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泳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游泳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影响青岛市市立医院内科邵志洁,邵志宏,李前铎骨质疏松症是(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致残疾病,尤以女性居多。运动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手段已日益受到重视,但从游泳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将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患者分为三组,采取不同方法不同疗程治疗观察患者疗效。结果:骨密度(BMD)变化:血清钙变化综合治疗组经0.5 a治疗,骨密度明显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变化尿钙与肌酐(UCa/Cr)之比变化。结论:不同方法不同疗程治疗干预疗效存在明显差异,故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应早期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3.
植物雌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张丽萍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589-2589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具弱雌激素样的生物活性物质,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广泛存在于动物或人类摄取的各种植物中,它们对于激素相关疾病有广泛作用,特别是对骨质疏松的作用,近几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具弱雌激素样的生物活性物质,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广泛存在于动物或人类摄取的各种植物中,它们对于激素相关疾病有广泛作用,特别是对骨质疏松的作用,近几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和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妇女全血细胞产生某些细胞因子水平的不同,以及其与腰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73例白人绝经后妇女,分为骨质疏松组(n=26)和对照组(n=47).取全血,一半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一半加入多克隆的刺激剂,作为刺激组,培养4h或72h后,使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IFN-γ,GM-CSF和LIF.结果骨质疏松妇女IL-1β,IL-6和TNF-α升高(P<0.05),而IFN-γ,GM-CSF和LIF无显著性差异.另外,绝经后妇女腰BMD与IL-1β,IL-6和TNF-α呈负相关(P<0.05).结论细胞因子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中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谢肇  李起鸿 《中国临床康复》2003,7(9):1419-1421
雌激素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骨局部因子的变化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数量、功能、寿命,进而影响骨形成、骨吸收的偶联。雌激素缺乏诱导成骨细胞形成增加,通过成骨细胞某些因子分泌的改变,间接调节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的功能,从而对骨重建产生影响。脉冲电磁场通过提高骨局部钙离子浓度增强骨局部生长因子的表达,推测电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时,可能具有改变骨局部因子表达的作用,从而通过调节骨局部因子影响骨形成与骨吸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起到治疗作用。但目前尚未见献报告,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雌激素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骨局部因子的变化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数量、功能、寿命,进而影响骨形成、骨吸收的偶联。雌激素缺乏诱导成骨细胞形成增加,通过成骨细胞某些因子分泌的改变,间接调节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的功能,从而对骨重建产生影响。脉冲电磁场通过提高骨局部钙离子浓度增强骨局部生长因子的表达,推测电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时,可能具有改变骨局部因子表达的作用,从而通过调节骨局部因子影响骨形成与骨吸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起到治疗作用。但目前尚未见文献报告,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丽娟  陈静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450-3450
为探讨激素替代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89例进行为期1年的临床研究,其中51例使用尼尔雌醇为研究组,38例使用安慰剂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骨密度增加的情况及副反应。结果激素替代组治疗后骨密度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lt;0.01),雌孕激素合用不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这表明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替代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POP)肾虚三证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诊断依据。方法选择116例有肾虚三证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肾气虚52例,肾阴虚36例,肾阳虚28例,另选正常对照组50例,同步检测血清雌二醇(E2)、睾酮(T)、T/E2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肾虚三证T、T/E2显著上升(P<0.05或0.01),肾阳虚T值较肾气虚亦有显著差异(P<0.05),肾虚三证E2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性激素水平可作为POP肾虚三证的客观诊断指标。结论(1)女性POP患者性激素T、T/E2的变化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升高,E2则逐渐降低;(2)女性POP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与肾虚三证关系密切,其变化依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明显;(3)究提示性激素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女性POP肾虚三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肾虚三证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POP)肾虚三证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诊断依据。方法:选择116例有肾虚三证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肾气虚52例,肾阴虚36例,肾阳虚28例,另选正常对照组50例,同步检测血清雌二醇(E2)、睾酮(T)、T/E2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肾虚三证T、T/E2显上升(P<0.05或0.01),肾阳虚T值较肾气虚亦有显差异(P<0.05),肾虚三证E2较对照组显下降(P<0.01)但组间无显差异(P>0.05),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性激素水平可作为POP肾虚三证的客观诊断指标。结论:(1)女性POP患性激素T、T/F2的变化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升高,E2则逐渐降低;(2)女性POP患性激素水平变化与肾虚三证关系密切,其变化依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明显;(3)究提示性激素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女性POP肾虚三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6(IL-1,2,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骨密度(BMD)的影响,从免疫学角度探讨PMO的防治机制。