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化学从分子水平探讨药物,研究内容包括药物的发现与发明,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稳定状况、构效关系及其进人体内后的代谢转化等,其中既包含着化学,又涉及生命科学。该课程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五多五难”:一是药物名称多,拗口难写难说;二是药物结构式多,复杂难记;三是药物的化学性质多,相似难分辨;四是药物化学反应多,深奥难理解;五是药物的应用方向多不直接,与实际难联系。  相似文献   

2.
1 益寿养元重在调理脾胃 龚氏论述衰老机理时,非常重视后天脾胃的作用,指出:“凡年老之人,当以养元气,健脾胃为主”,并认为饮食得当可以养生,但若饮食不当,则对养生不利。“人知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在此理论指导下,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调整脾胃及饮食卫生的方法,“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夏月伏阴,暖食尤宜;不欲苦饱,大饮则气乃暴逆;不欲食便卧及终日稳坐;食后以手摩腹数百遍,缓行数百步谓之消化;食饱不得速步走马,登高涉险;不欲夜食,不欲极饮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盖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平素不注意饮食卫生,不能调理脾胃,则可能造成“筋脉横解,气乃暴逆,荣卫不行,气血凝滞”的情况发生,以致于“气血失常,卒然不救”,因而不能“以臻遐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五菜为充”理论,以期更全面地指导菜品养生。[方法]撷选《内经》相关条文,追溯其中关于“五菜”的食养原则,联系后世医家著作与文献研究,探索分析“五菜为充”的内涵、阴阳五行属性,以及与五脏、四时五味、体质等的配属关系,归纳总结“五菜”的食养原则与饮食禁忌,并结合现代研究,为“五菜”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及相关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五菜均为药食同源之品,由《内经》阐发的“五菜养生”理论,不仅是对古人饮食结构的回顾,更是对后世食养食疗之道的指导。基于《内经》,诸医家依从“葵、韭、藿、薤、葱”五者的阴阳五行、四性五味,阐明其对人体五脏“养”与“伤”的双重作用。“五菜”只有合理搭配,适量、适时、适人地摄入,才可以达到治已病、防未病的效果。同时,现代多项药理毒理研究也证实了“五菜”所具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保健价值。[结论]菜品养生之道博大精深,探讨分析“五菜”的膳食原则及其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有助于为大众树立正确的五菜养生观,启发人们合理搭配“五菜”,依效适食,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4.
晋代养生家嵇康将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归纳为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有此“五难”,不管你如何强烈地希望健康长寿,吃药进补,照样百病缠身,自减寿数。假如日常生活中,尽量摒弃“五难”,就可能登上长寿之巅。名利不去,为一难我国汉代医圣张仲景就曾无情地抨击了当时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说他们一个个竞相追求名利地位,向往权贵威势,不惜绞尽脑汁,为身外之物,丢掉了身体这个根本。老子也曾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就是说人们不受利欲的引诱,不作过分的奢求,这既…  相似文献   

5.
琳文 《开卷有益》2011,(11):24-25
许多人可能对“低温养生”这个词还很陌生,之所以称其为“低温”,是相对于阴虚之人容易发热而青的,是一种适合阴虚者以养阴为原则的养生方式。其实早在“低温养生”这个新鲜的养生词汇诞生之前,就有这么一些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这样的养生方式,并且从中获得了健康。  相似文献   

6.
文摘饮食区     
春泉 《开卷有益》2009,(1):60-61
加湿器使用不当可致病;光盘沾苯应常晾晾;健身谣;护理液别当眼药水;睡前洗脚,胜吃补药;自我按摩有助于降压;养生“子午觉”;养生三字歌  相似文献   

7.
《中外健康文摘》2007,(12B):17-17
拉门把手时,手指刚碰上,突然感到被“刺”了一下;脱衣服时,经常会听到“噼啪”的响声;头发也特别难梳理。冬季,该如何防止被静电电到呢?西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的畅大夫日前给市民支了五招。  相似文献   

