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脏器脱垂和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 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行盆底功能筛查的女性共2 668人,按照有无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将其分 为尿失禁组、盆腔脏器脱垂组、两者均有组及正常组;比较各组年龄、BMI、绝经率、孕产次、分娩方式、盆腹协 调性的差异。结果:4组年龄、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绝经率、孕产次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脏器脱垂组的绝经率、孕产次与两者均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失禁组的绝经率、 孕产次与脏器脱垂组、两者均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分娩方式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者均有组的分娩方式与脏器脱垂组、尿失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失禁组的分娩方式与 脏器脱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盆腹协调性均存在差异(P<0.05),其中正常组的协调性最好,其次是 脏器脱垂组、尿失禁组,两者均有组最差。结论:年龄、绝经与否、妊娠及分娩次数、BMI、分娩方式均与盆腔脏 器脱垂和尿失禁的发生密切相关。出现尿失禁或脏器脱垂的女性盆腹协调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临床应用及基层医院普及价值.方法选择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诊断盆腔脏器脱垂的23例患者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23例患者因子宫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引起的不良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全盆底重建术保持了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完整性,具有疗效满意、术后复发率低、术后生命质量满意的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周密  李均  胡飞泉 《西部医学》2011,23(12):2367-2368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POP-Q定量检查诊断标准,对26例Ⅱ~Ⅳ期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采用Gynecare Prolift网片进行盆底重建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1min,术中出血平均120ml,随访3~12个月,全部治愈;2例有肛门胀感,可耐受,余患者无近期并发症。结论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POP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但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分析产科分娩因素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关联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娩的489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245例和剖宫产组244例,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产科分娩因素(常见的分娩因素有年龄、BMI、产次、孕次、新生儿性别、孕期增加体重、分娩孕周、胎儿体重等)与产妇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结果 489例产妇有79例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为16.16%,阴道分娩产妇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为22.86%,高于剖宫产的9.43%,阴道分娩组发生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子宫脱垂的例数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经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新生儿性别、孕期增加体重对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没有影响,BMI≥24 kg/m2、产次>2、怀孕次数>2、分娩孕周≥37周、胎儿体重≥4 kg为影响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BMI、产次、孕次、分娩孕周以及胎儿体重对产妇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有较大的影响,临床上应该建议产妇重视BMI指标、产次、孕次、分娩孕周和胎儿体重,孕期不要过分摄入营养造成胎儿过大,以降低产妇产后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48-51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病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4~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1160例为调查对象,其中168例为POP。根据是否为POP分为POP组与非POP组。调查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O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小学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足月分娩次数≥3次、绝经时间≥5年、BMI≥23 kg/m~2、有盆腔手术史的患者POP发生率较高(P0.0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小学文化、体力劳动者、足月分娩≥3次、绝经≥5年、BMI≥23 kg/m~2、有盆腔手术史是女性PO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高龄、文化水平低、体力劳动、足月分娩次数多、绝经时间长、肥胖、有盆腔手术史是高危因素,临床工作中,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相关健康教育,提高相关意识,及时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情况194 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情况及特点。方法选择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且于2010年10月至11月在产科门诊就诊的产后6~8周产妇194例,由专人负责行盆底功能检查,包括常规妇科检查、手测盆底肌力评定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分,有漏尿史者行尿垫实验。结果 194例产妇中,发生盆腔脏器脱垂者146例(75.26%),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42例(21.65%)。发生盆腔脏器脱垂者均有阴道前壁脱垂,其中Ⅰ度脱垂占66.44%(97/146),Ⅱ度脱垂占33.56%(49/146);阴道前壁脱垂合并后壁脱垂占4.79%(7/146),均为Ⅰ度脱垂;阴道前壁脱垂合并子宫脱垂占11.64%(17/146),均为Ⅰ度脱垂;阴道前壁脱垂同时合并阴道后壁脱垂和子宫脱垂1例(0.68%),为Ⅰ度脱垂。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高;以阴道前壁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为高发,主要表现为轻型病变;应重视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以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62例,其中观察组32例行盆底重建组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阴式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以及随访期间POP-Q分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个月治愈率为90.9%(2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1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Prolift补片系统进行盆底修复,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改善盆底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该院因POP II-IV接受经阴盆底重建手术(TVM)的患者227例,分析患者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分)、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评分)、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评分)以及术后复发率及手术并发症情况,共随访2年。结果术前与术后的POP-Q评分比较,客观治愈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POP-Q中的各位点值均上升,达到解剖学复位。术后的PFDI-20及PFIQ-7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PISQ-12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脱垂复发率为4.42%,疼痛发生率为8.81%,网片暴露率为4.85%,主观满意率为96.5%。结论经阴盆底重建术治疗II-IV度POP安全、疗效确切,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地提高和改善,是POP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汪海妍  庄雅丽 《安徽医学》2011,32(5):609-611
