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甲氧明静脉预注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低血压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给药剂量分为对照组(无药物)、试验A组(2 mg,0.1 mg/min)、试验B组(4 mg,0.2 mg/min)和试验C组(6 mg,0.3 mg/min),每组各25例。记录4组产妇入手术室、麻醉后1 min、麻醉后3 min、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1 min、胎儿娩出后3 min及剖宫术结束后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产妇低血压相关症状及发生率,并分析对比各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A组、试验C组及对照组麻醉后3 min收缩压小于麻醉后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 min,试验A组、对照组心率较基础值升高,试验C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1 min仅对照组产妇心率较娩出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试验B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C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采用0.2 mg/min甲氧明预注以预防产妇低血压效果较好,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为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5,(8):63-65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静脉预先泵注甲氧明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剖宫产手术中对低血压的防治效果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择期CSEA剖宫产手术产妇90例(ASAⅠ~Ⅱ),根据静脉微泵注入甲氧明的时机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将甲氧明10 m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0.5 mg/ml)备用。A组:产妇入室安静10 min后开始静脉泵注,其泵注速度为25~35 ml/h;B组:CSEA操作注入局麻药即刻开始静脉泵注甲氧明,其泵注速度同A组;C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如术中产妇收缩压(SBP)下降≥20%基础值或SBP≤100 mm Hg时,单次静注甲氧明2 mg,如给药后再次发生低血压,相同药物剂量重复给药一次;记录CSEA注药后1、3、5、10、15、20、30 min和术毕各时点的SBP、DBP和HR,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注药后再次出现低血压的情况。结果 A、B两组术中输液量比C组明显减少(p<0.05);与C组相比,B组患者CSEA注入腰麻药后10、20 min及术毕时SBP、DBP更为平稳(p<0.05);与B、C两组比较,注腰麻药后1、3、5、10 min,A组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比较注腰麻药后10、15、20、30 min和术毕各时间点,A、B两组HR减慢(p<0.05)。术中低血压发生率A组(3.3%)、B组(6.7%),均较C组(30.0%)低(p<0.05);C组再次出现低血压3例(33.3%)。与B、C两组比较,A组有3例(10%)出现心动过缓(p<0.05)。A、B两组较C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高(p<0.05)。结论采用手术前静脉预先泵注甲氧明方法安全有效,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妇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其中以B组静脉泵注甲氧明的方法术中血压维持好,对心率的影响小,对新生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甲氧明和麻黄碱对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母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氧明组和麻黄碱组,每组30例.入手术室先开放静脉,以8~9 ml/kg输入乳酸林格液.麻醉成功后,产妇转为平卧位,分别静脉注射甲氧明3mg或麻黄碱10 mg.记录心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平面及注药后低血压、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体质量、身高、血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平面均在T4~T6.麻黄碱组1 min Apgar评分为(9.5±0.5)分,甲氧明组为(9.4±0.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甲氧明组低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分别为27%(8/30)、17%(5/30),麻黄碱组分别为40%(12/30)、80%(2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氧明3mg比麻黄碱10 mg能更加有效地维持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下产妇心血管系统的稳定,防止低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昂丹司琼对产妇剖宫产腰椎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和甲氧明用量的影响,并评估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择期行腰椎麻醉下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患者年龄18~40岁,孕38~40周。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麻醉前5 min静脉推注昂丹司琼4 mg(昂丹司琼组)和生理盐水2 ml(生理盐水组)。腰椎麻醉鞘内注药(0. 5%罗哌卡因2 ml) 2 min前开始直至手术结束,每隔2 min测一次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术中若出现低血压(收缩压低于基础值80%)则静脉注射甲氧明1 mg,2 min后根据血压情况再酌情重复用药。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甲氧明的平均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产妇术中SBP、DBP和HR最大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 0. 05)。两组的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昂丹司琼组产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及甲氧明用量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 0. 01)。另外,昂丹司琼组产妇术中心动过缓、寒战、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 0. 05)。结论剖宫产腰椎麻醉前预防性应用昂丹司琼可以减少产妇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并可减少甲氧明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速度去氧肾上腺素预防性静脉输注对新生儿血气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6组,每组25例:P1、P2、P3、P4(去氧肾上腺素预防性泵注组)、E(麻黄碱预防性推注组)、C(对照组).腰麻完成平卧后,对P1~ P4组产妇分别即刻静脉泵注0.1、0.2、0.3、0.4μg·kg-·min-去氧肾上腺素10min;E组平卧后即刻静脉注射麻黄碱10mg;C组无预处理.