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比较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 82例破裂性颅内动脉瘤,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72h以内)行外科治疗,其中行显微手术瘤颈夹闭40例,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42例。对两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显微手术组,完全夹闭率92.5%,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死亡2例。弹簧圈栓塞组,完全闭塞率71.4%,栓塞组相关并发症6例,死亡1例。在前循环动脉瘤中,栓塞组完全闭塞率与手术组完全夹闭率相比较,显微手术组结果优于栓塞组。临床随访6个月,两者预后良好者均达95.0%。结论 显微瘤颈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寒治疗均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残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410例颅内动脉瘤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72例行直视手术夹闭,238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疗效优298例,良852例,差1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CT、MRI,MRA可为诊断颅内动脉瘤提供重要住处,多普勒(TCD)可作为无创性筛选,DSA是必不可少的决定性检查,直视显微手术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二者有机结合使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日趋完善,动脉瘤裂出血,主张早期或超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栓塞与显微手术的效果。方法  1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在 3d内早期经血管内栓塞和显微手术得到治疗 ,其中 114例经血管内栓塞 ,46例显微手术。结果  114例血管内治疗 ,78例完全闭塞 ,2 1例闭塞 95 % ,10例闭塞 90 % ,5例闭塞 85 %。出院时优 83例 ,良 19例 ,差 1例 ,死亡 11例。显微手术 46例 ,术后 2周行DSA检查证实动脉瘤全部夹闭。出院时 ,优 2 4例 ,良 10例 ,差 4例 ,植物生存 2例 ,死亡 6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早期治疗 ,是杜绝再次出血的危险 ,有利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显微手术夹闭、血管内栓塞和栓塞后手术夹闭3种治疗方法,探讨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方案。方法显微手术瘤颈夹闭30个动脉瘤,栓塞34个动脉瘤,栓塞后夹闭15个动脉瘤。结果夹闭组30个完全夹闭,无复发,死亡率6%(2/30)。栓塞组完全闭塞率70.6%(24/34),复发率17.6%(6/34),死亡率11.8%(4/34)。栓塞后手术组15个完全夹闭,无复发,死亡率6.7%(1/15)。治疗结束用GOS评价,1个月后3组良好率分别为80.0%、79.4%和80.0%;半年后良好率分别为90.0%、88.2%和86.7%。结论显微手术瘤颈夹闭术仍然是治疗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具有1次治疗彻底和复发率低的优势,并可作为栓塞失败的补救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方式及其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72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SA或CTA明确诊断,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开颅手术夹闭或者观察三种治疗策略,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 血管内栓塞治疗15例,手术夹闭40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血管内介入治疗组14例(93.3%),开颅手术夹闭组31例(77.5%).两组患者治疗后出院前行GOS评分经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随诊处理17例,无变化15例,再出血2例.结论 根据未破裂动脉瘤的特点、患者自身状况及要求、就诊中心诊疗技术等决定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方式,个体化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创伤性胼胝体血肿与创伤性胼周动脉动脉瘤关系及其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 对15例创伤性胼周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经纵裂入路开颅行创伤性胼周动脉瘤夹闭术,9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9例治愈,无神经功能缺失,5例有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1例死亡.结论 创伤性胼胝体血肿提示创伤性胼周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及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创伤性胼周动脉瘤,其效果均较好,但血管内栓塞仍是主要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12—2018-01间伊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B组29例给予血管栓塞术治疗。结果 A组完全夹闭率为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复发率为0.00%,均分别优于B组的72.41%、27.59%和2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较血管栓塞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烟雾病病人264例,其中无动脉瘤组233例,为单纯烟雾病,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合并动脉瘤组31例,为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行搭桥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或开颅夹闭术.术后行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并记录mRS评分...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较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本院2004年9月至2008年12月手术夹闭治疗动脉瘤26例。同时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夹闭术治疗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02—2019-03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收治的78例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分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组(介入栓塞组)和经翼点入路显微夹闭术组(显微夹闭组),各39例.比较2组预后良好率、并发症发生率、术...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     
人脑Willis动脉环前循环变异的显微解剖;颅内动脉瘤破裂并发巨大脑内血肿的外科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相关并发症的诊治;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并发症的分析;骨桥蛋白在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中的意义;术中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部出血性疾病 ,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 ,可脱性铂金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的技术 ,以其微创、简便和迅捷的优点取得了长足进步。 2 0 0 2年 10月Lancet杂志公布了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协作组 (ISAT)历时 8年的关于破裂囊状脑动脉瘤神经外科手术夹闭和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国际多中心随机试验的结果 ,发现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相对和绝对危险性均显著降低。血管内栓塞技术在宽颈动脉瘤、大型动脉瘤 (如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的治疗效果方面以及动脉瘤非致密填塞后残腔…  相似文献   

13.
