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由德国ULM大学附属创伤外科医院的Wim Fleischmann医学博士于20世纪90年代初原创,裘华德于1994年引进并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发展和改良^[1]。我科于2008年3月-2009年9月使用该项技术治疗手、足软组织损伤20例,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观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36例骨科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病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36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患者创面愈合或植皮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后维持患者适当的体位,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与引流管的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不同负压对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创面引流效果的影响,旨在为规范创面引流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67例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彻底清创后,采用VSD敷料覆盖或填充创面,并行负压引流,观察组采用-0.06~-0.08MPa的负压引流,对照组采用-0.02~-0.04Mpa的负压引流。两组引流初期(引流48~72h)均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以后根据创面渗液情况停止冲洗或改为间断冲洗。结果观察组堵管发生率、创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周平均引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创面清洁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于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创面行VSD引流,建议采用-0.06~-0.08MPa的负压,能降低堵管发生率、保持引流通畅,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足跟部严重软组织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VSD)是由Fleischmann等首创,1994年,裘华德等率先引进这一新技术。对创面的愈合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引流创面的清洁,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使引流创面快速愈合.还能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和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用.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理想方法。本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足跟部软组织损伤2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下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 ,VSD) 技术治疗下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行VSD技术治疗下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技术的各项观察指标和护理方法,评价其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21例患者经过VSD技术护理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均经游离植皮或组织瓣转移修复创面,均获成功。结论 全方位、准确、有效、及时的观察护理是取得VSD良好疗效的关键,完好的护理策略有利于该技术更为充分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递减式调整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负压对软组织严重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79例开放性软组织严重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两组创面彻底清创后给予VSD引流。观察组递减式调整负压,初期创面损伤软组织、坏死物及渗液较多的情况负压调整至-0.06~-0.08 MPa,之后除创面感染渗液多且黏稠不易引出外,采用递减式调整负压,逐渐调整至-0.02~-0.04 MPa;对照组负压值持续维持在-0.06~-0.08 MPa。比较两组引流液量、创面面积变化、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堵管、出血、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出血、疼痛、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堵管、引流液量、创面清洁时间、新发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软组织严重损伤创面采用递减式调整负压的VSD引流较常规VSD引流,具有引流充分、减少疼痛及出血、促进创面愈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骨髓炎是骨折以后由于局部的血供不良和死腔残留导致的骨组织感染,其以致病菌的持续存在、低反应性炎症、死骨出现以及窦道形成为特征性表现 [1].笔者自2005年1月~2010年8月共收治慢性胫骨创伤性骨髓炎32例,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SD)联合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术予以治疗,患者愈合顺利,随访期内骨髓炎无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过程中发生创面大量快速出血的原因。方法 2008年8月-2011年8月,收治9例四肢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25~51岁,平均39.2岁。损伤原因:电烧伤2例,交通事故伤6例,其他伤1例。创面污染及软组织损伤严重;伴动脉损伤6例,神经损伤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骨折7例。伤后至入院时间1~12 h,平均3.5 h。入院后急诊清创,对应处理合并伤后行VSD治疗。结果患者于VSD治疗后7~14 d出现数分钟内吸出大量血性液体,拆开VSD敷料见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少,动脉血管壁及移植血管糜烂、破溃出血。再次彻底清创止血后,7例采用皮瓣或皮片修复后创面愈合;2例截肢。结论 VSD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出现创面大量快速出血,与损伤严重程度及部位有关。对于伴主要血管、神经严重损伤的四肢,尤其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慎用VSD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结合全厚皮片植皮修复足背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毁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车祸伤导致的足背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毁损者采用先以VSD技术覆盖创面,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再以全厚皮片植皮进行修复。结果10例患者足部创面愈合良好,足部植皮一期成活,植皮无破溃,无瘢痕挛缩,足部外形不臃肿,是部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风险低,术后护理方便,植皮区不需二期整形,不影响足部功能,是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四肢严重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3—2012-03彻底清创后行VSD治疗的19例四肢软组织严重破溃感染。结果 17例经1或2次VSD治疗后一次植皮后成活;2例合并肌腱、骨外露者感染创面经VSD负压吸引2或3次后感染得到控制,植皮后部分未成活的小创面经再次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对于四肢严重感染创面,及时清创后行VSD负压吸引术后一次性游离植皮,创面愈合快,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1.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创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8月~2011年1月,我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14例大面积软组织创伤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的疗效。方法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开放性骨折发生软组织感染18例。结果18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1年6个月。软组织感染均愈合,骨折正常愈合12例,延迟愈合6例,无慢性骨感染发生。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感染,可短期控制感染,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尤其适用于深部软组织感染患者。手术简单,疗效可靠,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3.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许甜甜 《中国骨伤》2010,23(8):641-642
