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总结近几年中医药在干预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对正常心肌及心衰心肌能量代谢予以介绍,并从调节心脏底物代谢、改善线粒体功能、改善心肌能量转移和利用三方面对近几年中医药干预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机制的研究予以总结。结果中医药可多组分、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干预心衰心肌的能量代谢重构,对于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的治疗与控制进展上有一定疗效。结论中医药通过干预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从而优化和改善能量代谢或将成为中医治疗心力衰竭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能量代谢异常成为研究心力衰竭发生机制的一大热点。心衰初始阶段,心肌能量缺乏和底物利用障碍促进了心肌"代谢重构",加重心衰的发展。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现通过研究心肌能量代谢对心力衰竭的影响,以及心气虚与心力衰竭本身的相关性,推测"心气"与心衰状态下心肌能量代谢的关系。现阶段,开展对心气虚与能量代谢的研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有利于为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能量代谢障碍贯穿在心肌肥厚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是导致心肌肥厚发展为心衰的重要因素。CK穿梭机制障碍会导致PCr和ATP之间的能量传输发生障碍,是细胞内能量代谢障碍的原因之一。既往研究表明,黄芪具有保护心肌线粒体结构、提高生物氧化相关的多种酶的活性、减少乳酸脱氢酶外漏等作用,从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AngⅡ是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的最重要活性物质,我们在既往研究建立的AngⅡ致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以线粒体氧化代谢和能量消耗相关的代谢重编程为药理学靶点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临床提高心脏效率、减少能量缺乏和改善衰竭心脏功能的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治疗方法。且多种中药通过干预心肌能量代谢重编程发挥治疗心力衰竭作用。因此,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重编程的主要靶点以及中药干预心肌能量代谢重编程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防治心力衰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是目前心衰治疗的新的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调控心肌能量代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调控相关酶的代谢、改善线粒体功能等方面介绍中医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以后中医药治疗CHF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属世界范围内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现代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对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从而引出了新的治疗理念。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代谢重构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在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而相应的心力衰竭时心肌代谢重构多个环节的机制也将成为潜在的心衰代谢治疗靶点[2]。Van Bilsen最早提出衰竭心肌代谢重构(meta-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底物代谢重构模式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后心肌底物代谢严重受损,对葡萄糖和脂肪酸等底物的选择和利用发生重构,心肌产能不足,可导致心功能障碍和进展性左心室重构。传统观念认为,心衰时心脏从脂肪酸代谢向葡萄糖代谢转化,但近年来有些研究结果与此观点相矛盾,关于心衰后心肌能量底物代谢的改变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结论尚未统一,心衰的代谢治疗发展缓慢,因此,探讨导致这些结论异质性的原因对明确心衰底物代谢模式和研发代谢靶向药物十分必要。该综述总结了正常心肌在生理条件下的代谢模式及调控机制,同时,从心衰的病因、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研究的物种、动物模型和代谢检测方法等多个角度,重点阐述和比较了由缺血性心脏病、压力负荷、容量负荷及扩张型心肌病诱导的心衰中心脏底物代谢的异常,初步分析了不同研究中相关结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对代谢治疗的未来趋势展开论述,以期初步总结出心衰后葡萄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变化的规律及其分子机制,并为代谢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是心血管事件链中的关键环节,以中医脉络学说为指导研发的创新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具有良好疗效,研究表明该药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利尿,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抑制炎症反应、心肌纤维化、细胞凋亡和自噬,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内皮功能,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延缓慢性心衰进程。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及机制,有利于从多靶点、多通道发挥该药治疗作用,同时为心血管事件链中其他难治性疾病提供更广阔的治疗思路,对提高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大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234-239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中医认为心气虚证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近年来诸多研究证实益气活血类中药能从多靶点、多途径改善心功能、缓解心肌损伤、减缓心肌纤维化进程,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调节细胞自噬、炎症免疫、调节内质网应激、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等。本文通过总结益气活血类中药改善心功能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慢性心衰心气虚证治疗及其预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药方剂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但其只是建立在"药物-疾病"或"药物-证型"的研究之上,对于从微观角度探讨方剂中药物化学成分对疾病靶标、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甚少。目的通过探究苓桂术甘汤各中药活性成分与脂质代谢紊乱的相关靶标与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从微观角度阐释苓桂术甘汤治疗脂质代谢紊乱疾病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该研究借助整合药理学平台v1.0网络分析软件,构建苓桂术甘汤治疗脂质代谢紊乱疾病"中药方剂-中药材-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多维网络。通过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预测苓桂术甘汤各中药成分对疾病靶标、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从分析结果中发现,苓桂术甘汤各中药成分可通过神经系统及相关变性疾病、多种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信号通路达到对脂质代谢紊乱的治疗作用。结论苓桂术甘汤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可能与人体能量代谢有较大关联。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能量饥饿”学说认为心脏衰竭的原因与心肌能量供需失衡有关,为心脏提供额外能量以缓解心脏“饥饿”状态成为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治疗的新靶点。气虚血瘀与“能量饥饿”关系密切,益气升陷活血类中药多靶点、多途径调节心肌能量代谢,为心肌细胞提供更多能量物质,缓解心脏的“饥饿”状态,缓解心力衰竭进程。本文总结近几年益气升陷活血中药治疗DCM“能量饥饿”状态的研究,从“能量饥饿”学说探讨DCM气虚血瘀治疗的最新进展,为优化DCM心肌能量代谢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损伤代偿失败的最终结果。长期持续心脏应激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反过来会进一步损害心肌细胞,导致病情进展。及时清除心肌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维持存活线粒体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保护心肌细胞的有效手段,也是防治心衰及心室重构的新途径。