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40)注射液对止血带引起的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例ASAI-Ⅱ级择期全麻行单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HSH40注射液组(n=10)、对照组(n=10),检测止血带充气前及放气后5、10、20min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两组患者与充气前对比,患者血清LDH在放气后5min下降,10、20min逐渐恢复,血清MDA在放气后5min升高,10、20min逐渐恢复,两组的LDH和MDA含量在各时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PK两组在松止血带前后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行下肢骨科手术时使用止血带,患者血清LDH和MDA有一定变化,松止血带后5min内影响最大,为一过性改变;和对照组比较,HSH40对MDA、LDH、CPK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快速扩容对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复方氯化钠组,试验组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每组20例,对照组快速输注复方氯化钠,试验组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输液速度为15mL·kg-1·h-1.结果 2组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趋势一致,2组诱导后5、10、15min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心静脉压均较基础值明显上升(P<0.01),心率明显减慢(P<0.01);其中试验组在诱导后10、15min时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心静脉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结论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可维持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保持心率平稳,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能力,但应控制输入总量,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与电解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机体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脊柱手术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照组输注低分子羟乙基淀粉代血浆,均于麻醉前、输胶体后20、30、40min抽取肘前静脉血测定ET、ANP含量。结果:在输胶体后20、30、40min,实验组E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AN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霍姆可减少缩血管物质ET的释放,可增加扩血管物质ANP的分泌,有利于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预防轻比重腰麻下剖宫产患者术中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于轻比重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麻醉前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I组),羟乙基淀粉130注射液(Ⅱ组)静脉补液。结果:蛛网膜下腔注药后10 min平均动脉压I组高于Ⅱ组,术中麻黄碱用量I组少于Ⅱ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I组低于Ⅱ组(P〈0.01)。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预防腰麻下剖宫产患者术中低血压效果优于羟乙基淀粉130注射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肝胆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6例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HHS40注射液组(HHS,4 ml/kg)、羟乙基淀粉130/0.4组(HES,7 ml/kg)、复方醋酸林格液组(RL,7 ml/kg),于诱导前分别输入相应上述液体,于输注液体前、输液后10 min、诱导后5 min、插管后5 min、插管后10 min、插管后20 min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ABPm)、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左室心搏作功(LVSW)、肺血管阻力(PV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输液前相比, 诱导后3组患者ABPm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0.01),但HHS、HES组患者变化幅度较RL组小.HHS、HES组患者输液后10 min CO值一过性增高(P<0.05或0.01),后逐渐下降,至插管后20 min与输液前无统计学差异;而RL组上升不明显,至插管后20 min明显低于输液前及同时间点的HHS、HES组(P<0.05).3组SV值、LVSW值变化与CO值类似.HHS组患者麻醉诱导后PVR逐渐下降,至插管后20 min,明显低于输液前,亦低于此时的HES、RL组 (P均<0.01).3组患者心率、肺动脉楔压(PAWP)、肺动脉平均压(PAPm)、全身血管阻力(SVR)、中收静脉压(CV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诱导期前输注HSS40注射液(4 ml/kg)能减少肝胆手术患者血压下降程度,加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循环阻力,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校正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130/0.4羟乙基淀粉和聚明胶肽行AHH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择期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ASAⅠ或Ⅱ,随机等分为四组.全麻插管后从中心静脉输注A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4 ml/kg、10 ml/min),B(130/0.4羟乙基淀粉)、C(聚明胶肽)和D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术中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高渗晶胶液)与琥珀酰胺明胶注射液和乳酸林格液对照,在开腹与气腹的手术中观察其对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气腹腹部手术病人45例,全麻插管后随机分为3组,A1组(n=15),B1组(n=15),C1组(n=15)。选择ASAⅠ或Ⅱ级开腹腹部手术病人45例,全麻插管后随机分为3组,A2组(n=15),B2组(n=15),C2组(n=15)。A组插管后输注高渗晶胶液4ml/kg,30min输完;B组输注琥珀酰胺明胶注射液8ml/kg,30min输完,C组插管后输注乳酸林格液500ml,按8ml/kg,30min输完。记录插管后输入前(T0)、输入后30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的血气变化。结果在气腹手术中琥珀酰胺明胶注射液与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pH都有降低,高渗晶胶液T1时(P〈0.01),T2、3(P〈0.05),Be在T2时下降(P〈0.05);琥珀酰胺明胶注射液pH值也有明显下降,T1(P〈0.01),T2(P〈0.05),Be无明显变化。而两种注射液在开腹的手术中则无此变化。乳酸林格液在开腹与气腹手术中均无变化。结论高渗晶胶液在气腹手术中有pH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和羟乙基淀粉130/0.4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aemic hemodilution,ANH)对腰椎融合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组(高渗组)和羟乙基淀粉130/0.4组(对照组),每组25例,行自体血收集的同时回输液体。高渗组:回输0.5倍自体血采集量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照组:回输与自体血相等体积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采血量根据Gross公式将2组患者经血液稀释后的红细胞压积控制在30%。在ANH前5 min(T1)、ANH结束后10 min(T2)、自体血输血前5 min(T3)、自体血输血结束后10 min(T4)4个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1、T2、T4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在T1、T4时行血栓弹力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对剖宫产手术时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行硬膜外麻醉前分别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ml/kg(观察组),乳酸钠林格氏液8ml/kg(对照组)。