Hunt-HessⅣ级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颅内Hunt-Hess分级Ⅳ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6例16个颅内动脉瘤。结果 16例完全栓塞11例,大部分栓塞5例,1例死亡,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脑血管痉挛3例、脑梗死2例、4例再次栓塞后痊愈。结论 早期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Hunt-Hess分级Ⅳ级动脉瘤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超声、术中荧光造影、神经内镜多技术联合应用于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17例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3D-CTA、MRI和DSA,充分评估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状。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评价动脉瘤夹闭前、后的神经功能保留和损害程度;通过微血管多普勒超声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联合术中荧光造影评定动脉瘤和周围邻近血管的血液流速及通畅度;神经内镜观察动脉瘤区的局部解剖,辨认重要的穿支血管、瘤颈结构和动脉瘤夹情况。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采用载瘤动脉控制性技术、瘤颈成形技术、动脉瘤内减压和切除技术、多瘤夹夹闭技术和血管痉挛保护技术等进行联合治疗。 结果 在多技术联合监测下,显微外科手术成功夹闭巨大动脉瘤17个,术后恢复良好15例,出现轻偏瘫1例,重度偏瘫l例,无死亡病例。DSA复查示瘤颈夹闭完全,载瘤动脉通畅。远期随访仍在进行中。 结论 多技术联合显微手术技术,能有效提高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     
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外源基因转移至痉挛脑血管的研究;中低温停循环技术在复杂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脑保护作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00例;影响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手术预后因素的分析;以动静脉瘘为主的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内镜辅助下经外侧裂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综述);颅内动脉瘤术后低血压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影响因素分析;锁孔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术式评价;血管内栓塞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复杂难治性脑动静脉畸形。  相似文献   

16.
颅内动脉瘤——非黏附性液体栓塞剂与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部出血性疾病,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可脱性铂金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的技术,以其微创、简便和迅捷的优点取得了长足进步。2002年10月Lancet杂志公布了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协作组(ISAT)历时8年的关于破裂囊状脑动脉瘤神经外科手术夹闭和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国际多中心随机试验的结果,发现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相对和绝对危险性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颅内动脉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出血及早期并发症,以往直接手术夹闭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损伤较大。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成为新的独特的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微创性,利用人体正常的血管通道,到达动脉瘤腔进行施治,故无需开颅亦不必翻动脑组织,同时也避免了外科的血管分离操作,缩短了住院和康复时间,降低了手术死亡率.。近几年来我院共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9例,效果满意,现就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开颅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疗效。方法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68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给予开颅夹闭,B组给予血管内栓塞。结果 B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平均费用高于A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9,P=0.693);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24%(8/33)、复发率为9.09%(3/33),B组分别为6.06%(2/33)、30.30%(10/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4.694,P=0.039、0.030)。结论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其复发率及花费较高,临床上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49例颅内动脉瘤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46例行直视手术夹闭,2例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行动脉瘤包裹术。结果:术后恢复良好39例,轻残7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术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显微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多发脑动脉瘤(IMA)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7-03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IMA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行显微开颅夹闭术,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GOS预后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IMA,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