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线粒体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稳定的一系列细胞活动,包括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细胞内钙调节等。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衰时大多采用益气活血类药物,气与线粒体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中医学认为,气虚时机体表现为"静止的、下降的、抑制的"与线粒体能量缺损亦可类比,中医经典补气活血治法可应用于此。近年来中医药以线粒体为靶点,从心肌能量供应角度出发,开展许多相关实验研究,发现益气活血类中药可以多靶点、多环节参与调控细胞内线粒体质量控制相关机制,并用实验证实了益气活血类中药可以通过此机制发挥心肌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及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信号通路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方法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对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益气中药组、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中药组和益气活血利水中药组,没有进行左冠脉结扎手术的假手术大鼠为正常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心衰大鼠AT1、ERK2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组大鼠心肌AT1、ERK2表达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各用药组大鼠心肌组织AT1、ERK2表达明显降低,其中益气活血组、益气活血利水组中药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气活血利水组疗效明显优于益气活血组(P0.01)。结论:证明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复方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AT1、ERK2的表达,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的过程,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心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廖佳丹  张艳  宫丽鸿  王晨 《中医药学刊》2012,(10):2270-2273
目的:通过研究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l)及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信号通路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方法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对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益气中药组、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中药组和益气活血利水中药组,没有进行左冠脉结扎手术的假手术大鼠为正常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心衰大鼠ATl、ERK2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组大鼠心肌ATl、ERK2表达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各用药组大鼠心肌组织ATl、ERK2表达明显降低,其中益气活血组、益气活血利水组中药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气活血利水组疗效明显优于益气活血组(P〈0.01)。结论:证明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复方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ATl、ERK2的表达,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的过程,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心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不同配伍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本实验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方法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分成模型组、西药组、益气中药组、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利水中药组和正常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心衰大鼠MMP-2、TIMP-2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组大鼠心肌MMP-2表达明显升高,TIMP-2表达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各用药组大鼠心肌组织MMP-2表达明显降低,TIMP-2表达升高,其中益气活血组、益气活血利水组中药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气活血利水组疗效明显优于益气活血组(P<0.01)。结论:证明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可通过作用于心肌组织中MMP-2、TIMP-2的表达,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的过程,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心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疗效和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基本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药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真武汤,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变化,以及NT-proBNP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加味真武汤可使CHF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改善;同时,可使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真武汤不仅能有效地使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得到改善,而且能降低患者血液中NT-proBN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刁殿军 《天津中医药》2010,27(6):456-457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温阳法。[结果]治疗组中医疗效、心功能疗效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改善左室舒缩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实验观测中药益气强心饮对慢性心衰大鼠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结合皮质激素造模法建立慢性心衰阳虚水泛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假手术组,用药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蛋白表达。结果:益气强心饮能明显下调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Fas、FasL基因蛋白表达,疗效等同西药对照组。结论:益气强心饮可调控慢性心衰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治疗及延缓心衰的发展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CHF患者62例,进行严格的中医辨证,分为气阴虚和气阳虚两组,分别进行主证计分和证候积分,采用改良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改良Simpson法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反映心脏结构指标、收缩功能指标和舒张功能指标,进一步分析比较上述指标在气阴虚与气阳虚两大证型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反映心脏结构指标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气阳虚组气阴虚组,气阴虚、气阳虚证候积分与LVPW呈显著正相关,且LVPW与证候积分的相关系数(r=0.141)大于心功能分级(r=0.016)。2)反映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气阴虚组明显高于气阳虚组,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左室短轴分数(LVFS)均呈气阴虚组气阳虚组趋势,而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则呈气阳虚组气阴虚组趋势;气阴虚、气阳虚证候积分与SV、CO、CI、LVEF呈显著负相关,LVEF与证候积分的相关系数(r=-0.514)大于心功能分级(r=-0.151)。3)反映舒张功能指标舒张末容积(EDV)、舒张早期血流峰值/舒张晚期血流峰值(E/A)值气阳虚组气阴虚组;气阴虚、气阳虚证候积分与EDV呈显著负相关,与E/A值呈正相关,EDV与证候积分的相关系数(r=-0.229)大于心功能分级(r=-0.027)。[结论]心脏超声指标与CHF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相关性,证候积分可能是反映CHF患者LVPW、LVEF及EDV的敏感指标之一,证候积分越高者其LVPW越大、LVEF越低、EDV越小,心功能越差,舒张功能受损亦越严重。可为慢性心力衰竭气阴虚、气阳虚微观证辨证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