监测进入手术室后及硬膜外麻醉后10分钟、15分钟、20分钟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手术前后的电解质、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并记录术中输液总量、出血量、尿量。结果观察组在麻醉后无明显的血压下降,而对照组在麻醉后20分钟与术前相比血压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电解质((Na^+、Cl^-),Hb和Hct在手术前后无显著改变。术中输液总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出血量、尿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手术时发生的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电解质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择期行TURP术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和羟乙基淀粉组,每组30例。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患者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羟乙基淀粉组患者于电切开始后30 min按4 mL.kg-1体质量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随后均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维持容量。于输液前、电切开始后30 min和术毕取静脉血检测血电解质K+、Na+、Cl-浓度;统计术中冲洗液用量、手术时间、静脉输液总量;手术前、后秤体质量,计算体质量差。结果 2组冲洗液量、术中输液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血浆K+浓度电切开始后30 min及术毕时低于输液前(P<0.01),羟乙基淀粉组血浆K+浓度术毕时低于输液前(P<0.05),2组间血浆K+浓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血浆Na+浓度电切开始后30 min及术毕时低于输液前(P<0.05),羟乙基淀粉组血浆Na+浓度电切开始后30 min时低于输液前(P<0.01),术毕时则高于输液前(P<0.01);术毕时血浆Na+浓度羟乙基淀粉组明显高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P<0.01)。2组电切开始30 min时Cl-浓度均低于输液前(P<0.05);术毕时羟乙基淀粉组Cl-浓度高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P<0.05)。羟乙基淀粉组患者术后体质量增加明显高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维持行TURP术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浆Na+浓度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减少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马英霞  欧平华  王亮 《河北医学》2011,17(9):1142-1145
目的:评价用PB840呼吸机行面罩无创压力支持通气对全麻恢复期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全麻恢复期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无创通气组(n=20),标准氧疗组(n=20),进行分组治疗.无创通气组在患者面罩固定后,给予经面罩无创压力支持通气,标准氧疗组给予面罩供氧,氧流量3-5L/min.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佐辛预给药对下肢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下肢远端骨折患者40例,ASAI或II级,随机分为两组(n=20):地佐辛组(B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选择硬膜外麻醉,B组在上止血带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注射液0.1mg/kg,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两组分别于上止血带前(T0),第二次松止血带后5 min(T1)、2h(T2)、6h(T3)、12h(T4)及24h(T5)颈内静脉血采血5ml,检测血清CK-MB、cTnI、TNF-a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C组CK-MB水平T2~5时点明显升高,cTnI、MDA及TNF-a水平T1~5时点明显升高(P〈0.05),B组CK-MB水平T3,4时点明显升高,TNF-a水平T1~3时点明显升高,cTnI水平T1~5时点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B组CK-MB水平T2~5时点降低,cTnI、TNF-a水平T1~5时点明显降低,MDA水平T1~4时点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佐辛预给药可以降低血清CK-MB、cTnI升高幅度,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止血带压力对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及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水平的气压止血带对人体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再灌注损伤,为临床合理应用止血带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择期下肢手术、年龄19-65岁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止血带压力分别为(上肢基础血压收缩压+40)mmHg和500mmHg。分别于上止血带前、松止血带前、松止血带后1min、2min、5min及10min抽取股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并作血气分析,同时记录各时间点的BP和HR。术中由外科医生评价止血带止血效果。结果两种压力止血带的止血效果相当。松止血带后1min两组MAP即明显低于基础水平,而HR显著增快,P〈0.05。松止血带后1min和2min时CK明显升高,而LDH则在松止血带后2min和5min时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pH在松止血带后1min和2min时显著下降,P〈0.05;PCO2则在松止血带后1min显著升高,P〈0.01;PO2在松止血带后1min和2min时亦较基础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SvO2则在松止血带后2min开始明显升高,在5min时达最高水平,P〈0.05。但各时间点组间的MAP、HR、CK、LDH和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止血带引起肢体缺血所导致的代谢水平变化和再灌注损伤水平与有效的止血带压力大小没有明显的关联性。低压力(SBP+40mmHg)止血带能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同时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18 kDa转位蛋白( TSPO )在异氟醚麻醉所致的大鼠认知功能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月龄SD雄性青年大鼠10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 AC组)和青年麻醉组( AA组);20月龄SD雄性老年大鼠1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 OC组)和老年麻醉组( OA组)。麻醉组吸入2%异氟醚6h,对照组吸入空气6h。麻醉后1d,2d,3d,4d进行水迷宫测试,检测海马组织TSPO蛋白表达。测定麻醉前( T1)、麻醉诱导6h(T2)、麻醉后24h(T3)、麻醉后48h(T4)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吸入异氟醚后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老年大鼠延长明显(P<0.01);麻醉后大鼠海马区TSPO蛋白表达增加(P<0.05),老年大鼠增加显著(P<0.01);与T1相比,T2时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升高(P<0.05),T3,T4时逐渐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异氟醚可能通过诱发神经炎症导致大鼠认知功能下降,而其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与海马区TSPO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合辅酶对老年患者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复合辅酶预处理组(B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B组将复合辅酶0.05U/k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于上止血带前30min静脉滴注完毕,C组在相同时间内静脉滴注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在下肢缺血初期(T0),缺血末期(T1),再灌注后5 min(T2)、20 min(T3)、4h(T4)、24h(T5)以及72h(T6)采取静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量法(ELISA)测定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在T3、T4、T5时间点,B组血清cTnI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T6时间点,两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辅酶对老年患者止血带性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香  顾达民  葛志军  张科 《中国医药导报》2012,(32):104-105,108