监测新生几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与E、C组比较,P1~ P4组pH值较高(F=4.70,P<0.05);与C组比较,P1~P4组及E组的脐动脉血氧分压较高(F=5.80,P<0.01).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 Apgar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与使用麻黄碱相比,剖宫产术中预防性静脉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能增加新生儿脐动脉血的pH值,但对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不同速度去氧肾上腺素泵注亦不影响新生儿pH及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择期行剖宫产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研究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新生儿娩出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Ⅰ级麻醉效果(86.00%)高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T1)时刻比较,两组产妇HR在麻醉平面满意至消毒前(T2)、胎儿娩出(T3)时刻均增快(P0.05),胎儿娩出10 min(T4)、手术结束(T5)时刻均减慢(P0.05),且研究组T4、T5时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SBP、DBP 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T4、T5时刻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产妇在T3时刻SBP、D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对新生儿没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剂量甲氧明结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甲氧明组和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产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娩出时间、麻醉药量、输液量和产后出血量)及两组产妇手术前、后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差异,最后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氧明组产妇手术时间、娩出时间、麻醉药量、输液量和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氧明组产妇术后SBP、DBP、MAP和HR显著低于术前且高于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氧明组术后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氧明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与对照组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甲氧明结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可改善产妇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利于血液循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对产妇术后低血压及心动过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汤琼瑶  李建 《中国妇幼保健》2018,(11):2414-2418
目的对比分析左侧倾斜30°位与常规平卧位对行椎管内麻醉的剖宫产产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评分的影响,为改善剖宫产术安全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术分娩的16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左侧倾斜30°位)和对照组(常规平卧位),每组各8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同时刻[包括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麻醉后5 min(T2)、麻醉后10 min(T3)、麻醉后15 min(T4)、胎儿娩出时(T5)]血流动力学[包括收缩压(S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低血压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不同时刻的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点观察组产妇的H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T5时点观察组产妇的SBP较平稳,但对照组产妇的SBP波动较大。观察组胎儿的Pa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儿的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平卧位相比,左侧倾斜30°位可明显降低剖宫产产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对新生儿窒息评分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单纯静脉麻醉对剖宫产术中产妇与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产妇使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产妇使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T0(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插管即刻/手术开始)、T3(胎儿分娩时)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和分娩即刻时胎儿脐动脉血p H值。结果 A组在T1、T2时SBP、DBP水平优于B组(P0.05),在T1、T2、T3时HR水平优于B组(P0.05);A组在T1、T2、T3时BIS值均比B组高(P0.05);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p 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单纯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对产妇影响更小,在临床应用上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EA)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在松阳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的122例孕妇,按麻醉方式分为CSEA组(72例)和EA组(50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质量、麻醉效果分级、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新生儿情况、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组内不同时间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麻醉起效(T1)、切皮(T2)、胎儿娩出后(T3)、术毕(T4) SBP、DBP高于EA组(P0.05)。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均短于EA组(P0.05),麻醉分级优于EA组(P0.05),麻黄碱用量多于EA组(P0.05)。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产妇牵拉反射发生率低于EA组(P0.05),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SA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质量好,对母婴影响小,可作为剖宫产优先考虑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小剂量甲氧明联合麻黄碱用于剖宫产术对孕妇循环稳定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孕妇243例,将其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81例。