目的评价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26例盆腔脏器脱垂定量(POP-Q)分度为Ⅲ度或Ⅲ度以上的患者,行改良盆底重建,以POP-Q评分为客观疗效评价,以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 i-20)为主观评价指标,评价术后疗效。结果随访1年,客观治愈率92.3%(24/26),盆底功能障碍问卷与术前相比,术后评分显著下降。结论改良盆底重建术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术式,手术简单,安全,微创,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手术长期疗效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手术(传统与新式)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以及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7月~2008年6月因Ⅱ度及以上盆腔脏器脱垂行首次手术治疗的91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及随访。问卷调查主观症状治愈、手术前后尿失禁及性生活影响情况,依据POP-Q(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评分判定客观治愈情况。[结果]①手术时间平均1.5 h,术中出血平均45 mL,术后住院平均6.5 d。传统手术主、客观治愈率分别为93.3%(56/60)、83.3%(50/60)。新式手术主、客观治愈率分别为96.8%(30/31)、77.4%(24/31)。②传统与新式手术单纯前、后壁膨出及同时复发率分别为25%(15/60)、6.5%(2/31),因复发二次手术分别为1.7%(1/60)、0。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原有尿失禁患者60.0%(15/25)症状消失,20.0%(5/25)加重。性功能改善者33.0%(30/91),无明显变化56.0%(51/91),减弱11.0%(10/91)。[结论]阴式手术治疗Ⅱ度及以上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主、客观治愈率高,对尿失禁有明显改善。另外,新式手术术后复发率低、对尿失禁改善率更高,其复发与阴道分娩次数及病程长短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足月初产妇产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于该院分娩的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娩后随访6个月,统计产后POP发生率,并分析产后发生POP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产妇产后发生POP 19例(31.67%);发生POP产妇的新生儿体质量、肥胖、盆腔手术史、第二产程时间、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进行体力活动情况与未发生POP的产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体质量>4000 g、肥胖、有盆腔手术史、第二产程时间延长、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和产后过早进行体力劳动均为影响足月初产妇产后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足月初产妇产后POP的发生率较高,新生儿体质量>4000 g、肥胖、有盆腔手术史、第二产程时间延长、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和产后过早进行体力劳动均为影响足月初产妇产后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骶骨岬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腹腔镜骶骨岬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经产妇45例,术中置入网片(MESH)进行固定.结果 45例经产女均经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5例同时行子宫全切术,8例同时行子宫次全切术,1例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10例同时行阴道后壁修补,1例同时行尿道中段库柏式韧带悬吊术,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0~180min,术中出血30~300ml.术后随访时间6~82个月,均无脱垂复发.1例术后发生1度张力性尿失禁,1例发生MESH感染,1例因发生阴道糜烂后取出MESH.其中19例术后3个月性生活无明显不适.结论 腹腔镜骶骨岬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是安全、有效的,提高手术技巧和选择合适的MESH可减少MESH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选择治疗方式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145),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手术组(n=78)和子宫托组(n=67)。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自我身体形象评价量表(MBIS)评分及盆底障碍量表简表(PFDI-20)评分,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选择治疗方式的相关因素。 结果 手术组与子宫托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就诊年龄、患病年限、中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合并症、MBIS评分及泌尿生殖影响量表简表(UDI-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6,P<0.001,P<0.001,P=0.005,P<0.001,P<0.001)。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就诊年龄、患病年限、中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合并多种内科疾病、MBIS评分及UDI-6评分为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选择不同治疗方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6,P=0.005,P=0.019,P=0.009,P=0.001,P=0.023)。 结论 就诊年龄较大、患病年限较长、中盆腔器官脱垂分期较高、自我身体形象评价较低以及下尿路症状明显的患者更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而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患者通常选择子宫托治疗。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ling exercise training(SET)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function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pelvic organ prolapse(POP) in primipar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在自主研发子宫锥辅助下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8年8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对52例重度子宫脱垂伴有不同程度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用自主研发子宫锥辅助行腹腔镜下自制“Y”型聚丙烯网片阴道骶骨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估各点位置,通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简表(PFDI-20)、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I-QOL)及术后尿失禁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价客观治愈率及主观治愈率。结果 5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盆腔器官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48.3±32.0)min,出血量为(61.3±46.2)mL。52例获得15~40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2.5个月,术后POP-Q各指示点(Aa, Ba, C, Ap, Bp)可达解剖复位(P<0.001),无手术失败,术后复发2例。主观治愈率为94.2%,客观治愈率96.2%,3例患者术后出现新发尿失禁,2例患者(3.8%)发生阴道顶端网片暴露,术前、术后PFDI-20及PISQ-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主、客观治愈率高,子宫锥辅助能够使手术视野暴露更清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使解剖学复位更好。  相似文献   

16.
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膨出的临床结局。方法对30例经盆腔器官脱垂评分(POP-Q)诊断为重度子宫脱垂(包括穹隆脱垂)的患者行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并评价术后1年内各项客观和主观指标。结果3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4.2±21.5)min,术中出血平均(103.3±40.1)ml;76.7%的患者次晨即可拔除尿管,且残余尿小于10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2±1.8)d;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以POP-Q评分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治愈率达93.3%;以脱垂生活质量量表为主观评价指标,主观满意度达96.7%。术后仅1例发生网片侵蚀,6.7%的患者出现新发急迫性尿失禁。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为性交痛,为66.7%,患者术前性生活质量[平均(13.2±6.9)分]优于术后[平均(15.7±3.7)分],但术前、后的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方式,但术后性交痛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解剖及功能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评价解剖疗效,生活质量问卷评价功能疗效,分析性生活问卷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由相同医师完成,未发生膀胱、直肠、大血管损伤,无输血病例.手术时间(63±19)min(40~100min),出血(143±72)ml(50~300ml).除1例术后尿潴留外,其余均1~2 d恢复自主排尿.3例(14.3%)术后病率.3例(14.3%)网片侵蚀.12例有性生活者,术后新发性交痛及性交困难各2例.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过度活动症各1例.评分显示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00),而性生活质量降低(P=0.044).解剖治愈率95.2%(20/21),患者主观满意度85.7%(18/21).结论 全盆底重建术用于纠正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解剖恢复率高、功能恢复不及解剖恢复.网片侵蚀、新发下尿路症状、性交痛及性交困难等并发症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