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姑息性手术治疗不能切除的胰头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我院10年间姑息性手术治疗不能切除的胰头癌100例。最常见的症状为黄疸(81%),腹痛或背痛(52%),体重减轻(43%)。手术方法:肝总管空肠Roux-Y形吻合术47例,肝总管空肠Roux-Y形吻合和胃空肠吻合术37例,胆囊空肠Roux-Y形吻合术8例,肝内或肝外胆管置管外引流术8例。手术死亡率为6%,胆肠吻合和预防性胃空肠吻合术的手术死亡率为5.4%。近期并发症为39%,其中伤口感染多见。远期并发症为23%,其中以胆囊空肠吻合术后的胆管炎和黄疸多见。我们认为姑息性手术治疗不能切除的胰头癌应尽量选择肝总管空肠Roux-Y形吻合术,同时作预防性胃空肠吻合。  相似文献   

2.
胰头癌姑息性手术的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胰头癌姑息性手术的术式选择。方法对1995年1月-2003年6月期间收治的142例中晚期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胆囊空肠吻合术30天内死亡率为14.2%,术后黄疸或胆管炎复发率为61.9%,生存期为7.1个月;肝(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死亡率为5.7%,黄疸和胆管炎复发率仅为6.8%,生存期10.3个月,但31.8%的病人术后半年内出现十二指肠梗阻;胆肠吻合加胃空肠吻合术生存期比前两组均高(13.9个月),术后未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结论胰头癌姑息性手术术式应尽量选择Roux-en-Y式的HDJS,同时应作预防性胃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胰头癌姑息性手术术式选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胰头癌姑息性手术的术式选择。方法 对近 2 0年来 187例姑息性手术治疗的胰头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死亡率 8 6 % ;肝 (胆 )总管空肠吻合术 (HDJS)手术死亡率并不高于胆囊空肠吻合术 (CJS) (P >0 .0 5 ) ,HDJS术后复发性黄疸和胆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CJS(P <0 .0 2 5 ) ,术后生存期显著长于CJS(P <0 .0 1) ;胆肠吻合加胃空肠吻合术 (GJS)手术死亡率并不显著高于单纯胆肠吻合术 (P >0 .0 5 ) ,术后生存期却显著长于胆肠吻合术 (P <0 .0 1)。单纯胆肠吻合术十二指肠梗阻发生率为2 9 3%。结论 胰头癌姑息性手术术式应尽量选择Roux en Y式HDJS ,同时作预防性胃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4.
胰头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分析(附25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胰头癌的早期诊断、并发症防治和姑息性手术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了自1978年1月至1998年4月254例胰头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胰头癌首发症状多为无明显诱因的上腹痛、上腹不适、纳差(72.8%)。ERCP敏感性最高(92.9%)。行根治术67例,姑息性手术187例。在姑息性手术中;肝(胆)总管空肠吻合+胃空肠吻合术生存工于胆囊空肠吻合+胃空肠吻合(t=2.67,P〈0.02),ejg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治疗胰头癌胆管和/或十二指肠梗阻较简易的腹腔镜手术方法。方法 施行腹腔镜探查术(LE)、腹腔镜胆总管支架术(LCBDS)、腹腔镜联合术后胆道镜连续支架术(LCCDS)、腹腔镜肝总管—十二指肠架桥内引流术(LCHDB)、腹腔镜胃空肠吻合及胆囊空肠架桥内引流术(LGCJB)、腹腔镜胃空肠吻合及肝总管空肠架桥内引流术(LGHJB),治疗胰头癌胆管和,或十二指肠梗阻。结果 19例CT增强扫描怀疑胰头癌,临床怀疑转移而行内引流术。LE怀疑转移病灶取标本中9例病理报告胰腺癌,10例未证实。19例中15例手术获成功(无胆漏、内引流通畅、黄疸减轻或消退),1例中转开腹放置塑料支架,1例少量胆漏腹腔引流自愈,1例LCBDS术后15d死于肝肾肺功能衰竭,1例LCBDS术后15d死于肝肾功能衰竭。结论 选择合适病例,采用较简易的腹腔镜内引流术治疗胰头癌胆管和/或十二指肠梗阻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胰头癌胆管和/或十二指肠梗阻较简易的腹腔镜手术方法。方法 施行腹腔镜探查术(LE)、腹腔镜胆总管支架术(LCBDS)、腹腔镜联合术后胆道镜连续支架术(LCCDS)、腹腔镜肝总管-十二指肠架桥内引流术(LCHDB)、腹腔镜胃空肠吻合及胆囊空肠架桥内引流术(LGCJB)、腹腔镜胃空肠吻合及肝总管空肠架桥内引流术(LGHJB),治疗胰头癌胆管和/或十二指肠梗阻。结果 19例CT增强扫描怀疑胰头癌,临床怀疑转移而行内引流术。LE怀疑转移病灶取标本中9例病理报告胰腺癌,10例未证实。19例中15例手术获成功(无胆漏、内引流通畅、黄疸减轻或消退),1例中转开腹放置塑料支架,1例少量胆漏腹腔引流自愈,1例LCBDS术后15d死于肝肾肺功能衰竭,1例LCBDS术后15d死于肝肾功能衰竭。结论 选择合适病例,采用较简易的腹腔镜内引流术治疗胰头癌胆管和/或十二指肠梗阻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7.