A组给予小剂量甲氧明(6mg),B组给予麻黄碱(12mg),C组给予甲氧明(5mg)联合麻黄碱(10mg)。分别监测三组麻醉前后循环稳定性指标:CO、SV、LVEDV、LVESV、LVEF、SBP、DBP、HR。结果麻醉后C组较A组和B组CO、SV、LVEF、SBP、DBP、HR指标均显著性偏高(P0.05),LVEDV、LVESV指标均显著性偏低(P0.05)。结论小剂量甲氧明联合麻黄碱用于剖宫产术能较好的稳定孕妇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产妇情绪及母婴安全的影响,为剖宫产麻醉方案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在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剂量1组、剂量2组及剂量3组,每组35例。4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肌注0 mg/kg、0.01 mg/kg、0.02 mg/kg、0.03 mg/kg咪达唑仑注射液,再行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对4组产妇围麻醉期麻醉效果相关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进行监测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产妇术前1 h、术后清醒时行可视化焦虑测评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胎儿在注药前、注药后30 min胎心监护到的胎心率行Kreb’s评分并行组间比较,对4组胎儿分娩出生后的血气指标及5 min 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4组产妇肌注咪达唑仑前、注药后5 min SpO_(2)、RR、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15 min、30 min 4组间SpO_(2)、RR、HR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产妇注药后15 min、30 min MAP均较注药前和注药5 min下降,且剂量3组MAP均低于其他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产妇术前1h可视焦虑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剂量3组产妇较术前显著下降,也明显低于其他3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胎儿注药前胎心率Kre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30 min后,对照组和剂量1组、剂量2组胎儿评分较注药前无变化(P>0.05),剂量3组均较注药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胎儿娩出后PaO_(2)、PaCO_(2)、pH值及5 min Apgar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给予产妇推注0.03 mg/kg的咪达唑仑,有利于降低产妇术后焦虑情绪,对产妇及胎儿循环系统有轻微影响但较快恢复,总体评估利于产妇产后情绪稳定,对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合并高血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妊娠合并高血压剖宫产产妇78例,其中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43例为观察组,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的35例为对照组。观察产妇麻醉前(T1)、麻醉后5 min(T2)、麻醉后30 min(T3)、胎儿娩出(T4)和术毕(T5)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血液流变学指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麻醉效果等。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0%,麻醉操作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而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3、T4和T5时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4和T5时H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5时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4和T5时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娩后1 min、5 min和10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头痛和腰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合并高血压剖宫产起效迅速、可控性强,对产妇和胎儿不良影响较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甲氧明防治椎管内麻醉所致低血压及术中骨水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0年7-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氧明组(20例)和麻黄碱组(20例).两组均行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联合阻滞,甲氧明组给予1 mg甲氧明、麻黄碱组给予3 mg麻黄碱静脉注射.放置骨水泥前,甲氧明组给予2 mg甲氧明、麻黄碱组给予5 mg麻黄碱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2、5、15 min及放置骨水泥前、放置骨水泥后2、5、15 min心率、中心静脉压和有创动脉压变化.结果 麻黄碱组麻醉后2 min心率[(80.9±12.5)次/min]明显快于甲氧明组[(71.7±11.9)次/min ](P< 0.05);麻黄碱组麻醉后2、5min心率[(80.9±12.5)、(77.7±10.7)次/min]明显快于麻醉前[(69.4±10.6)次/min ](P< 0.01或<0.05).麻黄碱组放置骨水泥后2 min心率[(82.9±9.6)次/min]明显快于甲氧明组[(76.2±8.4)次/min](P<0.05),且明显快于放置骨水泥前[(74.7±9.8)次/min](P< 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及放置骨水泥前后均未出现低血压.两组术中失血量、总输入量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氧明和麻黄碱用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中椎管内麻醉诱导所致低血压和术中骨水泥反应均有效,但甲氧明较少有心脏效应而更安全合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去氧肾上腺素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血液循环稳定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F组(在鞘内注局麻药即刻以25-100μg/min静脉泵入去氧肾上腺素维持循环稳定)和M组(根据血压下降程度,静注麻黄碱5 mg)。记录麻醉后多时点的血压,心率,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失血量,输液量,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情况,胎儿娩出即刻脐静脉血血气分析指标。结果:F组各时点观察指标均优于M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各时点血压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麻醉后5 min时减慢(P〈0.05);F组脐静脉血气pH值、BE值均高于M组(P〈0.05),PaCO2低于M组(P〈0.05);F组恶心、呕吐率低于M组(P〈0.05)。