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共同病理变化,是慢性肝病逐渐演变发展为肝硬化过程中的必经途径。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加,其中以I型胶原为主;积极降解和消除过多的ECM,有望逆转肝纤维化进程。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作为人类主要降解I型胶原的胶原酶,为肝纤维化治疗带来了广阔的前景。该文就MMP-1与肝纤维的关系予以系统阐述,以期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3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LC组)作为研究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血清TIMP-1及肝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HA)、m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I。N))水平。结果(1)CHB组、Lc组血清TIMP-1水平分别为(139.7±13.1)μg/L、(280.6±18.4)μg/L均高于对照组(85.6±11.2)μg/L(P〈0.05);(2)血清TIMP-1水平从CHB组到Lc组呈递增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TIMP-1与HA、PC—HI、1V—C、LN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TIMP-1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肝纤维化四项检测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是肝脏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失衡结果。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是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及降解代谢平衡调节中两个重要因素。研究显示MMP-2含量及活性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通过调节MMP-2、TIMP-1基因表达来治疗肝纤维化将是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是调控细胞外基质(ECM)降解的重要酶系,参与调节生理和病理状态下ECM的合成和代谢平衡。在不同组织类型的肾脏疾病与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理发展阶段MMPs/TIMPs可发挥不同的致病机制,从而导致疾病的发展。对于MMPs/TIMPs的研究将阐明肾脏病的慢性进展机制,为防治各种肾脏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中药扛板归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MMP -1,MMP -2及TIMP -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不同浓度扛板归干预后,取肝脏常规制片并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纽大鼠肝组织MMP -1,MMP -2及IMP -1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扛板归高、中剂量组中大鼠肝组织MMP -2及TIMP -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扛板归高、中剂量组中大鼠肝组织MMP-1蛋白表达较模型纽明显升高(P<0.05).结论:扛放归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提高MMP -1表达,降低TIMP -1,MMP -2蛋白的表达而调控细胞外基质的代谢. 相似文献
7.
血管瘤是一种婴幼儿最常见的血管良性肿瘤,约占出生婴儿的10%,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多数研究认为它们是与血管形成有关的疾病。已知血管生成是一个有复杂的形态学变化、多种成分参与、受严格调控的过程:它需要原有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细胞外基质(ECM)降解,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形成管状结构。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是血 相似文献
8.
纤维化的基本特征为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目前认为纤维化是由于ECM合成增加和降解受抑制的综合结果。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s的平衡是降解过程中主要调节因素。目前MMPs/TIMPs在器官纤维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拟就MMPs,TIMPs与肾脏疾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慢性肝损伤的一种创伤愈合过程,其特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增生和过度沉积。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是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抑制剂,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在肝纤维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TIMP-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型抑制剂(TIMP-2)在纤维化过程中的变化,分析它们在始动阶段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和酶图法,在异种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不同阶段,作肝细胞内MMP-2、TIMP-2、酶降解底物Ⅳ型胶原(ColⅣ)以及结蛋白(Dm)定位和半定量研究。结果实验鼠于4周末形成细胞间隔,8周末发展为肝纤维化,含细胞-纤维间隔或纤维间隔,12、16周仍为纤维间隔。酶图法表明4周末MMP-2活性升高2.5倍左右,8周末仍高于对照鼠。免疫组化显示4周末MMP-2阳性细胞数最多,连续切片观察MMP-2与Dm阳性细胞(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几乎重叠。8周末阳性细胞数有所减少,12周末明显减少。半定量变化趋势与酶图法一致。TIMP-2于8周末表达开始升高,12周末达最高。2周末ColⅣ表达开始上升,4周末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结论肝纤维化早期MMP-2活性增高,继而TIMP-2分泌过多,MMP-2活性受抑,ECM降解受阻,纤维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以包括胶原在内的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积聚,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参与活化肝星状细胞(HSC),调节ECM的合成和降解等多种功能。本文就TGF-β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为预防肝纤维化提供一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与肝脏纤维化血清学检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能提高检测肝脏早期纤维化的敏感血清学指标。方法:对100例各种类型肝炎联合检查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及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前四项指标分别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的中度,重度和肝硬化中依次升高,差异有显性(P<0.05)。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组织受损程度显示出良好的正相关性。AFP的检测结果较正常值有轻度的升高,差异有显性(P<0.05)。