8.
林志 《肝博士》2008,(4):33-33
烈日当头、酷暑难耐,人体消耗量也如气温一样,直线飙升。对健康人群来说,走上几步路也会大汗淋漓;对有病根的肝硬化患者来说,夏天更是不好受。温度、湿度较其他季节明显不同,肝硬化患者的养生保健准则也要适宜改动。夏天“保肝”,饮食疗法首当其冲。如何吃得有营养又健康,还须记牢“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八个字,具体经验有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9.
免疫学检验教学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波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9):52-53
为使医学检验教育更具特色,更加稳妥地持续发展下去,在理论及实验教学方面作一些尝试。把免疫学检验的教学环节归纳为:理论教学坚持“一段”“二本”“三辩”“四问”“五词”的原则,即利用“一段时间”教师到临床充电,给学生推荐“二本”辅助教材,开展形式多样的“三方辩论会”,每节课围绕“四个问题”进行讲授,英语词汇每节课至少给出“五个”。实验教学突出“一早”“二基”“三评”“四类”“五器”的特色。即提早让学生预习实验课内容;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是实验课的中心环节;对实验报告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阅的原则,加强师生沟通;四类主要免疫学实验的掌握;组织学生参观五种免疫检验自动化分析仪,开阔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命题,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观以人与宇宙共体为特征,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为准则,中医学汲取《周易》人与宇宙共体整体思想观念,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念;儒家“天人合一”体现在中庸思想上的“和”的概念,使中医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构建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九窍和谐统一的理论体系;道家“天人合一”观中人与“道”为一的认识,使中医学进一步在生理、病理、养生诸方面确立了顺应自然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走近百岁园     
《开卷有益》2013,(11):31-33
健康长寿,众生之所望;古往今来,竞相寻秘方。尽管长生不老依然是茫茫尘世之梦想,但人类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使平均寿命不断提高。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病中五绝句》曰:“目昏思寝即安眠,足软妨行便坐禅。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他是说:病了好好休息,自我调气养神,本身就是一种医疗。良好的心情,是一味良药。保持好心情,就可不必劳请医和、扁鹊前来诊病。  相似文献   

12.
道家思想对中医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影响最深刻的方面就是中医养生学。道家所主张的恬淡虚无、无所为而无所不为恰是传统中医养生学的核心。这个核心思想有其消极的一面,就是主张人要与世无争,无所作为,因此其最高境界就是彻底排除客观世界对自己的干扰而做到虚静无为,回归自然。晋人嵇康把庄老的“道”深深地融入到他的养生观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无为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卫自尊,是一种信心”,“是一种对于主动的保持”,“是一种豁达的耐性”,无为是为了无所不为,因此反映了庄老思想积极的一面。引导人们走出“虚无”的养生误区。他的养生思想“讠乇好庄老,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是值得今人去注意并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刘庆 《大家健康》2014,(4):13-13
名人养生“一德”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相似文献   

14.
张佳 《健康之友》2009,(10):66-68,70
女明星们个个是“天山童姥”, 30岁的年纪,18岁的面孔。一打听,她们都养生。 可自己也在养生啊,为什么面孔仍然是“写实主义”呢? 原来,你的养生功夫没做到家。  相似文献   

15.
《内经》“器”“气”互借两例宋子云(中医系1991年级250014)关键词内经;气;器;假借《内经》中音同音近之字相借者颇多,其中有两处“器”与“气”互借。一处在《灵枢·经脉》中:“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气”读为“器”。盖“阴气”于句中难...  相似文献   

16.
浅论保精养神林谋信胡敏※(江西中医学院教务处南昌330006)关键词精气神养生观“精”是人体三宝之一。明代袁黄提出“聚精”、“养气”、“存精”,为“摄生三要”(《摄生三要》)。杜巽才亦曰:“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魏伯阳认为“内...  相似文献   

17.
道家哲学中蕴涵了丰富的贵生、养生理论与实践,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在其理论体系上逐步形成了“医道相通”的哲学观。由于道家以人生的终生修道为实践和练功中对中医学的需要,使其在修练中不由自主地与中医养生融合为一体,身体力行地推动了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本文以“合于道”为准则,从人生观、养生观、生命观、道德观四个方面与道家去欲、主静、守一和调息相提并论,实现“天人合一”,“长生久视”,“全命保生”,以尽终其天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食不欲杂”是中医饮食养生的一个传统观点,同时也被论述“食物相反”的古代文献引以为理论依据.与“食不欲杂”相关的文献年代久远,存在论述出处不明确及传抄过程中讹误丛生等问题,本文考证《博物志》中“虽食者,百病妖邪钟焉”之“虽食”当为“杂食”;《备急千金要方》《医心方》及《太平御览》中“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的论述出自西晋名医王叔和,而《太平御览》所载《养生论》的作者高湛当为东晋的张湛,《养生论》实为《养生要集》之误.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的中医养生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了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和中医认识,探讨了高血压病“整体调养,自然和谐;持之有恒,平衡稳定;见微知著,警防病变”的养生保健三原则,并从精神情志、起居宜忌、药膳食疗、针灸按摩、运动气功五方面介绍了中医养生方法及其机理研究,最后就高血压病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0.
《内经》中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保健思想。发现了“古人”能“尽终其天年”,而“令人”则“半百而衰”。原因是前者知“道”后者“妄”为。《内经》对黄学和老学的思想是兼收并蓄,除了吸收老学的“不争”和“贵柔守静”的无为思想外,更继承了黄学刚强进取的积极有为精神。在养生保健中主张刚强进取的积极有为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来捍卫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