胰头癌发生率逐日增多,约90%的病例只能作姑息手术——胆道改道术。我院自1987年10月至1992年3月共收治胰头癌病人80例,手术时已不能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67例,其中30例在胆道改道同时加做胃空肠吻合术,与同期37例单一胆道改道手术相比,住院天数相似,无并发症和死亡率。在37例单一胆道改道术患者中,4例(10.8%)术后3~12个月因十二指肠梗阻而再次行胃空肠吻合术。故作者推荐胰头癌行姑息性手术时应选用胆道改道加胃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8.
对于不可切除胰头肿瘤的姑息性治疗,如果预期生存时间短,明确有远处转移或年老体弱全身状况差手术有禁忌者,可采用经十二指肠镜向梗阻近侧胆管内置入内支架或经皮经肝的胆道穿刺置管引流(PTBD)等微创治疗。否则应行剖腹探查,确认无法切除者,可行胆管空肠加胃空肠Roux-en-Y吻合,如果胰高压明显,还需加行胰管空肠吻合,消化道重建顺序是胰肠、胆肠和胃肠。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0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实施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切除率43%,12例行姑息性胃空肠和(或)胆肠吻合。9例行胰头十二脂肠切除术者中,7例获得随访,5例术后平均生存2.3年,2例术后生存至今,分别已15、19个月。12例姑息手术者,10例术后平均生存7.8个月。结论 上消化道钡餐、CT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是原发性十二指癌的主要诊断手段,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多发生地十二指肠第二段、第三段,手术切除治疗效果优于姑息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晚期壶腹周围癌姑息性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晚期壶腹周围癌首选的姑息性术式。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1993 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56例。43例黄疸者行胆道引流后黄疸均能消退,引流以胆肠T管架 桥更便捷。10例十二指肠梗阻者行胃空肠吻合后梗阻均缓解;3例术前无十二指肠梗阻者胆 道引流后4、5、8月出现梗阻需再次手术。15例腹痛严重而伴胰管梗阻者中,后4例将扩张胰 管与空肠作内引流后,腹痛均缓解;6例行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术后4例腹痛明显好转。结论: 选择应用上述手术均有临床价值。对难以承受常规胆肠引流者可行T管架 桥。胃空肠吻合可适当预防性应用。胰肠内引流可缓解胰高压腹痛。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术 对腹腔神经丛受累者有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其生活质量、生存时间的影响,以总结胰头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2月142例经手术治疗的胰头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142例分为根治性切除(RR)组(38例),姑息性切除(PR)组(15例),胆肠内引流(BJ)组(89例)。BJ组根据吻合方式再分为胆囊空肠吻合组(56例),胆管空肠吻合组(33例);是否附加胃空肠吻合又分为BJ+胃空肠吻合组(32例),BJ未附加胃空肠吻合组(57例)。观察各组生存时间及BJ组黄疸复发率、十二指肠梗阻发生率。结果:(1)RR,PR,BJ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6,10.7,7.8个月,RR组生存时间较PR,BJ组有明显延长(P<0.01),但PR组与BJ组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J组中胆管空肠吻合组生存率显著高于胆囊空肠吻合组(P<0.05);胆囊空肠吻合组、胆管空肠吻合组黄疸复发率分别为55.4%,9.1%(P<0.01)。附加胃空肠吻合组、未附加胃空肠吻合组十二指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6.2%,22.8%(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应首选根治性切除;对不能行根治性切除者宜选择胆管空肠、胃空肠双吻合手术,以期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胰、十二指肠切除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898年意大利的Codivilla首次为病人实施了胰头和十二指肠的整块切除,切除范围包括了胃幽门部、十二指肠和胰头,术中结扎胆总管,关闭远端十二指肠,并用Roux-Y胃空肠吻合及胆囊空肠吻合重建了消化道,残留胰腺是如何处理的并不清楚,但术后病人生存了24d,开创了手术治疗胰腺癌的历史。1935年美国的Whipple为1例壶腹癌患者分两期(一期减黄,二期切除)成功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之后,吸引了众多医师参与该术式的改进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胆囊隧道式吻合在胆囊空肠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头或胆总管下段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当肿块不能切除或身体条件不允许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时,临床上常用胆囊空肠吻合姑息性内引流解除梗阻性黄疸。一部分病人术后黄疸消退较为缓慢,影响身体的康复。近年来,我们对10例患者在行胆囊空肠内引流术时于胆囊颈部加做2cm切口与胆(肝)总管探查切口行侧侧吻合,胆囊在胆肠吻合中起到隧道式吻合的作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乔森 《腹部外科》2005,18(5):279-280
