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对庆大霉素诱导急性肾损伤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庆大霉素损伤Wister大鼠肾组织构建急性肾损伤模型。分别设置未损伤空白组(空白组),急性肾损伤模型组(模型组),急性肾损伤后不同浓度葛根素处理组(分别皮下注射0.5,5,50 mg·kg~(-1)Puerarin)。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尿肌酐(UCr),血清尿素氮(SBUN)和尿尿素氮(UBUN)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等炎症蛋白的含量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庆大霉素诱导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坏死评分上升,SCr,UCr,SBUN和UBUN含量上升,而SOD,TAOC活力下降,MDA含量,iNOS活力明显上升,MCP-1,TNF-α,RANTES,MIP-2含量及KIM-1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不同浓度葛根素组中,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坏死评分逐渐下降,SCr,UCr,SBUN和UBUN随之降低,SOD,TAOC活力上升,MDA含量,iNOS活力逐渐下降,MCP-1,TNF-α,RANTES,MIP-2含量及KIM-1蛋白表达逐渐下降(P0.05)。结论:葛根素能够显著降低庆大霉素诱导急性肾损伤大鼠的肾小管坏死、提升肾组织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和KIM-1蛋白表达,从而减轻庆大霉素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C)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阿霉素和庆大霉素诱导的大鼠肾损伤中的变化特征,及相关血清标志物组合在药源性肾损伤检测中的意义。  方法:将6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阿霉素组、庆大霉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建立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模型。各组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ysC和NGAL浓度,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以肾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药源性肾损伤的阳性诊断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上述血清标志物及组合对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的诊断价值。  结果:①阿霉素、庆大霉素所致的两种类型的肾损伤大鼠,其CysC和NGAL出现显著性变化的时间均早于形态学和BUN、Scr改变。②ROC分析结果显示,CysC和NGAL在阿霉素模型中的AUC分别为0.866和0.691,在庆大霉素模型中的AUC分别为0.632和0.698,均大于BUN和Scr;CysC、NGAL分别与BUN和Scr组合,对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均表现出较高的检验效能;CysC和NGAL组合对两种类型的肾损伤均有一定的检测价值,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大于0.7。  结论:CysC和NGAL在药源性肾损伤模型中出现显著性变化的时间均早于形态学改变和传统的血清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肾损伤的发生部位和发展变化;二者分别与BUN、Scr组合,对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均表现出较高的检验效能,其中CysC+NGAL组合可用于评价不同类型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液急性肾损伤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因子(KIM-1)、白介素-18(IL-18)的变化。分析各个病理类型急性肾损伤标志物NGAL、KIM-1、IL-18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预测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发病情况及预后,指导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在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肾内科住院临床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24 h尿蛋白3.5 g,血浆白蛋白30 g·L-1的患者共82例,男性44例,女性38例,作为肾综组。其中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肾活检病理分为肾小球微小病变组(MCD)42例,男23例,女19例;膜性肾病组(MN)20例,男11例,女9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组(FSGS),20例,男14例,女6例;MCD组患者按肾病理中有无ATN分为两组:合并ATN的22例、不合并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20例。同时,在本院体检中心抽选体检后证实身体健康的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尿液检测,分析NGAL、KIM-1、IL-18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肾综组的NGAL、KIM-1、IL-18水平均明显比正常人高(P0.05)。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液急性肾损伤标志物(NGAL、KIM-1、IL-18)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参考。结论: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加强NGAL、KIM-1、IL-18等急性肾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对于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疾病诊断及其后期的病情观察等均有显著帮助,尤其是NGAL、KIM-1这两个生物学因子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对于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临床诊疗的作用更大,该检测方法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传统肾脏毒性评价指标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e)在肾脏损伤晚期才升高,目前迫切需要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靠性高的早期肾损伤生物标志物。方法 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文献,文中综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共同宣布的肾脏损伤分子-1(KIM-1)等7种新生物标志物,和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发现的早期肾损伤可能的标志性代谢产物。结果与结论 这些新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通过方法学验证后,联合应用可以用于临床和非临床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药物的肾毒性预测。  相似文献   

5.
