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沈阳市1996~2000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瑛  邵杰  杨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096-2098
目的:调查沈阳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了解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的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妇幼保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前瞻性调查方法,以三级保健网为依托,对1996~2000年出生的68 451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监测人口占出生人口的30.09%,出生缺陷儿58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6.05/万,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203例,死亡率344.65‰,是非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的35.39倍,是同期围产儿死亡的18.87倍(RR=18.87),占同期围产儿死亡的47.12%。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χ2=26.19,P<0.01);出生缺陷发生的性别分布显示男性高于女性,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χ2=5.33,P<0.05)。结论:沈阳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1998年全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且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2006~2009年宁波市江北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晓蓉  陈晓绒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330-1331,1361
目的:了解该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水平和主要缺陷因素,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辖区户籍孕产妇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13.79‰,围产儿死亡率5.45‰,缺陷儿死亡率174.41‰(是总围产儿死亡率的32倍)。前3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并)指趾、外耳其他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性别无关(χ2=0.41,P>0.05),产妇年龄与出生缺陷发生率无关(χ2=1.24,P>0.05)。结论:降低出生缺陷,预防至关重要,重点推广一级预防,广泛开展预防出生缺陷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孕前、孕期保健、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工作,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加强二级预防,积极处理三级预防,降低因出生缺陷导致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3.
王海鸣  毛红芳  曹敏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957-5958
目的:分析嘉定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2010年围产儿死亡评审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10年围产儿死亡总数随着逐年围产儿增多而呈逐年小幅上升,10年围产儿死亡460例,围产儿死亡率为5.485‰。以外来人员明显,占总数的86.30%,本市与外来人员围产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2,P<0.01);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有胎儿畸形、不明原因等。结论:做好优生优育的一级预防工作,通过四级网络实行孕产妇全覆盖管理,实行外来孕妇首诊负责制及属地化管理,开展产前诊断,降低出生缺陷儿发生,加强健康宣传,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1996~2000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邵杰  李丹  李丹  马春婉 《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29-731
调查沈阳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 ,了解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 ,为政府部门制定妇幼保健决策提供依据 ,采用流行病学前瞻性调查方法 ,以三级保健网为依托 ,选择 14所县级以上医院、妇幼保健院作为监测医院 ,对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出生的 6845 1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显示 ,监测人口占出生人口的 3 0 .0 9% ;出生缺陷儿 5 89例 ,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86.0 5 /万 ,低于全国 199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 ( 95 .6/万 )。出生缺陷儿中单发缺陷 499例 ,占 84.72 % ,多发缺陷 90例 ,占 15 .2 8% ,涉及出生缺陷病种 63种。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 2 0 3例 ,死亡率 3 44 .65‰ ,是非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的 3 5 .3 9倍 ,是同期围产儿死亡的 18.87倍 ,占同期围产儿死亡的47.12 % ;总唇裂、神经管畸形、多指 (趾 )、先天性脑积水等顺位居前 ;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 ( χ2 =2 6.19,P<0 .0 1) ;出生缺陷发生的性别分布显示男性高于女性 ,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χ2 =5 .3 3 ,P<0 .0 5 ) ;出生缺陷发生与季节有关 ,第一、二季度明显高于第三、四季度 ,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χ2 =12 .84,P<0 .0 0 5 ) ;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孕母的年龄及文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罗湖区2004~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深圳市罗湖区近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水平、变化趋势、缺陷类型、缺陷儿的结局等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罗湖区2004~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生缺陷发生率、缺陷类型、结局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罗湖区2004~200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依次为16.9‰、21.96‰、19.70‰、16.06‰和19.03‰.5年总体出生缺陷率为18.67‰.流动人口出生缺陷率高于户籍和暂住人口(χ2=4.41,P=0.0360;χ2=12.77,P=0.0004);男婴出生缺陷率高于女婴(χ2=4.71,P=0.0299);出生缺陷的发生不存在季节性差异(雷氏Z值为2.524,P>0.05).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畸形、胎儿水肿综合征、尿道下裂.结论 2004~2008年罗湖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变化不大,要制定相关措施,提高出生缺陷孕期筛查的广度和筛查水平,从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宁波市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了解出生缺陷与围产儿死亡的关系。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象为孕28周到产后7 d的围产儿。收集2007年10月-2010年9月各县(市)、区妇保院(所)上报的围产儿死亡表、评审表及各种监测报表。 【结果】 非本市户籍围产儿死亡率(16.86‰)明显高于本市户籍(6.82‰),非本市户籍出生缺陷死亡率(4.52‰)高于本市户籍(3.12‰);本地户籍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达45.74%,明显高于非本地户口的26.83%;本市户籍死亡围产儿的主要出生缺陷前四位顺位: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泌尿系统畸形、唇腭裂,非本市户籍: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唇腭裂、神经管畸形;死亡围产儿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率本市为82.05%,非本市为79.28%。 