上调,7个蛋白质下调.结论 基于细胞模型的中医“方证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可行的;调节这12个差异蛋白点,可能是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疗效的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原低氧环境与血瘀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健康人的比较或进入高原人群上由前后的自身比较,并以活血化瘀中药预防高原反应的效果为佐证,分析了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血液流变学、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以及血小板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低氧环境易于导致血瘀证的发生;也决定了许多高原疾病具有中医血瘀证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