目的探讨胰头癌姑息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月诊治的胰头癌姑息手术治疗86例资料进行分组观察。结果胆总管、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方法1组)和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方法2组)手术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术后黄疸的复发和胆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1组比方法2组低,术后存活时间方法1组比方法2组长,术后两组十二指肠梗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方法1组和方法2组同时进行胃空肠吻合(方法3)后两组比较:方法1组存活时间长,两组均未发生十二指肠梗阻,两组手术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本组5例方法1同时进行方法3加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方法4),射频消融治疗后背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结论方法1组优于方法2组。方法3能避免发生十二指肠梗阻,且能延长存活时间,若加用方法4治疗,能明显缓解背部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晚期胰头癌病人,行预防性胃肠吻合对可能发生的十二指肠梗阻,是否是一种有价值的姑息性治疗尚不肯定。本研究目的是分析晚期胰头癌病人行十二指肠转流的结果,探讨行预防性胃肠吻合的必要性。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Erasmus大学医院1980年1月1日至1990年12月31日间所有晚期胰头癌和(?)腹周围癌病人。局部不能切除、有远处转移或两者均有的病人定义为晚期癌。胃肠吻合方法为结肠后、顺蠕动、单层吻合。胆肠转流(BDB)通过手术(胆囊十二指肠吻合、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胆总管空肠吻合)或其它方法(经皮引流、鼻胆引流、胆道支架管引  相似文献   

16.
胃、空肠Roux-Y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应用一种改革的Whipple手术 ,即胰十二指肠切除后 ,采用胰、胆、胃、空肠Roux Y型吻合重建消化道 ,共 2 6例。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1 998年 3月~ 2 0 0 1年3月 ,共施行胃、空肠Roux Y吻合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 6例。其中 ,男 1 9例 ,女7例。年龄 :37~ 76岁 ,平均 57 6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恶性肿瘤 ,它们分别为胰头癌 6例、胆总管下段癌 8例、壶腹部腺癌 5例、十二指肠癌 6例和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 1例。2 手术方法 :2 6例均行胆囊、部分肝总管、胆总管、胃窦部、全十二指肠、胰头及其钩突部和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在胆道和胰腺疾病的手术中,传统的胆肠吻合多采用黏膜对黏膜的端端、端侧和侧侧间断缝合的吻合。近年来,我们在胰头癌、壶腹周围癌和慢性胰腺炎胰头炎性包块或胰头滞留性囊肿的手术治疗中,无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还是姑息性的胆肠短路术,均尝试使用吻合器行胆肠吻合,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18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合并胰管结石,5例合并胰腺囊肿。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胰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行胰腺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1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其中1例同时行胰肠吻合和胃空肠吻合术。比较不同术式对腹部疼痛的缓解率。结果 17例完成手术,1例损伤肠系膜上静脉大出血术中死亡。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例,切口裂开1例。获随访13例,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61.5%),疼痛完全消失;胰肠或胆肠吻合4例(30.8%),疼痛部分缓解;胰肠吻合和胃肠吻合1例(7.7%),疼痛无缓解,反复住院治疗未痊愈。结论外科手术是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壶腹周围的十二指肠癌的首选方法。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过程复杂且创伤很大,切除范围包括部分胰腺、邻近的十二指肠、胆总管下端、部分胃及空肠上端,并且需作胆总管、胰管、胃与空肠的吻合。在3个吻合中,胆肠吻合因其位置较深,故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5年3月至1998年6月,胰十二指肠切除30例中选择性采用胰管空肠吻合胰残端套人法行胰肠吻合17例,术后无胰瘘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7例中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53.2(33~79)岁。人院病程为0.5~2个月。全部表现为梗阻性黄疸。胰头癌6例,Vater壶腹癌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胆总管下段癌2例,慢性阻塞性胰腺炎1例,皆经术后病检证实。2.手术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后,按胰、胆、胃的顺序与空肠吻合。空肠断端缝合关闭后经横结肠系膜根部向上提起与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