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2例,其中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组(A组)32例,无大血管病变组(B组)30例,另选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C组).分别测定三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非大血管病变患者(P<0.05).结论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11s—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8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代谢综合征(Ms)组及非MS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乳胶增强法检测各组血清hs—CRP水平,并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以40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组及非MS组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3.95±2.89)mg/L、(2.38±1.53)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72±0.53)mg/L,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O.01)。MS组Tc、TG、LDL-c水平比非MS组及对照组高(P〈0.05)。T2DM患者hs—CRP浓度与体重指数、TG、L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634、0.415、0.415,P〈0.05),与HDL-C呈负相关(r=-1.618,P〈0.01)。结论T2DM患者hs—CRP升高及血脂异常可作为预测T2DM并发MS及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ABI,并将其分为低ABI组(ABI≤0.90,n=43)、正常ABI组(0.90<ABI<1.40,n=148)及高ABI组(ABI≥1.40,n=15).检测患者CRP水平、WBC等指标,分析ABI与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1)低ABI组、正常ABI组及高ABI组患者的CRP水平分别为(15.1±5.2)mg/L、(8.7±4.8)mg/L和(10.6±5.8)mg/L,WBC分别为(7.58±2.20)×109/L、(6.07±1.67)×109/L和(6.24±1.49)×109/L.3组患者CRP水平及WBC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14和3.99,P<0.01);低ABI组患者的CRP水平及WBC显著高于正常ABI组和高A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ABI<1.40的患者中,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BI与年龄(r=-0.157)、病程(r=-0.152)、UA(r=-0.103)、WBC(r=-0.162)、HbA1c(r=-0.174)、CRP(r=-0.193)、LDL-C(r=-0.214)均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DL-C、CRP、HbA1c、WBC与ABI呈负相关(P<0.05).(3)高ABI组患者的年龄及ln(尿清蛋白/肌酐)显著高于正常A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ABI<1.40的糖尿病患者中,ABI与CRP水平及WBC呈负相关;CRP及白细胞可能参与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高ABI的意义及其危险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将70例T2DM分为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33例)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37例),正常对照组(35例)。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和CRP水平。结果:2型DM患者的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有大血管并发症组显著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5),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水平可能是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P与2型DM的发生相关,升高的CRP可能是促使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66例T2DM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组34例和单纯糖尿病组32例,均检测血清Hs-CRP、血压(BP)、体重指数(BMI)、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的差异采用t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1)T2DM患者血清Hs-CRP检测均值均升高,而微血管病变组血清Hs-CRP比单纯DM组升高更明显(P<0.01)。(2)单因素回归相关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病程、高血压、BMI、UAER、TG、FINS呈正相关(P<0.01),与ISI呈负相关(P<0.02),而与年龄、FPG、TC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Hs-CRP增高与T2DM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明显相关,在T2DM微血管病变危险预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60例女性初诊T2DM患者按GGT四分位数分组。比较各组间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糖、胰岛素等生化指标。结果 GGT水平不同时,BMI、收缩压(SBP)、三酰甘油(TG)、CRP、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与SBP、TG、CRP、HOMA-IR、UA呈正相关;TG和CRP是GG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T2DM患者血清GGT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提示其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可能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比较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0例健康人血清CRP水平。结果:T2DM与对照组比较,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T2DM患者血清CRP水平与FPG有显著相关性(P〈0.05);CRP与TG无明显相关性(P〉0.05);CRP与HDL呈负相关,与TC及LDL呈正相关。结论: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有相关性,CRP水平对预测血管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肽(CP)、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对大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我院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8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单纯T2DM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清CP、CRP、Cys-C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大血管病变发病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CP、CRP、Cys-C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P、CRP、Cys-C水平对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10年比例、TG、LDL-C、颈动脉IMT血清CRP、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10年、血清TG、LDL-C水平后,颈动脉IMT、血清CP、CRP、Cys-C水平仍与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有关(P<0.05);T2DM并发大血管病...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白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白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采用液态酶法检测血清糖化自蛋白.并与同期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组之间血清糖化白蛋白均有差异(F=8.953,P=0.0001).糖尿病各组血清糖化白蛋白高于健康对照组;糖尿病肾病各组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糖化白蛋白高于其余各组.