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0例伴有骨疼痛的绝经后低骨量或骨质疏松患者(双阳组)的血清IL-1,2,6和IGFⅡ,选用单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定跟骨骨密度,并与30例骨密度正常,无骨痛的健康绝经后妇女(双阴组)和30例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绝经后骨质疏松 (OP)是绝经后妇女常患的代谢性骨病。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单位体积骨量降低,骨质有机成份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着减少,致使骨脆性增加易发生脊椎、髋部、前臂等处骨折的疾病。临床上常以腰背疼痛、活动受限、骨折、驼背为主要表现。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妇女绝经后OP的患病率至少在 1/3以上,他严重地影响了绝经后妇女的生存质量 [1]。由于药物学及康复医学的发展,绝经后OP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但目前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总结了采用药物、康复训练与针灸等相结合的方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近况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疼痛、骨密度(BMD)以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择伴有疼痛症状的PMOP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脉冲磁场治疗组(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3例。2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BMD、骨碱性磷酸酶(BSAP)、骨钙素(BGP)、尿I型胶原N末端肽(NTX)及其与尿肌酐(Cr)的比值(NTX/Cr),并对每例患者进行疼痛分级。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明显改善(P<0.01),BSAP、BGP较基线水平明显提高(P<0.05),但BMD、尿NTX/Cr与基线水平相比没有明显改变。 结论脉冲电磁场疗法能显著改善PMOP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能刺激骨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福州地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P)肾虚证与骨质疏松症易感基因雌激素受体(ER)及骨钙素(OC)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592名福州地区绝经后女性,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根据中医虚证辨证分型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肾阴虚组,肾阳虚组,非肾虚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分析骨钙素HindⅢ基因多态性及雌激素受体XbaⅠ基因多态性,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基因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肾阴虚组相比,肾阳虚组在不同OC基因HindⅢ基因型中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阳虚组在不同ER基因XbaⅠ基因型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阳虚证与骨钙素基因(HindⅢ)多态性及雌激素受体(XbaⅠ)基因多态性相关,提示POP肾阳虚证与遗传基因可能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按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继发性骨质疏松可见于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肾衰竭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患者[2]。原发性骨质疏松相对更常见,可进一步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I型)、老年骨质疏松(II型)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常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研究收集健康单纯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患者进行研究,总结相关预防和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腰椎骨折的3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未发生腰椎骨折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的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关系。结果 2组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血钙(Ca~(2+))、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与BALP、PINP呈正相关(P 0. 05),与25-(OH)D呈负相关(P 0. 05),与β-CTX无相关性(P0. 05)。结论 BALP、PINP、25-(OH)D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发生关联密切,其中BALP、PINP是其危险因素,25-(OH) D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 (primaryosteoporosis,POP)肾虚三证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诊断依据。资料与方法 :选择 116例有肾虚见证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 ,平均年龄 5 8 33± 5 8(5 1~ 70岁 ) ,其中肾气虚 5 2例 ,肾阴虚 36例 ,肾阳虚 2 8例 ,另选正常对照组 5 0例 ,平均年龄 5 9 4 9岁 (5 0~ 70岁 ) ,同步检测血清E2 、T、 5 /E2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肾虚三型T、T/E2 显著上升 (P <0 0 5或 0 0 1) ,肾阳虚T值较肾气虚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肾虚三型E2 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 0 1) ,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 :情激素水平可作为POP肾虚三证的客观诊断指标。结论 :①女性POP患者性激素T、T/E2 的变化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升高 ,E2 则逐渐降低 ;②女性POP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与肾虚三证关系密切 ,其变化依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明显 ;③本研究提示性激素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女性POP肾虚三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78名绝经扫无骨折妇女(A组)、34例绝经后骨折妇女(B组)、20名围绝经期妇女(C组)和52名青年健康妇女(D组)的骨密度,并对临床资料作分析对比。结果:A、B两组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和骨质疏松发病率的均低于C、D两组(P<0.05),B组各部位的骨密度值(除第一腰椎外)均低于A组(P<0.05),C组的第一腰椎、第二腰椎、沃德三角(Ward triangle)和全身骨密度值显著低于D组(P<0.05),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值与其年龄、绝经所限和孕、产次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体重和体重指数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妇女在绝经后骨密度显著降低,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和孕、产次越多,其骨密度越低,而体重和体重指数越大,其骨密度越高。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瘘”、“骨痹”范畴,骨宝合剂以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为法,通过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作用,使骨代谢中碱性磷酸酶下降,尿钙/尿肌酐下降,骨密度升高,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目的,且口服安全。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内分泌系统与人射疾病(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汉文 《新医学》1994,25(3):161-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