心脏和肾脏的生理病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导致另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即为心肾综合征,以Ⅰ型和Ⅱ型的发病率最高,临床最为常见。中医对心肾同病的认识历史悠久,认为本病的病位在心和肾,采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等方法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肾功能。然而,心肾综合征发生的病理机制复杂,且临床表现多样,导致对疾病早期的临床诊疗较为困难,从而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使疾病预后不良。生物标志物在预测心肾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寻找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的生物标志物,准确评价心脏和肾脏生理病理的变化,以达到对心肾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升疾病诊疗效果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标志物主要集中于肾小管损伤,包括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肾损伤因子-1,尿白细胞介素-18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研究成果,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以及与矿物质代谢相关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等。这些生物标志物在机体内含量升高的时间都早于血清肌酐升高的时间,能较好地预测早期心肾综合征的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Ⅰ型和Ⅱ型心肾综合征的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总结,筛选出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急性肾损伤可以导致远隔器官的损伤,诱导急性肺损伤的发生,这是急性肾损伤预后差的重要原因,深入理解肾和肺损伤的交互机制是改善AKI预后的关键。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肾和肺二者能相互影响,在生理上是"金水互生"。在病理上是"肺肾同源"。中医学这种肾肺之间生理和病理上的认识,与目前西医AKI能诱发ALI的交互相似。水通道蛋白-1可以表达于肾小管和肺泡,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肺损伤时肾和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均下调,炎症是急性肾损伤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而IL-1β、TNF-α等炎症可以下调水通道蛋白-1,因此在AKI诱导ALI过程中,中医"肺肾交互"理论的物质基础可能是AQP-1和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7.
杨帆  任亮  卓荦  李上勋  刘良 《中草药》2011,42(5):923-928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情况,研究细胞凋亡在雷公藤甲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大鼠分别单次ip给予雷公藤甲素1、2 mg/kg,给药后48 h心脏采血,检测血浆尿素氮(BUN)与肌酐(Scr)水平;肾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肾组织内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利用RT-PCR技术测定肾组织内凋亡相关蛋白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雷公藤甲素2个剂量组均可见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且高剂量的作用显著大于低剂量,细胞凋亡与肾功能改变相关;肾组织中Bax、Bid、Bad、Fas以及FasL蛋白表达明显增多,且呈剂量依赖性,而Bcl-2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一次性ip大剂量雷公藤甲素会在短时间(48 h)内造成严重的肾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雷公藤甲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重要组织学基础之一,且Bcl-2家族以及Fas/FasL在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顺铂肾损伤小鼠后肾组织Caspase-3的表达以及人工冬虫夏草-百令胶囊(Cordyceps sinensis,C.sinensis)干预后对其的影响,探讨C.sinensis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cisplatin的方法建立顺铂肾损伤模型,C57BL/6小鼠2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P组和C.sinensis低剂量、高剂量组,每组7只。72 h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HE染色观察小鼠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并用肾小管间质半定量计分法分析各组小鼠病理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P组和C.sinensis低、高剂量组小鼠的BUN及SCr水平增高(P0.05),肾小管病理半定量计分显示小管间质损伤均明显加重(P0.05),肾组织Caspase-3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CP组相比较,C.sinensis的低、高剂量组的BUN和SCr水平下降(P0.05),Caspase-3表达下调(P0.05),肾小管病理半定量计分显示C.sinensis的低、高剂量组分别较CP组小管间质损伤明显改善(P0.05)。结论:顺铂肾损伤肾组织中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提示顺铂至急性肾损伤与其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C.sinensis干预后肾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明显降低,提示C.sinensis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而达到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常见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病理过程中其血清、尿蛋白的变化及其形成的相关机制。方法 分别尾静脉注射顺铂,腹腔注射庆大霉素,以及结扎肾动静脉所致肾缺血再灌(简称肾缺血再灌,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等方法,造成大鼠急性肾损伤。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和24 h尿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以及血清肝功肾功相关指标;观察肝脏组织TP,ALB的含量及ALB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观察肾组织ALB,肾病蛋白(Nephrin),足突蛋白(Podocin)及炎性坏死因子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顺铂、肾缺血再灌及庆大霉素大鼠血清中ALB显著下降(P < 0.05),同时尿ALB,TP显著升高(P < 0.05)。顺铂模型肝TP及ALB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庆大霉素及肾缺血再灌模型肝TP含量显著升高(P < 0.05),ALB mRNA表达上调。三种模型大鼠肾组织Nephrin,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ALB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 < 0.05);顺铂及肾缺血再灌大鼠肾Podocin表达明显下调;同时3种模型大鼠肾组织均可见基底膜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结论 3种急性肾损伤大鼠尿蛋白排泄升高和血清ALB下降,与肾小球基底膜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相关。同时肝脏和肾脏不同程度上启动了ALB表达合成。3种模型所致其病理生理变化不完全相同,因此在相关防治急性肾损伤中药研究中,还须对不同造模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e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50例正常对照和76例AMI患者在发病0~3h,4~6h时,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比较分析AMI组与对照组各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率及各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MI组各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FABP阳性率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H-FABP在发病0~3h内诊断的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96.0%,均高于cTnI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在发病4-6h内诊断的敏感性为98.7%,特异性为92.0%,显著高于CK-MB和c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对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灵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胸痛患者的筛查及早期A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生物标志物是评判脏器的损伤和状态尤为重要的指标,其建立是生理和功能改变后所衍生出的化学或物理改变。