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先明 《海南医学》2010,21(17):42-43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需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无痛胃镜组(P组)和常规胃镜组(C组),每组30例。P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C组采用吞服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心率(HR)及副作用。结果 P组麻醉后患者能在无知觉和无痛觉中接受检查,出现恶心呕吐、咳嗽及体动等副作用少,血压(BP)、心率(HR)变化比C组相对稳定,均低于C组(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可充分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无挣扎,检查操作顺利,循环稳定,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胃部手术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胃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丙泊酚加舒芬太尼组(S组)和丙泊酚加芬太尼组(F组),术中S组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02~0.05μg·kg^-1·min~^-1,F组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每次1~2μ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后即刻(T3)、胃部手术约50%(T4)、皮下缝合开始后即刻(T5)、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6)和拔除气管导管后30 min(T7)各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后恢复阶段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并于拔管后5 min记录患者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 F组在T2、T3、T5时MAP及HR均高于S组(P〈0.05);F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S组延长(P〈0.05);F组拔管后5 min OAA/S评分低于S组(P〈0.05)。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部手术时联合应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静脉麻醉(TIVA),能提供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患者术后苏醒快、苏醒质量高,麻醉可控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相同的麻醉深度下观察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变化。方法老年全麻患者54例,随机分为3组,舒芬太尼组(SF组)诱导用舒芬太尼0.4μg/kg、瑞芬太尼组(RF组)用瑞芬太尼2μg/kg和芬太尼组(F组)用芬太尼3μg/kg。比较全麻诱导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结果与全麻诱导前相比,3组在插管前MAP降低(P〈0.05),F组和RF组CI下降(P〈0.05),SF组CI无明显变化。F组SVRI升高(P〈0.05),SF组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RF组明显下降(P〈0.01)。插管后SF组和RF组SVRI升高(P〈0.05)。F组气管插管后肾上腺素浓度升高(P〈0.05),高于SF组和R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强于芬太尼,但是心血管稳定性方面舒芬太尼优于瑞芬太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对老年肿瘤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胃癌及直肠癌根治术38例,ASA Ⅰ~Ⅱ级,分两组:Ⅰ组年龄≥65岁,麻醉诱导血浆靶控输注舒芬太尼1.5 ng/ml和丙泊酚2 μg/ml,麻醉维持丙泊酚2 μg/ml,舒芬太尼0.25~0.5 ng/ml;Ⅱ组年龄25~55岁,麻醉诱导血浆靶控输注舒芬太尼1.5 ng/ml和丙泊酚3 μg/ml,麻醉维持丙泊酚3 μg/ml,舒芬太尼0.25~0.5 ng/ml.记录基础值(T1)、插管时(T2)、插管后1 min(T3)、探查时(T4)和拔管时(T5)5个时点的MAP和HR,统计舒芬太尼及丙泊酚的用量,观察停止泵入舒芬太尼至患者睁眼的时间.结果:T2两组的MAP比T1无显著差异(P>0.05),而HR有显著差异(P<0.05);T3两组的MAP和HR比T1有显著差异(P<0.05);T4和T5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平稳,手术过程HR有所下降(P<0.05),但整个手术过程都比较稳定,睁眼的时间和舒芬太尼的用量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丙泊酚的用量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对老年肿瘤患者的麻醉是安全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合适剂量。方法 ASA分级Ⅰ-Ⅱ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75岁,分Ⅰ组(芬太尼组,n=15)、Ⅱ组(舒芬太尼,0.2μg/kg,n=15)、Ⅲ组(舒芬太尼0.4μg/kg,n=15)、Ⅳ组(舒芬太尼0.6μg/kg,n=15),四组患者全麻诱导时均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0.8mg/kg,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3mg/kg。分别记录四组患者的在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1min T2、3min T3、5min T4,记录血压、心率变化。结果与T0相比,Ⅳ组BP在各时相均低于基础值,且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Ⅰ组和Ⅱ组BP在T2、T3、T4均超过基础值且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0.4μg/kg在全麻插管期间有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相同把浓度的异丙芬时,BIS值的变化情况. 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按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四组:A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1ng/mL;B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2ng/ mL;C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3ng/mL;D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4ng/mL.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3μg/mL,先泵入舒芬太尼,待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达到预设靶浓度后泵入异丙酚,记录BIS值. 结果 各组BIS值均达到40~60之间,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以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3μg/mL时,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对BIS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老年患者舒芬太尼靶控输注与传统氧化亚氮吸入复合间断给予舒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时恢复期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30例,年龄65~80岁,ASA Ⅰ~Ⅱ级,BMI≥25,随机分为两组(n=15):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组(S组)和氧化亚氮复合间断给予舒芬太尼组(N组).