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放疗期间不同时点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及放疗第7周末口腔黏膜反应。结果:两组放疗第1,2,3,4周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及放疗第7周末口腔黏膜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延缓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出现时间,减轻炎性反应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治疗鼻咽癌病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作用。[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放疗的201例鼻咽癌病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按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和早期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Ⅰ级~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分别是71.4%、25.5%、3.1%、0,对照组分别为50.5%、38.8%、8.7%、1.9%;两组Ⅰ级、Ⅱ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级黏膜反应出现时间实验组明显推迟。[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鼻咽癌病人放疗期间重度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口腔黏膜炎是老年鼻咽癌放疗患者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它的发生往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论文,从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性口腔黏膜炎评估以及护理的角度进行综述。本综述将为护理人员在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选择评估工具及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治疗鼻咽癌病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作用。[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放疗的201例鼻咽癌病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按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和早期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Ⅰ级~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分别是71.4%、25.5%、3.1%、0,对照组分别为50.5%、38.8%、8.7%、1.9%;两组Ⅰ级、Ⅱ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级黏膜反应出现时间实验组明显推迟。[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鼻咽癌病人放疗期间重度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放疗前使用氨磷汀防止口腔黏膜炎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琳  李旬 《上海护理》2010,10(3):72-73
放射治疗(放疗)是鼻咽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放疗过程中出现的急性口腔黏膜炎无疑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睡眠及营养摄入,降低患者的放疗耐受性。因此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急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氨磷汀是一种正常细胞保护剂,主要用于各种癌症的辅助治疗,放疗前应用本品可显著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冰生理盐水含漱在护理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口腔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160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冰生理盐水含漱;比较两组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放射性损伤程度、口腔疼痛程度、干预前后口腔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味觉改变、咽痛、口干等舒适性量表维度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生理盐水含漱能缓解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口腔疼痛,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降低放射性损伤程度,提高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护理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4年4-11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80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护理,观察两组在放疗30Gy和放疗结束时口腔黏膜损伤的程度和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集束护理能有效减轻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相似文献   

8.
贾爱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9061-906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方法 30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放疗后予以康复新含漱。出现口腔黏膜炎后饭前予以甘露醇合剂漱口减轻口腔黏膜炎症,促进患者进食。饭后康复新漱口利于口腔黏膜恢复。并做好相应的饮食、心理、口腔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30例并发口腔黏膜炎8例(26.6%),经护理干预后均愈合好转,无一例因此而停止放疗。结论对放疗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患者放疗期间早期预防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放疗科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采用早期预防和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的预防和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有利于放疗方案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口腔含冰装置联合维生素B_(12)漱口液合剂预防头颈部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头颈部放疗的患者共4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分别在放疗前中后予以口腔含冰装置30 min,且当发生Ⅱ级及以上口腔黏膜炎时给予维生素B_(12)漱口液合剂,记录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含冰装置联合维生素B_(12)漱口液合剂应用于预防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中,降低了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程度,保障了患者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在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中的效果。方法将98例鼻咽癌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运用康复新液漱口,观察两组患者在放疗结束后1周的口腔黏膜急性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急性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漱口能够有效减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程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56例发生不同程度放射性口腔炎的鼻咽癌患者(发生率为100%),进行了规范的,具有针对性的放射性口腔炎的口腔常规护理和治疗性护理.结果 减少和预防Ⅳ级口腔炎的发生,使56例患者均可以在放疗计划设定的时间内比较顺利的完成.结论 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进行规范针对性的口腔护理,可以明显的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程度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使得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在设定时间按计划完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鼻咽癌行根治性放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付本翠  张健  刘燕  陈世梅  李慧 《护理研究》2008,22(9):2415-2415
[目的]观察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鼻咽癌放疗后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将金因肽喷于口腔创面,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有效率。[结果]金因肽治疗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因肽配合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治疗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相似文献   

15.
付本翠  张健  刘燕  陈世梅  李慧 《护理研究》2008,22(26):2415-2415
[目的]观察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鼻咽癌放疗后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将金因肽喷于口腔创面,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有效率。[结果]金因肽治疗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因肽配合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治疗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放疗致口腔黏膜炎的临床预防治效果。方法:将接受单纯放疗的1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两种方法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黏膜反应发生时间、程度及防治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能明显减轻口腔黏膜炎的反应程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华素片对放疗期间口腔黏膜反应所致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华素片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所致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7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治疗组(1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口腔护理,治疗组予以常规口腔护理和含服华素片治疗,放疗后进行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RS)评定.结果 华素片组放疗后疼痛程度评分为2.793±0.724,对照组放疗后疼痛程度评分为3.585±0.851.结论 华素片能减轻放疗期间口腔黏膜反应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临床观察和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放疗患者所致口腔黏膜反应中的应用。方法4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敛疮解毒方中药含漱护理方案在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入院初次接受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放疗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观察组采用鼻咽癌放疗常规护理+敛疮解毒方中药含漱,对照组采用鼻咽癌放疗常规护理+2.5%碳酸氢钠含漱,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初次发生Ⅰ级口腔黏膜炎的时间为(28.05±16.20)d,晚于对照组的(16.15±10.84)d(t=4.531,P<0.001);观察组患者初次发生Ⅱ级口腔黏膜炎的时间为(38.53±10.09)d,晚于对照组的(30.16±14.44)d(t=3.521,P=0.001)。在放疗第21天,观察组与对照组Ⅱ级及以上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9.09%vs. 27.27%(χ2=6.111,P=0.024),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较对照组发生程度轻(Z=-2.642,P=0.011);第28天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2.73%vs. 41.82%(χ2  相似文献   

20.
放化疗所致放射性皮炎和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放化疗所致放射性皮炎和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和总结130例鼻咽癌患者行放化疗所致放射性皮炎和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程度为:Ⅰ度109例、Ⅱ度20例、Ⅲ度1例;口腔黏膜发生程度:Ⅰ度101例、Ⅱ度25例、Ⅲ度4例。结论做好放化疗期间的健康教育、皮肤及口腔黏膜的护理,并根据轻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放射性皮炎和口腔黏膜炎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