并且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和糖化白蛋白水平相关.r_s为0.754(t=6.547,P=0.008).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白蛋白是影响糖尿病肾病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调整后的OR值为2.326,95%CI为2.114~2.538.结论:糖化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和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R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及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2DM患者血清CRP、HbA1c、Fins、TC、TG、FBG水平和HO-MA-IR、BMI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慢性炎症炎症可能是导致T2DM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机制,是导致胰岛素抵抗、促使β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检测血清CRP可了解IR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对138例T2DM患者的WBC与IMT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 IMT异常组的年龄、病程、WBC、hs-CRP、BMI、HbA1c与IMT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WBC与IMT成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WBC的升高(虽然在正常范围内)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4月于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52例,其中,并发DR患者99例作为DR组,其余无DR患者253例作为NDR组,对DR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DR组患者99例,即DR的发病率为28.1%,糖尿病病程为(15.3±2.1)年,空腹血糖水平为(10.5±1.6)mmol/L,高血压比例达59.6%,均高于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R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P=0.047)、空腹血糖(P=0.010)、高血压(P=0.002)及胰岛素治疗史(P=0.019)。结论糖尿病病程长、空腹血糖高、高血压等是DR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27例,分为DPN组(141例)和无DPN组(286例),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并进一步分析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141例)和无DPN组患者年龄[(61.45±9.39)岁vs(58.07±10.41)岁]、糖尿病病程[(8.64±5.79)年vs(6.93±5.63)年]、糖化血红蛋白(HbA1c)[(8.67±2.04)%vs(7.91±1.84)%]及空腹血糖水平[(9.84±3.97)mmol/L vs(8.67±3.21)mmol/L]、吸烟率[43例(30.5%)vs 45例(15.7%)]、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率[51例(36.2%)vs 64例(2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bA1c、吸烟、合并DR为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HbA1c、吸烟以及合并DR为导致DPN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多重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岳阳市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68例及体检中心正常对照个体285例,根据有无眼底病变,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18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180例)与正常对照组(NC组,285例)。检测各组临床与生化指标,对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DM组与DR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NC组,而DM组与DR组的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显著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比较,DR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hTC、TG、LDL-C均显著增高,而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比例[47.2%(85/180)1显著高于DM组[10.6%(20/18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0.555,P=0.000)。DM组与DR组BMI、HDL-C、收缩压、舒张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4.258,P=0.001)、HbA_1c(OR=1.298,P=0.002)、TC(OR=1.477,P=0.005)、LDL-C(OR=2.187,P=0.008),合并糖尿病。肾病(OR=1.812,P=0.000)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相关。结论病程、HbA_1c、LDL-C、合并糖尿病肾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病变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两组,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48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50例,对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GH-bA1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和血脂等相关因素进行比较,DR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相关性检验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年龄、病程、SBP、GHbA1c、CRP、HCY、UA以及LDL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病程、SBP、GHbA1c、CRP及HCY 5个因素与DR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病程、SBP、GHbA1c、CRP及HCY是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的时间、临床症状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护理过程中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40例资料.按住院期间有无发生低血糖分为两组,A组为发生低血糖,B组为未发生低血糖.观察低血糖发生时间、临床症状,比较两组年龄、住院时间、病程及体重指数(BMI).结果 ①2型糖尿病患者共640例,其中发生低血糖的患者190例,男97例,女93例.②发生低血糖最多的时间为午餐前、早餐前和凌晨.③低血糖的主要症状为心慌、手抖、出汗.④A组BMI小于B组,住院时间以及糖尿病病程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较长、肾功能不全、老年、BMI过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护理人员应积极管理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有效地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对120名T2DM患者和50名健康人用颗粒增强免疫沉淀法测定超敏CRP(usCRP)及用高敏感B型超声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再根据所测usCRP水平将T2DM组分为低usCRP组(0~3mg/dl)80例,高usCRP组(3~10mg/dl)40例.结果高usCRP组较低usCRP组及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平均IMT明显增厚(P<0.01),颈动脉斑块率也增高(P<0.01).在T2DM组,pe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与血清usCRP水平、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r=0.53、0.282,P<0.01、0.05);以IMT为应变量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变量usCRP被选入模型,usCRP的偏回归系数b为0.036,P<0.001.结论 CRP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提示CRP可能是导致T2DM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