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又吉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10):1047-1047
分析112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关系,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中HP感染率为70.54%,其中经度肠化生组HP感染率69.8%,中度肠化生组为75%,重度肠化组为63.6%,结论:HP感染对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发生有显著的关系,而与肠化的程度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2.
胃液CEA、β2-MG测定与疣状胃炎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淑萍 《浙江医学》2006,28(4):244-245,249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VG)与胃癌的关系。方法用酶标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VG伴肠化、50例VG不伴肠化患者胃液CEA(癌胚抗原)、β2—MG(β2-微球蛋白)含量,并与对照组Ⅰ(不伴肠化的浅表性胃炎患者)、Ⅱ(伴肠化的浅表性胃炎患者)比较。结果胃液CEA浓度在VG伴肠化、不伴肠化组较对照组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G伴肠化组较对照组Ⅱ胃液CEA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液β2-MG浓度在VG伴肠化组、不伴肠化组较对照组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液β2—MG浓度在VG伴肠化组较对照组Ⅱ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液CEA浓度可能与疣状胃炎癌前疾病有一定关系,测定胃液CEA对癌前疾病的监测和辅助诊断有一定临床的实用价值;测定胃液β2-MG对肠化癌前病变的监测和辅助有一定临床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时常可伴发肝病,本文对10例炎症性肠病伴肝损害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其发生率为11.5%,较国外报道低,但高于国内以往的报道。常见的肝损害类型为脂肪肝、慢性肝炎。炎症性肠病伴肝病的发生率与肠道受累的范围有关,而与病程无关。本文还对炎症性肠病的一些免疫学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体液免疫指标不能反映肠病时肝伴发病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镜下白醋喷洒对胃黏膜肠化诊断的价值。方法139例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浅表性胃炎的病例,应用1.5%白醋喷洒胃窦部黏膜,1min后观察其黏膜形态的变化并记录,同时在其改变最明显的部位靶向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果64例病理证实萎缩性胃炎的病例中,伴肠化者35例,伴不典型增生者8例,喷洒白醋后29例伴肠化及5例伴不典型增生者白化明显,21例单纯萎缩性胃炎中6例白化明显,余未见明显白化;胃小凹以Ⅳ型改变为主,仅2例伴肠化者表现为Ⅲ型。70例浅表性胃炎中伴肠化的21例中有19例白化明显,49例不伴肠化的浅表性胃炎中3例白化明显;伴肠化者胃小凹改变主要为Ⅳ型,不伴肠化者以Ⅱ型改变为主;胃癌以Ⅵ型改变为主。胃黏膜白化的改变中,伴肠化组明显高于不伴肠化的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对胃黏膜喷洒白醋,伴肠化及不典型增生的胃窦黏膜白化明显,胃小凹形态一过性发生变化,有助于指导靶向活检,可提高胃黏膜肠化及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分析112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关系。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中HP感染率为70.54%,其中轻度肠化生组HP感染率69.8%。中度肠化生组为75%,重度肠化组为63.6%。结沦:HP感染对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发生有显著的关系。而与肠化生的程度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用中药敷脐治疗麻痹性肠梗阻、肠胀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近10年诊治麻痹性肠梗阻、肠胀气58例。结果 用药1次3-4例,用药2次23例,用药3次1例。结论 中药敷脐治疗麻痹性肠梗阻、肠胀气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很多人有腹泻,一般每日3~10次左右,可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病人检查后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1996年2月,2003年10月,本人在临床中以健脾和胃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100例,疗效肯定,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肠胃康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异常为特征的功能障碍性肠病,约占成年人群的14%~22%。我院从2000年以来运用自定协定处方肠胃康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和粪便形状的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精神、饮食等因素常可诱发或加重症状,病程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脾虚湿盛,久病及肾,命门火衰,脾失温煦,终至脾肾两虚为其常见证型。健脾固肠丸.作为医院内部制剂,临床运用多年,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腹泻为主型、便秘为主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三种类型。笔者采用行气导滞法治疗便秘为主型IBS,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肠汤治疗便秘伴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益肠汤(麸纤维、黑芝麻、当归、何首乌、桑椹、黑芝麻、等),益肠汤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混匀,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对照组予以补中益气丸配麻仁丸、三黄片、果导片治疗。两组根据情况给予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结论:自制益肠汤促进肠道有害物质排出,内含麸纤维防治结肠癌,益肠汤提高自身免疫力,提供结肠细胞的能量来源,刺激黏膜增生和分化,增加黏膜血供,促进黏膜修复。增加肠容量,调解肠道酸碱度,治疗便秘,防治结肠癌。  相似文献   

12.
肠腺体大多位于肠道黏膜组织下,但位于舌黏膜组织下则极为罕见。我科收治舌肠腺体异位伴囊肿形成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长期不明原因的反复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的症候群,经检查又未发现可解释这些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肠IBS全球患病率很高,各地发病率在10%--20%之间,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占所有年龄组患病率的20%~30%,占成人组的15%~20%,意大  相似文献   

14.
辨证分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IBS)是一种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目前尚缺乏形态学、细菌学和生化学指标异常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笔者运用辨证分型治疗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粘膜肠化中凝集素受体的分布及其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生物素标记的花生凝集素〈Biotin-PNA〉,菜豆凝集素〈Biotin-PHA〉及双花扁豆凝集素〈Biotin-DBA〉等3种凝集素对慢性胃炎伴肠化43例、胃癌癌旁肠化28例、正常胃粘膜10例,进行亲和组织化学法和粘液组织化学法研究。发现PHA、DBA受体在胃癌瘤旁肠化中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炎伴肠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肠型肠化生中PHA及DBA受体阳性率均较小肠型肠化生高(P<0.05)。提示带有PHA、DBA受体的肠化与胃癌关系密切,应视为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6.
修永奎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140-140
目的探讨伤寒肠穿孔的术式选择。方法对伤寒肠穿孔4次手术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第一次单纯穿孔修补,术后36h破口裂开;第二次再行穿孔修补,加近端肠管插管造口减压,术后第3日再次裂开;第三次行肠外置,4个月后行外置肠管切除治愈。结论对于穿孔大、穿孔时间长、肠管及腹腔炎症重的患者,初次手术不宜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应加用近端肠管插管减压或果断肠外置。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clnome,IBS)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包括粪便性状、排便频率、排便不净感、便急、排便费力以及腹胀)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ease,FBD),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8.
谷参肠安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谷参肠安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9l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谷参肠安600mg,每天3次,匹维溴铵50mg,每天3次;对照组(37例):单用匹维溴铵50mg,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4%与72.9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权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谷参肠安联合匹维溴铵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误诊为炎症性肠病二例报告翁坚军△李兆申邹晓平许国铭1临床资料例1,女,16岁。反复发作左下腹痛、腹泻伴发热1年余,加重40d于1996年8月21日入院。患者自1995年4月起出现上述症状,解水样便4~6次/d,体温最高达40℃,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1例恙虫病合并肠出血病例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6岁,因发热、乏力15d,便血5d,于2009年8月2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5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不详),伴乏力、头晕、头痛、食欲差,大便褐色,2日1次,在外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