两组诱导时均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0.5~1.5mg/kg、舒芬太尼0.2μg/kg、罗库溴铵0.6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并吸入七氟醚1.5%~2.5%、间断给予罗库溴铵0.1mg/kg.术中S组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镇痛;N组采用氧化亚氮吸入镇痛,间断补充舒芬太尼0.1μg/kg维持麻醉.两组均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40~60,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不超过基础值的20%.关腹膜后停止使用罗库溴铵.记录两组舒芬太尼用量、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恢复期躁动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结果 与N组相比,S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增多. 但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与N组相比,S组恢复期躁动发生率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结论 老年患者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并没有增加苏醒延迟的风险,恢复期躁动发生率低,镇痛效果更好,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8.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的靶控输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慧芬  刘保江 《医学综述》2008,14(9):1389-1391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药,具有起效迅速、清除快、可控性高、持续输注半衰期短和长时间输注无蓄积的特点,特别适合靶控输注给药。舒芬太尼是目前最强的麻醉性镇痛药,具镇痛效果显著、心血管影响小、麻醉诱导迅速、恢复及时、呼吸抑制轻等特点,持续输注半衰期较短,经靶控输注(TCI)给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两药都可通过TCI用于全麻诱导、维持及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
张勇 《中外医疗》2011,30(24):82-8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气管时心血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72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36例,对比全麻后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效果。结果舒芬太尼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P〈0.05)。结论舒芬太尼能有效减少血管应激反应,适用于全麻手术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拟行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分别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即刻以及插管后3 min等时点的收缩压(DBP)、舒张压(SBP)、心率(HR)值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分析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老年人术中和术后镇痛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88例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给药,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单独给药,比较两组老年患者术中和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给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所用时间、术中及术毕时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占81.25%,良占17.36%,差占1.39%,对照组优占66.67%,良占28.47%,差占4.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24、36、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率为96.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96.33±6.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8±7.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高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术后VAS评分5分时S组以舒芬太尼(0.04~0.06)μg/kg.h微量泵匀速注射,F组以芬太尼(0.3~0.45)μg/kg.h微量泵匀速注射,比较镇痛前即刻(t0)及镇痛后2 h(t1)、12 h(t2)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结果与镇痛前比较,两组SBP、DBP均明显下降(P<0.05),F组镇痛后肾上腺素浓度下降幅度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对高龄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镇静、镇痛治疗,能够降低其过度应激状态,舒芬太尼对高龄患者的应激状态抑制作用强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3.
葛东明  张俊峰  张晓丽 《上海医学》2005,28(11):942-944
目的评价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老年患者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泌尿外科门诊手术的老年患者56例,年龄65~93岁。予芬太尼1.0~1.5μg/kg和异丙酚60mg·kg-1·h-1诱导,意识消失后予异丙酚3~6mg·kg-1·h-1麻醉维持。记录注药前及注药后2、5、10、20、60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异丙酚诱导剂量、停药后睁眼时间、指令握拳时间。观察术后情绪变化和记忆情况、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出现呼吸暂停的25例患者的异丙酚诱导剂量为(71±13)mg,明显大于31例未出现呼吸暂停者的(56±11)mg(P<0.05)。静脉注射异丙酚后患者的SBP、MAP、SpO2显著下降(P<0.05),但下降幅度在正常范围内,20min内恢复至基础水平(P>0.05)。注药前、后DBP、HR无显著变化(P>0.05)。停药后意识恢复时间为(5±1)min,指令握拳时间为(8±2)min。患者术后情绪均稳定,无术中记忆,96%的患者VAS评分为0,8%,术后嗜睡,6%出现恶心。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可有效应用于老年患者的门诊手术,但应注意选择合适剂量和注药速度,以避免对呼吸、循环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支气管镜检查中对应激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133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芬太尼2μg/kg(F2组,n=44),芬太尼4μg/kg(F4组,n=43),舒芬太尼0.4μg/kg(S组,n=46)。