【结论】 出生缺陷是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因素,早期产前诊断是避免出生缺陷、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顺义区2006-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3年顺义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其特征,分析不同户籍类型对出生缺陷发生可能产生的影响,探寻降低该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各医院报表汇总资料,在顺义区出生的围产儿中发生缺陷儿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8年顺义区出生18950例围产儿,缺陷儿283例,缺陷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3年中出生缺陷前4位疾病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指趾畸形、唇(腭)裂和神经管畸形。2006年本区常住与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常住人口出生缺陷儿孕母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均高于流动人口。三年来流动人口神经管畸形的发生高于常住人口。常住人口〉35岁孕妇出生缺陷有增高趋势。结论:户籍类型和孕母年龄对出生缺陷有一定的影响,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该区缺陷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江门市新会区出生缺陷的情况,探讨影响出生缺陷的各种相关因素,为制定各种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中心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和统计标准,回顾分析2006~2012年新会区城乡住院分娩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另外选取无出生缺陷的围产儿62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监测围产儿71 945例,出生缺陷77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81‰;围产儿死亡312例,因出生缺陷死亡128例,占围产儿死亡的41.03%;出生缺陷前6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130例(1.81‰);多指(趾)108例(1.50‰);尿道下裂64例(0.89‰);马蹄内翻足46例(0.64‰);并指(趾)45例(0.63‰);唇腭裂34例(0.47‰);出生缺陷在文化程度低、年龄段为20岁以下或35岁以上、孕次和胎次较多的孕妇中发生率较高;出生缺陷组与对照组两者相比较,物理危险因素、化学危险因素和生物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婚孕的宣传教育,选择较佳的生育年龄,提倡遗传咨询和检查,加强孕前和孕期的保健,积极开展各种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产前诊断对确诊异常的部分胎儿进行治疗性终止妊娠后,活产婴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及出生缺陷顺位的变化。方法:对围产保健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超声产前检查、产前诊断,再监测活产婴儿中出生缺陷病例,统计描述和分析监测结果。结果:①在16602例围产儿中监测到出生缺陷儿30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55‰;②对97例产前诊断的严重畸形胎儿终止妊娠后,活产婴儿中的出生缺陷率下降至1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2,P0.001);严重出生缺陷在活产婴儿中的排位后移;③出生缺陷发生率随产妇年龄增大而上升,双胎高于单胎,农村产妇高于城市产妇。结论:①产前诊断及治疗性终止妊娠可降低活产婴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并使出生缺陷顺位发生改变;②出生缺陷发生率与产妇年龄、居住地、多胎妊娠关系密切,而与受孕季节、围产儿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0.
贵港市2001~2006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贵港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种类、流行特征及动态变化,提出干预措施,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对2001~2006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分析,有关数据按照前3年与后3年进行分析。结果:监测围产儿83 356例,出生缺陷儿1 344例,发生率16.12‰,前3年与后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5.83‰和16.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05)。其中监测城市围产儿37 786例,出生缺陷393例,发生率10.40‰;监测农村围产儿45 570例,出生缺陷951例,发生率20.87‰。监测男性围产儿45 830例,出生缺陷697例,发生率15.21‰;女性围产儿37 495例,发生缺陷616例,发生率16.43‰;两性畸形31例。城市与农村对比,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经χ2检验差异非常显著(χ2=142.04,P<0.001),而男性与女性围产儿对比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P>0.05),出生缺陷前5位是胎儿水肿综合征、总唇腭裂、多指(趾)、脑积水、无脑儿。结论:根据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重点在农村,主要针对胎儿水肿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龙岗区2004~2009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几年深圳市龙岗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变化趋势,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09年龙岗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05‰,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常住人口;男性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15‰,女性发生率为11.50‰,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比女性发生率高;常见出生缺陷类型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及总唇裂;出生缺陷中的死胎、死产导致死亡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38.19,P<0.000 1),新生儿存活构成比则呈上升趋势(χ2=36.65,P<0.000 1)。结论:积极开展三级预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李丹丹  安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955-4957
目的:掌握海淀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探索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推断方法对2008~2010年海淀区各助产机构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海淀区2008~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是184.77/万、168.60/万和212.78/万;3年总计本市和外地户籍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66.24/万和207.75/万,单胎和多胎缺陷发生率分别是184.07/万和380.57/万。结论:海淀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脏病占出生缺陷的首位;出生缺陷发生率外地户籍人口高于本市户籍人口、多胎高于单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陕西省出生缺陷的发生水平及分布特征,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6-2010年在陕西省25家监测医院出生的孕28周至生后7 d所有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 【结果】 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17.8/104,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χ2=16.81,P<0.01)。前五位缺陷类型依次为:总唇裂、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χ2=8.58,P<0.01)。农村发生率高于城镇(χ2=70.72,P<0.01)。单发缺陷占缺陷总数的83.5%。通过超声诊断的病例占52.2%,通过临床诊断的病例占45.9%。产前诊断率为48.1%。围产儿死亡率为8.3‰,呈逐年下降趋势(χ2=6.91,P<0.01)。五年来缺陷儿死亡率高于非缺陷儿死亡率,死亡围产儿的缺陷发生率也高于非缺陷发生率。 【结论】 陕西省2006-2010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降低缺陷发生率的工作重点仍然在农村地区,应积极开展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工作,不断提高各监测点的产前诊断能力,从而降低本地区的缺陷发生水平。  相似文献   

14.