结论:以25-100μg/min静脉泵入去氧肾上腺素,更能稳定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产妇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剖宫产围术期预充佳乐施对母体血流动力学和胎儿血气的影响,评价其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50例择期剖宫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为两组:L组为林格液组;G组为佳乐施组,每组25例。监测并记录入室时(T0)、腰麻前(T1)、麻醉后3min(T2)、胎儿娩出时(T3)、术毕(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采脐动、静脉血和母体动脉血测定血乳酸盐、红细胞比积(Hct)和血气,同时记录新生儿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并计算胎儿氧摄取率(O2ER)。[结果]与T0相比,T2、T3、T4时点L组产妇SBP、DBP明显下降,HR明显增快(P﹤0.05),G组在T2、T3、T4时SBP、DBP虽有降低,但与T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T4时点L组与G组对应的时间点比较SBP、DBP明显降低,HR明显增加(P﹤0.05);母动脉血PO2G组明显高于L组,Hct和LacG组明显低于L组;脐动、静脉的PO2G组明显高于L组;G组的胎儿氧摄取率较L组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剖宫产围术期,应用佳乐施扩容,能稳定母体的血流动力学,提高胎儿对O2的摄取率,更好地维持母婴内环境稳定,从而进一步提高剖宫产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研究持续输注艾司洛尔对合并窦性心动过速的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40例(基础心率〉120次/min,窦性,无心脏器质性疾病),随机分成对照组(Con组)和艾司洛尔组(Esm组),每组20例.Esm组在麻醉前静注艾司洛尔负荷量0.5 mg/kg,后以0.1 mg/(kg·min)的速度微泵输注维持.观察并记录产妇麻醉前(T1)、切皮时(T2)、胎儿娩出断脐(T3)和手术结束(T4)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值;观察产妇低血压、恶心呕吐、牵拉反应及胸闷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胎儿娩出1min、5min的Apgar评分、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抽取胎儿脐血做血气分析.结果 在T2、T3、T4时间点,Esm组产妇心率明显低于Con组(P〈0.01);Esm组胸闷不适的发生率少于Con组(P〈0.05);两组新生儿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1min及5min Apgar评分、脐带血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输注艾司洛尔能有效减轻术中产妇的心血管反应,维持循环稳定,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麻醉前产妇平卧位改为左侧卧位引起血压变化预测腰硬联合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给予皮下浸润麻醉时加入盐酸麻黄碱注射液15 mg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90例,ASAⅠ或Ⅱ级,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根据麻醉前平卧位改为左侧卧位平均动脉压差值分为A(11 mm Hg)、B(11 mm Hg)、C(11 mm Hg皮下浸润麻醉时给予麻黄碱15 mg)三组,每组各30例,观察麻醉后平卧位至胎儿娩出时的平均动脉压,记录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及寒颤例数。结果三组产妇手术麻醉前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5、10 min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5 min降到最低值,B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5、10 min平均动脉压组间比较,B组低于A组和C组(P0.05),C组略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压、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前,产妇通过变化体位引起血压波动,能够预测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在高发产妇中皮下浸润麻醉时加入麻黄碱,能够有效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联合硬膜外复合脉冲式镇痛泵对初产妇疼痛强度评分(PPI)、产程及中转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5月本院分娩的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复合脉冲式镇痛泵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平卧位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自然分娩率(90.0%)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1.7%)及中转剖宫产率(8.3%)低于对照组,第二产程(37.2±10.3min)短于对照组短,产妇Ⅱ度会阴裂伤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均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观察组(9.4±0.4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T0时刻及T2-T5时刻产妇PPI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麻醉用药量及PCA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分娩期间无瘙痒、恶心、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由体位联合硬膜外复合脉冲式镇痛泵有助于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老年全子宫切除术复合麻醉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择期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切除术的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麻醉维持采用泵注丙泊酚4~8 mg/(kg·h)、必要时间断予以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罗库溴铵0.2 mg/kg维持镇痛和肌肉松弛。观察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10 min内泵完),麻醉诱导同对照组,麻醉维持采用泵注丙泊酚4~8 mg/(kg·h)和右美托咪啶1.0μg/(kg·h),必要时间断予以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罗库溴铵0.2mg/kg维持镇痛和肌肉松弛。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T2)、切皮(T3)、拔除气管导管(T4)时测定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醛固酮(ALD),术后6 h、12 h和24 h进行疼痛和镇静评分。结果 T1、T2、T3和T4时观察组患者SBP、DBP和HR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T1、T2、T3和T4时观察组患者NE、Cor和AL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和24h时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镇静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全子宫切除术的复合麻醉可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血管应激反应,术后具有较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