药物性肾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通常肾损伤隐秘性强,在早期不容易发现,因此肾损伤标志物对于评价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本综述拟对肾脏结构以及药物对肾损伤进行分类,总结现有评价肾损伤的标志物,以期对药物在肾损伤评价中标志物的使用作出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离体肾灌流体系中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马兜铃酸(AA)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离体肾灌流模型,按5 mL.min-1恒速灌流,空白组给予正常灌流液,马兜铃酸组给予7 mg.(50 mL)-1,灌流给药10 min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灌流液和尿液,分别检测钾、钠、氯离子浓度,计算离子清除率,ELISA方法检测尿液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结果:马兜铃酸组钾、钠离子清除率在给药后0.5h明显下降,分别从给药前的(99.54±14.55)%和(27.93±6.66)%下降至(33.16±9.59)%和(9.70±2.62)%,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给药灌流后即刻明显升高,从给药前(7.42±0.12)ng.L-1升高至(8.18±0.47)ng.L-1,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评价马兜铃酸致急性肾小管损伤方面优于传统指标离子清除率,是一个早期且敏感的肾小管损伤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生物标志物是源于机体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器中的标志性和(或)功能性分子,可以标记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或功能的改变。药物性肝损伤(DILI)一般会临床表型几乎涉及所有急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生发展过程的动态监控一直是基础和应用药理学研究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除了传统的ALT,ASP,AST等指标外,目前许多新型生物分子作为生物标志物被报道,组学技术的发展也为DILI检测提供了更多的生物标志物分子,本文综述了导致肝损伤的药物类型,并对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为DILI的研究提供选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衰1号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肾脏损伤敏感蛋白肾损伤因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颗粒阳性药组、肾衰1号高剂量组和肾衰1号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双侧肾结扎复灌,造成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别连续给药1d、3d、7d,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免疫印迹法测定肾脏组织中KIM-1和NGAL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BUN和SCr和肾组织中KIM-1和NGAL水平明显增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肾衰1号高低剂量组BUN、SCr均有明显降低(P0.001;P0.001,P0.01),NGAL蛋白表达有明显下降(P0.01)。HE病理染色显示肾衰1号能够减少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组织出血及炎性反应的发生与发展,其中以肾衰1号高剂量效果最为明显。[结论]肾衰1号通过降低KIM-1和NGAL的表达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和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脓毒症是指因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发展为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等。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十分常见,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存在多种复杂的机制。目前针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尚未取得理想疗效,积极寻找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肾损伤的方法尤为迫切。中药以单体和复方治疗脓毒症均取得一定进展,有待进一步结合现代医学共同应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5年来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RIRI)的机制的研究及保护机制进行了综述。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分为缺血和再灌注2个阶段,主要病理机制已知与自由基、细胞内钙超载、炎性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等有关。多是由于RIRI初期自由基的过度富集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同时自由基的富集进一步引起炎性反应因子的释放并引起细胞凋亡,新兴的一些研究药物如奥曲肽,蛇床子素等可以通过减少活性氧的生成,抑制炎性反应因子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来减少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保护肾脏。现代医学与传统医药结合应用对RIRI的防治方面的研究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对临床肾移植和急性肾损伤时对肾脏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提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地灵丹对马兜铃酸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地灵丹含药血清加入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观察细胞增殖,检测NAG酶水平,TGF-β1含量.结果:地灵丹改善马兜铃酸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轻细胞毒作用,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TGF-β1分泌.结论:地灵丹对马兜铃酸所致肾小管上皮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和解少阳通利三焦法治疗急性肾损伤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予和解少阳通利三焦法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肾功能完全恢复发生率23.63%、总恢复率65.45%,观察组肾功能完全恢复发生率36.36%、总恢复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治疗后2周、4周、3个月肾功能和肢体浮肿、纳差腹胀、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积分上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解少阳通利三焦法能降低急性肾损伤危害性,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黄芪当归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肾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黄芪,当归对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肾动脉夹闭45min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前后肾小球滤过率(GFR),肾血浆流量(RPF),钠排泄分数(FENa),尿量,平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肾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黄芪,当归可促进再灌注后GFR及RPF的恢复,避免缺血后少尿的发生或使少尿期缩短,减轻FENa升高的幅度,并能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结论:黄芪,当归对急性肾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