目的观察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对患儿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级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小儿患者,年龄3~10岁,手术时间均小于1 h,将其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对照组(N组,n=20),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1 min,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后开始手术,N组泵注同样剂量生理盐水10 min后开始手术。术中用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根据BIS值(40~60)调整七氟醚浓度,手术结束时停用七氟醚。观察记录入室时(T0)、手术结束时(T1),气管拔管时(T2)、气管拔管后1 min(T3)、气管拔管后3 min(T4)、离开手术室时(T5)6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D组和N组的麻醉苏醒时间(即停止麻醉药到患儿离开手术室的时间)。术后记录两组患儿苏醒后的躁动评分,记录躁动持续时间大于15 min的发生率。结果 D组患儿拔管期的MAP和HR波动比N组小,术中使用七氟醚的浓度比N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躁动的发生率(25%)比N组(60%)低(P<0.05)。两组患儿的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使患儿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躁动发生率低,而且不影响麻醉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前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鼾症患儿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因鼾症需在全麻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40例,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右旋美托咪定0.3μg/kg,对照组输入林格氏液。记录患儿入室后右旋美托咪定注射前(T0)、注射后5 min(T1)、注射后10 min(T2)、患儿清醒时(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10 min(T6)的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RR)和心率(HR),并于拔管后各时点对患儿进行躁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儿DBP、RR和SP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5时点对照组SBP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SBP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3T6时点HR明显快于实验组(P〈0.05)。两组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6时点躁动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T3T6时点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可为鼾症手术患儿麻醉苏醒期提供良好的镇静效应,较好地抑制了患儿苏醒期躁动及拔管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静脉镇静用于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硬膜外麻醉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8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40例行硬膜外麻醉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俯卧位后10min D组缓慢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的负荷剂量,并以起始剂量0.2μg/(kg·h)泵注维持。每10分钟进行1次RASS评分,根据评分,右美托咪定的剂量每次相应增减0.1μg/(kg·h)以维持RASS评分为-2分。 C组患者不给予静脉镇静用药。术中记录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RASS评分、呼吸频率和一般生命体征。麻醉平面确定后10min(T1)、俯卧位后10min(T2)、镇静开始10min(T3)时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患者术中舒适满意度于术后24h评定。记录术后24h内并发症。结果手术期间各时点患者RASS评分D组显著低于C组(P〈0.01);D组患者呼吸频率较同时点C组显著增加(P〈0.01);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开始后,D组患者血压逐渐下降,心率减慢,D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C组(P〈0.01);D组患者术中满意度显著高于C组(P〈0.05),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用于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硬膜外麻醉患者的静脉镇静,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无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甲环酸静脉重复给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并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390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9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30例;单次剂量组130例:术中松止血带前20min给予1000m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双次剂量组130例:分别于术中松止血带前20min、术后3h各1000m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记录术后48h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术后12h血红蛋白减少量、输血量,术后14d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症状,术后1个月随访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必要时超声检查。结果单次剂量组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分别为(5504-156)mL、(3524-237)mL;双次剂量组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分别为(426±198)mL、(221±216)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双次剂量组最低。术后12h血红蛋白保持水平单次剂量组[减少量为(2.2±0.7)g/dL]及双次剂量组[减少量为(1.6±0.5)g/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输血量双次剂量组(0.4±0.2)u明显低于单次剂量组(0.7±0.6)U和对照组(1.64-0.8)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小剂量氨甲环酸能显著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氨甲环酸并没有增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风险,另外,术后重复给药可以显著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输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