郑在激  龚勋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61-3262
目的:分析海南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探索影响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对2005~2010年海南省某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围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 483例围产儿中发生出生缺陷286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91‰;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57‰。出生缺陷前5位疾病是:唇腭裂、多指畸形、外耳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发育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孕产妇年龄呈正相关,年龄35岁以上是发生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分娩出生缺陷新生儿的孕妇以城乡低收入、低文化人群为主。结论:加强育龄孕妇产前筛查和优生优育教育,营造优生优育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降低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姚慧  郑陈光  丘小霞  曾萼  李映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3012-3015
目的:了解2006~2010年广西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网的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广西41所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的围产儿CHD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0年发现CHD围产儿994例,总发生率为26.44/万,年度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30.192,P=0.00)。城镇与乡村围产儿CH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72,P=0.000);不同年份围产儿CHD转归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围产儿CH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婴围产儿CHD的年度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28.459,P=0.000);不同孕母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6,P=0.000),≥35岁孕母的围产儿CHD发生率最高,达36.71/万。结论:2006~2010年广西围产儿CHD发生率连续3年一直位居出生缺陷的首位。应通过加强健康教育,重点宣传出生缺陷防治的三道防线,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提高B超医师的诊断能力与诊断水平,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建立CHD的跟踪随访管理机制,以提高CHD患儿的生存质量,降低患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珠海市2010至2015年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珠海市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出生缺陷监测中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珠海市2010至2015年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平均发生率为52.11/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2 296 751.99,P<0.01);合并其他类型出生畸形占8.65%(78/902),以染色体异常、肾脏畸形为主;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络氏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分列先天性心脏病分类前五位;产前诊断率占9.53%(86/902);不同患儿性别、常住地、母亲年龄段间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9、9.74、14.30,均P<0.05).结论 2010至2015年珠海市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利用已完善的妇幼保健网络,广泛持久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加强新生儿保健,有助于降低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缪金剑  周华  蒋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787-2789
目的:了解常州市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以及城市功能区出生缺陷状况,探讨常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常州市所有接产医院产科分娩的出生缺陷儿,并根据城市功能划分为中心城区、工业区、农村3个区域,将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010年围产儿共39 39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5.10‰,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出生缺陷前三位顺位与2007~2009年基本一致,全市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10‰,其中工业区出生缺陷率为9.13‰,中心城区出生缺陷率为4.60‰,农业区为3.24‰,工业区出生缺陷率显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发生出生缺陷的人群中,工业区组在流动人口、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孕期一方饮酒、从事高风险职业等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婚前产检率、孕期定期检查率等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应继续加强婚检与孕前保健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生育健康管理工作,加强出生缺陷产前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率与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情况和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调查对象为孕28周~产后7天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调查围产儿死亡率与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共出生围产儿16602例;出生缺陷儿308例,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55‰;围产儿死亡237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4.28‰;在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中,出生缺陷呈逐渐上升趋势,平均为46.41%。结论:出生缺陷在死亡围产儿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高宝珠  敬雯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168-4169
目的:分析新疆兵团5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主要畸形发生顺位及构成比,掌握兵团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其动态变化,探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2008年新疆兵团出生缺陷监测医疗单位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围产儿62 330例,出生缺陷儿22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66‰。在228例出生缺陷儿中,单发畸形211例,多发畸形17例;出生缺陷前5位畸形依次为: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结论:要加强对围孕期妇女的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和指导,为孕妇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减少有毒有害环境污染,孕前、孕期远离有毒有害作业;积极开展优生技术和方法,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针对出生缺陷发生及构成情况,尽快建立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见畸形的产前诊断中心,对医院产科相关人员进行出生缺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对畸形的识别能力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