各组诱导时先分别给予芬太尼2μg/kg、芬太尼4μg/kg、舒芬太尼0.4μg/kg,随后缓慢推注丙泊酚1 mg/kg;意识消失后给予司可林1 mg/kg,肌肉松弛后置入喉罩,镜检开始;术中丙泊酚25~75μg/(kg.min)持续泵入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插入喉罩前(T2)、置入喉罩时(T3)、支气管镜过声门时(T4)、过声门后2 min(T5)、灌洗刷检和活检或支气管扩张时刻(T6)患者的SBP和HR。记录患者术中SpO2变化和T3、T4、T6时刻呛咳和体动。结果与T1比,三组患者SBP在T2时刻均明显下降(P<0.05),F2组T3、T4明显升高(P<0.05);与F2组比较,F4和S组SBP在T3、T4明显降低(P<0.05)。F2组患者在时刻呛咳及体动发生率明显高于F4和S组(P<0.05)。结论芬太尼4μg/kg及舒芬太尼0.4μg/kg均能很好的抑制高血压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与复合丙泊酚靶控用于老年肿瘤患者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n=48)和丙泊酚组(P组,n=48),术中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术毕(T2)及拔管时(T3)的心率、血压和二重指数(RPP),记录术毕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相同麻醉深度下,即BIS术中维持在40~60,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和RPP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丙泊酚组比较,七氟醚组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与复合丙泊酚靶控用于老年肿瘤患者均安全有效,且不增加其心肌缺血的风险,但复合七氟醚吸入患者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应用于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行脊柱手术患者按年龄分为非老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每组40例。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诱导和维持,分别记录各时间点药物靶浓度及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记录患者从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Aldrete评分达9分的时间。结果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在较低的瑞芬太尼(2.5ng/mlvs.4ng/ml)和丙泊酚[(2.88±0.22)μg/mlvs.(3.05±0.32)μg/ml]靶浓度下即可意识消失,维持过程中瑞芬太尼[(1.45±0.18)ng/mlvs.(2.50±0.21)ng/ml]和丙泊酚[(1.68±0.23)μg/mlvs.(2.66±0.31)μg/ml]靶浓度也明显降低(P<0.01)。老年组患者在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7.77±0.54)minvs.(7.39±0.61)min]、呼之睁眼[(8.35±0.66)minvs.(7.90±0.58)min]、拔管[(9.30±0.97)minvs.(8.49±0.64)min]、Aldrete达9分[(11.13±0.96)minvs.(9.15±0.69)min]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两组患者从意识消失时点起,除插管后2min时点,各时点的MAP均较基础值有明显降低(P<0.05);各时点的心率也较基础值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根据年龄因素个体化调整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维持麻醉深度稳定并减少药物蓄积带来的苏醒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37例和观察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37例,然后将两组不同时间的无痛率、不良情况发生率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血清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的无痛率高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插管即刻、术中5min及术后5rain的HR、SBP、DBP及血清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更好,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不同血浆浓度和不同时间的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择期下腹部开腹手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年龄65~82岁.随机分为4组,每组8例,A组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TCI瑞芬太尼血浆浓度4μg/L,C组TCI瑞芬太尼血浆浓度7μg/L,D组TCI瑞芬太尼血浆浓度4μg/L且输注时间大于4 h.所有患者均TCI丙泊酚,血浆浓度为3 ms/L.术中记录脑电双频指数值(bispetral index,BIS)、心率(heart rate,HR)、桡动脉压等指标.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CI丙泊酚后1、3、5、10、15、30 min及以后每30 min,停止TCI丙泊酚后即刻、2、4、6、8、10、15、30、45 min及1、2、4、6、8、12、24 h取桡动脉血,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丙泊酚的血浆浓度.应用NONMEM软件将A组分别和B、C、D组建立全量回归模型后,将瑞芬太尼作为唯一的固定效应加入最终模型,单独考察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1)4组患者术中均能维持合理的麻醉深度(BIS值40-60)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2)3组(A+B组,A+C组,A+D组)丙泊酚药代动力学最终模型均符合三室开放模型,目标函数值分别为-810.1,-714.4,-896.4.将瑞芬太尼合并用药分别加入3组模型,模型的目标函数未见减小.结论:靶控输注血浆浓度4μg/L、7μg/L的瑞芬太尼以及连续输注血浆浓度4μg/L的瑞芬太尼4 h以上对老年患者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胡志强 《西部医学》2009,21(5):812-813
目的研究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分为瑞芬太尼(R)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30例。调节丙泊酚使脑电双频指数(BIS)保持在50以下。记录所有患者入室后(TO)、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5min(T4)、插管后10min(T5)的MAP、HR、BIS等指标,分别于T0、T3、T4、T5四个时间点测血浆中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后患者的MAP、HR均有下降(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管插管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R组明显小于F组(P〈0.05);两组气管插管后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基础值(P〈0.05),T3、T4、T5三个时间点测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R组低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均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但瑞芬太尼较芬太尼能更好地抑制插管引起的血压波动,维持循环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