<正>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除使用负压引流外,还将创面用生物透明膜封闭,形成一个密闭引流系统,有效防止外界细菌入侵,改善创面血运,促进肉芽生长[1],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效果。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采用VSD术对16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封闭负压引流对软组织爆炸创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软组织爆炸创面愈合的影响,为战场中所致的爆炸伤初级救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电雷管在8只(50±5)kg的长白猪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创面彻底清创后,VSD治疗3d,然后打开伤口对创面进行简单的清洗,再用VSD治疗3d.对照组创面彻底清创后,每E3常规换药.[结果]两组创面细菌数在治疗后3、6d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细菌数始终没有达到感染临界值105,而对照组3d后的细菌数已达到106;治疗3、6d后实验组新生肉芽组织中的胶原含量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创面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在治疗3、6d后也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爆炸创面早期运用VSD疗法,可抑制细菌增殖,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和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严重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收治15例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严重骨髓炎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10~46岁,平均32.6岁.所有患者先行彻底清创并应用VSD技术封闭创面,同时结合应用灌洗技术.7~10 d后拆除VSD装置,对肉芽组织生长丰富且无骨或肌腱外露者行游离植皮,对伴肌腱或骨外露的患者应用组织瓣移位或移植术方法覆盖创面.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3.3个月)随访.15例患者经VSD技术治疗平均1.9次(1~4次)后感染得到控制,肉芽组织生长充分、新鲜,再次手术行游离植皮或组织瓣移位、移植均一次成活.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0 d(12 d~4周).植皮均成活,皮瓣弹性、色泽良好,修复肢体功能良好.结论 VSD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并能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植皮或组织瓣移位、移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治疗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严重骨髓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的小腿开放性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2例病例均为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小腿骨折,给予外支架固定骨折,同时使用VSD处理创面。结果全部患者持续负压引流1~3次后,创面经植皮或直接缝合愈合;骨折无分离移位.外支架无松动移位断裂。结论联用外支架与VSD处理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小腿骨折,稳定骨折迅速,封闭引流创面安全有效,伤口愈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12例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8~65岁,平均41.2岁.囊肿部位:大腿外侧5例,髋部3例,髂腰部2例,膝关节外侧2例.囊肿大小:8 cm×10 cm~12 cm×27 cm,面积均>80 cm2.囊肿形状:长椭圆形9例,不规则形3例.受伤至于术时间为8~14 d,平均11.3d.所有患者均采用VSD技术治疗.结果 12例患者经VSD技术治疗后囊腔内壁肉芽组织生长迅速,术后7~12 d(平均10 d)生长成熟,囊肿彻底消失.伤口均一期愈合.按照疗效标准评定: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囊肿消失,局部皮下无积液及波动感,皮肤全层与深层组织贴附紧密,无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2例患者术后获3~26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滑膜囊肿无复发和残留.结论 对于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VSD技术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12例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8~65岁,平均41.2岁.囊肿部位:大腿外侧5例,髋部3例,髂腰部2例,膝关节外侧2例.囊肿大小:8 cm×10 cm~12 cm×27 cm,面积均>80 cm2.囊肿形状:长椭圆形9例,不规则形3例.受伤至于术时间为8~14 d,平均11.3d.所有患者均采用VSD技术治疗.结果 12例患者经VSD技术治疗后囊腔内壁肉芽组织生长迅速,术后7~12 d(平均10 d)生长成熟,囊肿彻底消失.伤口均一期愈合.按照疗效标准评定: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囊肿消失,局部皮下无积液及波动感,皮肤全层与深层组织贴附紧密,无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2例患者术后获3~26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滑膜囊肿无复发和残留.结论 对于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VSD技术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中厚皮片回植治疗重度皮肤潜行性剥脱伤(closed internal degloving injury,CIDI)的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1年4月,收治16例重度皮肤CIDI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17~56岁,平均28岁。均为交通事故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8 h,平均5 h。皮肤剥脱部位:上肢3例,下肢13例。皮肤剥脱范围为5%~12%体表面积,平均7%体表面积。剥脱皮肤均有不同程度污染。彻底清创后,切取剥脱皮肤制备为断层中厚皮片原位回植,术后应用VSD治疗。结果 14例经7 d VSD治疗后,回植皮肤顺利成活;2例VSD治疗7 d后约0.3%体表面积回植皮肤发生坏死,再次彻底清创后VSD联合抗生素治疗,7 d后游离植皮修复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肢体外观满意,无明显瘢痕形成,血运及感觉正常;关节均活动良好。结论重度皮肤CIDI患者剥脱皮肤回植后应用VSD治疗,可改善肢体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回植皮肤成活,缩短回植皮肤成活时间,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