但各型肝炎之间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血脂含量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脂含量与患者预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检测111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及血脂;计算Child-pugh记分;比较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死亡组与生存组血脂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结果C级患者血清HA、PCⅢ、Ⅳ-C与A级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C与HA,HDL-c与PCⅢ、Ⅳ-C及HA,apoA1与PCⅢ及HA,apoA1/B与PCⅢ、Ⅳ-C及HA均呈负相关。死亡组HDL-c、apoB、PCⅢ、HA较生存组升高(P<0.05)。结论血脂低水平、肝纤维化指标升高提示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反之预示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医学综述》2015,(24)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蛋白(PC-Ⅲ)和肝功能的关系,评价HA、LN和PC-Ⅲ对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十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乙型肝炎(A组)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B组)42例、慢性HBV携带者(C组)40例,同期选择20例健康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D组)。采用生化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LN、PC-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载量。分析4组纤维化指标及其与ALT、HBV-DNA载量的关系。结果 4组血清HA、LN、PC-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血清HA、LN、PC-Ⅲ水平最高[(475±103)μg/L、(158±43)μg/L、(224±78)μg/L],与A组[(298±23)μg/L、(124±33)μg/L、(186±44)μg/L]、C组[(82±22)μg/L、(73±18)μg/L、(45±13)μg/L]、D组[(78±14)μg/L、(68±13)μg/L、(38±10)μg/L]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HA、LN、PC-Ⅲ和ALT、HBV-DNA呈正相关(均P<0.05);B组患者HA、LN、PC-Ⅲ和ALT、HBV-DNA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HA对肝硬化纤维化诊断的灵敏度最高(93.4%),PC-Ⅲ特异度最高(88.4%)。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明显升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诊断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 191例各种类型慢性肝病患者联合检测透明质酸(HA)、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 C) ,同时行肝组织学检查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血清HA水平随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而升高 ,在S4 期最高 ,与各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有相关性 (r =0 377,P=0 0 0 1) ;血清PCⅢ、Ⅳ 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各期中无差异 (P >0 0 5 ) ;血清HA、Ⅳ C水平随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而升高 ,在G4 时最高 ,与各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各级血清PCⅢ水平无差异 (P >0 0 5 )。【结论】血清H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分级和分期的相关性较好 ,可作为一种无创伤的肝纤维化诊断指标 ,而血清PCⅢ、Ⅳ 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分级和分期的相关性不明显 ,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0例健康献血员、70例不同临床分型乙肝患者血清TGF-β1,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蛋白(PⅢP)、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CⅣ).结果 (1)慢性乙肝(轻、中、重度)、重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pg/mL)分别为109.29±55.59,210.00±120.74,497.73±276.73,1138.44±580.45,1017.06±502.50(P<0.01,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43.00±10.51,P<0.01).(2)血清TGF-β1升高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胆碱酯酶(CHE)相关(P<0.01,P<0.05).(3)血清TGF-β1与PⅢ P、CⅣ、LN、HA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 TGF-β1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TGF-β1检测有助于判断肝纤维化和肝细胞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患者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与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0例经临床、实验室、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肝纤维化患者进行检查,测量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检测ET-1和NO浓度,分析血管活性物质与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肝纤维化初期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在S3、S4期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增宽,血流速度下降,血流量增加,尤其以脾静脉血流量增加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清NO、ET-1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以ET-1/NO比值增加更为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无创检测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清NO、ET-1含量与肝纤维化的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中医学报》2019,(2):324-327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逍遥散低剂量组(1 g·mL~(-1)的逍遥散溶液,按照8 g·kg~(-1)灌胃)、逍遥散高剂量组(1 g·mL~(-1)的逍遥散溶液,按照16 g·kg~(-1)灌胃),均连续给药8周。结果:干预8周后,逍遥散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白蛋白(albumin,ALB)高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逍遥散高剂量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typeⅢ,PCⅢ)、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Ⅳ-C)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逍遥散高剂量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结论:逍遥散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降低ALT、AST水平)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降低HA、LN、PCⅢ及Ⅳ-C水平),降低肝组织中TGF-β1及PDGF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